那年那月那時光------我的雨後震澤古鎮,2017年的最後一場旅行
江南 的水八鮮,好好研讀一下。 離開展覽館,會經過當地的小吃作坊,裡面的東西都在展覽館介紹過了,可以直接購買,真是一條龍服務啊。 城市的生活越來越喧囂,古鎮越來越多地成為我們旅游的目的地。走在青色的石板路上,看老屋、古樹、甚至殘垣斷壁,終於明白,使我們駐足的是對即將消逝的美好的留戀、是對那種純樸安靜生活的嚮往。 禹跡橋:
禹跡橋座落在鎮東慈雲禪寺前,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單孔拱形石橋。禹批大禹,跡及足跡。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為紀念大禹治水而建,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建。橋身修長,總長43.5米,其中跨徑10.45米,矢高5.56米。
關於禹跡橋, 當地民間有一則動人的傳說:當地官員在著手重建禹跡橋時,特請了善刻碑文的 江南 名匠張石匠雕琢石橋東西兩面的對聯。經過一年緊張施工,橋雖然建成了,但橋旁由頁塘河兩側的駁岸卻尚未修複。此時, 乾隆出巡的船隊已離縣境不遠。急中生智,地方官員督令軍民用沙袋疊成駁岸。當夜乾隆的龍舟沿著由頁塘河向震澤緩緩駛來。鎮上的居民閉戶關窗,不敢偷窺。地方官員在橋畔設香案跪迎聖駕。當年震澤鎮北的河道 ( 俗名新開河 ) 尚未開鑿,乾隆由頔塘河去 浙江 ,必穿鎮而過。龍舟臨近震澤,乾隆坐在船首的御座上觀看兩岸風光。此時,皓月當空,拱橋塔影,遙望震澤景色極為秀麗。乾隆龍顏大悅,指著慈雲寺塔垂問伴駕官員:"此塔何名? "伴駕官員趕忙向皇帝啟奏了古塔的來龍去脈:孫尚香和慈雲公主的凄婉故事,使乾隆聽得入迷,喜愛文墨的皇帝未及觀賞禹跡橋對聯,龍舟已是駛過橋洞,進入鎮區河道了。第二天, 乾隆帝夜游震澤的消息,在鎮上茶館酒樓中添枝加葉地傳開了。張石匠聽說乾隆皇帝對他精雕細刻的橋聯看都沒有看上一眼,竟然氣得大病一場。 善政惟因,不易 大名 仍禹跡;隆時特起,重恢古制值堯巡。這就是張石匠刻在禹跡橋東面的聯語。上聯是說,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政治清明, 盛世相承, 功比大禹, 因此此番重建時橋名不改了, 仍為"禹跡橋"。堯、舜、禹是我國聖君的典範。從上聯中可以看出, 康熙年間初建此橋時, 命名"禹跡", 顯然亦有歌頌康熙政績之意。下聯意思是:當今尤為興盛,重建古橋時, 又恰逢"堯帝"出巡。"隆時"含意兩層:一為興盛,二為乾隆年號。此處乾脆把乾隆比作了"堯 "。此聯正對乾隆東來水道,極盡歌功頌德,是一副石刻的迎駕"大紅標語"。 禹跡橋西面的聯語是:市近湖漘, 驕肩無俟臨流喚;地當浙委 , 繡壤應多題柱才。上聯說,繁華的震澤市集鄰近 太湖 頔塘,人們肩挨肩在街上走著,中間絲毫沒有夾縫,人們隔著河相互招呼著。這是指重建禹跡橋後給市民來往帶來了方便。下聯之意是:震澤地處浙水之尾,在這錦繡之鄉,更應為國多提供些棟梁之才啊。上聯是應景之語 , 下聯方為真意所在。 這座橋是禹跡橋後面的一座橋,不過它可不是什麼名橋,只是一座水閘,橋名就叫“禹跡橋閘”。站在禹跡橋頂,可以看到 文昌 閣全貌。 站在橋頭,觀賞的角度更好。 文昌 閣
文昌 閣始建於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道光二十年(1840)裡人徐學健等人重修,成為震澤新景。 文昌 閣共兩進,前為山門,二進為閣,是震澤八景之一,稱為“飛閣風帆”。
文昌 閣在一個小小島上,四面臨水,狀元橋是進去的唯一 通道 。 過了禹跡橋,沿駁岸路向北,就是 文昌 閣。 文昌 閣分為兩進,前面是山門,寬三楹,後面是樓閣,高三層; 山門上有一付對聯:
上聯是“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
下聯是“世間數百年大家無非積德”。 樓閣的二三層,四面皆窗。 從 文昌 閣樓可以看到禹跡橋、慈雲塔、慈雲寺全景:
禹跡橋座落在鎮東慈雲禪寺前,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單孔拱形石橋。禹批大禹,跡及足跡。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為紀念大禹治水而建,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建。橋身修長,總長43.5米,其中跨徑10.45米,矢高5.56米。
關於禹跡橋, 當地民間有一則動人的傳說:當地官員在著手重建禹跡橋時,特請了善刻碑文的 江南 名匠張石匠雕琢石橋東西兩面的對聯。經過一年緊張施工,橋雖然建成了,但橋旁由頁塘河兩側的駁岸卻尚未修複。此時, 乾隆出巡的船隊已離縣境不遠。急中生智,地方官員督令軍民用沙袋疊成駁岸。當夜乾隆的龍舟沿著由頁塘河向震澤緩緩駛來。鎮上的居民閉戶關窗,不敢偷窺。地方官員在橋畔設香案跪迎聖駕。當年震澤鎮北的河道 ( 俗名新開河 ) 尚未開鑿,乾隆由頔塘河去 浙江 ,必穿鎮而過。龍舟臨近震澤,乾隆坐在船首的御座上觀看兩岸風光。此時,皓月當空,拱橋塔影,遙望震澤景色極為秀麗。乾隆龍顏大悅,指著慈雲寺塔垂問伴駕官員:"此塔何名? "伴駕官員趕忙向皇帝啟奏了古塔的來龍去脈:孫尚香和慈雲公主的凄婉故事,使乾隆聽得入迷,喜愛文墨的皇帝未及觀賞禹跡橋對聯,龍舟已是駛過橋洞,進入鎮區河道了。第二天, 乾隆帝夜游震澤的消息,在鎮上茶館酒樓中添枝加葉地傳開了。張石匠聽說乾隆皇帝對他精雕細刻的橋聯看都沒有看上一眼,竟然氣得大病一場。 善政惟因,不易 大名 仍禹跡;隆時特起,重恢古制值堯巡。這就是張石匠刻在禹跡橋東面的聯語。上聯是說,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政治清明, 盛世相承, 功比大禹, 因此此番重建時橋名不改了, 仍為"禹跡橋"。堯、舜、禹是我國聖君的典範。從上聯中可以看出, 康熙年間初建此橋時, 命名"禹跡", 顯然亦有歌頌康熙政績之意。下聯意思是:當今尤為興盛,重建古橋時, 又恰逢"堯帝"出巡。"隆時"含意兩層:一為興盛,二為乾隆年號。此處乾脆把乾隆比作了"堯 "。此聯正對乾隆東來水道,極盡歌功頌德,是一副石刻的迎駕"大紅標語"。 禹跡橋西面的聯語是:市近湖漘, 驕肩無俟臨流喚;地當浙委 , 繡壤應多題柱才。上聯說,繁華的震澤市集鄰近 太湖 頔塘,人們肩挨肩在街上走著,中間絲毫沒有夾縫,人們隔著河相互招呼著。這是指重建禹跡橋後給市民來往帶來了方便。下聯之意是:震澤地處浙水之尾,在這錦繡之鄉,更應為國多提供些棟梁之才啊。上聯是應景之語 , 下聯方為真意所在。 這座橋是禹跡橋後面的一座橋,不過它可不是什麼名橋,只是一座水閘,橋名就叫“禹跡橋閘”。站在禹跡橋頂,可以看到 文昌 閣全貌。 站在橋頭,觀賞的角度更好。 文昌 閣
文昌 閣始建於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道光二十年(1840)裡人徐學健等人重修,成為震澤新景。 文昌 閣共兩進,前為山門,二進為閣,是震澤八景之一,稱為“飛閣風帆”。
文昌 閣在一個小小島上,四面臨水,狀元橋是進去的唯一 通道 。 過了禹跡橋,沿駁岸路向北,就是 文昌 閣。 文昌 閣分為兩進,前面是山門,寬三楹,後面是樓閣,高三層; 山門上有一付對聯:
上聯是“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
下聯是“世間數百年大家無非積德”。 樓閣的二三層,四面皆窗。 從 文昌 閣樓可以看到禹跡橋、慈雲塔、慈雲寺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