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腳步,品味“天府之國”
遠足很多。一伙人、一個人,經常。一家仨,這麼遠,第一次。出資人、領隊、導游、腳夫、攝影師…一肩挑。尤其,善長雞凍又好發號施令的夫人、長勢喜人但至今不黯世事的駿哥、年富力強百折不撓的本尊,吃住行,必須標準高花錢少,所以時不時客串一下老的小的中間那個受氣包,平常事!
四川 之行,蓄謀已久。惺惺念念,全國最宜居城市的 成都 人是不是成天吃香喝辣搓麻喝茶而不用幹活?人間仙境 九寨溝 是不是可以告訴我嚮往又怕去的天堂真的很快活?順便問問 汶川 災民是否收到我捐的一個月工資從而過上了和我一樣的溫飽生活?
午夜 南昌 飛 成都 ,不僅機票折扣低,還擠占公家一天假期並省下一晚住宿費,超有想象力的出行方案。機場方面也特別給力,航班“特意”為我們延後了三個小時,免得我們到了以後睡 成都 候機大廳。
幽一下默而已, 成都 那邊岳父母、小姨子一家早已騰出房間虛位以待。凌晨三點多,不但聯襟派車接機,而且全家老少還一直在等待,真是罪過!
汽車駛出機場,便一直在燈火闌珊的半空中飛快地行進,讓人仿如還坐著飛機在城市上空盤旋。中午出門吃飯才看清, 成都 的街道上長滿了高架橋。所以, 成都 給我的第一個深刻印象是地面街道、空中高架、地下地鐵形成的立體、快速交通網絡,它少了其它大多數城市常見的“一天堵一次,一次堵一天”的堵車景觀 高架橋橔上不是裸露的獃板水泥,而是蔥鬱的爬山虎,不但有很好的美化環境、凈化空氣作用,而且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一份可貴的綠蔭和清涼 成都 給我們的第二個深刻印象是太陽特別溫柔,感覺一個晚上我們便從 南昌 的酷夏穿越到了 成都 的仲春。而且,老天爺擺出了好人做到底的架勢,第一天的上午還飄起了小雨。站在28樓陽臺俯瞰細雨中的天府之國,讓人說不出來的舒服! 走出小區的側門,旁邊便是巴氏烤魚館。進店便有一股麻辣香撲鼻而來,加上第一次看過把魚片切得如此藝術,喉嚨不由自主地做了幾個吞咽動作。 吃貨一般是不管熟不熟悉都搶著拿菜單然後目不轉睛的那種,而我不算吃貨,我對於吃什麼或者怎麼吃,並不是很講究,特別是 成都 重油重辣尤其麻辣的,我是肯定抱著見識並對付一餐的心態的。 午餐後直奔杜甫草堂而去。杜甫草堂是唐代現實主義大詩人杜甫流寓 成都 時的故居,果然很杜甫,連外頭人行道都是杜甫的詩詞。印象中一個柴門幾間茅屋,竟然門庭雄偉門票60,心中不甘,但平時在妻兒面前顯擺學文科的,不能不愛杜甫 中學時便知道,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時期,一生坎坷,終不得志。一生創作了1400多首詩篇,被譽為"詩聖"。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亂流亡到 成都 ,在友人的幫助下於風景秀麗的浣 花溪 畔蓋起了一座茅屋,草堂居住的4年中留下詩作240餘首,其中的《春夜喜雨》、《蜀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至今我還熟記於心。 “八月秋高風怒號,捲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可是眼前這占地240餘畝、楠木參天,梅竹成林,溪水婉蜒,橋亭相間,花徑柴門,曲徑通幽的草堂,尤其這柴門,怎麼讓我看著這麼不對勁呢? 就連這杜工部大人,我也鬧不清到底是胖的還是瘦的更接近真實? 還好,有這 中國 書法館和 成都 印鑒展,讓我不至於早早逃離這壓根就沒能找見一根茅草的“草堂” 武侯祠是 中國 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三國遺跡博物館。夫人和駿哥早已被杜甫草堂整得興趣全無,毅然決然快步繞過,徑向錦里覓食而去。三國那段歷史離我們過於久遠,所以我既不是來學習歷史,更不想來緬懷古人,我只是以一顆游者的心,來到我不曾涉足的土地,想象這裡曾發生的一段肝膽相照、君臣一心的故事。
四川 之行,蓄謀已久。惺惺念念,全國最宜居城市的 成都 人是不是成天吃香喝辣搓麻喝茶而不用幹活?人間仙境 九寨溝 是不是可以告訴我嚮往又怕去的天堂真的很快活?順便問問 汶川 災民是否收到我捐的一個月工資從而過上了和我一樣的溫飽生活?
午夜 南昌 飛 成都 ,不僅機票折扣低,還擠占公家一天假期並省下一晚住宿費,超有想象力的出行方案。機場方面也特別給力,航班“特意”為我們延後了三個小時,免得我們到了以後睡 成都 候機大廳。
幽一下默而已, 成都 那邊岳父母、小姨子一家早已騰出房間虛位以待。凌晨三點多,不但聯襟派車接機,而且全家老少還一直在等待,真是罪過!
汽車駛出機場,便一直在燈火闌珊的半空中飛快地行進,讓人仿如還坐著飛機在城市上空盤旋。中午出門吃飯才看清, 成都 的街道上長滿了高架橋。所以, 成都 給我的第一個深刻印象是地面街道、空中高架、地下地鐵形成的立體、快速交通網絡,它少了其它大多數城市常見的“一天堵一次,一次堵一天”的堵車景觀 高架橋橔上不是裸露的獃板水泥,而是蔥鬱的爬山虎,不但有很好的美化環境、凈化空氣作用,而且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一份可貴的綠蔭和清涼 成都 給我們的第二個深刻印象是太陽特別溫柔,感覺一個晚上我們便從 南昌 的酷夏穿越到了 成都 的仲春。而且,老天爺擺出了好人做到底的架勢,第一天的上午還飄起了小雨。站在28樓陽臺俯瞰細雨中的天府之國,讓人說不出來的舒服! 走出小區的側門,旁邊便是巴氏烤魚館。進店便有一股麻辣香撲鼻而來,加上第一次看過把魚片切得如此藝術,喉嚨不由自主地做了幾個吞咽動作。 吃貨一般是不管熟不熟悉都搶著拿菜單然後目不轉睛的那種,而我不算吃貨,我對於吃什麼或者怎麼吃,並不是很講究,特別是 成都 重油重辣尤其麻辣的,我是肯定抱著見識並對付一餐的心態的。 午餐後直奔杜甫草堂而去。杜甫草堂是唐代現實主義大詩人杜甫流寓 成都 時的故居,果然很杜甫,連外頭人行道都是杜甫的詩詞。印象中一個柴門幾間茅屋,竟然門庭雄偉門票60,心中不甘,但平時在妻兒面前顯擺學文科的,不能不愛杜甫 中學時便知道,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時期,一生坎坷,終不得志。一生創作了1400多首詩篇,被譽為"詩聖"。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亂流亡到 成都 ,在友人的幫助下於風景秀麗的浣 花溪 畔蓋起了一座茅屋,草堂居住的4年中留下詩作240餘首,其中的《春夜喜雨》、《蜀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至今我還熟記於心。 “八月秋高風怒號,捲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可是眼前這占地240餘畝、楠木參天,梅竹成林,溪水婉蜒,橋亭相間,花徑柴門,曲徑通幽的草堂,尤其這柴門,怎麼讓我看著這麼不對勁呢? 就連這杜工部大人,我也鬧不清到底是胖的還是瘦的更接近真實? 還好,有這 中國 書法館和 成都 印鑒展,讓我不至於早早逃離這壓根就沒能找見一根茅草的“草堂” 武侯祠是 中國 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三國遺跡博物館。夫人和駿哥早已被杜甫草堂整得興趣全無,毅然決然快步繞過,徑向錦里覓食而去。三國那段歷史離我們過於久遠,所以我既不是來學習歷史,更不想來緬懷古人,我只是以一顆游者的心,來到我不曾涉足的土地,想象這裡曾發生的一段肝膽相照、君臣一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