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行記 | 9天8夜青甘大環線游記
旅行的意義旅行的意義是什麼?
我想,去走不同的路,看不同的景,認識不同的人,聽不同的故事,品不同的美食與美酒,體驗不同的風土與人情,也許,當你看過許多人,聽過許多故事,見過許多風景,就這樣,慢慢學會了成長,人生的厚度也許會有所不同。
平時,我們逼仄在城市的一角,終日蠅營狗苟,以為這就是全世界,而當我們走出去,才發現世界之大,遠超乎我們想像。
此次 西北 大環線,從 杭州 出發,經 西寧 \- 祁連 \- 張掖 -嘉裕關-雅丹魔鬼城-鳴山沙-莫高窟-茶卡鹽湖- 青海湖 ,止於 蘭州 ,歷時9天8夜,跨 青海 甘肅 兩省,穿越4000餘公里,體驗了大 西北 的孤獨、浩渺與荒涼、感受了那片沉寂的土地中孕育著的勃 勃生 機;經歷了草原、高山、沙漠、戈壁與湖泊,怪不得有人說:去一次大 西北 ,相當於10次旅行;在這裡,認識了一些人,喝了一些酒、吃了幾隻羊、聽了一些故事,有滿足,也有遺憾。總體而言,這是一次堪稱完美的旅行。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行程安排此次旅行,原本計劃是自由行,看了看攻略,大 西北 各景點行程距離都很遠,一個人獨行,感覺不是很方便,也不安全,剛好看到遠行木木發的活動行程,以前也跟他們一起走過兩次短線,感覺還是挺不錯的,於是果斷報名,事實證明這一決定無比正確。
青甘大環線路線圖: 西北 大環線具體行程:
01:西寧集合:西北初印象杭州 飛 西寧 ,我選擇的方案是先飛到 西安 ,再轉高鐵4小時到 西寧 ,這樣不管從時間上,還是費用上都比較合適。在 蕭山 機場,遇上同行程的Sharon和她的女兒饅頭,一個很可愛的小姑娘,她們與我同一航班,不過高鐵比我晚半小時,也幸好她們比我晚一班。飛機出發因航空管制晚點1小時,這樣到 西安 趕高鐵的時間就非常緊張,旅游旺季想改簽後面都沒有票, 西安 下機後取好行李,3個人急忙打車直奔 西安 北站,在開車前20分鐘終於到達,看看人山人海的車站,我請Sharon先幫忙付車費,下車拎起行李直衝侯車室,從綠色 通道 順利進去,突破侯車室的人山人海,剛好趕上檢票。
動車從 西安 出發,一路顛簸不斷,以為是車輛故障,乘務員解釋是車與線路不匹配,線路是按350公里時速設計的,而這個車的最高時速是250公里,過了 寶雞 就好了。也不知真假,不過搖搖晃晃中過了 寶雞 ,車倒確實平穩了。
西寧 作為 青海 的省會城市,也是一個重要的中轉集散地,這裡居住著大大小小共30個左右的民族,因為到達時間較晚,城市是沒有時間去瞭解的,匯合了Sharon兩人後,直奔馬一刀美食城與領隊木木等人匯合。在這裡,遇見了其他的幾個隊員:阿偉和他的朋友喬健帥哥、十一等等。值得一提的是, 西北 這邊的美食街,基本都是叫馬家、莫家等等,也不知道店主就這姓,還是開成連鎖門店了, 西北 一大圈下來,馬家倒是占了絕大多數,而且很多都是需要排長隊等。在 西寧 的第一個晚上,幾個人喝著阿偉請的酸奶、吃著木木排長隊點來的烤羊排和炕羊鍋、喝著當地特產的啤酒,天南地北的聊著天,直到晚上大雨。對於 西北 的初印象,就這樣停留在一頓美味的炕羊鍋和啤酒,而這似乎也變成以後幾天的美食標配。 ↑馬一刀烤肉美食城 ↑馬一刀烤肉美食城 02:天鏡祁連幸運的是,昨晚的雨停了,而這樣的幸運一直陪伴到此行結束。為避開堵車,5點半出發向卓爾山進發,翻越達阪山,在 門源 邂逅雲海,遠處群山一片青翠,在雲霧中若隱若現,遠眺 祁連山 脈的崗什卡雪峰,山頂皚皚白雪終年不化,遺憾的是 門源 的油菜花已謝。 ↑門源百裡油菜花海 ↑門源百裡油菜花海
沿 祁連山 脈一路前行,遼闊青翠的 祁連 草原,零星點綴著幾個 蒙古 包和成群的牛羊,對於牧民來講,氂牛和羊就是他們最大的財富,一條氂牛能賣到上萬塊。這些牛養都放養在草原和山上,會有不同的顏色標記來區分是誰家的,這些牧民,已不是那種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了。
卓爾山,藏語稱為“宗穆瑪釉瑪”,意為美麗的紅潤皇后,是 祁連山 脈的一支,屬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紅色砂礫岩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位於有“東方小 瑞士 ”之稱的 祁連 縣,與藏區神山牛心山相對。進景區後換乘小巴士到登山處,沿著木製的登山道蜿蜒而上,不多時便可登頂,峰頂有一處峰火台,屬於西夏遺址。山頂眺望,遠處草原此時尚青翠,成片的黃與綠相間鋪陳開去,與山體裸露處的赤紅砂岩拼接在一起,層疊交錯,連綿起伏;萬里晴空,白雲飄飄,景色壯美。山腳下, 八寶 河流水滔滔,黃色的河水,仿如一根絲帶,將縣城與卓爾山輕輕分隔開來。從峰火台往前,不遠便可見一塔,是為民族祥和塔,因 祁連 是一個多民族的聚集地,居住著15個少數民族,修建這座佛塔的目的是祈願 祁連 的各族人民團結友愛, 和平 共處。
卓爾山最高海拔3100M,部份人可能會有輕微高反, 比如 Sharon爬到半途便感不適,只能停下休息,小姑娘饅頭跟著我繼續前行,一路跟我分享她的旅游見聞,雖然人小,但已是走南闖北,國內國外去過不少地方了,以及寫作文的套路, 比如 這種晴天,一般開頭是要寫:天氣晴朗,天空白雲朵朵,或是萬里無雲,心情很好之類,想起自己小時侯作文也是這樣,不由感慨這都是套路啊。 ↑卓爾山 ↑卓爾山 ↑卓爾山 ↑卓爾山 03:一眼七彩丹霞從 門源 去 祁連 ,或從 祁連 去 張掖 ,都必須經過一個小鎮:鵝堡。這個只有兩千人的小鎮,主要是藏族人,因為是 青海 甘肅 兩省的交界處,是一個重要交通要道,曾經是古絲調之路的重要驛站,紅軍長征曾經過這裡。小鎮不大,但很熱鬧,從此處往 張掖 126公里。
“張國臂掖,以通西域”, 張掖 屬於 甘肅 ,地處 河西走廊 中段,古稱“甘州”,即 甘肅 省名“甘”字由來地,經濟發達,有“金 張掖 、銀 武威 ”之稱。從 祁連 抵達 張掖 丹霞國家地質公園時已是中午,在公園門口簡單用餐後,進入景區。景區內必須坐擺渡車,有北線、東線、西線三條不同的線路都可以到達觀景台,只不過瀏覽順序不一樣,在這裡,拍攝過兩部很有名的電影,張藝謀導演的《三槍拍案驚奇》和薑文的《太陽照常升起》。我們從北線出發,到達觀景台的順序就是2號、1號、5號、4號,其中以1號觀景台最佳。當登上觀景台時,一幅壯闊的圖案便在眼前徐徐展開,觸目所及,丘陵溝壑連綿起伏,危崖勁露,色彩斑斕,隨處可見有紅、黃、橙、白、灰黑、灰白、暗褐等多種鮮艷的色彩,把無數溝壑、山丘裝點得絢麗多姿,展現出是一種無需雕飾的自然之美。在這裡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裡沒有生命跡象,卻有比生命更鮮活的色彩。 ↑張掖七彩丹霞 ↑張掖七彩丹霞 ↑張掖七彩丹霞 ↑張掖七彩丹霞 ↑張掖七彩丹霞 考慮到後面的行程,七彩丹霞游完後,當天繼續前往 嘉峪關 ,在七彩丹霞景區門口,有一片花圃可以免費進去拍拍照,在此稍作停留,木木讓司機從 寧夏 帶來了一些西瓜, 寧夏 西瓜曾被康熙帝贊為“瓜中之王”,確實比較甘甜,而且雖然烈日當空,但在陰涼處感覺還是比較涼爽,西瓜放在車上跟冰鎮過一樣。
張掖 前往 嘉峪關 ,需經過 瓜州 , 瓜州 位於 酒泉 ,乃盛產瓜果之地,據史料記載,瓜原產於 非洲 沙漠古 埃及 ,後傳入 中東 、 印度 等地,由商賈之 旅順 著 絲綢之路 帶回,最早便是在今天的 哈密 、 瓜州 一帶種植。傳說在西漢時,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行至 瓜州 忽然病倒,藥石無效,一游方郎中一番望聞問切後,給出藥方:三枚好瓜即可。隨從取來蜜瓜,張騫食後果然痊愈,繼續西行,這才有了後面的 絲綢之路 。且不說傳說真假, 瓜州 的瓜甜倒是事實,在高速路邊有一休息區,旁邊一排的瓜攤,攤主見我們過來,熟練的先切了兩個西瓜給我們解渴,再來幾個白蘭瓜,確實甘甜,而且價格也不貴。 ↑瓜州 ↑瓜州 ↑瓜州 04:嘉峪關的城嘉峪關 建於明朝,比“天下第一關” 山海關 早9年,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自古便是“番人入貢之要路,河西保障之咽喉”,明朝俢建的這個長城,主要是作為軍事堡壘,來抵禦蠻敵的入侵,據史料記載,明代以前,這裡一直是有關無城.明王朝建立後, 為了加強河西的軍事防禦, 徵虜大將軍馮勝收復河西後, 在此選址建關, 以控制西去的交通要道。 嘉峪關 "初有水而後置關,有關而後建樓,有樓而後築長城,長城築而後關可守也"。
巍巍雄關,橫卧在戈壁灘上,巍峨硃色的城樓昂然欲飛。一入城門,便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關城由內城,外城,瓮城, 羅城 ,城壕組成,城內有城,城外有壕。關上,光化樓、柔遠樓、 嘉峪關 樓,三樓聳峙,雄偉壯觀;關內,游擊府肅穆典雅, 文昌 閣、戲臺、關帝廟飛檐凌空;關外,瀚海空寂,長風獵獵,內城牆上還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樓共十四座,在那個冷兵器時代,要攻破這樣一個城池,難度可想而知。登城樓遠望,關外是無邊無垠的大漠戈壁,遠處是蜿蜒起伏的 祁連 雪山。靜靜佇立,仿佛可以聽到戈壁灘上渾厚悠揚的駝鈴聲,仿佛看到古代“絲稠之路”上的商隊和旅行者,在此領取關碟,告別中原故土,進入蠻荒之地。
為了更好的瞭解這座關城的歷史,請個講解是有必要的,不過, 嘉峪關 的旅游服務體驗確實很差,請的講解員很不專業,聲音輕且態度差、講解就是背書,走在後面的人根本就聽不到。在西瓮城會極門的門樓上,可見到一塊青灰色的石磚放在那裡,這塊磚就是傳說中的“定城磚”,此處有個典故:相傳明正德年間,有一位名叫易開占的修關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築,只要經他計算,用工用料就十分準確和節省。監督修關的監事官不信,要他計算 嘉峪關 用磚數量,易開占經過詳細計算後說:“需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磚。”監事官依言發磚,並說:“如果多出一塊或者少一塊,都要砍掉你的頭,罰眾工匠勞役三年。” 嘉峪關 竣工後,只剩下一塊磚,放置在西瓮城門樓後檐臺上。監事官發覺後大喜,正想藉此克扣易開占和眾工匠的工錢,哪知易開占不慌不忙的說:“那塊磚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磚,如果搬動,城樓便會塌掉。”監事官一聽,不敢再追究。從此,這塊磚就一直放在原地,誰也不敢搬動。 ↑嘉峪關關城 ↑嘉峪關關城 ↑嘉峪關關城 ↑嘉峪關關城 ↑嘉峪關關城 從 嘉峪關 出來已是中午,景區門口一排的大排檔,價格並不貴,點了一個當地特色小吃炒搓魚,這是一種麵食,只是形狀類似小魚,並不是真的魚,量很大,味道也還可以。下午從 嘉峪關 驅車前往 敦煌 ,蒼茫遼闊的平原在道路兩旁一路延伸,荒蕪人煙。到達 敦煌 時已是傍晚,木木安排的住宿是在鳴沙山腳下的農家小院,離鳴沙山很近,7-9月是 西北 這邊的旅游旺季,房源緊張,即使已經定好的房間,也有可能隨時漲價,這方面的契約精神跟南方相比確實要差很多。
在小院稍作休息後,一行人在木木帶領下,直奔當地的 蒙古 包體驗美食, 敦煌 城市不大,去 蒙古 包要穿過市區,出租司機也很奇怪我們居然能找到這個地方,因為這裡一般只有本地人才會過來吃。其實說是 蒙古 包,但可不是牧民住的那種,而是經過裝修的 蒙古 包,與一般的酒店也沒什麼大的不同,不過這裡的烤羊排、手抓羊肉、烤土豆,味道超好,讓大家贊不絕口,直到晚上下起大雨,才盡興而歸。 ↑敦煌
我想,去走不同的路,看不同的景,認識不同的人,聽不同的故事,品不同的美食與美酒,體驗不同的風土與人情,也許,當你看過許多人,聽過許多故事,見過許多風景,就這樣,慢慢學會了成長,人生的厚度也許會有所不同。
平時,我們逼仄在城市的一角,終日蠅營狗苟,以為這就是全世界,而當我們走出去,才發現世界之大,遠超乎我們想像。
此次 西北 大環線,從 杭州 出發,經 西寧 \- 祁連 \- 張掖 -嘉裕關-雅丹魔鬼城-鳴山沙-莫高窟-茶卡鹽湖- 青海湖 ,止於 蘭州 ,歷時9天8夜,跨 青海 甘肅 兩省,穿越4000餘公里,體驗了大 西北 的孤獨、浩渺與荒涼、感受了那片沉寂的土地中孕育著的勃 勃生 機;經歷了草原、高山、沙漠、戈壁與湖泊,怪不得有人說:去一次大 西北 ,相當於10次旅行;在這裡,認識了一些人,喝了一些酒、吃了幾隻羊、聽了一些故事,有滿足,也有遺憾。總體而言,這是一次堪稱完美的旅行。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行程安排此次旅行,原本計劃是自由行,看了看攻略,大 西北 各景點行程距離都很遠,一個人獨行,感覺不是很方便,也不安全,剛好看到遠行木木發的活動行程,以前也跟他們一起走過兩次短線,感覺還是挺不錯的,於是果斷報名,事實證明這一決定無比正確。
青甘大環線路線圖: 西北 大環線具體行程:
01:西寧集合:西北初印象杭州 飛 西寧 ,我選擇的方案是先飛到 西安 ,再轉高鐵4小時到 西寧 ,這樣不管從時間上,還是費用上都比較合適。在 蕭山 機場,遇上同行程的Sharon和她的女兒饅頭,一個很可愛的小姑娘,她們與我同一航班,不過高鐵比我晚半小時,也幸好她們比我晚一班。飛機出發因航空管制晚點1小時,這樣到 西安 趕高鐵的時間就非常緊張,旅游旺季想改簽後面都沒有票, 西安 下機後取好行李,3個人急忙打車直奔 西安 北站,在開車前20分鐘終於到達,看看人山人海的車站,我請Sharon先幫忙付車費,下車拎起行李直衝侯車室,從綠色 通道 順利進去,突破侯車室的人山人海,剛好趕上檢票。
動車從 西安 出發,一路顛簸不斷,以為是車輛故障,乘務員解釋是車與線路不匹配,線路是按350公里時速設計的,而這個車的最高時速是250公里,過了 寶雞 就好了。也不知真假,不過搖搖晃晃中過了 寶雞 ,車倒確實平穩了。
西寧 作為 青海 的省會城市,也是一個重要的中轉集散地,這裡居住著大大小小共30個左右的民族,因為到達時間較晚,城市是沒有時間去瞭解的,匯合了Sharon兩人後,直奔馬一刀美食城與領隊木木等人匯合。在這裡,遇見了其他的幾個隊員:阿偉和他的朋友喬健帥哥、十一等等。值得一提的是, 西北 這邊的美食街,基本都是叫馬家、莫家等等,也不知道店主就這姓,還是開成連鎖門店了, 西北 一大圈下來,馬家倒是占了絕大多數,而且很多都是需要排長隊等。在 西寧 的第一個晚上,幾個人喝著阿偉請的酸奶、吃著木木排長隊點來的烤羊排和炕羊鍋、喝著當地特產的啤酒,天南地北的聊著天,直到晚上大雨。對於 西北 的初印象,就這樣停留在一頓美味的炕羊鍋和啤酒,而這似乎也變成以後幾天的美食標配。 ↑馬一刀烤肉美食城 ↑馬一刀烤肉美食城 02:天鏡祁連幸運的是,昨晚的雨停了,而這樣的幸運一直陪伴到此行結束。為避開堵車,5點半出發向卓爾山進發,翻越達阪山,在 門源 邂逅雲海,遠處群山一片青翠,在雲霧中若隱若現,遠眺 祁連山 脈的崗什卡雪峰,山頂皚皚白雪終年不化,遺憾的是 門源 的油菜花已謝。 ↑門源百裡油菜花海 ↑門源百裡油菜花海
沿 祁連山 脈一路前行,遼闊青翠的 祁連 草原,零星點綴著幾個 蒙古 包和成群的牛羊,對於牧民來講,氂牛和羊就是他們最大的財富,一條氂牛能賣到上萬塊。這些牛養都放養在草原和山上,會有不同的顏色標記來區分是誰家的,這些牧民,已不是那種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了。
卓爾山,藏語稱為“宗穆瑪釉瑪”,意為美麗的紅潤皇后,是 祁連山 脈的一支,屬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紅色砂礫岩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位於有“東方小 瑞士 ”之稱的 祁連 縣,與藏區神山牛心山相對。進景區後換乘小巴士到登山處,沿著木製的登山道蜿蜒而上,不多時便可登頂,峰頂有一處峰火台,屬於西夏遺址。山頂眺望,遠處草原此時尚青翠,成片的黃與綠相間鋪陳開去,與山體裸露處的赤紅砂岩拼接在一起,層疊交錯,連綿起伏;萬里晴空,白雲飄飄,景色壯美。山腳下, 八寶 河流水滔滔,黃色的河水,仿如一根絲帶,將縣城與卓爾山輕輕分隔開來。從峰火台往前,不遠便可見一塔,是為民族祥和塔,因 祁連 是一個多民族的聚集地,居住著15個少數民族,修建這座佛塔的目的是祈願 祁連 的各族人民團結友愛, 和平 共處。
卓爾山最高海拔3100M,部份人可能會有輕微高反, 比如 Sharon爬到半途便感不適,只能停下休息,小姑娘饅頭跟著我繼續前行,一路跟我分享她的旅游見聞,雖然人小,但已是走南闖北,國內國外去過不少地方了,以及寫作文的套路, 比如 這種晴天,一般開頭是要寫:天氣晴朗,天空白雲朵朵,或是萬里無雲,心情很好之類,想起自己小時侯作文也是這樣,不由感慨這都是套路啊。 ↑卓爾山 ↑卓爾山 ↑卓爾山 ↑卓爾山 03:一眼七彩丹霞從 門源 去 祁連 ,或從 祁連 去 張掖 ,都必須經過一個小鎮:鵝堡。這個只有兩千人的小鎮,主要是藏族人,因為是 青海 甘肅 兩省的交界處,是一個重要交通要道,曾經是古絲調之路的重要驛站,紅軍長征曾經過這裡。小鎮不大,但很熱鬧,從此處往 張掖 126公里。
“張國臂掖,以通西域”, 張掖 屬於 甘肅 ,地處 河西走廊 中段,古稱“甘州”,即 甘肅 省名“甘”字由來地,經濟發達,有“金 張掖 、銀 武威 ”之稱。從 祁連 抵達 張掖 丹霞國家地質公園時已是中午,在公園門口簡單用餐後,進入景區。景區內必須坐擺渡車,有北線、東線、西線三條不同的線路都可以到達觀景台,只不過瀏覽順序不一樣,在這裡,拍攝過兩部很有名的電影,張藝謀導演的《三槍拍案驚奇》和薑文的《太陽照常升起》。我們從北線出發,到達觀景台的順序就是2號、1號、5號、4號,其中以1號觀景台最佳。當登上觀景台時,一幅壯闊的圖案便在眼前徐徐展開,觸目所及,丘陵溝壑連綿起伏,危崖勁露,色彩斑斕,隨處可見有紅、黃、橙、白、灰黑、灰白、暗褐等多種鮮艷的色彩,把無數溝壑、山丘裝點得絢麗多姿,展現出是一種無需雕飾的自然之美。在這裡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裡沒有生命跡象,卻有比生命更鮮活的色彩。 ↑張掖七彩丹霞 ↑張掖七彩丹霞 ↑張掖七彩丹霞 ↑張掖七彩丹霞 ↑張掖七彩丹霞 考慮到後面的行程,七彩丹霞游完後,當天繼續前往 嘉峪關 ,在七彩丹霞景區門口,有一片花圃可以免費進去拍拍照,在此稍作停留,木木讓司機從 寧夏 帶來了一些西瓜, 寧夏 西瓜曾被康熙帝贊為“瓜中之王”,確實比較甘甜,而且雖然烈日當空,但在陰涼處感覺還是比較涼爽,西瓜放在車上跟冰鎮過一樣。
張掖 前往 嘉峪關 ,需經過 瓜州 , 瓜州 位於 酒泉 ,乃盛產瓜果之地,據史料記載,瓜原產於 非洲 沙漠古 埃及 ,後傳入 中東 、 印度 等地,由商賈之 旅順 著 絲綢之路 帶回,最早便是在今天的 哈密 、 瓜州 一帶種植。傳說在西漢時,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行至 瓜州 忽然病倒,藥石無效,一游方郎中一番望聞問切後,給出藥方:三枚好瓜即可。隨從取來蜜瓜,張騫食後果然痊愈,繼續西行,這才有了後面的 絲綢之路 。且不說傳說真假, 瓜州 的瓜甜倒是事實,在高速路邊有一休息區,旁邊一排的瓜攤,攤主見我們過來,熟練的先切了兩個西瓜給我們解渴,再來幾個白蘭瓜,確實甘甜,而且價格也不貴。 ↑瓜州 ↑瓜州 ↑瓜州 04:嘉峪關的城嘉峪關 建於明朝,比“天下第一關” 山海關 早9年,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自古便是“番人入貢之要路,河西保障之咽喉”,明朝俢建的這個長城,主要是作為軍事堡壘,來抵禦蠻敵的入侵,據史料記載,明代以前,這裡一直是有關無城.明王朝建立後, 為了加強河西的軍事防禦, 徵虜大將軍馮勝收復河西後, 在此選址建關, 以控制西去的交通要道。 嘉峪關 "初有水而後置關,有關而後建樓,有樓而後築長城,長城築而後關可守也"。
巍巍雄關,橫卧在戈壁灘上,巍峨硃色的城樓昂然欲飛。一入城門,便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關城由內城,外城,瓮城, 羅城 ,城壕組成,城內有城,城外有壕。關上,光化樓、柔遠樓、 嘉峪關 樓,三樓聳峙,雄偉壯觀;關內,游擊府肅穆典雅, 文昌 閣、戲臺、關帝廟飛檐凌空;關外,瀚海空寂,長風獵獵,內城牆上還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樓共十四座,在那個冷兵器時代,要攻破這樣一個城池,難度可想而知。登城樓遠望,關外是無邊無垠的大漠戈壁,遠處是蜿蜒起伏的 祁連 雪山。靜靜佇立,仿佛可以聽到戈壁灘上渾厚悠揚的駝鈴聲,仿佛看到古代“絲稠之路”上的商隊和旅行者,在此領取關碟,告別中原故土,進入蠻荒之地。
為了更好的瞭解這座關城的歷史,請個講解是有必要的,不過, 嘉峪關 的旅游服務體驗確實很差,請的講解員很不專業,聲音輕且態度差、講解就是背書,走在後面的人根本就聽不到。在西瓮城會極門的門樓上,可見到一塊青灰色的石磚放在那裡,這塊磚就是傳說中的“定城磚”,此處有個典故:相傳明正德年間,有一位名叫易開占的修關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築,只要經他計算,用工用料就十分準確和節省。監督修關的監事官不信,要他計算 嘉峪關 用磚數量,易開占經過詳細計算後說:“需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磚。”監事官依言發磚,並說:“如果多出一塊或者少一塊,都要砍掉你的頭,罰眾工匠勞役三年。” 嘉峪關 竣工後,只剩下一塊磚,放置在西瓮城門樓後檐臺上。監事官發覺後大喜,正想藉此克扣易開占和眾工匠的工錢,哪知易開占不慌不忙的說:“那塊磚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磚,如果搬動,城樓便會塌掉。”監事官一聽,不敢再追究。從此,這塊磚就一直放在原地,誰也不敢搬動。 ↑嘉峪關關城 ↑嘉峪關關城 ↑嘉峪關關城 ↑嘉峪關關城 ↑嘉峪關關城 從 嘉峪關 出來已是中午,景區門口一排的大排檔,價格並不貴,點了一個當地特色小吃炒搓魚,這是一種麵食,只是形狀類似小魚,並不是真的魚,量很大,味道也還可以。下午從 嘉峪關 驅車前往 敦煌 ,蒼茫遼闊的平原在道路兩旁一路延伸,荒蕪人煙。到達 敦煌 時已是傍晚,木木安排的住宿是在鳴沙山腳下的農家小院,離鳴沙山很近,7-9月是 西北 這邊的旅游旺季,房源緊張,即使已經定好的房間,也有可能隨時漲價,這方面的契約精神跟南方相比確實要差很多。
在小院稍作休息後,一行人在木木帶領下,直奔當地的 蒙古 包體驗美食, 敦煌 城市不大,去 蒙古 包要穿過市區,出租司機也很奇怪我們居然能找到這個地方,因為這裡一般只有本地人才會過來吃。其實說是 蒙古 包,但可不是牧民住的那種,而是經過裝修的 蒙古 包,與一般的酒店也沒什麼大的不同,不過這裡的烤羊排、手抓羊肉、烤土豆,味道超好,讓大家贊不絕口,直到晚上下起大雨,才盡興而歸。 ↑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