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太湖公園半日游
五一長假剛過,天氣不冷不熱。今天,小區居委會組織了半日游,目標是 蘇州 太湖 公園。具體來說,就是有名的大風車那一片。中午時分,大巴從園區出發,四十分鐘後,穩穩地停在 太湖 邊。遠遠望去,一架大風車站在那裡俯瞰 太湖 ,公園便到了。
江南 春早。五月剛過,眼看著春天就要離去,不免心生惆悵。既然留它不住,那就在 太湖 邊,在春風裡,與它再約會一次吧。聽說小區安排了這項活動,趕緊報了名。有近三十位業主參加,大約與我抱同樣想法者不少。不過, 太湖 公園景點很多,我們只有半天時間,只能游覽大風車附近幾個景點。
遠處就是那架大風車,那也是 太湖 公園的一個標誌。與 蘇州 精緻的園林相比, 太湖 公園滿眼是不加修飾的自然景色: 太湖 煙波浩淼,蘆葦盪一望無際。遠山隱約可見,那大約是 蘇州 的七子、靈岩等山吧。接下來,我們要沿著木棧道,走進蘆葦盪的深處,走近那架傳說中的大風車。
蘇州 太湖 公園離 蘇州 城西15公里,位於 蘇州 太湖 國家旅游度假區境內。東起 太湖 景觀大道水風車入口處,西至 太湖 新天地,全長2.5公里,據說是一個集生態、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湖濱型濕地公園。現在五一黃金周已過,所以游人並不多,大多是團體來游。(感謝讀者提醒, 蘇州 太湖 公園與 蘇州 太湖 國家濕地公園不是一處,後者地址是: 蘇州 市高新區鎮湖鎮繡品街1號)
木質棧道貼水而建,兩旁是寬闊的水面和大片的蘆葦。湖水拍打著棧道木樁,發出音樂一樣美妙的聲音。棧道每走一段,就有一個涼亭,供游人坐下休息,如遇風雨,便是個躲雨之處。煙雨中的 太湖 ,一定很美。
一路走去,終於來到了大風車下。大風車靜靜地站在那裡,似乎只等湖風一起,便要轉動起來,把清涼的湖水抽到稻田裡,灌溉渴水的莊稼。這時,耳邊響起了小時候聽到過的美妙聲音,那是河邊的水車轉動時發出的吱呀聲。
低頭看去,湖水清澈透明,可見小魚兒成群在水草中游弋。這多少有點意外。因為前幾年曾經聽說, 太湖 曾經受到藍藻的污染。現在看來,一定是下大力氣整治,終於又迎來了一湖碧水。前段時間電視上還看到,對私自向 太湖 傾倒垃圾的人,依照法律處以重罰。可見,保護 太湖 ,已成共識。
湖邊,睡蓮隨處可見,已經開出粉紅色的小花,一絲絲清香隨風飄來。蓮葉碧綠,一副生氣勃勃的樣子。為什麼不種荷花而要種睡蓮?大約有它的道理。
放眼望去,遠處依稀可以看到伸進湖水中的堤岸,或許是養殖水產作物的網子。再往前看,更遠處又是一望無際的湖水,直達天際。 太湖 ,古稱震澤、具區,又名五湖、笠澤,是我國五大 淡水 湖之一,湖泊面積有2400多平方公里。東臨 蘇州 ,北靠 無錫 ,南瀕 湖州 ,西依 宜興 。 太湖 的大部分區域在 蘇州 境內,可以說,是 蘇州 人的掌上明珠。
然而,古代的 太湖 ,比現在更為寬廣。網上查了一下,春秋戰國以前, 太湖 地區原是陸地的沖積平原。後來,由於數千年間的狂風暴雨,造成 太湖 地區積水不斷增加,水域日益擴大,最終形成一片遼闊的水面。唐代時,湖水可達吳江塘岸。到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因圍湖種植和圍湖養殖,湖泊面積減少13.6%,大約161平方公里的湖水從此消失。終於,現在國家明確了人與自然的關係:“綠水青山,便是 金山 銀山 ”。這是國策,意義深遠。
看著一片煙波浩渺的湖水,眼前隱約出現一條小船,在波濤中時隱時現。船上站著一位士大夫,峨冠博帶,眼神深邃。身後一位越國美女,裙裾飛揚。哦,那是兩千五百年前,春秋時期的范蠡與西施。那一年,越王勾踐滅了吳國,夜夜笙歌燕舞、聚眾歡宴。范蠡淡然一笑,與西施走出宮廷。出了姑蘇的齊門(現 蘇州 古城北側,古城健步道上),登上一條木船,無聲地消失在 太湖 之中。“捲卻詩書上釣船,一蓑煙雨任平生”, 太湖 ,確是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心靈的歸宿。
湖邊建了很多寬闊的棧道、涼亭,還有游船碼頭。湖風陣陣,傳來水草的氣息和蘆葦的清香。沿岸的棧道兩旁,是修剪整齊的草坪,還有大片盛開的月季,和一些鮮艷的花卉。稍遠一點,是裝修精緻的旅館、茶室,若隱若現,掩映在一片森林中。如果有閑,在這世外 桃源 中住上幾天,遠離都市的喧囂與煩躁,或許真的能放鬆身心。
忽然想到,古代的詩人墨客們寄情山水,寫出了無數優美動人的詩篇,然而他們的目光所及,一定是不加修飾的天然景色,若論鮮艷美麗,一定不及如今。然而現代的詩人墨客,為什麼寫不出那些流傳千古的詩篇呢?
一圈走下來,大約花了兩個小時。回到出發地,就近在涼亭中休息。涼亭中寬敞陰涼,湖風習習,坐在其中眺望 太湖 ,如觀看一幅山水畫。再看涼亭地下,乾凈整潔,沒有一點垃圾。大約,面對如此美麗的景色,看著一群大爺大媽在陽光下辛辛苦苦地除草、剪枝、清掃,人們都不忍把垃圾扔在地上,不願意感受到良心的不安吧。越是乾凈的地方,就越是沒人亂扔垃圾。或許,這也是另一種馬太效應。在此小聲建議 : 撤掉 蘇州 公交站的垃圾箱吧,它只會令乾凈的街道變臟。
終於發現,原來 太湖 邊的春天,就隱在棧道旁、湖水邊,隱在盛開的睡蓮下,一望無際的草坪中。春天,雖然就要翩然離去,明年,它們又會如約而至。
古往今來, 太湖 不僅造福 江南 的大片土地,也孕育出特色鮮明的吳文化。煙波浩淼中,流傳著無數的故事和人物。這就是我們的歷史,我們的祖先。 半天時間雖短,美麗的景色令人陶醉。但不要忘記,這是精心梳理的自然景色,沒有荒涼、空曠與蕭瑟。
再見, 太湖 的春天!再見,一望無際的湖邊棧道。
江南 春早。五月剛過,眼看著春天就要離去,不免心生惆悵。既然留它不住,那就在 太湖 邊,在春風裡,與它再約會一次吧。聽說小區安排了這項活動,趕緊報了名。有近三十位業主參加,大約與我抱同樣想法者不少。不過, 太湖 公園景點很多,我們只有半天時間,只能游覽大風車附近幾個景點。
遠處就是那架大風車,那也是 太湖 公園的一個標誌。與 蘇州 精緻的園林相比, 太湖 公園滿眼是不加修飾的自然景色: 太湖 煙波浩淼,蘆葦盪一望無際。遠山隱約可見,那大約是 蘇州 的七子、靈岩等山吧。接下來,我們要沿著木棧道,走進蘆葦盪的深處,走近那架傳說中的大風車。
蘇州 太湖 公園離 蘇州 城西15公里,位於 蘇州 太湖 國家旅游度假區境內。東起 太湖 景觀大道水風車入口處,西至 太湖 新天地,全長2.5公里,據說是一個集生態、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湖濱型濕地公園。現在五一黃金周已過,所以游人並不多,大多是團體來游。(感謝讀者提醒, 蘇州 太湖 公園與 蘇州 太湖 國家濕地公園不是一處,後者地址是: 蘇州 市高新區鎮湖鎮繡品街1號)
木質棧道貼水而建,兩旁是寬闊的水面和大片的蘆葦。湖水拍打著棧道木樁,發出音樂一樣美妙的聲音。棧道每走一段,就有一個涼亭,供游人坐下休息,如遇風雨,便是個躲雨之處。煙雨中的 太湖 ,一定很美。
一路走去,終於來到了大風車下。大風車靜靜地站在那裡,似乎只等湖風一起,便要轉動起來,把清涼的湖水抽到稻田裡,灌溉渴水的莊稼。這時,耳邊響起了小時候聽到過的美妙聲音,那是河邊的水車轉動時發出的吱呀聲。
低頭看去,湖水清澈透明,可見小魚兒成群在水草中游弋。這多少有點意外。因為前幾年曾經聽說, 太湖 曾經受到藍藻的污染。現在看來,一定是下大力氣整治,終於又迎來了一湖碧水。前段時間電視上還看到,對私自向 太湖 傾倒垃圾的人,依照法律處以重罰。可見,保護 太湖 ,已成共識。
湖邊,睡蓮隨處可見,已經開出粉紅色的小花,一絲絲清香隨風飄來。蓮葉碧綠,一副生氣勃勃的樣子。為什麼不種荷花而要種睡蓮?大約有它的道理。
放眼望去,遠處依稀可以看到伸進湖水中的堤岸,或許是養殖水產作物的網子。再往前看,更遠處又是一望無際的湖水,直達天際。 太湖 ,古稱震澤、具區,又名五湖、笠澤,是我國五大 淡水 湖之一,湖泊面積有2400多平方公里。東臨 蘇州 ,北靠 無錫 ,南瀕 湖州 ,西依 宜興 。 太湖 的大部分區域在 蘇州 境內,可以說,是 蘇州 人的掌上明珠。
然而,古代的 太湖 ,比現在更為寬廣。網上查了一下,春秋戰國以前, 太湖 地區原是陸地的沖積平原。後來,由於數千年間的狂風暴雨,造成 太湖 地區積水不斷增加,水域日益擴大,最終形成一片遼闊的水面。唐代時,湖水可達吳江塘岸。到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因圍湖種植和圍湖養殖,湖泊面積減少13.6%,大約161平方公里的湖水從此消失。終於,現在國家明確了人與自然的關係:“綠水青山,便是 金山 銀山 ”。這是國策,意義深遠。
看著一片煙波浩渺的湖水,眼前隱約出現一條小船,在波濤中時隱時現。船上站著一位士大夫,峨冠博帶,眼神深邃。身後一位越國美女,裙裾飛揚。哦,那是兩千五百年前,春秋時期的范蠡與西施。那一年,越王勾踐滅了吳國,夜夜笙歌燕舞、聚眾歡宴。范蠡淡然一笑,與西施走出宮廷。出了姑蘇的齊門(現 蘇州 古城北側,古城健步道上),登上一條木船,無聲地消失在 太湖 之中。“捲卻詩書上釣船,一蓑煙雨任平生”, 太湖 ,確是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心靈的歸宿。
湖邊建了很多寬闊的棧道、涼亭,還有游船碼頭。湖風陣陣,傳來水草的氣息和蘆葦的清香。沿岸的棧道兩旁,是修剪整齊的草坪,還有大片盛開的月季,和一些鮮艷的花卉。稍遠一點,是裝修精緻的旅館、茶室,若隱若現,掩映在一片森林中。如果有閑,在這世外 桃源 中住上幾天,遠離都市的喧囂與煩躁,或許真的能放鬆身心。
忽然想到,古代的詩人墨客們寄情山水,寫出了無數優美動人的詩篇,然而他們的目光所及,一定是不加修飾的天然景色,若論鮮艷美麗,一定不及如今。然而現代的詩人墨客,為什麼寫不出那些流傳千古的詩篇呢?
一圈走下來,大約花了兩個小時。回到出發地,就近在涼亭中休息。涼亭中寬敞陰涼,湖風習習,坐在其中眺望 太湖 ,如觀看一幅山水畫。再看涼亭地下,乾凈整潔,沒有一點垃圾。大約,面對如此美麗的景色,看著一群大爺大媽在陽光下辛辛苦苦地除草、剪枝、清掃,人們都不忍把垃圾扔在地上,不願意感受到良心的不安吧。越是乾凈的地方,就越是沒人亂扔垃圾。或許,這也是另一種馬太效應。在此小聲建議 : 撤掉 蘇州 公交站的垃圾箱吧,它只會令乾凈的街道變臟。
終於發現,原來 太湖 邊的春天,就隱在棧道旁、湖水邊,隱在盛開的睡蓮下,一望無際的草坪中。春天,雖然就要翩然離去,明年,它們又會如約而至。
古往今來, 太湖 不僅造福 江南 的大片土地,也孕育出特色鮮明的吳文化。煙波浩淼中,流傳著無數的故事和人物。這就是我們的歷史,我們的祖先。 半天時間雖短,美麗的景色令人陶醉。但不要忘記,這是精心梳理的自然景色,沒有荒涼、空曠與蕭瑟。
再見, 太湖 的春天!再見,一望無際的湖邊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