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矇矇,漫步環古城河散步道,輕輕觸摸蘇州的滄桑(下)





在這條線上有兩座城門,分別是齊門與平門。齊門,因門朝向當時的齊國而得名。齊門城牆高大,但是沒有城樓。據考,古時的齊門有城郭,還有三道城門。因道路曲折,交通不便,上世紀60年代初拆除城門城樓,後又拆除 水城 門。




“ 齊女適吳難忘東魯,越臣行賈隱居古陶 ”,牌樓名稱叫做望齊台。
關於這座牌樓,也有一段凄美的故事。春秋時期,吳王闔閭雄心勃勃,意欲攻打齊國。為探虛實,派使者去齊國為太子波求婚。齊景公忍痛答應。齊景公的小女兒名少薑,與太子波成婚後夫妻恩愛。但少薑日夜思念父母,積鬱成疾。闔閭無奈,在齊門城上造了一座樓閣,讓少薑眺望故國,以解思念之苦。但少薑還是鬱郁寡歡,不久死去。在 中國 歷史上,像這樣的政治婚姻數不勝數,如王昭君,如 文成 公主,皇家兒女也有苦惱,多少悲歡淹沒在歷史的風雨中。



平門在古城 西北 側,2012年重建。城牆高大,威風凜凜。城樓匾額為:齊泰 平和 ,城樓楹聯為:
“ 登臨縱目吳郡雲山憑一覽,俯仰興懷伍員才略足千秋 ”
城下道路狹窄而堅固。河邊一側有美觀的石欄。平門名稱的來歷,據《吳地記》記載:“ 子胥平齊,大軍從此門出,故號平門。” 但也有人認為,平門的含義,應是治理水土,以達到農業豐收, 富民 強國,從而稱霸諸侯的目的。
平門附近,一座廊橋橫跨護城河,這就是平門橋。這座橋寬竟有39米,是交通要道,又是護城河上一道風景。再看橋上的楹聯:
“ 憑欄極目,讀一城珠璣,三吳風物;逐浪飛舟,懷十里煙水,千古 江山 ”
果然是氣魄浩大,對仗工整,讓平門橋增色幾分。













山塘街,一條千年老街,通過改造、修繕、發掘,基本上保存了老街的原汁原味。山塘街和背後的山塘河有典型的 江南 水鄉風貌,家家戶戶前街後河。河上有七座古橋,橋上站了許多人,或觀景,或照相,我們就不去湊熱鬧了。
唐寶歷2年(825年),大詩人白居易調任 蘇州 刺史,為便利水陸交通,開鑿了一條西起虎丘 東至 閶門的山塘河,再以土築堤,修成了 “ 山塘街 ”。自古山塘街有 “ 姑蘇第一名街 ” 的美稱,至今街東端處,還有個亭子叫做 “ 御碑亭 ”,內有一座石碑,上面是乾隆皇帝巡游 江南 時寫下的 “ 山塘尋勝 ” 四個字。




古戲臺,山塘街景觀之一。自古以來,小鎮婚喪嫁娶,免不了請戲班子來唱戲。每逢此時,便是節日,古戲臺前人山人海,七里山塘萬人空巷......如今,樓上常有一班人奏樂彈琴,為游客助興。今天還巧遇一班幼兒園的孩子,由老師帶著來到古戲臺,大約也是要登臺表演。註意看後面兩個孩子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