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三國誌‖一人一鏡一背包,一十八天下南洋









搭乘 亞洲 航空的航班,從 新加坡 飛往 檳城 。廉價航空的問題總是層出不窮,登機口換了3次不說,亞航飛機在地面滑行時的速度沒見過那麼快的,座位實在是太擁擠了,索性只有一個小時的飛行時間。
由於不能選座,在飛機上被安排在靠過道的座位,飛機即將降落,夕 陽西 下,壯美的落日漫射在 印度 洋的海面和島嶼,波瀾壯闊,我只能在縫隙中一瞥。
飛機降落在 檳城 國際機場,19時40分左右,夜已是華燈初上, 馬來西亞 同 中國 、 新加坡 時間一樣,沒有時差。
飛機將前後兩個艙門全部打開,還是第一次遇到,下客速度快了不少。

簽證
當時辦理的貼紙簽,現在已經沒有攻略的意義了,如今已經是電子簽了。如果去第3國,停留120小時以內還可以申請過境簽,過境簽僅限在 吉隆坡 的兩個機場入境、離境。
電話卡
有了 新加坡 的經驗,下飛機後的第一件時就是買電話卡。還沒過海關,就碰上了賣電話卡的,相對於 新加坡 100G的流量,這可就沒那麼好了,RM26的價格,7天有效期,500M流量,加上賣家說華語,當時很愉快的就買下來了,要付錢的時候突然想起來還沒取錢,身上沒有馬幣,賣家說人民幣也行,然後找給我一些馬幣。出了海關,發現買貴了。過了海關就有HOTLINK的專櫃,同樣的卡,專櫃裡面才十幾馬,足足便宜了一半,如果在機場時不買, 檳城 的光大中心周邊還有超多賣電話卡的地方。很多攻略都推薦HOTLINK,因為這個運營商信號好,尤其是在一些海島。撥打 中國 電話時前面加撥(1320086)。
外幣兌換
同在 新加坡 一樣,不建議在機場兌換馬幣,匯率不合適,我依舊是用銀聯卡取現金。
(1)推薦使用免手續費的銀聯卡在ATM直接取錢,如華夏銀行每天第一筆取款免手續費。大多數ATM都有中英文雙語。與國內不同的是, 馬來西亞 是先退卡,後出鈔票。
(2)如果沒有銀行卡,可以在機場少換些,足夠路費即可。市內換匯率比較合適,小 印度 、光大的一些貨幣兌換行有相當好的匯率。
在 馬來西亞 最高面值的錢我只見過RM50,RM1以下的就是硬幣了。
檳城 機場交通攻略
(1)公交:從 檳城 機場坐CAT、401、401E均可以到達市區
(2)出租

從公交車窗外望去,雖然相距較近,這裡的一番風情與 新加坡 迥異,更多了一些原始的氣息。在路上,人們的素質也比 新加坡 低了不少,橫穿馬路、闖紅燈、亂扔垃圾。昏暗的燈光下,古老滄桑的樓房,與 新加坡 的摩登形成鮮明的對比,讓我一時難以接受。
住宿的青旅是在《孤獨星球》上推薦的,位於小 印度 的Red Inn Court,位置還不錯到各個地方還都挺近的,對面就是觀音亭,一棟挺古舊的房子、設施條件一般,前臺不會說華語,所以只能用英語來交流。洗澡的時候四個龍頭一起噴水,一開始的時候給我嚇夠嗆。

馬來西亞 最受歡迎的旅游城市也並非浪得虛名,“東方明珠”、“美食天堂”,是人們對這座城市的贊譽,“ 亞洲 最宜居城市”的美譽可見人們對這座城市的青睞。2008年這座城市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榮登世界美食天堂榜首、2016年榮獲世界第四旅游城市美譽。
來到 檳城 ,人們少不了幾件事:看建築、找壁畫、吃吃吃。
最開始,馬來人世居在這裡,後來 英國 人來了,然後華人下南洋到這裡闖盪,所以各種不同風格的建築在這裡共存。
就在我住宿地方的對面,佛教寺廟、清真寺、天主教堂緊挨著,和諧共處在一條街道上。一座是吉寧甲必丹回教堂,每天傍晚都聽到大喇叭誦經。一座是觀音亭,在 檳城 算是最古老的華人廟宇了,建於19世紀。香火很旺盛,香客如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