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の日和 九州的北方
↑北九州 ↑北九州 ↑北九州 ↑北九州 中午的座位很緊張,我們排了半天的隊才得以落座。吃完之後反倒沒什麼人了。
↑北九州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飯館的等級不同,消費主體也不同。
一蘭拉麵里大多數是年輕人或是背包游客,還有少數看起來比較“失意”的大叔。他們往往衝著價格而來。(當然這個價格於我來說仍然不太友好)
豬排和定食店門口排隊的大部分是“社畜”,中產或小資為主,他們在價格問題上會稍微體面一點,但是仍然沒有擺脫生活的壓力。
而那些組長、總監、社長們,有的鑽進了鰻魚飯的店鋪,有的在售賣和食的店鋪里發出響亮的大笑。
↑北九州 ↑北九州 ↑北九州 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單子是日文,老媽的單子卻是中文。。。 ↑北九州 ↑北九州 下午買了一堆瓷器,又是瓶子又是碗的。
這家不刷卡,只收現金。得知我們現金不夠,店主老奶奶很淡定地告訴我可以去便利店提錢。
在 日本 信用卡提現手續費上百。
回來之後老奶奶又很細心地把東西包好,用英語問我們是不是要送禮物。得到肯定的答覆之後又把包裝袋和貼紙給了我們。
回到購物城突然想要去找無印良品。感謝地圖,找到了無印良品的位置。把東西托付給導游,帶著老媽奔向那棟建築物。 ↑北九州 ↑北九州 ↑北九州 ↑北九州 心滿意足往回走。在河畔的人行道上,三個穿著校服的少年正在嬉笑打鬧,就像我平時在學校門口看到的那樣。
上午還排著隊參觀博物館的幼兒園小朋友也已經解散,帶著帽子分成一列一列,大一點的孩子會帶他們回家去。
回來之後,覺得還有時間,又去買了幾件衣服。收銀台收繳款的時候,我拿出護照想要退稅,櫃臺里的三個年輕人看到護照之後,商量了互相看了好幾眼,終於推出一個人來,那人深吸一口氣,開始用我完全聽不懂的英文向我解釋。聽了半天我莫名其妙,他們也焦頭爛額。不過我總算明白了一件事:不能退稅。至於那一堆理由,我真的不明白。到最後我只能說OK,I will pay for the tax.他們最後也讓我明白了打折商品不退稅這件事,於是大家都很愉快 回去的時候拍一張船。 日落 關於退稅憑良心說,第一我要知道那衣服打折肯定不會去退稅,但是日文寫的我真看不懂;第二,我在 中國 人常去的城市真的看不到打折這種現象。
以下為個人意見
在本地人購物的地方像本地人一樣交稅 沒什麼不好,該便宜的還是便宜,只不過差價小一點;該不便宜的也貴不到哪去,反而收穫到更優質的商品和保障(在 東京 免稅店和永旺買的巧克力完全不一樣,至於 日本 關外的那些,呵呵)當然這種情況也僅限於在 本地人購物的地方纔有可行性 ,如果是導游推薦免稅店還是退稅吧,你交了稅也會呵呵。
呱不管在哪,過日子不是拍電視劇,過日子得有過日子的樣。
日本 的城市我去的不多,就算去過我也沒待過多長時間所以沒得說。
不過我在 東京 大阪 越發確定:好像有巨 大城 市的地方都會有人對這種快節奏的緊張和對生命的壓榨感到不適。尤其是在 東京 的時候。
怪不得有一種創作題材叫“都市”———就是被這種場子逼的。
從下飛機開始就能感受到 東京 的壓力,還有夾雜其中的緊張、茫然、混亂、欲望的宣泄和壓抑以及理智的天真、短暫的快樂等等。
但是這堆東西在 北九州 差不多都不存在。卻而代之的是一種平靜,一種安心的感覺。也許“日和”就是用在這裡了。這也許就是那些或熱血或浮躁的目標在實現之後唯一可以用來對抗那種空虛的救贖了。
平淡而平凡,蕩漾著生活的氣息。人在這裡,也有心平氣和的感覺。 總得給個結論我的高中語文老師用甜膩膩的小姑娘一般的聲音“教導”我,寫作文要有頭有尾,要有結論,要升華主題,要弘揚“真善美”。
也許是我愚鈍,我那僅大我五歲的語文老師大概沒能教會我如何寫好一篇考場作文(畢竟我高考語文作文好像偏題了),但是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沒有人願意花時間猜你那篇破文章到底寫了什麼”
所以為了不浪費這篇文章讀者的時間,也為了我媽的親朋好友不產生“我沖你媽的面子點開看看你就給我看這個”的心情,我還是寫上個結尾吧。(順便說一句,我真的不大會寫結尾,寫的不好,幸勿見怪)
我心目中的“日和”就是這樣的。
有一個平靜的城市,有一群心平氣和的人。
這裡沒有讓人喘不過氣來的的壓力,但也絕對不是僅僅用“幸福”這兩個字就能概括出來的烏托邦。
正因如此,這種 平和 並非是一種標簽化的形容,而是有了呼吸,有了生命的律動。變得真實,不再是夢中的光點。觸手可得。
我不止一次地看到童話中“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止一次地看到動畫片的最後一集主角們滿 懷希 望的開始新的生活,不止一次地看到小說的最後一頁給我一個或歡動明快或意味深長的結局。在那一瞬,我似乎看到了“真正的幸福”“生而為人的意義”。但是當我合上書或關掉電視之後,脫離了那個構建出來的情景,再度回味那種“幸福”那種“意義”甚至那種“救贖”的時候,就會發現在現實的生活面前“幸福生活在一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這種語言給人的真實感,還不如一句“妻妾成群,子孫滿堂”。
正是因為看了太多的這種“精神導師”一般的語言(我也是找事兒,沒事就去看這種東西),我本能地開始找(算了,追求這詞我配不上,還是用“找”吧)那種真實的,不會因為脫離了它所在的意境而消失的“美好”,或者進一步說,那種切實的讓人對生活有所熱愛的可能。
在 北九州 ,就算沒找到,也至少感受到了。
那就行了,出門,玩了,回來還有個交代,也就這樣吧。
↑北九州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飯館的等級不同,消費主體也不同。
一蘭拉麵里大多數是年輕人或是背包游客,還有少數看起來比較“失意”的大叔。他們往往衝著價格而來。(當然這個價格於我來說仍然不太友好)
豬排和定食店門口排隊的大部分是“社畜”,中產或小資為主,他們在價格問題上會稍微體面一點,但是仍然沒有擺脫生活的壓力。
而那些組長、總監、社長們,有的鑽進了鰻魚飯的店鋪,有的在售賣和食的店鋪里發出響亮的大笑。
↑北九州 ↑北九州 ↑北九州 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單子是日文,老媽的單子卻是中文。。。 ↑北九州 ↑北九州 下午買了一堆瓷器,又是瓶子又是碗的。
這家不刷卡,只收現金。得知我們現金不夠,店主老奶奶很淡定地告訴我可以去便利店提錢。
在 日本 信用卡提現手續費上百。
回來之後老奶奶又很細心地把東西包好,用英語問我們是不是要送禮物。得到肯定的答覆之後又把包裝袋和貼紙給了我們。
回到購物城突然想要去找無印良品。感謝地圖,找到了無印良品的位置。把東西托付給導游,帶著老媽奔向那棟建築物。 ↑北九州 ↑北九州 ↑北九州 ↑北九州 心滿意足往回走。在河畔的人行道上,三個穿著校服的少年正在嬉笑打鬧,就像我平時在學校門口看到的那樣。
上午還排著隊參觀博物館的幼兒園小朋友也已經解散,帶著帽子分成一列一列,大一點的孩子會帶他們回家去。
回來之後,覺得還有時間,又去買了幾件衣服。收銀台收繳款的時候,我拿出護照想要退稅,櫃臺里的三個年輕人看到護照之後,商量了互相看了好幾眼,終於推出一個人來,那人深吸一口氣,開始用我完全聽不懂的英文向我解釋。聽了半天我莫名其妙,他們也焦頭爛額。不過我總算明白了一件事:不能退稅。至於那一堆理由,我真的不明白。到最後我只能說OK,I will pay for the tax.他們最後也讓我明白了打折商品不退稅這件事,於是大家都很愉快 回去的時候拍一張船。 日落 關於退稅憑良心說,第一我要知道那衣服打折肯定不會去退稅,但是日文寫的我真看不懂;第二,我在 中國 人常去的城市真的看不到打折這種現象。
以下為個人意見
在本地人購物的地方像本地人一樣交稅 沒什麼不好,該便宜的還是便宜,只不過差價小一點;該不便宜的也貴不到哪去,反而收穫到更優質的商品和保障(在 東京 免稅店和永旺買的巧克力完全不一樣,至於 日本 關外的那些,呵呵)當然這種情況也僅限於在 本地人購物的地方纔有可行性 ,如果是導游推薦免稅店還是退稅吧,你交了稅也會呵呵。
呱不管在哪,過日子不是拍電視劇,過日子得有過日子的樣。
日本 的城市我去的不多,就算去過我也沒待過多長時間所以沒得說。
不過我在 東京 大阪 越發確定:好像有巨 大城 市的地方都會有人對這種快節奏的緊張和對生命的壓榨感到不適。尤其是在 東京 的時候。
怪不得有一種創作題材叫“都市”———就是被這種場子逼的。
從下飛機開始就能感受到 東京 的壓力,還有夾雜其中的緊張、茫然、混亂、欲望的宣泄和壓抑以及理智的天真、短暫的快樂等等。
但是這堆東西在 北九州 差不多都不存在。卻而代之的是一種平靜,一種安心的感覺。也許“日和”就是用在這裡了。這也許就是那些或熱血或浮躁的目標在實現之後唯一可以用來對抗那種空虛的救贖了。
平淡而平凡,蕩漾著生活的氣息。人在這裡,也有心平氣和的感覺。 總得給個結論我的高中語文老師用甜膩膩的小姑娘一般的聲音“教導”我,寫作文要有頭有尾,要有結論,要升華主題,要弘揚“真善美”。
也許是我愚鈍,我那僅大我五歲的語文老師大概沒能教會我如何寫好一篇考場作文(畢竟我高考語文作文好像偏題了),但是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沒有人願意花時間猜你那篇破文章到底寫了什麼”
所以為了不浪費這篇文章讀者的時間,也為了我媽的親朋好友不產生“我沖你媽的面子點開看看你就給我看這個”的心情,我還是寫上個結尾吧。(順便說一句,我真的不大會寫結尾,寫的不好,幸勿見怪)
我心目中的“日和”就是這樣的。
有一個平靜的城市,有一群心平氣和的人。
這裡沒有讓人喘不過氣來的的壓力,但也絕對不是僅僅用“幸福”這兩個字就能概括出來的烏托邦。
正因如此,這種 平和 並非是一種標簽化的形容,而是有了呼吸,有了生命的律動。變得真實,不再是夢中的光點。觸手可得。
我不止一次地看到童話中“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止一次地看到動畫片的最後一集主角們滿 懷希 望的開始新的生活,不止一次地看到小說的最後一頁給我一個或歡動明快或意味深長的結局。在那一瞬,我似乎看到了“真正的幸福”“生而為人的意義”。但是當我合上書或關掉電視之後,脫離了那個構建出來的情景,再度回味那種“幸福”那種“意義”甚至那種“救贖”的時候,就會發現在現實的生活面前“幸福生活在一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這種語言給人的真實感,還不如一句“妻妾成群,子孫滿堂”。
正是因為看了太多的這種“精神導師”一般的語言(我也是找事兒,沒事就去看這種東西),我本能地開始找(算了,追求這詞我配不上,還是用“找”吧)那種真實的,不會因為脫離了它所在的意境而消失的“美好”,或者進一步說,那種切實的讓人對生活有所熱愛的可能。
在 北九州 ,就算沒找到,也至少感受到了。
那就行了,出門,玩了,回來還有個交代,也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