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節晉冀自由行(2):中國石窟藝術寶庫--大同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第十二窟為佛殿窟,前殿後堂,俗稱音樂窟。前殿外壁上方鑿屋檐,窟口列四楹柱,柱上刻滿千佛坐像。構成一座三間殿堂式的建築。前殿壁面鑿有各種龕形及佛像,窟頂雕平棋藻井。
前殿充滿了音樂活力。北壁上層雕天宮伎樂十四身,從西向東依次演奏吹指、齊鼓、排蕭、琵琶、五弦、橫笛、箏、觱篥,豎箜篌、琴、細腰鼓、義嘴笛、法螺、鼓等;都是西涼、龜茲、天竺等國的樂器,更加突出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馬上樂器。如此大規模的交響樂隊,出現在佛國殿堂,是雲岡石窟的又一創新。 第十三窟(文殊菩薩洞)第十三窟(文殊 菩薩 洞)建於公元471-494年。穹窿窟頂,主像為交腳 彌勒 菩薩 ,高13米,頭戴寶冠,頸部戴懸鈴項圈及瓔珞,胸佩蛇飾,雙首啣珠。右手臂肘下,一力士四臂奮力托舉,勢若拔山。該像經後代包泥彩繪,原雕僅見雙足踏蓮。東壁龕像,殿堂飛閣,流蘇帷帳,神龍躍動,盡顯漢風。南壁明窗與窟門之間屋形大龕內,七立佛造像氣韻高雅。
↑雲岡石窟 第十三窟的平面呈馬蹄形,為佛殿窟,穹窿窟頂。主像交腳 彌勒 菩薩 高達13米,佛像頭戴寶冠,頸部帶懸鈴、項圈及纓絡,胸佩石刻蛇形飾物,雙臂佩臂釧,左手撫膝,右手上舉仰掌。右手臂肘下,一力士四臂奮力托舉,造型奇特優美,勢若拔山。十分巧妙的支撐起交腳 菩薩 沉重的右臂。 ↑雲岡石窟 第十四窟第十四窟建於公元494-525年,窟分前後室,歷經滲水侵蝕,雕像風化剝蝕嚴重,南壁及部分窟頂舊已坍塌,僅東千佛柱殘存。窟口兩立柱為1994年依舊恢復。西壁下層方形龕內,左維摩,右文殊,正中一立 菩薩 右手托缽、左手執蓮,表現的是《維摩詰經》中的故事內容。 ↑雲岡石窟 十四窟分前後室,歲月留痕,佛像風化剝蝕十分嚴重,南壁和部分窟頂業已坍塌,僅東壁千佛柱殘存。窟口兩立柱為1994年依原樣恢復。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第十五窟(萬佛洞)第十五窟(萬佛洞)建於公元494-525年 ,方形單窟室,以表現千佛題材為主,舊稱“千佛洞”。窟內現存造像逾萬,故又稱“萬佛洞”。這些象徵釋迦分身的十方化佛,排列有序,構圖嚴謹。西壁盝形帷幕龕基博山爐兩側,雕刻魚鳥水藻,呈現出沙鷗翔集、魚躍於淵的自然景緻。下方龕楣伎樂飛天,天衣靈動,縹緲若仙,飛翔的態勢與上方波動的水草,韻律諧合。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千佛造像是佛教石窟藝術中一種非常流行的題材。通常表現為洞窟的整個壁面、窟頂、門窗、塔柱都雕刻數量眾多的、橫成行豎成列的小佛像。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第十六窟(立佛洞)第十六窟(立佛洞)建於公元460-470年。第十六~二十窟是雲岡最早開鑿的一組洞窟,因系著名高僧曇曜主持營建,故稱“曇曜五窟”。窟制相同,平面呈馬蹄形,穹窿頂,窟內造像以三世佛為主,主像雕飾奇偉,冠於一世,分別象徵著北魏的五位皇帝。
第十六、十七窟是一組。第十六窟主像為釋迦立佛,高13. 5米,波紋狀髮髻,清秀俊逸。佛像身穿褒衣博帶式袈裟,胸前結帶下垂,屬北魏 太和 年間推行漢化時的服制。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第十七窟(彌勒三尊洞)第十七窟( 彌勒 三尊洞)建於公元460-470年,主像是 菩薩 裝的交腳 彌勒 ,高15.6米,頭戴寶冠,胸佩蛇飾及短瓔珞,臂著釧,斜披絡腋,束腰收腹,下穿羊腸長裙, 獅子 座,具有濃郁的異域情調。西壁立佛面龐渾圓,造型古樸壯美。東壁坐佛雙肩齊挺,服飾線條流暢,刀法嫻熟。窟內四壁以千佛雕刻為主,雕像清簡勁直,純真樸質,反映了雲岡早期造像的藝術特點。西壁佛像背光外緣供養天,單腿半跪,雙手捧蓮,神情恬靜,造型優美。明窗東壁 太和 十三年(487)造像龕,是雲岡石窟分期斷代的重要標尺。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第十八窟(立三佛洞)第十八窟(立三佛洞)建於公元460-470年,第十八、十九、二十窟為一組,第十九窟是中心窟,開鑿時間最早。第十八窟設計嚴謹,佈局完整,北壁主佛像高15.5米,高肉髻,面頰豐圓,鼻梁高挺,渾厚質朴,身披千佛袈裟,兩側分別配置脅侍佛、脅侍 菩薩 及十大弟子像。左脅佛頭頂華蓋,面龐渾圓,體魄偉岸。左脅 菩薩 頭戴花冠,秀麗典雅。上端五弟子雕刻,俱為西域人特征,或提瓶靜立,或拈花微笑,或閉目傾聽,或若有所悟,或喜從心生,鬼斧神工,令人嘆絕。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前殿充滿了音樂活力。北壁上層雕天宮伎樂十四身,從西向東依次演奏吹指、齊鼓、排蕭、琵琶、五弦、橫笛、箏、觱篥,豎箜篌、琴、細腰鼓、義嘴笛、法螺、鼓等;都是西涼、龜茲、天竺等國的樂器,更加突出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馬上樂器。如此大規模的交響樂隊,出現在佛國殿堂,是雲岡石窟的又一創新。 第十三窟(文殊菩薩洞)第十三窟(文殊 菩薩 洞)建於公元471-494年。穹窿窟頂,主像為交腳 彌勒 菩薩 ,高13米,頭戴寶冠,頸部戴懸鈴項圈及瓔珞,胸佩蛇飾,雙首啣珠。右手臂肘下,一力士四臂奮力托舉,勢若拔山。該像經後代包泥彩繪,原雕僅見雙足踏蓮。東壁龕像,殿堂飛閣,流蘇帷帳,神龍躍動,盡顯漢風。南壁明窗與窟門之間屋形大龕內,七立佛造像氣韻高雅。
↑雲岡石窟 第十三窟的平面呈馬蹄形,為佛殿窟,穹窿窟頂。主像交腳 彌勒 菩薩 高達13米,佛像頭戴寶冠,頸部帶懸鈴、項圈及纓絡,胸佩石刻蛇形飾物,雙臂佩臂釧,左手撫膝,右手上舉仰掌。右手臂肘下,一力士四臂奮力托舉,造型奇特優美,勢若拔山。十分巧妙的支撐起交腳 菩薩 沉重的右臂。 ↑雲岡石窟 第十四窟第十四窟建於公元494-525年,窟分前後室,歷經滲水侵蝕,雕像風化剝蝕嚴重,南壁及部分窟頂舊已坍塌,僅東千佛柱殘存。窟口兩立柱為1994年依舊恢復。西壁下層方形龕內,左維摩,右文殊,正中一立 菩薩 右手托缽、左手執蓮,表現的是《維摩詰經》中的故事內容。 ↑雲岡石窟 十四窟分前後室,歲月留痕,佛像風化剝蝕十分嚴重,南壁和部分窟頂業已坍塌,僅東壁千佛柱殘存。窟口兩立柱為1994年依原樣恢復。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第十五窟(萬佛洞)第十五窟(萬佛洞)建於公元494-525年 ,方形單窟室,以表現千佛題材為主,舊稱“千佛洞”。窟內現存造像逾萬,故又稱“萬佛洞”。這些象徵釋迦分身的十方化佛,排列有序,構圖嚴謹。西壁盝形帷幕龕基博山爐兩側,雕刻魚鳥水藻,呈現出沙鷗翔集、魚躍於淵的自然景緻。下方龕楣伎樂飛天,天衣靈動,縹緲若仙,飛翔的態勢與上方波動的水草,韻律諧合。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千佛造像是佛教石窟藝術中一種非常流行的題材。通常表現為洞窟的整個壁面、窟頂、門窗、塔柱都雕刻數量眾多的、橫成行豎成列的小佛像。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第十六窟(立佛洞)第十六窟(立佛洞)建於公元460-470年。第十六~二十窟是雲岡最早開鑿的一組洞窟,因系著名高僧曇曜主持營建,故稱“曇曜五窟”。窟制相同,平面呈馬蹄形,穹窿頂,窟內造像以三世佛為主,主像雕飾奇偉,冠於一世,分別象徵著北魏的五位皇帝。
第十六、十七窟是一組。第十六窟主像為釋迦立佛,高13. 5米,波紋狀髮髻,清秀俊逸。佛像身穿褒衣博帶式袈裟,胸前結帶下垂,屬北魏 太和 年間推行漢化時的服制。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第十七窟(彌勒三尊洞)第十七窟( 彌勒 三尊洞)建於公元460-470年,主像是 菩薩 裝的交腳 彌勒 ,高15.6米,頭戴寶冠,胸佩蛇飾及短瓔珞,臂著釧,斜披絡腋,束腰收腹,下穿羊腸長裙, 獅子 座,具有濃郁的異域情調。西壁立佛面龐渾圓,造型古樸壯美。東壁坐佛雙肩齊挺,服飾線條流暢,刀法嫻熟。窟內四壁以千佛雕刻為主,雕像清簡勁直,純真樸質,反映了雲岡早期造像的藝術特點。西壁佛像背光外緣供養天,單腿半跪,雙手捧蓮,神情恬靜,造型優美。明窗東壁 太和 十三年(487)造像龕,是雲岡石窟分期斷代的重要標尺。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第十八窟(立三佛洞)第十八窟(立三佛洞)建於公元460-470年,第十八、十九、二十窟為一組,第十九窟是中心窟,開鑿時間最早。第十八窟設計嚴謹,佈局完整,北壁主佛像高15.5米,高肉髻,面頰豐圓,鼻梁高挺,渾厚質朴,身披千佛袈裟,兩側分別配置脅侍佛、脅侍 菩薩 及十大弟子像。左脅佛頭頂華蓋,面龐渾圓,體魄偉岸。左脅 菩薩 頭戴花冠,秀麗典雅。上端五弟子雕刻,俱為西域人特征,或提瓶靜立,或拈花微笑,或閉目傾聽,或若有所悟,或喜從心生,鬼斧神工,令人嘆絕。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