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浪花激岸的小島

日光 岩、菽莊花園(鋼琴博物館)、皓月圓(鄭 成功 雕像)、八卦樓(風琴博物館)、國際刻字館五個景點
清晨你可登上 日光 岩,一覽整個 鼓浪嶼 的美景
日光 岩出來往左走就是第二個景點琴園,裡面是一個鳥語林,在這座安靜的小島上,裡面的鳥都顯的特別淡定,琴園出來沿著一條線走就是菽莊花園,裡面有兩個鋼琴博物館,非常值得去,菽莊花園出來就是刻字博物館,對於我來說裡面沒有什麼看的,出來沿著海邊一條線就是皓月園,裡面有鄭 成功 雕像和紀念館

可以在網上直接訂購
也可以在港口購買

登上去為了俯瞰整個島嶼
收穫一覽無餘的驕傲感,遙望演武大橋與雙子塔仿佛記憶中有過的樣子
看到的想到的,每一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感受,不一樣的賦情,於自己的情感,沒有褒貶之分

風光旖旎、環境優美的 島上
他原是 臺灣 富紳林爾嘉為了懷念 臺北 板橋別墅而修建的私家花園,建於1913年,於1956年闢為公園,是一座頗有特色的 中國 近代園林, 廈門 二十名景中的“菽莊藏海”就在這裡了
風光萬千,它集中了園林藝術中的最藝術個性的三個特點“藏、借、動靜結合”:藏,就是把海藏起來,直到進入月洞門後才能夠看見萬頃碧波的大海;而四十四橋巧妙地把海水引入園內,變成大海、內池、外池,這便是園主對藏字所下的功夫。 借,就是借景、借聲、借意、借影,化他物為已物,納外景為內景,借 日光 岩為仰景,南太武為遠景,借大海為鋪墊,借樓閣為近景,構成了一幅美麗、富有立體感的畫捲
如若有機會,真想把園內每一個角落走一遍,深陷其中

感同胡友義對鋼琴藝術的痴情和對故鄉刻骨銘心的愛
似乎是胡友義此生的兩根主弦,兩者交織
因此有了以藝術回報故鄉的情結
黑白鍵的相互交錯
與 鼓浪嶼 的拍岸濤聲相伴
敬胡友義二老的親自督陣
讓我們有幸目睹這各式各樣的鋼琴

一個座落在 鼓浪嶼 東南,依山傍水而建,覆鼎岩上 臨海 頂天立地的鄭 成功 雕像是園中的主體建築你可體驗園內建築吸取明代建築風格
各種植物錯落有致分佈與海 天山 色交相輝映
其中最大的看點莫過於是鄭 成功 讓我們有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感覺

那我只能說你的人生太沒有追求了
對與美食
酸、甜、苦、辣概不懼之才是一個吃貨的最高品質
鼓浪嶼 一個靠海吃海的島嶼,海鮮肯定少不了
一個文藝青年聚集地,網紅小吃肯定不能少
滿大街的佟小曼、蘇小糖、一封情書……
千篇一律的鳳梨酥、蛋黃酥、牛軋糖
這些對於我來說,真的就一般般,還沒有本大師自己做的好吃,她們除了包裝顏值高,風頭廣告做的大,其他的真沒有吸引我的地方
反倒是那些小吃攤上的各路海鮮、烤串更誘惑人










美景永遠不會厭倦
美食始終不能缺少
環島的夜色
日光 岩的全景
皓月園的俯瞰
菽莊花園的私家花園
鋼琴館的餘音繞梁
八卦樓的追風之行
大街小巷的最美轉角
鼓浪嶼 美食之地
美景之地
如果有緣我們再去一趟
去完成還沒有蓋完的章
去品嘗還沒忘懷的茶
去走走還未走完的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