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歐洲 - 波蘭華沙 20070903-06
07年有機會來到了 華沙 這個歷史名城。它曾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嚴重破壞,不過經過戰後幾十年的修複已經成為了一座美麗的森林覆蓋率極高的城市。
當時辦 波蘭 簽證所需的文件很多,去了兩次才辦好。因為要在 倫敦 轉機,還要辦 英國 的中轉簽。終於在臨走前的一兩天拿到了 英國 的簽證。長舒一口氣!時隔7年有多,現在 中國 的護照含金量應該不一樣了。
在 倫敦 轉機,連只水都買不下手,1.99英鎊,英鎊!當時人民幣還沒有那麼值錢,一隻水三十多元,oh, my god!
進不了 倫敦 ,就在飛機上鳥瞰。
英吉利海峽
英國 民居。瞧瞧人家的居住環境!
中午到了 華沙 ,酒店就在文化科學館對面。文化科學館是 華沙 市中心最高的建築之一,當時由蘇聯人於二戰後興建並贈與 波蘭 。
↑文化科學館
↑文化科學館
↑文化科學館 研究地圖之後,下午坐地鐵先去老城區和王 宮城 堡。
地鐵出口離老城區還有一段距離,一路走去。
這棟應該是比較現代的建築,類似旅館什麼的。
↑波蘭 畢蘇茨基廣場。
約瑟夫·畢蘇茨基, 波蘭 共和 國(" 波蘭 第二 共和 國")的締造者和國家元首、原 波蘭 社會黨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
↑畢蘇茨基廣場 畢蘇茨基廣場內的無名烈士墓。 大理 石上鐫刻著 波蘭 軍隊曾經戰鬥過的地點和日期,墓中存放著從 波蘭 烈士們犧牲的戰場上收集的泥土。
↑畢蘇茨基廣場 沿途看到的建築
↑波蘭 沿途看到的建築,從名字猜測像是 波蘭 旅館。喜歡這種很有氣派感覺結實牢固的歐式建築。
↑波蘭 總統府前的約澤夫· 安東 尼·波尼亞托夫斯基親王雕塑。好低調的總統府。
↑波蘭華沙總統府 可能是教堂。
↑波蘭 某某的紀念碑。
↑波蘭 經過總統府,向北前行就是 華沙 老城了。198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這座浴火重生的老城以“ 華沙 歷史中心”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實, 華沙 老城是修舊得舊的典範。1944年,希特勒為了鎮壓 華沙 起義,大規模的轟炸幾乎把 華沙 夷為平地,85%的建築被完全被毀,整個城市遍地狼煙,到處是斷垣殘壁。1945年 華沙 擺脫戰爭後,便按建築系的師生們保留的 華沙 主要街區、重要建築物的測繪記錄重建城市。在重建過程中,保護和修複歷史古跡的工作受到格外重視, 華沙 人幾乎全部修複了戰前市內900多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那些昔日的宮殿、教堂、城堡等更加顯得巍峨壯觀。
城堡廣場
↑華沙城堡廣場
↑華沙城堡廣場 老城集市廣場
↑老城集市廣場 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迴首,美人魚雕像原來就這麼不起眼的立在那裡,小小的,默默無聞的,夾雜在一眾遮陽傘中。
美人魚是 波蘭 首都 華沙 的象徵,也是 華沙 的守護神。
↑華沙美人魚 老城集市廣場
↑老城集市廣場 老城集市廣場
↑老城集市廣場 王 宮城 堡
↑華沙城堡廣場 王 宮城 堡。巴比肯是一個半圓形的防禦工事,位於 華沙 老城和 新城 之間。二戰期間,城體建築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戰爭結束後,1952-1954年政府出資重建了這裡,現成為著名的旅游景區。
↑華沙城堡廣場 城堡廣場 (Plac zamkowy)中心矗立著澤格蒙特三世(King Zygmunt III)的圓柱紀念碑,由其繼任者瓦迪斯瓦四世於1644年為紀念其父親把 波蘭 首都從 克拉科夫 遷至 華沙 而建。站立在圓柱上的澤格蒙特三世頭戴王冠,身披戰袍,手執利劍和十字架。
↑華沙城堡廣場 老城
↑老城集市廣場 老城
↑老城集市廣場 華沙 英雄紀念碑。悼念的鮮花不斷。 華沙 人民永遠記得那段歷史。
↑華沙英雄紀念碑
↑華沙英雄紀念碑 聖十字教堂是 華沙 市中心的一座天主教堂,正對著 華沙 大學主校園,是 華沙 最著名的巴 洛克 教堂之一。興建於1682年,1757年完成。1944年被毀,後來重建。
教堂中埋葬有 波蘭 鋼琴家肖邦的心臟,獲諾貝爾獎的小說家萊蒙特的心臟。
↑聖十字教堂 瓦津基公園最後一天開完會後還有半天時間便坐公共汽車來到瓦津基公園 。
瓦津基公園,是 波蘭 最美麗的公園之一,具有 英國 園林風格。從前是馬佐夫斯日公爵的狩獵場,1548年為國王西格蒙德的妻子波拉皇后購得,作為她的根據地,後來由她女兒擁有。國王斯·奧·波尼亞托夫斯基,1766年購得此地,用於興建花園和夏宮 。至直十八世紀末由 波蘭 最後一位國王斯坦 尼斯 瓦夫二世下令修建,歷三十年建成,這位末代君主熱心建築是有原因的,他在位時 波蘭 被俄、奧、普魯士三國瓜分,為了逃避 波蘭 在他手上消失於世界地圖的悲痛事實,躲進修園的世界中,公園完工之日離他寂寥而亡之時,已相隔無幾。
園中以大片綠地和水面為主,最負盛名的建築有:建於湖中島上的 水上 宮殿-瓦津基宮,雄偉多姿,富麗堂皇,原是皇宮官員住處,現為國賓館之一。宮殿中央懸掛吊燈的圓形大廳,四周建築的裝飾各具特色。1944年秋曾遭受希特勒分子的洗劫和破壞,1960年開始重建和修複。
↑瓦津基公園
↑瓦津基公園 在其 東北 方向座落著現在用作國賓館的梅希萊維茨基宮。這座宮殿保存完好,未受戰爭破壞。對 中國 人來說,更具特別意義的是,60年代曾在這裡舉行過著名的中美大使級會談。還有,總統官邸貝爾維德雷宮。
當時辦 波蘭 簽證所需的文件很多,去了兩次才辦好。因為要在 倫敦 轉機,還要辦 英國 的中轉簽。終於在臨走前的一兩天拿到了 英國 的簽證。長舒一口氣!時隔7年有多,現在 中國 的護照含金量應該不一樣了。
在 倫敦 轉機,連只水都買不下手,1.99英鎊,英鎊!當時人民幣還沒有那麼值錢,一隻水三十多元,oh, my god!
進不了 倫敦 ,就在飛機上鳥瞰。
英吉利海峽





地鐵出口離老城區還有一段距離,一路走去。
這棟應該是比較現代的建築,類似旅館什麼的。

約瑟夫·畢蘇茨基, 波蘭 共和 國(" 波蘭 第二 共和 國")的締造者和國家元首、原 波蘭 社會黨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







城堡廣場



美人魚是 波蘭 首都 華沙 的象徵,也是 華沙 的守護神。










教堂中埋葬有 波蘭 鋼琴家肖邦的心臟,獲諾貝爾獎的小說家萊蒙特的心臟。

瓦津基公園,是 波蘭 最美麗的公園之一,具有 英國 園林風格。從前是馬佐夫斯日公爵的狩獵場,1548年為國王西格蒙德的妻子波拉皇后購得,作為她的根據地,後來由她女兒擁有。國王斯·奧·波尼亞托夫斯基,1766年購得此地,用於興建花園和夏宮 。至直十八世紀末由 波蘭 最後一位國王斯坦 尼斯 瓦夫二世下令修建,歷三十年建成,這位末代君主熱心建築是有原因的,他在位時 波蘭 被俄、奧、普魯士三國瓜分,為了逃避 波蘭 在他手上消失於世界地圖的悲痛事實,躲進修園的世界中,公園完工之日離他寂寥而亡之時,已相隔無幾。
園中以大片綠地和水面為主,最負盛名的建築有:建於湖中島上的 水上 宮殿-瓦津基宮,雄偉多姿,富麗堂皇,原是皇宮官員住處,現為國賓館之一。宮殿中央懸掛吊燈的圓形大廳,四周建築的裝飾各具特色。1944年秋曾遭受希特勒分子的洗劫和破壞,1960年開始重建和修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