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龍河騎行記
騎行線路:龍岳路—驥馬村—舊縣村—岩門村— 白沙 鎮—岩塘村— 富里 橋—岩塘村—金龍橋—遇龍橋—川山底村—驥馬村對岸—水峞底村—工農橋—十里畫廊—矮山村—陽普大橋—山水大道—石馬路—抗戰路—西街。
來 桂林 前,已規劃好徒步線路四條、騎行線路一條。因糟糕的 陽朔 徒步,使得對石 頭城 和普益的徒步一下子失去了興趣,但遇龍河騎行一定要去的。並不是遇龍河美的讓我嚮往,而是騎行讓我覺得很有意思。 遇龍河距離西街27公裡外的遇龍、金龍、 富里 三座橋最出名。國慶期間,很實惠的租了輛山地車,從客棧出發。 陽朔 鎮到遇龍橋,龍岳路是入口,而我就住龍岳路附近。單程27公里,對於多次騎行過100公里的人來說,太簡單了,可以有大量時間欣賞風景。
進入龍岳路,看見好多騎行者,還有很多老外成群結隊的騎行。看來遇龍河將來不要再設為徒步線路,而作為經典騎行線路吧。龍岳路往驥馬村方向騎,到岔路口,再往舊縣村方向騎。這一路看不見遇龍河,有段坡道,一口氣衝上去。故意騎得很快,不僅因為甩開其他各種人群,也因無風景可看。龍岳路經過舊縣村再到岩門村,都是山間鄉村柏油公路,道不寬,自行車、摩托車、汽車、行人混雜。好在汽車、摩托車並不多,大可不必過多躲讓、擔心安全。 出了岩門村就是到 白沙 鎮的國道了,車多人多混雜不堪。現在手機地圖都比較強大,像這種明確地理標識的地方,一路順暢到達,僅騎了1小時10分鐘。看遇龍河上的三座橋,先遠再近,然後從對岸騎回去。最遠就是 富里 橋了。到岩塘村口,有一石碑明確標出 富里 橋方位。而這個村口距離金龍橋不到400米。於是我來了個先睹為快,到金龍橋看遇龍河了。 原來金龍橋是座現代的普通的水泥橋,橋本身沒看頭,但站在橋上放眼望去:遇龍河如綢帶柔柔的從遠方的山峰中抖動著向我飄舞而來,兩岸稻田似乎被綢帶吹動,在田間揮舞著稻穗,青青小草也興風作浪,上下飛舞。好一派山水田園風光!橋下聚集著大量竹筏,迎接國慶高峰,此時並沒多少人。
飽覽金龍橋兩側風光後,回到岩塘村口,騎行僅2、3公里就到了 富里 橋。哇,好安靜的地方,僅五六個游客。 富里 橋是座古橋,有些歷史。可貴的是這裡水清山綠人少,安靜的如閨房裡的碧玉女子。水的倒影,使得 富里 拱橋像一輪清亮皎潔的圓月,靜靜的卧躺在遇龍河上。我很喜歡 富里 橋,來得好值。 這裡結識了一個女騎友,給她拍照認識的,於是相約結伴騎行。回到金龍橋,穿過金龍橋,從遇龍 河北 岸沿河往 陽朔 方向回騎,也就1、2公里到了遇龍古橋。看到遇龍橋讓我再次回味 富里 橋的寧靜和清幽,而遇龍橋有些喧鬧,但建橋歷史最長,一座明代的橋了。橋面青石坑窪,顯現出古樸原貌來。
至此,遇龍河三橋都露出尊容: 富里 橋寧靜清秀,遇龍橋古老沉穩,金龍橋則以兩岸風光見長。 繼續沿遇龍 河北 岸騎行,進入一片村落,雜亂的村落岔道很多,手機導航效果也不放心了。詢問當地村民,進入一段田間小道,坑窪不平的野道使得騎行增添了幾多樂趣。連一個隻影孤單的老外都在問我怎麼走。
穿過田間,上到村落小道,很快來到一個碼頭。忽然,同行的女伴驚呼,她認識這裡,昨天她就住在對岸客棧里。她不斷感嘆我竟然帶她來到這裡,不僅離她住的地方近,而且貌似她特別喜歡這裡。這樣多好,她認識路。10元坐竹筏過江,撐竹筏的船夫不斷對我們說,他是共產黨員,不收費,收的費用是給岸邊那些人香煙費。哈哈,當聽笑話咯,老爺子撐船也就十分鐘,一路不停嘮叨。 到了對岸,我才知道,原來這是驥馬村碼頭。啊,都結束了?我騎車還沒感覺呢,僅僅騎了30公里左右啊。原來靠岸騎行的路是通的,而且距離特別近喔。驥馬村距我住的地方也就5、6公里啊。今後知道了,從 陽朔 騎到龍岳路那個岔路口,可以沿路左手那條道直達驥馬村碼頭,再沿著遇龍河岸邊欣賞沿河風光邊騎行,很快可以到舊縣村。真是一條騎行好線路! 同行女孩要求沿河的南岸再往回騎一段,她說那段特別漂亮。我樂得如此,我向來喜歡探路,沒想到 陽朔 到遇龍橋可以完全在岸邊騎行。這條路的確不錯,人少清凈,不僅可以欣賞遇龍河,岸邊還有成片的稻田,搖晃著稻穗,仿佛歡迎著四方來客。這段沿河風光,充滿著 桂林 山水特色,難怪說遇龍河是小 漓江 。 漓江 原本也這麼清凈漂亮,可惜過多的游客帶來的商機,使得 漓江 變得那麼腐臭噁心。我真擔心,不久將來,遇龍河也會像 漓江 一樣商業氣息濃厚了。
騎到舊縣村碼頭,同行女孩要 還車 到 恭城 辦事。我轉身回頭再次騎行剛纔的道,打算沿著遇龍河騎到 陽朔 的工農橋,看看大榕樹,看看月亮山。騎到半道下車拍照,又結識了第二個女騎友,還是拍照認識的,相約一起繼續騎行。等騎到工農橋,哇撒,滿大街人山人海,堵車、人流、電動車、三機鬧哄哄亂成一團,警察和協警根本管不過來。本想看看月亮山,看這洶涌人流,匆忙看完十里畫廊,趕緊離開。十里畫廊就在工農橋旁邊。 時間還早,相互一商量,向北再騎遇龍河沿岸,從矮山村和陽普大橋繞回西街。
一通問路,研究路線,折騰了好一會才上正道。路上結識了一家三口騎個三人自行車,同路自然結伴走了。這段路從風景來說,絲毫沒看頭,都是髒亂的村落和荒地里騎來騎去。還差點迷了路,因為鄉間修路,把原來路口堵了一半,我們四個大人都竟然沒看見路,我還算眼尖,好不容易看見一當地人,趕緊問清了路。而一家三口騎個三人自行車很受罪,鄉間土路坑窪不平,主要靠男人來踩,孩子也就四五歲樣子。半小時的路他們騎了有一小時。我還是挺佩服這家人的團結,小孩不鬧,女人不埋怨,哼哧哼哧騎騎停停地過來了。 上了山水大道,路簡單了,這段寬寬的柏油公路是進 陽朔 鎮的國道。快進抗戰路時,和一家三口和那個女孩分手。一天騎了61公里,對我肯定沒疲勞感的。今天騎行覺得挺滿足,彌補了不少 陽朔 徒步的遺憾。遇龍河,小 漓江 ,這樣的騎行顯得有意義了許多。一方面沿河騎行可以飽覽兩岸風光,一方面人少清凈沒有人多帶來的商業氛圍。原始、古樸、鄉土氣息很濃。很喜歡這樣的騎行!
來 桂林 前,已規劃好徒步線路四條、騎行線路一條。因糟糕的 陽朔 徒步,使得對石 頭城 和普益的徒步一下子失去了興趣,但遇龍河騎行一定要去的。並不是遇龍河美的讓我嚮往,而是騎行讓我覺得很有意思。 遇龍河距離西街27公裡外的遇龍、金龍、 富里 三座橋最出名。國慶期間,很實惠的租了輛山地車,從客棧出發。 陽朔 鎮到遇龍橋,龍岳路是入口,而我就住龍岳路附近。單程27公里,對於多次騎行過100公里的人來說,太簡單了,可以有大量時間欣賞風景。
進入龍岳路,看見好多騎行者,還有很多老外成群結隊的騎行。看來遇龍河將來不要再設為徒步線路,而作為經典騎行線路吧。龍岳路往驥馬村方向騎,到岔路口,再往舊縣村方向騎。這一路看不見遇龍河,有段坡道,一口氣衝上去。故意騎得很快,不僅因為甩開其他各種人群,也因無風景可看。龍岳路經過舊縣村再到岩門村,都是山間鄉村柏油公路,道不寬,自行車、摩托車、汽車、行人混雜。好在汽車、摩托車並不多,大可不必過多躲讓、擔心安全。 出了岩門村就是到 白沙 鎮的國道了,車多人多混雜不堪。現在手機地圖都比較強大,像這種明確地理標識的地方,一路順暢到達,僅騎了1小時10分鐘。看遇龍河上的三座橋,先遠再近,然後從對岸騎回去。最遠就是 富里 橋了。到岩塘村口,有一石碑明確標出 富里 橋方位。而這個村口距離金龍橋不到400米。於是我來了個先睹為快,到金龍橋看遇龍河了。 原來金龍橋是座現代的普通的水泥橋,橋本身沒看頭,但站在橋上放眼望去:遇龍河如綢帶柔柔的從遠方的山峰中抖動著向我飄舞而來,兩岸稻田似乎被綢帶吹動,在田間揮舞著稻穗,青青小草也興風作浪,上下飛舞。好一派山水田園風光!橋下聚集著大量竹筏,迎接國慶高峰,此時並沒多少人。
飽覽金龍橋兩側風光後,回到岩塘村口,騎行僅2、3公里就到了 富里 橋。哇,好安靜的地方,僅五六個游客。 富里 橋是座古橋,有些歷史。可貴的是這裡水清山綠人少,安靜的如閨房裡的碧玉女子。水的倒影,使得 富里 拱橋像一輪清亮皎潔的圓月,靜靜的卧躺在遇龍河上。我很喜歡 富里 橋,來得好值。 這裡結識了一個女騎友,給她拍照認識的,於是相約結伴騎行。回到金龍橋,穿過金龍橋,從遇龍 河北 岸沿河往 陽朔 方向回騎,也就1、2公里到了遇龍古橋。看到遇龍橋讓我再次回味 富里 橋的寧靜和清幽,而遇龍橋有些喧鬧,但建橋歷史最長,一座明代的橋了。橋面青石坑窪,顯現出古樸原貌來。
至此,遇龍河三橋都露出尊容: 富里 橋寧靜清秀,遇龍橋古老沉穩,金龍橋則以兩岸風光見長。 繼續沿遇龍 河北 岸騎行,進入一片村落,雜亂的村落岔道很多,手機導航效果也不放心了。詢問當地村民,進入一段田間小道,坑窪不平的野道使得騎行增添了幾多樂趣。連一個隻影孤單的老外都在問我怎麼走。
穿過田間,上到村落小道,很快來到一個碼頭。忽然,同行的女伴驚呼,她認識這裡,昨天她就住在對岸客棧里。她不斷感嘆我竟然帶她來到這裡,不僅離她住的地方近,而且貌似她特別喜歡這裡。這樣多好,她認識路。10元坐竹筏過江,撐竹筏的船夫不斷對我們說,他是共產黨員,不收費,收的費用是給岸邊那些人香煙費。哈哈,當聽笑話咯,老爺子撐船也就十分鐘,一路不停嘮叨。 到了對岸,我才知道,原來這是驥馬村碼頭。啊,都結束了?我騎車還沒感覺呢,僅僅騎了30公里左右啊。原來靠岸騎行的路是通的,而且距離特別近喔。驥馬村距我住的地方也就5、6公里啊。今後知道了,從 陽朔 騎到龍岳路那個岔路口,可以沿路左手那條道直達驥馬村碼頭,再沿著遇龍河岸邊欣賞沿河風光邊騎行,很快可以到舊縣村。真是一條騎行好線路! 同行女孩要求沿河的南岸再往回騎一段,她說那段特別漂亮。我樂得如此,我向來喜歡探路,沒想到 陽朔 到遇龍橋可以完全在岸邊騎行。這條路的確不錯,人少清凈,不僅可以欣賞遇龍河,岸邊還有成片的稻田,搖晃著稻穗,仿佛歡迎著四方來客。這段沿河風光,充滿著 桂林 山水特色,難怪說遇龍河是小 漓江 。 漓江 原本也這麼清凈漂亮,可惜過多的游客帶來的商機,使得 漓江 變得那麼腐臭噁心。我真擔心,不久將來,遇龍河也會像 漓江 一樣商業氣息濃厚了。
騎到舊縣村碼頭,同行女孩要 還車 到 恭城 辦事。我轉身回頭再次騎行剛纔的道,打算沿著遇龍河騎到 陽朔 的工農橋,看看大榕樹,看看月亮山。騎到半道下車拍照,又結識了第二個女騎友,還是拍照認識的,相約一起繼續騎行。等騎到工農橋,哇撒,滿大街人山人海,堵車、人流、電動車、三機鬧哄哄亂成一團,警察和協警根本管不過來。本想看看月亮山,看這洶涌人流,匆忙看完十里畫廊,趕緊離開。十里畫廊就在工農橋旁邊。 時間還早,相互一商量,向北再騎遇龍河沿岸,從矮山村和陽普大橋繞回西街。
一通問路,研究路線,折騰了好一會才上正道。路上結識了一家三口騎個三人自行車,同路自然結伴走了。這段路從風景來說,絲毫沒看頭,都是髒亂的村落和荒地里騎來騎去。還差點迷了路,因為鄉間修路,把原來路口堵了一半,我們四個大人都竟然沒看見路,我還算眼尖,好不容易看見一當地人,趕緊問清了路。而一家三口騎個三人自行車很受罪,鄉間土路坑窪不平,主要靠男人來踩,孩子也就四五歲樣子。半小時的路他們騎了有一小時。我還是挺佩服這家人的團結,小孩不鬧,女人不埋怨,哼哧哼哧騎騎停停地過來了。 上了山水大道,路簡單了,這段寬寬的柏油公路是進 陽朔 鎮的國道。快進抗戰路時,和一家三口和那個女孩分手。一天騎了61公里,對我肯定沒疲勞感的。今天騎行覺得挺滿足,彌補了不少 陽朔 徒步的遺憾。遇龍河,小 漓江 ,這樣的騎行顯得有意義了許多。一方面沿河騎行可以飽覽兩岸風光,一方面人少清凈沒有人多帶來的商業氛圍。原始、古樸、鄉土氣息很濃。很喜歡這樣的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