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自由行(76)
2015年8月25日(下午~~~ 劍橋 大學) 四十八、劍橋,劍橋大學,劍河(1)
“ 劍橋 ”英文是 “Cambridge”----發音“卡姆瑞哲”,
“Cam"是流經城區的一條河的名字--發音”卡姆“;
”Bridge“是”橋“的意思。
當時在”Cam“河上建了一座橋,
人們都集聚橋的周圍進行各種活動,
人們一說起那裡,就是說在”卡姆橋“,就成地名了。
咋就譯作“ 劍橋 ”的?
最早翻譯這個地名的前輩是一位閩粵人,
”Cam“在閩粵方言中音如“劍”; ”Bridge“是”橋“,
音譯與意譯一合成就成了這個的地名~~ 劍橋 ~!!~~~:)
諸位非 常熟 悉的”康橋“,也是英文”Cambridge”,
是按普通話音譯---Cam:康;和意譯--- Bridge:橋~~
~~二者一結合,就出來了這個譯名:康橋~!!~~~:)。
這都是翻譯的歷史故事~~~~~:)
劍橋 是英倫 劍橋 郡首府, 劍橋 大學所在地,
一提“ 劍橋 ",人們自然而然就是想的是” 劍橋 大學“,
劍橋 與 牛津 齊名,但是二者氛圍有異:
牛津 被稱為“大學中有城市”,
而 劍橋 則是“城市中有大學”。
今天來到 劍橋 了,先看看怎麼個”城市中有大學”?
用GPS一查,到大學去的路很順,
出了莊園的大門,來到公路A1303,一條大路直達 劍橋 城區~~
我們決定走著去~~!!
出門走了幾步就跨過M11的公路橋,
看著下麵川流不息的M11公路,
這就明白了在莊園裡聽到“嗡嗡”聲的來源!!
有一大段公路旁邊有林蔭小道,
走在這樣的路上倒是感覺輕鬆~~~
在走到城區的路上,
就已經路過了 劍橋 大學的好幾個學院:如丘吉爾學院等,
還有計算機實驗室---那可是一大片現代化的建築~~~~
緊靠路邊,掛著牌子:
劍橋 大學 卡夫 利學院的天文臺觀測中心
遠望裡面的建築。
看到馬路對過的一座典型的英倫住宅。
走到這裡---“皇后大道 Queen's Road”,就是城區了,
一看時間,走了約50分鐘~~!!
從這裡開始,一個學院挨著一個學院,那更是密集了~~~
對著路口的就是一個學院。
按照GPS的指引,
我們來到了這個學院--- 聖約翰 學院 St.John‘s College,
這裡是“學院正門 College gate”。
哈哈,這可是 劍橋 大學最古老學院之一,
也是第二大學院,
在學生人數上僅次於隔壁的”三一學院“。
迎面是一條林蔭大道,
兩邊對稱整潔的園藝,
馬上令人心情為之一振,
木有任何疲勞的感覺~~~~
順著細沙鋪就的大道,進入到院子里。
院子里的路都是沒有便道牙子的,
好像是在綠色地毯上裁剪出來的行人便道~~~~
道路中間還特意留有綠地,
道路也是一個作品。
綠茵茵的草坪翠艷欲滴~~~~
在綠茵茵的大草地盡頭,
一座哥特式城堡安靜地矗立在那裡~~~。
據介紹,這裡原來是13世紀時修建的 劍橋 聖約翰 醫院,
16世紀在這塊地上全新創建了這座 聖約翰 學院。
城堡的正門,
門檐上站立著一隻雕。
門廳穹頂華麗的雕塑。
兩側走廊也是用線條構成圖案的穹頂。
院子里都是四層樓的“鴿子窩”房間,
庭院的綠地也是毛毯一樣的令人舒適。
在GPS地圖上顯示,學院里共有7個庭院(court),
河這邊有兩個庭院(River Court 和 Lower River Court);
河對面是五個庭院(First Court,Second Court,Third Court
Chapel Court,North Court)
院子里的建築很簡潔,
門廊、四角上面都有哥特式的小尖塔柱做裝飾。
庭院很寂靜,
偶爾看見有幾個人走過。
從大門洞看里院門檐結構。
半月形的大門,
半月形大門上的雕刻圖案也是花樣各種。
沿著外牆根種滿花草。
牆根的花草,
小路,
草坪。
外面有一條河,在橋上,
看見了旁邊連接兩岸建築(第三庭院與河邊庭院)的廊橋~~~
~~~這就是著名的“嘆息橋 Bridge of Sighs”
~~~徐志摩著迷~~~~也由此使華人著迷的“嘆息橋”~
這是 聖約翰 學院最著名的一座橋,原名”新橋“,
由於其造型與 威尼斯 的嘆息橋相似而得名。
在橋上,又看另一邊的河道。
從這座橋可以通進對岸的院子里。
河裡有游船划過來了~~~
這邊也有游船划過來了~~~~
從嘆息橋下麵划船過來的是游人自己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