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國慶衡山行,10865字攻略+游記~祝融峰、忠烈祠、壽比南山廣場、南嶽旖旎雲海

老者家位於 衡山 的山腰偏山腳處,前後左右皆蒼松翠柏、茂林修竹,雲霧繚繞下,十分漂亮!





看微信朋友圈後,確定就是200大洋,當時感覺不便宜!微信好友們朋友也紛紛反映不便宜(有圖有真相 )





從秀麗山莊出發後,步行約10分鐘,到達景區觀光車的行車 盤山 公路!
盤山 公路與去秀麗山莊的岔路口有一高大紀念碑,旁邊有一 石柱 上書:游人至此,脫帽致敬
瞻仰過紀念碑後,沿 盤山 公路向峰頂方向步行約150米,即是 大名 鼎鼎的愛國教育基地~南嶽•忠烈祠




為紀念抗日陣亡將士而建,忠烈祠共有13座大型烈士陵墓,墓葬分佈四周,莊嚴肅穆,祠內有殿宇、石雕炮彈等景觀。紀念碑形如五顆直指藍天的巨型炮彈,象徵著漢族、滿族、蒙族、回族、藏族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同仇敵愾,奮起抗戰的決心。
1996年,南嶽忠烈祠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被中宣部公佈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16年12月,南嶽忠烈祠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 忠烈祠牌樓
牌樓上鑲嵌的“南嶽忠烈祠”五個鎏金大字,由原國民政府 湖南 省主席兼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題寫!



在塔的正前方和東西兩側的石碑上,鑲嵌有漢 白玉 的“七七”兩個字,象徵著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



忠烈祠的第三進紀念堂。正門匾額“紀念堂”三個大字原為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所書,1953年被毀。現在的這塊匾是前民革中央副主席屈武所題寫的。紀念堂的正中豎立著一塊高達6米的漢 白玉 石碑,碑上刻有薛岳撰寫的《南嶽忠烈祠紀念堂碑記》。碑記介紹了建祠的歷史背景、經過,謳歌了對英烈們捐軀衛國、視死如歸的崇高精神。


忠烈祠的第四進叫“安亭戰役紀念亭”,簡稱紀念碑,它是為紀念 上海 淞滬會戰的最後一次戰役“安亭戰役”中犧牲的將士修建的。因為安亭之戰,為“淞滬會戰”之最後一戰,也是“淞滬會戰”中最為慘烈的一戰。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薛岳親自督師安亭,指揮泰然。交戰雙方都詛咒這裡是“血肉磨坊”,最後國軍犧牲過半,援軍不繼而撤退。在籌建“忠烈祠”時,以薛岳為首主張建亭以紀念安亭戰役中犧牲的將士。亭中紀念碑原刻有安亭戰役史事,現改為無字碑,意思是忠烈們的英勇事跡是無法用文字來表述的,要我們用心去緬懷!

享堂是忠烈祠最大的建築物,可以容納五百人,地面呈十字形。有堅固雄厚的花崗岩石牆,雙面浮雕三拱的漢 白玉 石門 。正面上部,六根花崗岩 石柱 穩托著硃紅色歇山式雙檐,中間兩條柱上懸掛著金色的長方形橫匾,其上題字:“忠烈祠”,款署“蔣中正”。在享堂大廳後牆壁上,嵌著三十六塊漢 白玉 石碑,上面刻著當代著名書法家題寫的歷代愛國志士的詩詞。享堂正廳的後部為講壇,講壇的後面聳立著一塊巨大的漢 白玉 石碑,碑中間題有“抗日陣亡將士總神位”字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