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的世界里大夢8天|曲阜三孔 泰山日出 南京小吃 蘇州園林
↑拜謁中山陵 沒錯,這張是早上8:30剛開門不久的時候拍的,那時候臺階盡頭還沒有人捷足先登,後來就全是人了……
從下往上看是只見臺階不見平臺,所以它代表著革命的道路是艱難坎坷的,革命的事業是尚未 成功 的,同志們仍需努力; ↑中山陵園風景區 而從下往上看是只見平臺不見臺階,這代表著 和平 與視野的一馬平川。 ↑拜謁中山陵 類似的造型也出現在 無錫 靈山勝境景區的靈山大佛下麵的臺階上,只是含義不同罷了。無論怎樣,你要是想瞻仰孫 中山 雕像,就必須俯首攀登這許多個臺階!
祭堂內放置孫 中山 先生 大理 石坐像,壁上刻有先生手書的《建國大綱》全文。坐像後面的陵墓大門緊閉,不讓游人瞻仰。據說幾十年前是開放的,現在是游人太多了,跟逛街似的,要是開放不利於遺體保存,這麼說,沒毛病。
瞻仰 中山 先生塑像的時候,應該保持肅穆的態度,以向這位偉人致敬。裡面是不允許拍照的。出來後,從正門的欄桿外面可以拍。 ↑拜謁中山陵 雕像上方的藻井是一面青天白日旗。我打算把它們倆拍到一個畫面里。需要拍照的時候手機要放得很低,還得探過欄桿,很靠里。 ↑拜謁中山陵 青色:光明純潔、民族和自由;
白色:坦白無私、民權 和平 等;
白天的12道光芒:一年12個月,一天12個時辰,鼓舞大家與時俱進,自強不息。 南京博物院南京 博物院的在 紫金 山山腳,北邊就是 中山 陵。看到它的名字的時候,就有個問題了:為什麼有的叫博物館,有的卻叫博物院?按我自己的理解,是因為有很多院子吧。你看故宮博物院,對吧。南博也是有多個地面建築,其實就是通向各個展館的快捷入口。
正門前有一件不鏽鋼的大蓮蓬雕塑。正面有很多蓮子,後面也很漂亮。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一.註意事項:
1.開放時間
周一閉館,但周一上午開放,12點清場
周二到周日9:00-17:00(16:00停止領票進入)
2.藝術館暫不開放(截止到筆者碼字時間)
3.取票
和其他公立(區別私人)博物館一樣,南博也是免費不免票的。具體來說,每個展館門口的取票機都能取票,但這裡的票就是一張紙片,沒人檢,能過安檢就行了。
4.導覽器和人工講解
①導覽器
語音的20塊,覆蓋除臨時館的所有展館;平板的30塊,只講歷史館的。
在服務中心、歷史館、(藝術館)和特展館咨詢台這幾個地方都可以辦手續。
②人工講解
除周一外,上午10點和下午2點在歷史館、特展館有免費的講解。在這兩個館的服務台提前15分鐘用身份證換一隻無線耳機,集合地點在這倆館的大廳,到時候註意有穿藍馬甲舉牌子的工作人員就可以了,時間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我是上午9點多到館,上午聽的歷史館,下午聽的特展館,上午的講解員講了1小時50分鐘,特別詳細,妹紙長得很甜美,也愛笑,真是挺辛苦的。整個過程感覺時間過得很快,一邊聽一邊在記事本上速記,很忙活。
有人會說,就算木有這種耳機,看哪兒扎堆,有人講解跟過去聽就是了。是這樣的,蹭導游都是這麼個打開方式。可實際情況就是,歷史館就算不在節假日,依然人滿為患,隔著很多層人,很難聽清講解員說話,耳機能調音量,只要距離合適,比不戴強些個。 ↑南京博物院 5.行李寄存
大件行李可以在服務大廳、歷史館或特展館的服務台寄存。
輪椅和嬰兒車都可以在歷史館服務台免費租借。
沒有母嬰室,現在。
二.場館推薦
可以從歷史館進,特展館在歷史館和藝術館中間,數字館在藝術館和特展館中間的地下,民國館在藝術館的地下。
↑南京博物院 1.歷史館
其實是央博的老大殿,當時蔡元培同志設想的三大館的“人文館”,另外的“自然館”、“工藝館”很可惜沒有建成。其實歷史館本身就是一件建築藝術品,仿遼式建築,梁思成同志修改,多看幾眼吧。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一共兩層,從上圖的這個宮殿進去是二層,有1號~3號展廳,順時針方向轉完一圈,從3號廳出來,走最近的樓梯下樓,從樓梯口出來,對面就是4號廳,然後如法炮製。展館的號碼越小,年代越久遠,反之亦然,時間跨度是從恐龍那會兒到明清。
展品不是豐富,也不是很豐富,是非常非常豐富。每個展櫃幾乎都塞得滿滿噹噹的, 南京 人實在啊! ↑南京博物院 2.特展館
從仿遼的宮殿進去,不往裡走,左手邊往下走,能看見一個頭上有3個可以轉動的指示牌,這裡就是特展館的一層了,服務台就在左手邊的位置。 一共4層,各種有時限的臨時館也都在這裡,具體的臨時展的信息在南博的官網都會有,去之前提前做好功課,有興趣的到了直接去看,省時省力。
一樓的鎮院之寶展廳,不能錯過!南博的國寶級文物會輪流在這裡單獨展出。 ↑南京博物院 3.民國館
女孩子的話一定要去,相當於一條民國風情街,甚至可以租一套民國服裝在裡面拍照,目前各類商家均已按類型入駐(如南北雜貨鋪真的賣雜貨,咖啡廳真的賣咖啡),包括先鋒書店,等等。 三.展品
太多了,不能都展開講,只提國家寶藏節目出現過的這3件吧。名片是這樣的:
1.名字:青花壽山 福海 紋瓷爐
坐標:特展館一層9號鎮院之寶展廳
廠家:官窯
用途:祭祀
出廠地點: 景德鎮 御窯廠
出廠時間:明永樂,也就是朱棣同志做大明公司董事長那會兒
評價:18件鎮院之寶中的一個,形象出現在國家寶藏節目里南博的Logo
是這個時間段,這個廠家的巔峰作品
詳細:物以稀為貴,這世上一共出現過3件,一件剛燒造出來有外觀問題被砸碎處理(官窯的產品不計成本,有錢就是任性),另外兩件分別在咱們國家的兩個博物院,即 北京 的故宮博物院和 南京 的 南京 博物院。品相最完好的恰恰就在我們眼前。
上面的紋飾是山石立在洶涌的波濤里,按一般的理解就是像福 如東 海、壽比南山這樣的吉祥的意思。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不簡單。
它的外形是個香爐,其實是個“鼎”的造型。結合朱棣同志的個人經歷,一個靠造反一屁股坐上自己親侄兒的座位上的家伙,雖然心虛,可還是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健康、長久,也就是所謂的 江山 永固。這就是它的深層次的象徵意義了。 ↑南京博物院 2.名字: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
坐標:歷史館1層的六朝展廳
用途:冥器,也就是陪葬品
詳細:一共7+1=8個人,4個人一幅畫,兩幅畫拼起來的。
畫里的人和人之間用幾種樹隔開。這幾個人都是席地而坐,看得出來他們都是很放鬆的一種狀態。
這兩幅磚畫是實物,研究魏晉南北朝那會兒的繪畫很有幫助,所以美術界對它很吹捧。 幾個大老爺們坐一塊,除了聊女人,就是喝酒了,就算這幫人是文藝工作者,也不能免俗,當然,這都是我猜的,哈哈。畫裡面有一個小物件出現了多次,是個放在酒盃里的小鴨子,材質上是木頭的,不然也漂不起來,那它是乾啥的咧?
那會兒喝酒沒有咱們現在的這種玻璃杯,從酒盃外面是看不出裡面的水平面的,有了這個小道具,旁邊的酒友就能從它漂浮的位置看出酒盃里的酒量多少來,那會兒的人真是有趣味啊~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3.名字: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
坐標:歷史館1層的明清展廳
用途:備用構件
詳細:南博里的展品,只要是標簽沒寫“複製品”的,就都是原物,這件就是老物件。很猛的是,它外面沒有玻璃罩,而是裸著的。
這座拱門是用明代大報恩寺琉璃塔的一套備用構建複原成的。 ↑南京博物院 門上的幾種動物為藏傳佛教專用的裝飾。門頂端高舉著神態威武的金翅大鵬鳥, ↑南京博物院 兩側對稱設置龍女、摩羯魚、獅羊立獸、白象王等神像和神獸。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當年建寺塔的時候,一共燒制了3套完整的塔身構建,一套施工用,兩套埋在地下,以後維修用。這座就是當時備用的其中一套。
這個塔呀,現在沒了,毀於太平天國運動鬧的,可惜了。
這隻是平面圖,要是真東西就更好看了。 ↑南京博物院 中國科舉博物館開放時間:9:00-21:00
售票處的人只看學生證,不看身份證,你懂我意思~
本以為這種主題的博物館會比較無聊,可實際上並不是這麼回事,這裡其實是個地下的博物館,要是晚上來,還是挺涼快的。
地段特別好,就在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中心區域。 江南 貢院牌坊是正門,它是古代貢院的第三道大門—— 龍門 ,有魚躍 龍門 、金榜題名的意思。 ↑中國科舉博物館 這個池子不簡單
牌坊正對著的就是明遠樓了,在牌坊和明遠樓的中間有一個方形的水池。看上去就像一方硯臺,有匯墨成池的意思,墨池裡的水象徵著文人墨客的才思泉涌。方形,這個形狀的設計象徵著科舉考試公平公正。水池的面積大約1300平方米,代表著科舉制度在我國曆史上延續了1300年之久。
夜景好,拍得也不錯。 ↑中國科舉博物館 地底130米
博物館整體是沉入地下的,上面就是方形的水池,也就是說,地上是水池,地下是博物館,從地面下去,一共4層130米,一米等於十年,再次寓意科舉制度1300年的歷史。進入主館,需要經過一個130米長的坡道。
長長的坡道
坡道的左邊是很大的瓦片牆,右邊是竹簡牆。往下走,到主館的路上還有一面很大的文字牆,文字的內容是那會兒考生的經典教材——四書五經。坡道很長,是為了讓游客體驗一把當年考生的艱辛,是挺不容易的。 ↑中國科舉博物館 進主館大廳,已經在地下4層了。從這兒開始,在時間上,我們能逐層體驗科舉制度從創造出來到最後廢棄不用的整個過程,順序是從樓層的-4層依次往樓上,每一層都有到上一層的扶梯。有幾個點印象很深刻。 “科第世家”牌坊
一個牌坊,擱現在你不會覺得有什麼,可這個放在那萬惡的舊時代就是比較有分量的物件了。這是朝廷獎勵給明朝第一位狀元吳伯宗的,這位吳童鞋光宗耀祖了。 ↑中國科舉博物館 “為國求賢”的本來面目
所謂的求賢,其實是美化後的說法,說白了就是招收國家高級公務員的考試。這個展區選了歷史上對科舉這項事業推動最給力的8個皇帝,結合歷史文物,通過多媒體這樣的現代化的手法,講了科舉從隋創立、唐完備、宋改革、元中落、明鼎盛最後到清滅亡的這麼個進程。 ↑中國科舉博物館 蠟像展櫃講的都是講求賢的,從左到右分別是周文王招聘姜太公,漢光武帝劉秀禮賢下士和劉備三顧茅廬。都是比較經典的主旋律故事,很形象。 ↑中國科舉博物館 考試指南
說起科舉制度,不得不提明朝,因為正是在這個時代發揚光大的,可並不是從明朝才開始的。說來真是有趣,唐宋時雖有科舉,但錄取名額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幾十人。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開科舉,實行擴招,這下子想做官的人就擠破了頭。紛紛以讀書為業,這些人就是後來明朝文官勢力的基礎。明清以後,讀書人考功名需要走鄉試、會試、殿試幾大步。鄉試的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的叫會元,殿試的叫狀元,這就是三元。
科舉考試不但是獲取官位的方法,也是讀書人追求榮譽的途徑。對他們而言,狀元就是他們的目標,雖說文無第一,但第一是人人都想要的。狀元也是人,憑什麼不是我?!事實也是如此,但狀元雖很難得,三年才有一個,產量很低,但畢竟還是有的,所以讀書人心中的最高榮譽並不是狀元,而是另一種稱號,這才是每個讀書人朝思暮想的,獲得這一稱號的人將成為傳說中的人物,為萬人景仰!
這一稱號就是連中三元,具體說來就是身兼解元、會元、狀元三個稱號於一身。這是真正的學霸,必須保證全省考第一,然後在會試中全國考第一,最後殿試里在皇帝心目中也是第一。這就要求考生光是學問好還不夠,必須反應快,長得比較帥,才有可能獲得這一稱號。所以要得到這一稱號是要有一定運氣的,祖墳上豈止是冒青煙,簡直是要噴火。
自隋唐開始科舉後,獲得這一榮譽的只有13人,分別是唐朝2人,宋朝6人,金1人,元1人,明2人,清2人。這些人實在是值得我們崇拜的。 ↑中國科舉博物館 金榜題名時
很嗨皮吧,看皇榜那會兒,用很多早年間的實物復現了那個想想都會激動的樣子。 ↑中國科舉博物館 ↑中國科舉博物館 一張古代的同學合影
熟悉《明朝那些事兒》的人對李 東陽 、劉大夏同志不會陌生吧,他倆和畫里的其他8位是同屆同學,後來又都是同事,只不過,王軾在 南京 上班,其餘的人在 北京 上班,正趕上他公幹來京,這10個人才湊齊了。要是等照相機拍張照,那還得等個幾百年,他們就請了畫師,留念。
原畫在故宮博物院,這張是複製品。
很有紀念意義,原先沒有京滬高鐵,到各自的城市生活就很難再聚首了。一段無法割捨的情誼過了40年,越來越沉澱,很有畫面感,甚至能感覺到他們的情緒~
從下往上看是只見臺階不見平臺,所以它代表著革命的道路是艱難坎坷的,革命的事業是尚未 成功 的,同志們仍需努力; ↑中山陵園風景區 而從下往上看是只見平臺不見臺階,這代表著 和平 與視野的一馬平川。 ↑拜謁中山陵 類似的造型也出現在 無錫 靈山勝境景區的靈山大佛下麵的臺階上,只是含義不同罷了。無論怎樣,你要是想瞻仰孫 中山 雕像,就必須俯首攀登這許多個臺階!
祭堂內放置孫 中山 先生 大理 石坐像,壁上刻有先生手書的《建國大綱》全文。坐像後面的陵墓大門緊閉,不讓游人瞻仰。據說幾十年前是開放的,現在是游人太多了,跟逛街似的,要是開放不利於遺體保存,這麼說,沒毛病。
瞻仰 中山 先生塑像的時候,應該保持肅穆的態度,以向這位偉人致敬。裡面是不允許拍照的。出來後,從正門的欄桿外面可以拍。 ↑拜謁中山陵 雕像上方的藻井是一面青天白日旗。我打算把它們倆拍到一個畫面里。需要拍照的時候手機要放得很低,還得探過欄桿,很靠里。 ↑拜謁中山陵 青色:光明純潔、民族和自由;
白色:坦白無私、民權 和平 等;
白天的12道光芒:一年12個月,一天12個時辰,鼓舞大家與時俱進,自強不息。 南京博物院南京 博物院的在 紫金 山山腳,北邊就是 中山 陵。看到它的名字的時候,就有個問題了:為什麼有的叫博物館,有的卻叫博物院?按我自己的理解,是因為有很多院子吧。你看故宮博物院,對吧。南博也是有多個地面建築,其實就是通向各個展館的快捷入口。
正門前有一件不鏽鋼的大蓮蓬雕塑。正面有很多蓮子,後面也很漂亮。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一.註意事項:
1.開放時間
周一閉館,但周一上午開放,12點清場
周二到周日9:00-17:00(16:00停止領票進入)
2.藝術館暫不開放(截止到筆者碼字時間)
3.取票
和其他公立(區別私人)博物館一樣,南博也是免費不免票的。具體來說,每個展館門口的取票機都能取票,但這裡的票就是一張紙片,沒人檢,能過安檢就行了。
4.導覽器和人工講解
①導覽器
語音的20塊,覆蓋除臨時館的所有展館;平板的30塊,只講歷史館的。
在服務中心、歷史館、(藝術館)和特展館咨詢台這幾個地方都可以辦手續。
②人工講解
除周一外,上午10點和下午2點在歷史館、特展館有免費的講解。在這兩個館的服務台提前15分鐘用身份證換一隻無線耳機,集合地點在這倆館的大廳,到時候註意有穿藍馬甲舉牌子的工作人員就可以了,時間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我是上午9點多到館,上午聽的歷史館,下午聽的特展館,上午的講解員講了1小時50分鐘,特別詳細,妹紙長得很甜美,也愛笑,真是挺辛苦的。整個過程感覺時間過得很快,一邊聽一邊在記事本上速記,很忙活。
有人會說,就算木有這種耳機,看哪兒扎堆,有人講解跟過去聽就是了。是這樣的,蹭導游都是這麼個打開方式。可實際情況就是,歷史館就算不在節假日,依然人滿為患,隔著很多層人,很難聽清講解員說話,耳機能調音量,只要距離合適,比不戴強些個。 ↑南京博物院 5.行李寄存
大件行李可以在服務大廳、歷史館或特展館的服務台寄存。
輪椅和嬰兒車都可以在歷史館服務台免費租借。
沒有母嬰室,現在。
二.場館推薦
可以從歷史館進,特展館在歷史館和藝術館中間,數字館在藝術館和特展館中間的地下,民國館在藝術館的地下。
↑南京博物院 1.歷史館
其實是央博的老大殿,當時蔡元培同志設想的三大館的“人文館”,另外的“自然館”、“工藝館”很可惜沒有建成。其實歷史館本身就是一件建築藝術品,仿遼式建築,梁思成同志修改,多看幾眼吧。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一共兩層,從上圖的這個宮殿進去是二層,有1號~3號展廳,順時針方向轉完一圈,從3號廳出來,走最近的樓梯下樓,從樓梯口出來,對面就是4號廳,然後如法炮製。展館的號碼越小,年代越久遠,反之亦然,時間跨度是從恐龍那會兒到明清。
展品不是豐富,也不是很豐富,是非常非常豐富。每個展櫃幾乎都塞得滿滿噹噹的, 南京 人實在啊! ↑南京博物院 2.特展館
從仿遼的宮殿進去,不往裡走,左手邊往下走,能看見一個頭上有3個可以轉動的指示牌,這裡就是特展館的一層了,服務台就在左手邊的位置。 一共4層,各種有時限的臨時館也都在這裡,具體的臨時展的信息在南博的官網都會有,去之前提前做好功課,有興趣的到了直接去看,省時省力。
一樓的鎮院之寶展廳,不能錯過!南博的國寶級文物會輪流在這裡單獨展出。 ↑南京博物院 3.民國館
女孩子的話一定要去,相當於一條民國風情街,甚至可以租一套民國服裝在裡面拍照,目前各類商家均已按類型入駐(如南北雜貨鋪真的賣雜貨,咖啡廳真的賣咖啡),包括先鋒書店,等等。 三.展品
太多了,不能都展開講,只提國家寶藏節目出現過的這3件吧。名片是這樣的:
1.名字:青花壽山 福海 紋瓷爐
坐標:特展館一層9號鎮院之寶展廳
廠家:官窯
用途:祭祀
出廠地點: 景德鎮 御窯廠
出廠時間:明永樂,也就是朱棣同志做大明公司董事長那會兒
評價:18件鎮院之寶中的一個,形象出現在國家寶藏節目里南博的Logo
是這個時間段,這個廠家的巔峰作品
詳細:物以稀為貴,這世上一共出現過3件,一件剛燒造出來有外觀問題被砸碎處理(官窯的產品不計成本,有錢就是任性),另外兩件分別在咱們國家的兩個博物院,即 北京 的故宮博物院和 南京 的 南京 博物院。品相最完好的恰恰就在我們眼前。
上面的紋飾是山石立在洶涌的波濤里,按一般的理解就是像福 如東 海、壽比南山這樣的吉祥的意思。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不簡單。
它的外形是個香爐,其實是個“鼎”的造型。結合朱棣同志的個人經歷,一個靠造反一屁股坐上自己親侄兒的座位上的家伙,雖然心虛,可還是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健康、長久,也就是所謂的 江山 永固。這就是它的深層次的象徵意義了。 ↑南京博物院 2.名字: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
坐標:歷史館1層的六朝展廳
用途:冥器,也就是陪葬品
詳細:一共7+1=8個人,4個人一幅畫,兩幅畫拼起來的。
畫里的人和人之間用幾種樹隔開。這幾個人都是席地而坐,看得出來他們都是很放鬆的一種狀態。
這兩幅磚畫是實物,研究魏晉南北朝那會兒的繪畫很有幫助,所以美術界對它很吹捧。 幾個大老爺們坐一塊,除了聊女人,就是喝酒了,就算這幫人是文藝工作者,也不能免俗,當然,這都是我猜的,哈哈。畫裡面有一個小物件出現了多次,是個放在酒盃里的小鴨子,材質上是木頭的,不然也漂不起來,那它是乾啥的咧?
那會兒喝酒沒有咱們現在的這種玻璃杯,從酒盃外面是看不出裡面的水平面的,有了這個小道具,旁邊的酒友就能從它漂浮的位置看出酒盃里的酒量多少來,那會兒的人真是有趣味啊~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3.名字: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
坐標:歷史館1層的明清展廳
用途:備用構件
詳細:南博里的展品,只要是標簽沒寫“複製品”的,就都是原物,這件就是老物件。很猛的是,它外面沒有玻璃罩,而是裸著的。
這座拱門是用明代大報恩寺琉璃塔的一套備用構建複原成的。 ↑南京博物院 門上的幾種動物為藏傳佛教專用的裝飾。門頂端高舉著神態威武的金翅大鵬鳥, ↑南京博物院 兩側對稱設置龍女、摩羯魚、獅羊立獸、白象王等神像和神獸。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當年建寺塔的時候,一共燒制了3套完整的塔身構建,一套施工用,兩套埋在地下,以後維修用。這座就是當時備用的其中一套。
這個塔呀,現在沒了,毀於太平天國運動鬧的,可惜了。
這隻是平面圖,要是真東西就更好看了。 ↑南京博物院 中國科舉博物館開放時間:9:00-21:00
售票處的人只看學生證,不看身份證,你懂我意思~
本以為這種主題的博物館會比較無聊,可實際上並不是這麼回事,這裡其實是個地下的博物館,要是晚上來,還是挺涼快的。
地段特別好,就在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中心區域。 江南 貢院牌坊是正門,它是古代貢院的第三道大門—— 龍門 ,有魚躍 龍門 、金榜題名的意思。 ↑中國科舉博物館 這個池子不簡單
牌坊正對著的就是明遠樓了,在牌坊和明遠樓的中間有一個方形的水池。看上去就像一方硯臺,有匯墨成池的意思,墨池裡的水象徵著文人墨客的才思泉涌。方形,這個形狀的設計象徵著科舉考試公平公正。水池的面積大約1300平方米,代表著科舉制度在我國曆史上延續了1300年之久。
夜景好,拍得也不錯。 ↑中國科舉博物館 地底130米
博物館整體是沉入地下的,上面就是方形的水池,也就是說,地上是水池,地下是博物館,從地面下去,一共4層130米,一米等於十年,再次寓意科舉制度1300年的歷史。進入主館,需要經過一個130米長的坡道。
長長的坡道
坡道的左邊是很大的瓦片牆,右邊是竹簡牆。往下走,到主館的路上還有一面很大的文字牆,文字的內容是那會兒考生的經典教材——四書五經。坡道很長,是為了讓游客體驗一把當年考生的艱辛,是挺不容易的。 ↑中國科舉博物館 進主館大廳,已經在地下4層了。從這兒開始,在時間上,我們能逐層體驗科舉制度從創造出來到最後廢棄不用的整個過程,順序是從樓層的-4層依次往樓上,每一層都有到上一層的扶梯。有幾個點印象很深刻。 “科第世家”牌坊
一個牌坊,擱現在你不會覺得有什麼,可這個放在那萬惡的舊時代就是比較有分量的物件了。這是朝廷獎勵給明朝第一位狀元吳伯宗的,這位吳童鞋光宗耀祖了。 ↑中國科舉博物館 “為國求賢”的本來面目
所謂的求賢,其實是美化後的說法,說白了就是招收國家高級公務員的考試。這個展區選了歷史上對科舉這項事業推動最給力的8個皇帝,結合歷史文物,通過多媒體這樣的現代化的手法,講了科舉從隋創立、唐完備、宋改革、元中落、明鼎盛最後到清滅亡的這麼個進程。 ↑中國科舉博物館 蠟像展櫃講的都是講求賢的,從左到右分別是周文王招聘姜太公,漢光武帝劉秀禮賢下士和劉備三顧茅廬。都是比較經典的主旋律故事,很形象。 ↑中國科舉博物館 考試指南
說起科舉制度,不得不提明朝,因為正是在這個時代發揚光大的,可並不是從明朝才開始的。說來真是有趣,唐宋時雖有科舉,但錄取名額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幾十人。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開科舉,實行擴招,這下子想做官的人就擠破了頭。紛紛以讀書為業,這些人就是後來明朝文官勢力的基礎。明清以後,讀書人考功名需要走鄉試、會試、殿試幾大步。鄉試的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的叫會元,殿試的叫狀元,這就是三元。
科舉考試不但是獲取官位的方法,也是讀書人追求榮譽的途徑。對他們而言,狀元就是他們的目標,雖說文無第一,但第一是人人都想要的。狀元也是人,憑什麼不是我?!事實也是如此,但狀元雖很難得,三年才有一個,產量很低,但畢竟還是有的,所以讀書人心中的最高榮譽並不是狀元,而是另一種稱號,這才是每個讀書人朝思暮想的,獲得這一稱號的人將成為傳說中的人物,為萬人景仰!
這一稱號就是連中三元,具體說來就是身兼解元、會元、狀元三個稱號於一身。這是真正的學霸,必須保證全省考第一,然後在會試中全國考第一,最後殿試里在皇帝心目中也是第一。這就要求考生光是學問好還不夠,必須反應快,長得比較帥,才有可能獲得這一稱號。所以要得到這一稱號是要有一定運氣的,祖墳上豈止是冒青煙,簡直是要噴火。
自隋唐開始科舉後,獲得這一榮譽的只有13人,分別是唐朝2人,宋朝6人,金1人,元1人,明2人,清2人。這些人實在是值得我們崇拜的。 ↑中國科舉博物館 金榜題名時
很嗨皮吧,看皇榜那會兒,用很多早年間的實物復現了那個想想都會激動的樣子。 ↑中國科舉博物館 ↑中國科舉博物館 一張古代的同學合影
熟悉《明朝那些事兒》的人對李 東陽 、劉大夏同志不會陌生吧,他倆和畫里的其他8位是同屆同學,後來又都是同事,只不過,王軾在 南京 上班,其餘的人在 北京 上班,正趕上他公幹來京,這10個人才湊齊了。要是等照相機拍張照,那還得等個幾百年,他們就請了畫師,留念。
原畫在故宮博物院,這張是複製品。
很有紀念意義,原先沒有京滬高鐵,到各自的城市生活就很難再聚首了。一段無法割捨的情誼過了40年,越來越沉澱,很有畫面感,甚至能感覺到他們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