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天文館 靜觀浩渺宇宙中那璀璨的星系。
↑海軍碼頭公園 昨夜來到海軍碼頭的時候已經日落,今日才看清她的美貌。一邊是蔚藍望不到邊際的 密歇根湖 ,另一邊是綿長靚麗的城市天際線。原始的Ferris wheel是1893年 芝加哥 世界博覽會上的核心展品,它於2015年退休。新的Ferris wheel在2016年五月重新回到了海軍碼頭,也被稱為“世紀輪”。
↑海軍碼頭公園 摩天輪上觀望海軍碼頭以及 密西根 湖,湖面上的帆船,如天上繁星。
↑150 North Riverside 芝加哥 建築河畔巡航之行正好經歷了天色漸暗,華燈初上的轉變。
150河畔大廈 150 North Riverside 是河面上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今年剛剛完工。喜歡它西面的向下傾斜的角度,河中路過的游船經過樓體的時候會像是照鏡子一樣,看到自己,很是別緻。
↑約翰·漢考克大廈 The MART,商品市場 Merchandise Mart 就這樣靜靜的矗立 河北 岸,這幢1930年開業的商業大樓占地372000平方米,也曾獨自擁有郵政編碼60654。
大樓沿河一側有一排八根方形 石柱 ,每個 石柱 頂端都立著一個著名零售商的銅雕頭像。
分別是:
零售巨頭 Frank Winfield Woolworth, Marshall Field and Aaron Montgomery Ward;
Sears公司的 Julius Rosenwald and Robert Elkington;
百貨商店之父 John Wanamaker 零售商大亨Edward Albert Filene, 和 A&P 創始人George Huntington Hartford.
維基百科的資料,我也都不認識。
↑約翰·漢考克大廈 整個河畔巡航持續75分鐘,導游幾乎全程都在講解河岸邊的特色建築。巡航結束,回眸 芝加哥 河濱。
(螞蜂窩上有一篇很詳細的 芝加哥 建築解析 http://www.mafengwo.cn/i/5355128.html )
↑Gyu-Kaku Chicago 晚餐是在日式燒烤店牛角Gyu-Kaku Japanese BBQ解決的 。牛舌,羊腿,章魚小丸子,都給我端上來。
All You Can Eat $ 50+ Day 3 有關藝術 關於建築
↑千禧公園 為了避免拍照時候人潮涌動,第三天一早便送從酒店南下,步行前往千禧公園。公園原本是為了喜迎3千紀而建立的,但在 美國 生活久了的人都知道, 美國 很多工程並不能按計劃完工,以至於千禧公園到了2004年7月16日才舉行開幕儀式。公園由東到西依次是,BP步行橋 BP Pedestrian Bridge,傑·普利策克露天音樂廳 Jay Pritzker Pavilion,雲門 Cloud Gate 和皇冠噴泉 Crown Fountain。
傑·普利策克露天音樂廳前抱著弟弟奔跑的男孩。
↑雲門 雲門是 英國 藝術家阿尼什·卡普爾所設計的公共藝術塑像作品,其靈感來自於液態水銀。這個立在千禧公園西側的“豆豆”有20米長,13米寬,10米高,據說整座雕塑有100噸的重量。雲門雖由168塊不鏽鋼板接焊而成,但其錶面非常光滑。雲門裡倒映出的扭曲城市天際線,更是使之成為 芝加哥 的打卡景點。
↑雲門 讓我仔細瞧一瞧你。雲門裡的我貌似比真實的我瘦一點。
↑白金漢噴泉 Go Chicago Card 其中有一個項目是可以租賃4個小時自行車,在雲門拍照完以後便在千禧公園 租車 點領了一輛小車,沿著 密西根 湖岸騎行,不多久就來到了南邊格蘭特公園裡的 白金漢 噴泉。 白金漢 噴泉是世界上最大的有照明噴泉,可惜晚餐時間都在品嘗美食,沒機會一睹暗夜下燈光中的 白金漢 噴泉。
噴泉本身代表著 密歇根湖 ,周邊的四個海馬,分別代表濱湖的 伊利諾伊州 、 威斯康星 州、密歇根州和 印第安納州 。 芝加哥 不愧為“風城”,狂風中水柱都開始飄搖。
↑白金漢噴泉 在結構緊湊的 大城 市,有一輛自行車的確方便不少,圍著 白金漢 噴泉騎車轉上兩圈。
↑Crown Fountain 繞過格蘭特公園又回到了千禧公園裡,皇冠噴泉 Crown Fountain 位於千禧公園西側,雲門南邊。它底部是黑色花崗岩製成的倒影池,兩側則是玻璃磚建成的塔樓。
↑Crown Fountain 玻璃牆內側安裝了發光二極管,不定時的顯示不同人種的臉部數位影像,在他們閉上眼睛的時候,則會有水柱從口中噴出,增強了公共設施與來訪游人的互動程度。
↑Crown Fountain 倒影池內,天真爛漫的孩童甩掉鞋子,歡樂踏水。
↑芝加哥藝術館 千禧公園的正南邊則是 芝加哥 藝術博物館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館內收藏了多幅印象主義畫派大師的名作。對於藝術,瞭解不精,卻又著實感興趣。於是選擇租了一個中文的手持講解器。
講解器 $ 7
↑芝加哥藝術館 喬治 亞·歐姬芙的畫《天空之上IV》,薔薇粉與寧靜藍是2016的流行色,而這幅畫創作於1965年,繞了一圈,時尚還真的是個循環呢。
↑芝加哥藝術館 這幅《美式哥特》是格蘭特·伍德繪畫的一幅油彩畫。畫中的模特是伍德62歲的牙醫麥基比和伍德30歲的妹妹,他們穿著19世紀 維多利亞 時期的衣服,站在頗具哥特風格的木板房前。有爭議的作品才有觀賞研究的價值,有藝術家指出伍德的畫作是“侮辱普通鄉村人的漫畫”;也有人認為伍德用這幅畫來諷刺中西部文化的狹隘和壓抑;更有人理解為對 美國 鄉村道德品質的頌揚。
↑芝加哥藝術館 很多美劇電影中也都惡搞過這幅畫,人們對這副象徵 美國 的畫作喜愛超出了作品本身所荷載的內容。看到一些評價解讀上,多人認為它是能媲美《蒙娜麗莎》的作品,充滿謎語,具有極大解讀空間。
我們裸熊《We Bare Bears》里 Panda 和 Ice Bear 模仿 《American Gothic》
↑芝加哥藝術館 藝術學校的學生臨摹 法國 藝術家保羅·塞尚的靜物畫《蘋果籃》The Basket of Apples。
↑芝加哥藝術館 克洛德·莫奈的《乾草堆》是值得細細欣賞的布面油畫,《乾草堆》系列主題,通過重覆來闡釋大自然時間、季節和天氣變化下產生的差異。雖然主題都是描繪乾草堆,但通過對不同時間點,光線下,季節里的乾草堆狀態的繪製,每一幅都有著獨特的光線構造。
↑Premier panneau de la Route 66 de l'Illinois 66號公路的起點。66號公路被譽為 美國 的母親之路,穿越八個州、三個時區,全長2448英里。她的東端終點就在Adams/Wabash地鐵站附近,騎著自行車差點錯過這個路邊的小小標牌。停下車開始拍照,也沒見有其他游客關註這個標誌。裝死兔留影。
↑Devil Dawgs on State 午餐選擇了騎車能到的地方,Devil Dawgs是 芝加哥 比較有名的熱狗連鎖店,量很足咯。
熱狗加奶昔 $ 15
↑海軍碼頭公園 Go Chicago Card 囊括了昨晚的建築巡航,也包括了今日的經典巡湖之旅。游輪向北經過海軍碼頭 Navy Pier 到漢考克大廈 Hancock Building,向東到 燈塔 Lighthouse,再往南走則是西爾斯大廈 Sears Tower
和博物館校園 Museum Campus。
這座矗立在 芝加哥 防波堤盡頭的 燈塔 ,也是1893年為世界 哥倫比亞 博覽會建造,看來1893年在 芝加哥 這座城市的歷史上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啊。
↑海軍碼頭公園 乘船可以一覽世界著名的 芝加哥 天際線的整個全景。在 德州 ,經常能看到 德克薩斯 州州旗孤星旗,本以為在隸屬 伊利諾伊州 的 芝加哥 看到的四星旗子會是州旗,維基百科了一下才意識到這是 芝加哥 市旗。介紹說兩道橫條代表 芝加哥 市的地理特稱,星星則代表其重要的四個歷史事件。其中一顆就是1893年世界 哥倫比亞 博覽會。
↑威利斯大廈 游輪結束後就跳上了 Big Bus,大巴一共十三個停車點,基本包括了城市中心最熱門的旅游景點和酒店區。
↑McDonald’s Flagship Store 其中有一個站點就在麥當勞和Hard Rock Cafe之間。因為晚上已經預定了米其林一星的餐廳,所以沒有去硬石餐廳,而是選擇了在這家全世界最大的麥當勞里點上薯條和冰淇淋當下午茶。第一家麥當勞於1955年就開在 芝加哥 附近,而我到訪的這一家是五十周年紀念店,有著自己的名字 Rock N Roll McDonald's。這家麥當勞有兩層,乘坐自動扶梯到二樓,背後還有一個小的麥當勞博物館。
↑威利斯大廈 趕在天黑之前來到了 芝加哥 最著名的地標性建築韋萊集團大廈 Willis Tower。自1973年落成以來,它便是 芝加哥 最高的建築。四展突出的玻璃懸窗在建築沿河的西側,是游客們的拍照聖地。
玻璃窗框構建起一個封閉的環境,讓我沒有任何的害怕情緒,興奮地或站,或坐,或躺,怡然自得地看著腳下,有一種居高凌下的愉悅感。
但是對於有些恐高的小伙伴來說,尖叫聲,鼓勵聲,掌聲此起彼伏,試過了一次就決定不再踏上另一塊玻璃。
↑威利斯大廈 同行的姑娘在我思考拍照姿勢的時候,抓拍到的主人和治療犬一同在玻璃懸窗觀景。
↑威利斯大廈 四展懸窗有各自的隊伍等待拍照,每條隊伍排隊約半個小時。我想每個角度都嘗試一下,在排隊到第三個窗口的時候,天色終於暗了下去。我們去的那天,最左側的窗前是工作人員幫忙拍照,窗內頂端有燈光,使得人物照不會是一團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