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跡 • 青島】今夕何夕,故人不來,遲暮連山黛



一旁有母親牽著孩子的手:你還記得這裡嗎?你兩歲的時候,媽媽帶你來過這裡呀!


附在燈柱上的音響,一首接著一首,奏著柔和的純音,如眼前的景色一般,乾凈溫柔,緩緩流淌。
秋日正午的陽光,暖洋洋的從頭頂落下,溫柔的罩著我的身體。竟也不願意離開了,註視著海面上躍動的光斑,任旋律在耳邊一段段淌過,和著隱隱的潮水聲,遲遲不願起身。



終究只是一面之緣,匆匆過客。
生活,大概如此吧。

聽完這首《致愛麗絲》,就起身,與這片海道別。










陽光是熱烈的,海面上也是熱烈的歡騰,再望不到乾凈清涼的盈藍,只剩下陽光的喧囂躍動。


孩子笑著叫著從小區里跑出來,甩著手上的小桶,奔向不遠處的礁石。身後的外婆,急急的走著,嘴裡還在念:慢點兒!慢點兒!
路過的居民,拎著兩兜橘子,慢慢的走下小坡。
若是能住在這海邊多好,讓人難過的故事,都講給大海聽,胸懷也會開闊起來吧。


路過一小片沙灘。棧道在高地上,透過蓊鬱的植物間的縫隙,望得見下麵沙灘上奔跑的孩子,還有溫柔涌向細沙的海水。潮水的聲音,伴著孩子們追逐打鬧的笑聲,一陣陣的飄上來,輕盈盈的,嘴角不自覺的向上牽。真好。



關於蘆花,只記得在 東極島 是見過的,漫山遍野,隨風飄蕩,鍍著一層金黃色的陽光,美極了的景象。
而在北方沿海,我還未見過這種可愛純潔的植物,在海邊的微風中簌簌飄蕩。看見了,便是極令人欣喜的,像是一份意外的禮物,贈與在海邊的高地上。

也是長長的濱海步行道上,唯一一段需要步行上下臺階的棧道。
照例有年輕的人在拍照。俏皮的姑娘坐在欄桿上,拉了男生擋住眼前熱烈傾灑下的陽光。攝影師在一旁,“咔嚓”一下,便又是一張最自然最溫情的畫。
是極愛這裡的風景的。站在高處,望得到綿延的海岸線,望得到礁石上跳躍的人兒,望得到蘆花迎風而舞,望得到遠處的大海,是無邊無際的遼闊,也是不可企及的汪洋。
棧道彎彎折折,一路向下,伸向蔚藍的海面。便小心翼翼的,一級一級,生怕浪費了這絕美的風景。


沙粒散落在高地上,綠植執著的生長,石子停在了木棧道旁,蘆葦與風跳舞,礁石迎接著浪花的擁抱——幸運的人兒,便走在這樣的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