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江西】漫步江南西道,觀贛鄱大地,山色湖光。

上 清鎮 里的大 樟樹
隨處可見的歷史啊

徽派建築簡直充滿了歷史感
找不到其他擁有這種感覺的建築

可以眺望遠山
那裡含黛婉約
在樓下
可以溫酒聽風
看 蘆溪 河水滔滔涌涌
一幅《上清古 鎮遠 山》

六角兜住盛世流年

在現代依舊很古代

人家
小河
綠樹
古亭里 曾有道人
逍遙自在

長慶坊是金元時期四大醫學家之一朱丹溪的廟宇,
當地人俗稱朱老爺廟。

希望願望成真

叫做祈福帶 更正一下

去了道觀寺廟裡最好不要對著神靈拍照
一般來說 每個道觀寺廟裡也都寫著禁制拍照
你最好不要拍照
總歸是有一個心理作用的
雖然咱們都是唯物主義者
但是神靈是可以治愈心靈傷痕的
所以一般來說
我只拍一個大門
這個是天師祖庭
為張氏歷代起居之地,原建於龍虎山腳下。
北靠 西華 山,門臨 瀘溪 河,面對琵琶山,依山帶水,氣勢雄偉。
占地3萬多平方米,建築輝宏,尚存古建築6000餘平方米,
全部雕花鏤刻,米紅細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氣。
傳言天師府是張盛以及他的歷代子孫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處,
被稱為正一派的祖庭和元明兩朝管理道教事務的辦公機構。
始建於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後又經十多次修建,
現存木構建築均為清乾隆、嘉 慶和 同治年間遺物。

我實在是太愛了
骨子裡散髮古老的感覺

懷舊的感覺
充滿 中國 風
希望我倫可以寫一首《徽派》的 中國 風歌曲
總結:上清古鎮是龍虎山道教人文景點集中區,必來。
看看我們 中國 唯一本土的教派
是一種收穫

全真派和正一派
龍虎山屬於正一派
正一觀
就是張道陵天師煉丹的地方
丹出而龍虎現,遂稱龍虎山
據《龍虎山志》記載:
第四代天師張盛自 漢中 遷還龍虎山之後,曾在此建祠祀祖。
五代南唐時在此建天師廟;
北宋崇寧四年(1105),第三十代天張繼先奉敕修葺,徽宗時改天師廟為演法觀。
明嘉靖三十二年(1563), 世宗 賜帑重修,並改演法觀為正一觀。
歷代皇帝都十分垂青龍虎山啊
看來宗教信仰也是統治學的重要部分

自古就有“晝夜長明羽人國,春秋不老藥仙宮”的美譽
再看看這副對聯
仙山無恙有道氣名龍虎
名勝有籟無氛穢稱道都
大氣磅礴啊

綠樹成蔭
好地方啊

只拍個外觀


有時感覺特別神奇
好像有種縱穿古今的感覺
仿佛張天師在煉丹一樣

來了一定要去看看
也許你覺得沒啥吸引力
但是畢竟是 中國 本土道教文化
這是需要我們守護的文化

包括門票150 觀光車50 竹筏漂流100
套票優惠
龍虎山漂流的河叫做 蘆溪 河
發源於 福建
竹筏漂流非常期待
上一次還是在 鳳凰 沱江里漂了一下
當時在 鳳凰 漂的時候,船夫小哥還會唱歌的
在龍虎山漂
你可註意啦
船夫是要收小費的
不然就給你加足馬力
無語
後面慢慢說



我們上了一個竹筏,同行4人,外加另外一家2人
一共6個人一條竹筏
噢
不對
不是竹筏
而是塑料的竹筏
而且根本不是人來撐篙了
而是裝了馬達
好高級啊
呵呵呵呵呵呵呵
竹筏啟動以後
一前一後兩個船夫
後面的負責掌握方向
前面負責解說
他說這個是天書
的確是像打開的書
說了一會
我就尋思著
網上不是說會要小費的嗎
怎麼沒要
事實證明
我真的圖樣了

這水好清啊
近幾日 江西 大雨
贛江水都一片渾濁了
還好 蘆溪 河發源於 福建
上游也沒有採礦、挖沙都人為活動

但是我覺得很像一隻吐舌頭的巨鯨啊
介紹了2個景點以後
船夫話鋒一轉——我們龍虎山 蘆溪 河漂流有20多個景點
我心想——好棒啊,好多
船夫又說——20多個一一介紹的話,肯定是要手一點辛苦費的
我心想——好嘛,還是來了
船夫繼續——我可以給你們介紹每個景點,然後唱我們的龍虎山小調,一起的話,每條船是200塊錢
我心想——太貴了吧
於是乎開始講價
最後是我們4個人出了50元 那2人出了30元
所以如果大家要去,標準一般一個人10塊多一點,不超過15
為了玩的開心 最好就給了
不然他加大馬力,呼嚕嚕就到了
還不給你講解景點,真心還不如不漂了

如果天氣晴朗
再有幾片雲
就完美了


泛舟江上
看兩岸丹霞蔥蘢
如果恰好遇上杜鵑花盛開
將會是多麼美麗的事情啊

是不是很形象
陰了一天,終於看到太陽了

而且冰涼冰涼的
是那種非常純粹的感覺
應了龍虎山宣傳語里——碧水丹青——的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