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江西】漫步江南西道,觀贛鄱大地,山色湖光。
↑仙人洞 飛雲攬勝
生就一棵 青松
看天邊流雲
何其樂哉 ↑廬山 雄偉 廬山 ,下是 九江 縣 ↑廬山 同一地點。雪後 廬山廬山 作為三山五嶽之一,在全國的大好河山中都占有一席地位
自然風光自然無匹
但是人文地位也是空前
是必須要到的景點
廬山 四季都可來
春天看花徑桃花,
夏天來 廬山 避暑
秋天看漫山楓葉
冬天觀秀美雪景
還有老別墅,老房子
強推,必來 ↑廬山會議舊址 廬山 會議
心疼彭德懷元帥…… ↑廬山 牯嶺鎮雪景結束 廬山 游記
冬春兩季造訪 廬山
看過大雪隆隆
看過初春藹藹
有體驗過刺骨冰寒
有遺憾過桃花未開
總的來說 廬山 來對了
就等夏秋 一定會再來 江湖鎖鑰——石鐘山乍一聽
80%的人不知道這個石鐘山在哪裡
但是 如果說起《石鐘山記》
上過高中的一定知道 真乃是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的千古名篇
石鐘山不是一個熱點旅游地
但是它的地方實在是很特殊
中國 最大 淡水 湖 鄱陽湖 和 中國 最大河長江交匯處
就坐立著一座海拔僅僅61.8m的小山
這小山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要塞,
被稱作“江湖鎖鑰”的石鐘山。
看到地圖沒
石鐘山就在交匯處
扼腕住長江和 鄱陽湖
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三國周瑜在 鄱陽湖 操練水軍,自石鐘山發兵進擊 赤壁 ,大破敵軍80萬;
元未朱元璋、陳友諒大戰 鄱陽湖 ,出沒於此山之間;
清代曾國藩湘軍水師與太平軍在 湖口 麈戰十載,先後都以石鐘山為營壘,進取攻守;
民國初李烈鈞“ 湖口 起義”討伐袁世凱,其司令部就設在石鐘山上。石鐘山屢受戰火硝煙洗禮,雖然留下了創傷,但也流傳許多可頌揚的英雄事跡。
蘇軾曾經數次來到石鐘山
在其寫的石鐘山記中,第一句便是
《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
蘇軾很懷疑,為什麼石頭會響?
就算是鐘鼓放到 水裡 ,也不一定會響吧
於是他夜架扁舟 圍著山轉了一圈
才發現 山之所以會響 是因為山和水交界的地方有很多窟窿
水衝進窟窿就會有回聲
所以他有了“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的千古一嘆。
那麼用專業角度來解釋一下,石鐘山為何會響呢?本地質小王子就要出馬了
我仔細看過石鐘山的石頭
乃是石灰岩
灰岩是可溶性的
就好像大家取得哪些溶洞一樣
灰岩遇水溶解 便會形成很多洞
於是乎,石鐘山出世也 ↑石鐘山景區 看到沒
這些石縫石洞就是水溶解了石頭
石鐘山不是我報團的內容裡面
是自費項目
150塊
一個全魚宴 石鐘山游覽 以及坐船去長江和 鄱陽湖 交匯處看一看
全魚宴七八道魚,挺好吃
總體來說還是很值的
尤其是
你可以在石鐘山看到 鄱陽湖 和長江有一條很明顯的清濁分界線
清的是長江 渾濁的是 鄱陽湖
然後你可以坐船過去,在這條線上看看
感覺非常奇妙 ↑鄱陽湖 看到那條線沒,是不是感覺很奇妙。 ↑鄱陽湖 春季拉開序幕以後
江西 就進入雨季
近期 江西 大雨連連
贛南土匯入贛江又進入 鄱陽湖
就變成了現在這樣的顏色。 ↑鄱陽湖 這個真的不是什麼影子
的的確確是一條分界線
春夏雨季 鄱陽湖 補給長江
秋冬季節長江反補 鄱陽湖
水乳交融著
千萬年 石鐘山海拔61.8米,相對高度約40米左右,面積僅0.2平方公里。
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擊出如鐘鳴之聲而得名。
國家4A級
長江沿線主要景點之一 ↑石鐘山景區 石鐘山大門
喜歡這種清新的配色 ↑石鐘山景區 紀念蘇東坡的一個亭子
上面刻的是《石鐘山記》
話說蘇東坡曾經三次來石鐘山
寫《石鐘山記》這次是送他大兒子去 上饒 當官途徑石鐘山 ↑石鐘山景區 我媽說南方的樹已經開始發芽變綠了
而北方的樹還是枯黃色的 ↑石鐘山景區 不知道這個叫什麼塔
在這樣的山上
建一個別墅
遠眺 鄱陽湖 面和滾滾長江
人生一大樂事啊 ↑石鐘山景區 露個背影
主要是讓大家看 鄱陽湖 和長江的濁清交界線 ↑石鐘山景區 帶我55歲的女神老媽露個面
揮斥方遒,指點 江山 的感覺 ↑石鐘山景區 忠烈祠
太平軍駐此期間,曾在此建有營房堡壘,失敗後,改建為昭忠祠。
1956年,為還歷史本來面貌,改名太平遺壘。
1986年又改名忠烈祠,祠中現為歷史文物陳列館。 ↑石鐘山景區 如此重要的地方
怎麼能少了我倫
↑石鐘山景區 山上的桃花還沒開
山下的桃花已敗了
兩個世界啊 ↑石鐘山景區 江南 春樹
↑石鐘山景區 ↑石鐘山景區 這個亭子里放了一個石鐘山的石頭
還配了一個小石頭
我拿起來敲了敲
還真有清脆的聲音傳來
妙妙妙 ↑石鐘山景區 石鐘山全景
一座很小的山
但是越小的山
往往越有難以衡量的力量
就像一根小魚刺
卡在喉嚨里照樣讓人不舒服 而且不如大魚刺容易拔出來
石鐘山便是如此
因為我小
我生存下來 笑看 中國 兩個最大水系
成為江湖鎖鑰 ↑鄱陽湖 坐船時看到的大船 ↑鄱陽湖 遠處為 鄱陽湖 大橋
↑石鐘山景區 穿上的救生衣
江湖兩色
多麼貼切
總結一下
石鐘山很小,也不高
這裡卻有足夠的歷史底蘊 和獨特的地理位置
蘇軾的《石鐘山記》讓它更加充滿魅力
如果你時間充足
如果你下了 廬山 還有時間
哪怕只有半天
建議你來石鐘山
看一看什麼叫做江湖兩色 世間奇景 千年瓷都——景德鎮景德鎮 其實叫做 景德鎮 市
景德為宋真宗年號
因鎮產青白瓷質地優良,遂以皇帝年號為名置 景德鎮 ,沿用至今。
關於瓷器和 中國 的關係就不多說了
相信每個人都能耳熟能詳
關於昌南、china的故事也不多說了
這實在是 景德鎮 乃至整個 江西 的莫大榮譽
景德鎮 我一直想單獨去一趟
無奈總覺得除了瓷器還是瓷器
去了也不知道看什麼
畢竟我沒有一雙能看懂瓷器的眼睛
這一次報的團行程中有 景德鎮
當然我知道一定就是走走過場
可是我沒想到竟然是如此的走走過場
只去了一個以前的官窯瓷廠看了看
真的——
連走馬觀 花都 算不上
於是這趟 景德鎮 ,其實只算是
一趟瓷器廠參觀之旅
本少年回來之後都不敢說我去過 景德鎮
生就一棵 青松
看天邊流雲
何其樂哉 ↑廬山 雄偉 廬山 ,下是 九江 縣 ↑廬山 同一地點。雪後 廬山廬山 作為三山五嶽之一,在全國的大好河山中都占有一席地位
自然風光自然無匹
但是人文地位也是空前
是必須要到的景點
廬山 四季都可來
春天看花徑桃花,
夏天來 廬山 避暑
秋天看漫山楓葉
冬天觀秀美雪景
還有老別墅,老房子
強推,必來 ↑廬山會議舊址 廬山 會議
心疼彭德懷元帥…… ↑廬山 牯嶺鎮雪景結束 廬山 游記
冬春兩季造訪 廬山
看過大雪隆隆
看過初春藹藹
有體驗過刺骨冰寒
有遺憾過桃花未開
總的來說 廬山 來對了
就等夏秋 一定會再來 江湖鎖鑰——石鐘山乍一聽
80%的人不知道這個石鐘山在哪裡
但是 如果說起《石鐘山記》
上過高中的一定知道 真乃是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的千古名篇
石鐘山不是一個熱點旅游地
但是它的地方實在是很特殊
中國 最大 淡水 湖 鄱陽湖 和 中國 最大河長江交匯處
就坐立著一座海拔僅僅61.8m的小山
這小山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要塞,
被稱作“江湖鎖鑰”的石鐘山。
看到地圖沒
石鐘山就在交匯處
扼腕住長江和 鄱陽湖
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三國周瑜在 鄱陽湖 操練水軍,自石鐘山發兵進擊 赤壁 ,大破敵軍80萬;
元未朱元璋、陳友諒大戰 鄱陽湖 ,出沒於此山之間;
清代曾國藩湘軍水師與太平軍在 湖口 麈戰十載,先後都以石鐘山為營壘,進取攻守;
民國初李烈鈞“ 湖口 起義”討伐袁世凱,其司令部就設在石鐘山上。石鐘山屢受戰火硝煙洗禮,雖然留下了創傷,但也流傳許多可頌揚的英雄事跡。
蘇軾曾經數次來到石鐘山
在其寫的石鐘山記中,第一句便是
《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
蘇軾很懷疑,為什麼石頭會響?
就算是鐘鼓放到 水裡 ,也不一定會響吧
於是他夜架扁舟 圍著山轉了一圈
才發現 山之所以會響 是因為山和水交界的地方有很多窟窿
水衝進窟窿就會有回聲
所以他有了“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的千古一嘆。
那麼用專業角度來解釋一下,石鐘山為何會響呢?本地質小王子就要出馬了
我仔細看過石鐘山的石頭
乃是石灰岩
灰岩是可溶性的
就好像大家取得哪些溶洞一樣
灰岩遇水溶解 便會形成很多洞
於是乎,石鐘山出世也 ↑石鐘山景區 看到沒
這些石縫石洞就是水溶解了石頭
石鐘山不是我報團的內容裡面
是自費項目
150塊
一個全魚宴 石鐘山游覽 以及坐船去長江和 鄱陽湖 交匯處看一看
全魚宴七八道魚,挺好吃
總體來說還是很值的
尤其是
你可以在石鐘山看到 鄱陽湖 和長江有一條很明顯的清濁分界線
清的是長江 渾濁的是 鄱陽湖
然後你可以坐船過去,在這條線上看看
感覺非常奇妙 ↑鄱陽湖 看到那條線沒,是不是感覺很奇妙。 ↑鄱陽湖 春季拉開序幕以後
江西 就進入雨季
近期 江西 大雨連連
贛南土匯入贛江又進入 鄱陽湖
就變成了現在這樣的顏色。 ↑鄱陽湖 這個真的不是什麼影子
的的確確是一條分界線
春夏雨季 鄱陽湖 補給長江
秋冬季節長江反補 鄱陽湖
水乳交融著
千萬年 石鐘山海拔61.8米,相對高度約40米左右,面積僅0.2平方公里。
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擊出如鐘鳴之聲而得名。
國家4A級
長江沿線主要景點之一 ↑石鐘山景區 石鐘山大門
喜歡這種清新的配色 ↑石鐘山景區 紀念蘇東坡的一個亭子
上面刻的是《石鐘山記》
話說蘇東坡曾經三次來石鐘山
寫《石鐘山記》這次是送他大兒子去 上饒 當官途徑石鐘山 ↑石鐘山景區 我媽說南方的樹已經開始發芽變綠了
而北方的樹還是枯黃色的 ↑石鐘山景區 不知道這個叫什麼塔
在這樣的山上
建一個別墅
遠眺 鄱陽湖 面和滾滾長江
人生一大樂事啊 ↑石鐘山景區 露個背影
主要是讓大家看 鄱陽湖 和長江的濁清交界線 ↑石鐘山景區 帶我55歲的女神老媽露個面
揮斥方遒,指點 江山 的感覺 ↑石鐘山景區 忠烈祠
太平軍駐此期間,曾在此建有營房堡壘,失敗後,改建為昭忠祠。
1956年,為還歷史本來面貌,改名太平遺壘。
1986年又改名忠烈祠,祠中現為歷史文物陳列館。 ↑石鐘山景區 如此重要的地方
怎麼能少了我倫
↑石鐘山景區 山上的桃花還沒開
山下的桃花已敗了
兩個世界啊 ↑石鐘山景區 江南 春樹
↑石鐘山景區 ↑石鐘山景區 這個亭子里放了一個石鐘山的石頭
還配了一個小石頭
我拿起來敲了敲
還真有清脆的聲音傳來
妙妙妙 ↑石鐘山景區 石鐘山全景
一座很小的山
但是越小的山
往往越有難以衡量的力量
就像一根小魚刺
卡在喉嚨里照樣讓人不舒服 而且不如大魚刺容易拔出來
石鐘山便是如此
因為我小
我生存下來 笑看 中國 兩個最大水系
成為江湖鎖鑰 ↑鄱陽湖 坐船時看到的大船 ↑鄱陽湖 遠處為 鄱陽湖 大橋
↑石鐘山景區 穿上的救生衣
江湖兩色
多麼貼切
總結一下
石鐘山很小,也不高
這裡卻有足夠的歷史底蘊 和獨特的地理位置
蘇軾的《石鐘山記》讓它更加充滿魅力
如果你時間充足
如果你下了 廬山 還有時間
哪怕只有半天
建議你來石鐘山
看一看什麼叫做江湖兩色 世間奇景 千年瓷都——景德鎮景德鎮 其實叫做 景德鎮 市
景德為宋真宗年號
因鎮產青白瓷質地優良,遂以皇帝年號為名置 景德鎮 ,沿用至今。
關於瓷器和 中國 的關係就不多說了
相信每個人都能耳熟能詳
關於昌南、china的故事也不多說了
這實在是 景德鎮 乃至整個 江西 的莫大榮譽
景德鎮 我一直想單獨去一趟
無奈總覺得除了瓷器還是瓷器
去了也不知道看什麼
畢竟我沒有一雙能看懂瓷器的眼睛
這一次報的團行程中有 景德鎮
當然我知道一定就是走走過場
可是我沒想到竟然是如此的走走過場
只去了一個以前的官窯瓷廠看了看
真的——
連走馬觀 花都 算不上
於是這趟 景德鎮 ,其實只算是
一趟瓷器廠參觀之旅
本少年回來之後都不敢說我去過 景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