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8,巴西全境26天,包括奧運會,滑翔傘,直升機,亞馬遜等~不是窮游,卻用窮游的價格。

從1891年興建至今,2800米長的保利斯塔大街早就成長為財富聚集的金融重地,路經此地,看到滿眼的金領白領穿梭在高樓林立的商業區之間,頭頂隨時起降的直升機讓人有些置身飛機場的錯覺,這麼多直升機空中穿梭是為了避免堵車帶來的不必要的時間浪費,直升機專門運載著 巴西 的金融精英們往返於他們的辦公地和住所之間,奢侈和嫉妒的心理油然而生。
上層人士雖然如此眾多,但不妨礙一些小人物無憂無慮的生活,雖然他們每天賺的不多,但在保利斯塔大街他們有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在他們心中都有一個“ 巴西 夢”。
如果說保利斯塔大街是設計師為 聖保羅 這座城市“私人定製”的話,那麼分散在這條大街兩旁的街邊小攤則是這份“私人物品”中最有特色的部分。
這裡售賣的裝飾品琳琅滿目,絕大部分均為純手工打造,售賣的絕大部分人是 巴西 的土著居民。男的留著長長的鬍鬚,戴著墨鏡,女的則一副潮流的裝扮,看到他們就仿佛感覺回到了在 巴西 的印第安時代。在他們面前的攤位中,耳環、項鏈、手鏈、水晶……每一個小物件都風格各異、獨具匠心,吸引著從這裡走過的白領們駐足購買。

通過瞭解得知,他們每個月只有不到1000雷亞爾的收入,還達不到 巴西 民眾的平均水平,即便如此,他們的臉上總是面帶春風,將每位顧客都視為親人。
巴西 政府不怕這些在保利斯塔大街擺地攤的土著居民影響市容,不但不派“城管”禁錮取締,而且對他們不征收任何稅費,給他們更充足的空間讓他們自食其力, 聖保羅 的和諧場面有了很好的體現。

在這條街上終於能夠第一次放心的拿出相機拍照了,然而當我們進入位於街邊的公園時,公園的保安卻要求我把相機收進包包里,他告訴我公園裡有流浪漢,可能會搶劫。
在當地經常被簡稱為MASP的 聖保羅 藝術博物館,是 巴西 最重要的藝術博物館之一。位於 聖保羅 的市中心,是個重要的地標建築,也是 巴西 現代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館內藏品包括 南美 洲的藝術品,以畫作居多。後期收藏了一些近代的雕刻作品。擁有十三世紀至今的超過8000件藏品,其西方藝術品館藏為 拉丁美洲 之最,藏品多為 法國 和 意大利 畫家的作品。

在博物館的正前方,是獨立廣場和紀念碑,紀念碑於1922年修建是為了紀念 巴西 獨立100周年。
另一個讓博物館為人所熟知的是它野獸派的建築設計,博物館展廳被4根巨大的紅色混凝土柱子支撐在半空中。

這裡還曾是 聖保羅 雙年展的主要展出地。第32屆 巴西 聖保羅 雙年展將於2016年9月10日至12月11日在 巴西 奇奇洛馬塔佐展館(Ciccillo Matarazzo Pavilion)舉辦。本屆展覽有將近90位受邀藝術家及團體,其中54位藝術家已確認參展。
巴西 聖保羅 雙年展(Sao Paulo Art Biennial)在1951年由 意大利 實業家馬塔拉佐創立。並與 威尼斯 雙年展、 德國 卡塞爾 文獻展並稱為世界三大藝術展。“ 聖保羅 雙年展”承襲 威尼斯 雙年展的組織模式,同樣以“國家館”、“國際展”和“ 巴西 藝術”作為雙年展架構的三大梁柱。 聖保羅 雙年展自成立以來,一直是 巴西 最重要的藝術活動,被視為 聖保羅 藝術文化現代化與國際化的重要象徵,是 巴西 極少數具有世界格局與國際聲望的藝術展覽。




我不得不承認,起跑的那一刻是最緊張的時候,一直跑,跑到盡頭的時候就縱身一跳,有那麼一秒鐘,我覺得我是在自我結束。不一會兒傘面完全打開,我像一隻鳥一樣,翱翔在了天際,腳下的青山,呼嘯的風,遠處的海岸線與堤壩,一切都與眾不同了。當你騰空升起,與天空翱翔的小鳥分享同一片天空,翱翔在沙灘、河道、城鎮、湖泊和密林之上,長長的海岸線在藍天的映襯下呈現一派難以想象的奇光異彩。滑翔的最好時段是早上的11點和下午的13點,時間有分30分鐘和60分鐘。花式滑翔傘(Acro Tandem)的基本花式包括旋轉(spin)、橫轉(wingover)以及free falling,由於高速旋轉離心力極強,所以即使是Acro Tandem(背後有機師操作,乘客只需坐在靠椅上)體驗,報名時仍會註明有心臟病人士不宜參加。大概三百雷亞爾半小時包括錄像。從山頂滑下後,在沙灘上逛逛,衝衝浪,愜意的一天就隨著夕陽的落下而慢慢落幕了。晚上我們趕回東方街吃了正宗的 臺灣 餐,老虎的點心。 聖保羅 有很多有名的 中國 餐,店門口常常排滿了等待入店的顧客。原本以為到達 巴西 後我們會吃一個月的 漢堡 和披薩,沒想到這裡蔬菜和米飯一樣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