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人1輛車4萬里路環游中國旅拍第一季第一部(上海-門源-茶卡鹽湖-敦煌-青藏線-拉薩)
↑納木錯 ↑納木錯 當我漫步在 納木錯 湖邊時,一場對我來說的大事故正在慢慢醞釀著,它不僅影響了我整個 西藏 之旅的計劃和安排,也影響了接下來的全部路程。但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它依然是我這次冒險旅程中的最大一塊傷疤和遺憾,即使我知道它遲早會發生,但是依舊難忘我為此付出的瘋狂代價。
而這種代價,是我難以用文字去描摹和敘述的故事,因為只有我自己才明白,那個決定下得有多麼的瘋狂。
第八章上 拉薩
-完- 第八章【下】:21000公里的轉折點8月10日 我從 拉薩 出發
翻越念青 唐古拉山 脈的
拉根拉山口 下午到達
納 木 錯 湖 關於 納木錯
納木錯 湖應該是首次進入 西藏 必須去的地方,我就不寫那麼多形容詞來描繪這裡的美了,因為網上都能看到對她的贊嘆,我再說就顯得話嘮了;我也不會寫關於她的一些神話故事,百度百科裡面有,大概也就是跟念青 唐古拉山 有什麼扯不斷理還亂的情愫之類。 那為什麼說必來,是因為這裡離 拉薩 相對較近,旅游開發相對成熟,但依舊保持著原始的風貌;還有一個就是,這裡的風景也確實是不容錯過的,畢竟算是 西藏 第一 大湖 泊。
圖中的扎西半島,就是進入景區後游覽駐扎的大本營了。
三年前來到這裡時,只有稀稀落落幾間吃飯住宿的鐵皮屋子,大多數人,特別是跟團前來的人都只能匆匆在湖邊拍個照就上車走人,也不會在這裡留宿一夜,錯失了很多不同的體驗。
但這次前來,發現改觀了不少,景區已經擴大了很多,規劃也趨於合理,治安也好了很多,所以也能安心在此暢游了。
12年和朋友來到這裡時,湖邊訛錢的不少,我還記得我被一群小孩子圍得團團轉地伸手要錢,而指使他們的大人就站在遠處盯梢,圍了幾分鐘後發現未果,大人罵罵咧咧地又指揮他們去圍攻離我不遠處的一個女孩子,小孩兒走後,一個騎馬的男子又過來索要我腰包上的整瓶口香糖,我不給,他就一直跟著我,直到聽見那位姑娘一聲尖叫,當我轉過頭去時,姑娘脖子上那台 CANON 5D MARKER II 連同鏡頭一起,掉進了湖中;
岸邊還有騎白氂牛的游客,女孩子在上面騎,男孩子在下麵給女孩子拍照,騎完氂牛主人還要另行收費,只是因為男孩子相機拍到他氂牛了,男孩子不給,三匹騎馬的漢子立即冒了出來,圍了過去......這兩件事情,讓我們都相當的掃興,相當的失望,但是好在這裡的風景和星空拯救了我們的興緻,所以,我對 納木錯 終究還是嚮往的,何況現在沒有這些坑爹的情況發生,所以那就更應該來了。
也許會有朋友說,不就給點錢,給瓶口香糖嗎?給他們就是了,何苦這麼小氣?
但這一點是我個人的原則,跟小不小氣無關,出來玩跟做慈善本來就沒有任何關聯,在 上海 不會給,在 西藏 也同樣不會給,因為他們四肢健全身體健康且正值年華,再何況,他們還是開自己車來的呢......
也許有時候,就是因為無心的善舉而養成了習慣性的貪欲,自己覺得靈魂升華了,卻未曾留意到給別人播下了一顆貪念的種子。
而關於這一點,在後面進入到 色達 時,我和一群喇嘛還看到過一個令大家都很震驚的場面,那才是分分鐘打自己臉,分分鐘幹掉自己的價值觀。
當我站在湖邊,再次遠眺對面的唐古拉峰時,已經過了三年,這個場景一切仿佛都沒有變過,此景還是那麼迷人,而離湖邊不遠的旱廁,也還是那麼熏人。
我拉開羽絨服的拉鏈,關掉相機,戴上墨鏡,拉風地慢慢往回走,想著是不是該找個妹紙幫我在湖邊留個影什麼的,結果途中右腳卻不小心踩到了一坨屎,這讓我大為惱火......因為我穿的是一雙登山鞋,鞋底花紋很深,很難清洗,本想去湖邊洗洗乾凈,但心底的聲音卻告訴我這樣做有所不妥,於是我就像瘸子一樣,一路蹭著地颳著石頭往回走,看到尖銳的地方就上去一陣摩擦。 湖邊的岩石峭壁上掛滿了經幡和哈達,此時正值藏人們沿 納木錯 轉湖的季節,所以其實人還不少,沿湖轉一圈少說也得十天半個月的,我作為一個毫無信仰的普通人,表示就不摻和這個大party了,先把屎蹭乾凈了才是王道。 納木錯 隨筆 關於轉山和轉湖,網上有不少的說法與經驗的分享,因為內容介紹很多,我就不再贅述了。
我更在意另外一個現狀的描述,大意是,隨著文化的融合和變遷,有些年輕人已經不再用雙腳去丈量自己的信仰,而是改用騎摩托的方式來進行轉湖,認為都是一樣的。但是年長者卻認為,不管是轉整個 納木錯 也好,還是只轉扎西半島也好,用自己的身體去表達對佛祖的信奉,那才是最虔誠的表現。
以下來自我12年的圖 12年有個當地的漢族朋友請我去過一家只有本地人才去的藏族迪吧,因為他的女朋友是一個很漢化的藏族姑娘,染了一頭金髮,由她領隊,我才得以進入。
她在路上告訴我,這個地方根本不會有漢族人來。
大門站著兩個康巴漢子,進去要先搜身,從頭摸到腳,落桌後環顧四周,果然發現巨大的舞廳里只有我們四個漢族人,其餘的都來自藏族三大族群:衛藏, 安多 ,康巴藏族。除舞 池上 跳舞的人以外,其他人仿佛都對我們虎視眈眈的看著,好奇的很。
朋友在桌前跟我們喋喋不休地說著他在 拉薩 的工作和生活; 拉薩 年輕人最時髦的生活方式;他是如何如何跟他的藏族女友做愛等等細節......
我聽著也是蠻不好意思的,他的藏族姑娘卻在一旁捂嘴哈哈大笑。 我還在那裡見到了一個漂亮的藏族姑娘,雖然打扮並不入時,但是卻有一張野性但精緻的臉龐,她側臉的輪廓,我偷看了很久,所以直到現在我都還沒有忘記。 以上來自我12年的圖
正是12年的經歷,讓我對藏族人有了不同的認知,所以也習慣性的不會用一個很絕對的視角去看待某個族群的所有男女老少,各個階層。也許唯一絕對的是人性本身,不絕對的,是人性所處的社會環境和社會階級。 有個喇嘛對我表示了他的擔憂,提起了新生代的藏族青年使用了越來越多的漢語進行日常交流......這是後面要講的故事。
其實當時我對此也感到無從表述,覺得當溝通變得越來越容易時,文化大融合會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文化的多樣性一定會被保留下來,生生不息,但不同地域的原始文化風俗一定會在衝擊浪潮里更新換代,呈現出新的面貌。
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正是這種流動性才促成了不同思潮,不同文化的統一和分裂,傳播和傳承。 扎西半島上的扎西寺,一個藏人領著幾個孩子走過轉經筒。
其實和大多數游客一樣,我對於藏傳佛教以及藏族人的風俗習慣並不太瞭解,可能是懶得去深入研究,也可能是想刻意保持一種距離,總之,當我看到他們虔誠膜拜的樣子,終究內心還是有所動容的。
所以我好奇的並不是他們的風俗習慣,也不是他們的佛教文化,而是好奇他們如何來平衡信仰和世俗之間的心裡落差,就像12年那位牽氂牛訛錢的人一樣,不知道他又是怎樣去說服自己心中的佛祖......所以這一切對於我而言始終是個謎團,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來處理那種尷尬而微妙的關係,即信仰里的善,與現實里的惡。 或者其實也跟我們一樣,車裡掛著平 安福 ,身上穿著紅內褲,開車依舊是到處亂穿?不知道......但我想這樣也好,比起去聽人家總結的經驗,我更喜歡自己去驗證思考,因為這樣的過程對我自己,是比較合適且深刻的。 傍晚時分,我一口氣爬上了扎西山,在經幡里穿來穿去,喘得我不要不要的,這裡海拔接近5000m,山上沒幾個人,大部分上來的都是為了等候日落時的風景。 這裡的經幡其實都是綁在一根木頭上的,由於常年大風,很多經幡實際已經倒塌,掉在了地上,而那些掉在地上的經幡,也許主人從此便不再過問。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新的經幡掛上去,老的經幡落下來。 終於還是在這裡留下了自己的影子,拍完這張照片後,我一個人在這裡靜靜地坐了很久。
下一站去哪裡,心底還沒譜。
西藏 實在太大, 阿裡 地區我是想去的,但是我的小胖估計會罷工,畢竟不是四驅,一個人過去不熟悉路況和加油站還是太危險,何況聽說那裡根本就沒有柏油路;如果包車前往,車上的電腦,無人機和所有重要的影像數據我又放心不下,一旦數據丟失,我就可以直接在這裡出家了。
思索半天,暫時就把目標鎖定在 日喀則 ,然後往東去 山南 , 林芝 ,最後沿 滇藏線 去 雲南 。 太陽快下山了,天空飄來了雨雲,我想尼瑪今天是不是要跟星空銀河說再見了,於是趕緊下山從車裡扛出了三腳架,這再上山時,我這一口氣就爬不上來了,實在太喘,腦袋又開始缺氧了。 經幡怪
而這種代價,是我難以用文字去描摹和敘述的故事,因為只有我自己才明白,那個決定下得有多麼的瘋狂。
第八章上 拉薩
-完- 第八章【下】:21000公里的轉折點8月10日 我從 拉薩 出發
翻越念青 唐古拉山 脈的
拉根拉山口 下午到達
納 木 錯 湖 關於 納木錯
納木錯 湖應該是首次進入 西藏 必須去的地方,我就不寫那麼多形容詞來描繪這裡的美了,因為網上都能看到對她的贊嘆,我再說就顯得話嘮了;我也不會寫關於她的一些神話故事,百度百科裡面有,大概也就是跟念青 唐古拉山 有什麼扯不斷理還亂的情愫之類。 那為什麼說必來,是因為這裡離 拉薩 相對較近,旅游開發相對成熟,但依舊保持著原始的風貌;還有一個就是,這裡的風景也確實是不容錯過的,畢竟算是 西藏 第一 大湖 泊。
圖中的扎西半島,就是進入景區後游覽駐扎的大本營了。
三年前來到這裡時,只有稀稀落落幾間吃飯住宿的鐵皮屋子,大多數人,特別是跟團前來的人都只能匆匆在湖邊拍個照就上車走人,也不會在這裡留宿一夜,錯失了很多不同的體驗。
但這次前來,發現改觀了不少,景區已經擴大了很多,規劃也趨於合理,治安也好了很多,所以也能安心在此暢游了。
12年和朋友來到這裡時,湖邊訛錢的不少,我還記得我被一群小孩子圍得團團轉地伸手要錢,而指使他們的大人就站在遠處盯梢,圍了幾分鐘後發現未果,大人罵罵咧咧地又指揮他們去圍攻離我不遠處的一個女孩子,小孩兒走後,一個騎馬的男子又過來索要我腰包上的整瓶口香糖,我不給,他就一直跟著我,直到聽見那位姑娘一聲尖叫,當我轉過頭去時,姑娘脖子上那台 CANON 5D MARKER II 連同鏡頭一起,掉進了湖中;
岸邊還有騎白氂牛的游客,女孩子在上面騎,男孩子在下麵給女孩子拍照,騎完氂牛主人還要另行收費,只是因為男孩子相機拍到他氂牛了,男孩子不給,三匹騎馬的漢子立即冒了出來,圍了過去......這兩件事情,讓我們都相當的掃興,相當的失望,但是好在這裡的風景和星空拯救了我們的興緻,所以,我對 納木錯 終究還是嚮往的,何況現在沒有這些坑爹的情況發生,所以那就更應該來了。
也許會有朋友說,不就給點錢,給瓶口香糖嗎?給他們就是了,何苦這麼小氣?
但這一點是我個人的原則,跟小不小氣無關,出來玩跟做慈善本來就沒有任何關聯,在 上海 不會給,在 西藏 也同樣不會給,因為他們四肢健全身體健康且正值年華,再何況,他們還是開自己車來的呢......
也許有時候,就是因為無心的善舉而養成了習慣性的貪欲,自己覺得靈魂升華了,卻未曾留意到給別人播下了一顆貪念的種子。
而關於這一點,在後面進入到 色達 時,我和一群喇嘛還看到過一個令大家都很震驚的場面,那才是分分鐘打自己臉,分分鐘幹掉自己的價值觀。
當我站在湖邊,再次遠眺對面的唐古拉峰時,已經過了三年,這個場景一切仿佛都沒有變過,此景還是那麼迷人,而離湖邊不遠的旱廁,也還是那麼熏人。
我拉開羽絨服的拉鏈,關掉相機,戴上墨鏡,拉風地慢慢往回走,想著是不是該找個妹紙幫我在湖邊留個影什麼的,結果途中右腳卻不小心踩到了一坨屎,這讓我大為惱火......因為我穿的是一雙登山鞋,鞋底花紋很深,很難清洗,本想去湖邊洗洗乾凈,但心底的聲音卻告訴我這樣做有所不妥,於是我就像瘸子一樣,一路蹭著地颳著石頭往回走,看到尖銳的地方就上去一陣摩擦。 湖邊的岩石峭壁上掛滿了經幡和哈達,此時正值藏人們沿 納木錯 轉湖的季節,所以其實人還不少,沿湖轉一圈少說也得十天半個月的,我作為一個毫無信仰的普通人,表示就不摻和這個大party了,先把屎蹭乾凈了才是王道。 納木錯 隨筆 關於轉山和轉湖,網上有不少的說法與經驗的分享,因為內容介紹很多,我就不再贅述了。
我更在意另外一個現狀的描述,大意是,隨著文化的融合和變遷,有些年輕人已經不再用雙腳去丈量自己的信仰,而是改用騎摩托的方式來進行轉湖,認為都是一樣的。但是年長者卻認為,不管是轉整個 納木錯 也好,還是只轉扎西半島也好,用自己的身體去表達對佛祖的信奉,那才是最虔誠的表現。
以下來自我12年的圖 12年有個當地的漢族朋友請我去過一家只有本地人才去的藏族迪吧,因為他的女朋友是一個很漢化的藏族姑娘,染了一頭金髮,由她領隊,我才得以進入。
她在路上告訴我,這個地方根本不會有漢族人來。
大門站著兩個康巴漢子,進去要先搜身,從頭摸到腳,落桌後環顧四周,果然發現巨大的舞廳里只有我們四個漢族人,其餘的都來自藏族三大族群:衛藏, 安多 ,康巴藏族。除舞 池上 跳舞的人以外,其他人仿佛都對我們虎視眈眈的看著,好奇的很。
朋友在桌前跟我們喋喋不休地說著他在 拉薩 的工作和生活; 拉薩 年輕人最時髦的生活方式;他是如何如何跟他的藏族女友做愛等等細節......
我聽著也是蠻不好意思的,他的藏族姑娘卻在一旁捂嘴哈哈大笑。 我還在那裡見到了一個漂亮的藏族姑娘,雖然打扮並不入時,但是卻有一張野性但精緻的臉龐,她側臉的輪廓,我偷看了很久,所以直到現在我都還沒有忘記。 以上來自我12年的圖
正是12年的經歷,讓我對藏族人有了不同的認知,所以也習慣性的不會用一個很絕對的視角去看待某個族群的所有男女老少,各個階層。也許唯一絕對的是人性本身,不絕對的,是人性所處的社會環境和社會階級。 有個喇嘛對我表示了他的擔憂,提起了新生代的藏族青年使用了越來越多的漢語進行日常交流......這是後面要講的故事。
其實當時我對此也感到無從表述,覺得當溝通變得越來越容易時,文化大融合會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文化的多樣性一定會被保留下來,生生不息,但不同地域的原始文化風俗一定會在衝擊浪潮里更新換代,呈現出新的面貌。
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正是這種流動性才促成了不同思潮,不同文化的統一和分裂,傳播和傳承。 扎西半島上的扎西寺,一個藏人領著幾個孩子走過轉經筒。
其實和大多數游客一樣,我對於藏傳佛教以及藏族人的風俗習慣並不太瞭解,可能是懶得去深入研究,也可能是想刻意保持一種距離,總之,當我看到他們虔誠膜拜的樣子,終究內心還是有所動容的。
所以我好奇的並不是他們的風俗習慣,也不是他們的佛教文化,而是好奇他們如何來平衡信仰和世俗之間的心裡落差,就像12年那位牽氂牛訛錢的人一樣,不知道他又是怎樣去說服自己心中的佛祖......所以這一切對於我而言始終是個謎團,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來處理那種尷尬而微妙的關係,即信仰里的善,與現實里的惡。 或者其實也跟我們一樣,車裡掛著平 安福 ,身上穿著紅內褲,開車依舊是到處亂穿?不知道......但我想這樣也好,比起去聽人家總結的經驗,我更喜歡自己去驗證思考,因為這樣的過程對我自己,是比較合適且深刻的。 傍晚時分,我一口氣爬上了扎西山,在經幡里穿來穿去,喘得我不要不要的,這裡海拔接近5000m,山上沒幾個人,大部分上來的都是為了等候日落時的風景。 這裡的經幡其實都是綁在一根木頭上的,由於常年大風,很多經幡實際已經倒塌,掉在了地上,而那些掉在地上的經幡,也許主人從此便不再過問。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新的經幡掛上去,老的經幡落下來。 終於還是在這裡留下了自己的影子,拍完這張照片後,我一個人在這裡靜靜地坐了很久。
下一站去哪裡,心底還沒譜。
西藏 實在太大, 阿裡 地區我是想去的,但是我的小胖估計會罷工,畢竟不是四驅,一個人過去不熟悉路況和加油站還是太危險,何況聽說那裡根本就沒有柏油路;如果包車前往,車上的電腦,無人機和所有重要的影像數據我又放心不下,一旦數據丟失,我就可以直接在這裡出家了。
思索半天,暫時就把目標鎖定在 日喀則 ,然後往東去 山南 , 林芝 ,最後沿 滇藏線 去 雲南 。 太陽快下山了,天空飄來了雨雲,我想尼瑪今天是不是要跟星空銀河說再見了,於是趕緊下山從車裡扛出了三腳架,這再上山時,我這一口氣就爬不上來了,實在太喘,腦袋又開始缺氧了。 經幡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