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不留遺憾!為了仙人掌,我願意再去一次廈門!
↑芙蓉隧道 每個作品都會寫上是那個專業的學生創作的,第一次來芙蓉隧道時還以為都是美術設計系的同學畫的,之後才發現不是,很多數學系、金融管理系的同學都有參與其中。
在廈大,無論你在哪個班級,無論你是老師抑或是學生,只要你願意拿起畫筆,其實芙蓉隧道的牆壁都可以是你的畫板。 ↑芙蓉隧道 ↑芙蓉隧道 這裡不允許機動車進入,學生大多都是騎單車來往,看起來行色匆匆,也許他們早已習慣了游客們這樣每天的到訪吧。 ↑芙蓉隧道 2017年《人民的名義》熱播後,馬上成為這裡塗鴉的素材,也成為了一時美談。 ↑芙蓉隧道 不過隨著游人的增多,這裡早已非 廈門 大學學生的塗鴉專場,許多游客也手癢的在此塗上一筆,希望留下自己的痕跡。
據說,為此, 廈門 大學學生會曾想了多種辦法,始終無法完全禁止。 ↑芙蓉隧道 其實,把這美麗留在心裡、留在影像中,留在記憶中就夠了。
把這最文藝的隧道還是留給廈大學生去揮灑他們的夢想與才華吧,畢竟是他們在這裡度過一生中最珍貴的青春歲月。 ↑芙蓉隧道 和我最愛的 皮卡 丘來個合影~ ↑芙蓉隧道 ↑芙蓉隧道 ↑芙蓉隧道 在一個吃貨的眼裡吃的永遠是最醒目的,這個做米粉的過程畫的太詳細了,拍下來回家跟著這步驟也來做做看吧。 ↑芙蓉隧道 ↑芙蓉隧道 快走到盡頭時才發現這裡竟還隱藏這一個不大不小的咖啡館,這裡也是芙蓉隧道的終點站了。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芙蓉隧道里的壁畫,總是層出不窮,而溫情未變。
芙蓉隧道的意義在於,記錄此時此刻此地的他們,記錄此時此刻此地的青春。 鼓浪嶼丨有一種美麗叫做迷失時隔3年後又踏上這座美麗的小島,上上下下的爬坡小路向海灘、向島內延伸著,路上灑滿了人們的笑語……剛到便匆匆放下行李,迫不及待去融入這片歡聲中。 ↑鼓浪嶼 雨果曾說建築是“用石頭寫成的史書”,島上的一條條舊街巷、一棟棟老洋樓,都無聲地見證著歷經滄桑的 鼓浪嶼 。 ↑鼓浪嶼 漫步在 鼓浪嶼 上,不得不看各式各樣的建築。島上匯聚了上千座風格各異、中西合璧的中外建築。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譽。
有 中國 傳統的飛檐翹角的廟宇,有閩南風格的院落平房,有中完合壁的八卦樓,有小巧玲瓏的 日本 屋舍,也有19世紀歐陸風格的原西方國家的領事館,還有堪稱 江南 古典園林精品的菽莊花園。 ↑鼓浪嶼 清晨,還沒迎來大批的游客團,顯得十分幽靜,沿著曲折的小路,兩旁是斑駁的灰牆,幾乎每座房子都很有特色,這次不再是漫無目的的前行,只為尋找 鼓浪嶼 上的最美轉角,
鼓浪嶼 這樣的小島自然是中間地勢高,沿 海地 勢低,所以向高處一定是深入島嶼,向低處一定會走到海邊。 ↑鼓浪嶼 因為沒有機動車,所以,可以隨意地走街串巷,細細感受此刻無人喧嘩的小島。 ↑鼓浪嶼 廈門 是"五口通商"之一,西方列強蜂擁來到 鼓浪嶼 ,搶占風景最美的地方建造別墅公館。
20世紀二三十年代,許多華僑也回鄉創業,在 鼓浪嶼 建造許多別墅住宅,短短15年內就建造1000多幢。走著走著總是有精彩的建築引起我們的興趣,想知道著又是誰家的老宅。 ↑鼓浪嶼 除了被劃歸的景點和改建的旅館,島上大多數建築都還是私人住宅,不得進門參觀,只能透過欄桿去看那些建築的外觀,試著窺探百年之前的繁華。 ↑鼓浪嶼 “三一堂”是基督教堂,原是三座教堂的教友聯合建成,又取“聖父、聖母、聖子”三位一體的寓意。
紅色磚牆,方柱長窗,裡面多用三角裝飾。
遠看三一堂,在一片綠色植物的環繞中,建築的紅白,植被的綠,和天空的藍,是祥和又繽紛的佈局。 ↑鼓浪嶼 ↑鼓浪嶼 幽靜而寂寥的小巷一曲一折地向更深處延伸,而兩邊隱在樹影深處的都是一棟一棟的老建築,高高的圍牆給人一種庭院深深的感覺。 ↑鼓浪嶼 島上的路枝枝杈杈,無數的洋房、院落、圍牆、小巷,組成讓人容易迷路的 鼓浪嶼 。即使看著地圖,也經常會搞不清方向。 ↑鼓浪嶼 越走越沒有方向,索性不想那麼多了,又變成了漫無目的閑逛。
在一條幽靜的巷子里偶遇了大片的三角梅,看過我游記的朋友們都知道每到一個地方看到三角梅,我必會去合影,滿滿的少女心炸裂,看起來十分夢幻。 ↑鼓浪嶼 垂著三角梅的巷子,牆壁都印上了斑駁的光影,才知道有一種美麗叫做迷失。 ↑鼓浪嶼 ↑鼓浪嶼 ↑鼓浪嶼 ↑鼓浪嶼 不知不覺走到匯豐銀行公館,這是一座英式風格的建築,立於懸崖峭壁間。居高臨下,地勢險要,憑窗便能觀海聽濤,飽覽遠山近海,非常有歷史感。 ↑鼓浪嶼 鼓浪嶼 的別墅洋房大多都小巧精緻,散落在山坡、海邊的綠樹叢中,非常幽靜別緻,構成 鼓浪嶼 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鼓浪嶼 陷在古樸的建築群里,看著銹跡斑斑的門窗、雕刻精美的屋檐和鏤空精緻的迴廊,只能任憑思緒去想象這裡的過去,曾幾何時,這些老屋一定盛滿了繁華、熱鬧、滄桑,盛滿了許多美好的日子吧。
在廈大,無論你在哪個班級,無論你是老師抑或是學生,只要你願意拿起畫筆,其實芙蓉隧道的牆壁都可以是你的畫板。 ↑芙蓉隧道 ↑芙蓉隧道 這裡不允許機動車進入,學生大多都是騎單車來往,看起來行色匆匆,也許他們早已習慣了游客們這樣每天的到訪吧。 ↑芙蓉隧道 2017年《人民的名義》熱播後,馬上成為這裡塗鴉的素材,也成為了一時美談。 ↑芙蓉隧道 不過隨著游人的增多,這裡早已非 廈門 大學學生的塗鴉專場,許多游客也手癢的在此塗上一筆,希望留下自己的痕跡。
據說,為此, 廈門 大學學生會曾想了多種辦法,始終無法完全禁止。 ↑芙蓉隧道 其實,把這美麗留在心裡、留在影像中,留在記憶中就夠了。
把這最文藝的隧道還是留給廈大學生去揮灑他們的夢想與才華吧,畢竟是他們在這裡度過一生中最珍貴的青春歲月。 ↑芙蓉隧道 和我最愛的 皮卡 丘來個合影~ ↑芙蓉隧道 ↑芙蓉隧道 ↑芙蓉隧道 在一個吃貨的眼裡吃的永遠是最醒目的,這個做米粉的過程畫的太詳細了,拍下來回家跟著這步驟也來做做看吧。 ↑芙蓉隧道 ↑芙蓉隧道 快走到盡頭時才發現這裡竟還隱藏這一個不大不小的咖啡館,這裡也是芙蓉隧道的終點站了。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芙蓉隧道里的壁畫,總是層出不窮,而溫情未變。
芙蓉隧道的意義在於,記錄此時此刻此地的他們,記錄此時此刻此地的青春。 鼓浪嶼丨有一種美麗叫做迷失時隔3年後又踏上這座美麗的小島,上上下下的爬坡小路向海灘、向島內延伸著,路上灑滿了人們的笑語……剛到便匆匆放下行李,迫不及待去融入這片歡聲中。 ↑鼓浪嶼 雨果曾說建築是“用石頭寫成的史書”,島上的一條條舊街巷、一棟棟老洋樓,都無聲地見證著歷經滄桑的 鼓浪嶼 。 ↑鼓浪嶼 漫步在 鼓浪嶼 上,不得不看各式各樣的建築。島上匯聚了上千座風格各異、中西合璧的中外建築。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譽。
有 中國 傳統的飛檐翹角的廟宇,有閩南風格的院落平房,有中完合壁的八卦樓,有小巧玲瓏的 日本 屋舍,也有19世紀歐陸風格的原西方國家的領事館,還有堪稱 江南 古典園林精品的菽莊花園。 ↑鼓浪嶼 清晨,還沒迎來大批的游客團,顯得十分幽靜,沿著曲折的小路,兩旁是斑駁的灰牆,幾乎每座房子都很有特色,這次不再是漫無目的的前行,只為尋找 鼓浪嶼 上的最美轉角,
鼓浪嶼 這樣的小島自然是中間地勢高,沿 海地 勢低,所以向高處一定是深入島嶼,向低處一定會走到海邊。 ↑鼓浪嶼 因為沒有機動車,所以,可以隨意地走街串巷,細細感受此刻無人喧嘩的小島。 ↑鼓浪嶼 廈門 是"五口通商"之一,西方列強蜂擁來到 鼓浪嶼 ,搶占風景最美的地方建造別墅公館。
20世紀二三十年代,許多華僑也回鄉創業,在 鼓浪嶼 建造許多別墅住宅,短短15年內就建造1000多幢。走著走著總是有精彩的建築引起我們的興趣,想知道著又是誰家的老宅。 ↑鼓浪嶼 除了被劃歸的景點和改建的旅館,島上大多數建築都還是私人住宅,不得進門參觀,只能透過欄桿去看那些建築的外觀,試著窺探百年之前的繁華。 ↑鼓浪嶼 “三一堂”是基督教堂,原是三座教堂的教友聯合建成,又取“聖父、聖母、聖子”三位一體的寓意。
紅色磚牆,方柱長窗,裡面多用三角裝飾。
遠看三一堂,在一片綠色植物的環繞中,建築的紅白,植被的綠,和天空的藍,是祥和又繽紛的佈局。 ↑鼓浪嶼 ↑鼓浪嶼 幽靜而寂寥的小巷一曲一折地向更深處延伸,而兩邊隱在樹影深處的都是一棟一棟的老建築,高高的圍牆給人一種庭院深深的感覺。 ↑鼓浪嶼 島上的路枝枝杈杈,無數的洋房、院落、圍牆、小巷,組成讓人容易迷路的 鼓浪嶼 。即使看著地圖,也經常會搞不清方向。 ↑鼓浪嶼 越走越沒有方向,索性不想那麼多了,又變成了漫無目的閑逛。
在一條幽靜的巷子里偶遇了大片的三角梅,看過我游記的朋友們都知道每到一個地方看到三角梅,我必會去合影,滿滿的少女心炸裂,看起來十分夢幻。 ↑鼓浪嶼 垂著三角梅的巷子,牆壁都印上了斑駁的光影,才知道有一種美麗叫做迷失。 ↑鼓浪嶼 ↑鼓浪嶼 ↑鼓浪嶼 ↑鼓浪嶼 不知不覺走到匯豐銀行公館,這是一座英式風格的建築,立於懸崖峭壁間。居高臨下,地勢險要,憑窗便能觀海聽濤,飽覽遠山近海,非常有歷史感。 ↑鼓浪嶼 鼓浪嶼 的別墅洋房大多都小巧精緻,散落在山坡、海邊的綠樹叢中,非常幽靜別緻,構成 鼓浪嶼 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鼓浪嶼 陷在古樸的建築群里,看著銹跡斑斑的門窗、雕刻精美的屋檐和鏤空精緻的迴廊,只能任憑思緒去想象這裡的過去,曾幾何時,這些老屋一定盛滿了繁華、熱鬧、滄桑,盛滿了許多美好的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