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游記之四-----老倆口埃塞西南部少數民族之旅(2):金卡--吐米--奧莫拉特小環線
行程和路線在 阿爾巴門奇 這個南方州的重要城市住了一周後,我們老倆口開始了金卡--吐米--奧莫 拉特 小環線觀光旅游。
小環線4天,2016年12月3日----12月6日南方州少數民族之旅。
D1,從旅游小鎮金卡出發,坐班車經肯亞發到吐米;下午從吐米參觀奧莫河邊的斑馬族,豐田越野;
D2,從吐米參觀奧莫 拉特 ,豐田麵包;
D3,從吐米經路邊哈默族小鎮趕場,回到金卡;
D4,再從金卡進入森林保護區參觀傳說中的莫西(唇盤)族。然後坐班車經 阿爾巴門奇 回到埃塞首都 亞的斯亞貝巴 ,結束埃塞一個月的旅行。
包車價格:
豐田越野:110美元,1天;豐田麵包:90美元,2天;2趟班車:大約60和50元人民幣/人。
從 阿爾巴門奇 長途汽車站搭乘班車,經過一天的顛簸,大巴車半下午到達本次小環線的中轉站金卡鎮。在車站對面500m的地方找到一家還算可以的旅館住了下來。這個旅館的大門、門衛、寬敞的院子裡面兩排對稱的平房房間,十分整潔。最裡面的接待室有一位斯文的小姐領我們看了房間,標準間300 比爾 (約86元人民幣),兩張單人床,帶衛生間,熱水,WIFI,感覺還滿意。於是上街,準備看看金卡這個城鎮有哪些旅行社、旅行線路等等。
其實,當時我們對這個小環線如何旅游並沒有固定的線路和日程安排。我們兩個外國人一齣現在街上,立即就引起了一群“持證嚮導”的關註。接下來真是應接不暇了。我們先後談了三輪。最後幾乎談好了:包車,每人300美元共600美元游玩3天;路線是:從金卡到吐米到奧莫 拉特 的所有少數民族景點,然後回到金卡。先交50%定金計300美元。可當我們要求看看其公司、看看我們明天要坐的越野車時,他們慌亂了,支唔嘡塞。我們才恍然 大悟 ,原來是一群“行商”!即自己並沒有固定場所和車子,找到了業務再去找車子。害怕這群“行商”是玩“空手道”的混混,我們緊急剎車,好不容易才擺脫了這群小青年,回到旅館!
平心而論,這群小年青“行商”也不是壞人,自己沒有店鋪沒有車,見到游人又急於做業務。自己多一個心眼儘量避免上當受騙,躲過一個坑算一個坑。人在旅途,學著點就好!也不可以把他們想得很壞,畢竟埃塞是一個宗教沉積很厚重的國度,他們都是有信仰的教徒(包括原始宗教在內的各種教派),而“十誡”之類的普 世宗 教法則是他們的座右銘,他們是要面對心中的神明經常請示彙報、洗滌心靈的。於是,我們決定採取班車-包車的自由行方式來完成這個小環線的旅行。 第二天一早6點鐘我們到車站購票,班車大約7點鐘發車,經過2次公安檢查站,2次早餐、午餐休息,於下午1點多鐘完成了約120公里旅程,到達吐米鎮。 金卡的早晨清晨在車站候車,看到了昨天晚上沒有看到的鎮上的一些人和事,用相機記錄下來。 一個小孩趕著驢車,經過一個正在建設的綜合診所,到鎮上賣柴火。
博勒中級診所(Bole Medium Clinic)正在建設中,說明醫療條件改善已經普及到埃塞的邊遠山區。 倆夫婦趕著驢車到鎮上賣柴火 一個小伙子趕著驢車經過診所,陽光照亮了毛驢車和他的輪廓。
班車開了大約一個小時停了下來買東西。大家都下來買這種草,這種草似乎應該有奇特功效吧? 大家爭先恐後唯恐不及,陽光打在草葉上呈現半透明的色彩。 不知道這種草有什麼功效,當地人都喜歡。 或者是一種清熱的草藥吧? 我們的駕駛員也買到了,正在付錢。 場面熱烈,秩序井然。 清晨的陽光下,坡上的黃牛、驢車和取水的小孩,自然而生動的生活畫面。 回眸一望,飽含了生活的艱辛和無奈。 只有路邊的仙人掌和合歡樹不理世態炎涼,仍然頑強生長。 牛群在晨光下享受自由放牧的樂趣。 全國 大興 土木,每年6個多點子的GDP增速,邊遠地區的小河邊也成了採砂場。不過,畫面倒還是很養眼。 肯阿發Ke Afer鎮上的趕場天途中,班車路過肯亞發(Ke Afer)鎮休息。下麵隨拍的街景讓我們管窺了一下當地人的日常生活: 這對青年夫婦邁著正步,攜手前行,陽光燦爛的笑容展示出他們內心的快樂! 這位青年婦女斜眼看著我們走來,背後是趕場休息的鄉親們。 好象想起了點什麼.... 由於班車中途休息不能離開,對著這一片牆,看著各式各樣的本地人前來趕場,來來往往,其裝束、表情、趕場的目的各異,還能真實記載本地風情,豈不美哉! 不管婦女們上身如何裝扮,裙子上都要有一塊有皮毛作做座墊兼作裝飾。 顯然,這位健碩的婦女提著的葫蘆水壺是自己的飲用水,背上的物品才是交易用的。觀察發現,無論男女,嘴裡都喜歡含一根潔齒棍,而潔齒棍這種材料是專用的,可以買到。小孩向游客兜售要2 比爾 一根。 手上提著水壺,肩上挎著陶罐,背上背著包袱,打著赤腳,走了很遠路。埃塞婦女是勤勞的! 埃塞男子則打空手,帶一個隨處就座的輕巧的小櫈子。 這也是一個標準配置的男人,還佩戴了一把小刀。男人閑適女人負重形成鮮明反差! 脖子和手臂只佩戴了簡單的飾品,頭頂半個葫蘆瓜,衣服比較臟,這位婦女的家庭應該是比較貧窮了。 行色匆匆,一行男女路過這片牆壁,旁邊還有一個穿著大人T恤的小孩正在躊躇獨行。埃塞不計劃生育醫療條件差小孩死亡率高可見一斑。 拿著2個水壺,牽著一隻山羊,夫婦二人來到集市賣羊。男人手裡還拿著捆羊腳的繩索呢。 出賣自家糧食的夫婦倆,沒有走進場上,只是在街邊做自己的買賣。 車上下來的二個 歐洲 人,來到 非洲 本地人中間看熱鬧。 散養的驢。驢可是這裡的人們居家過日子不可或缺的重要家畜!
小環線4天,2016年12月3日----12月6日南方州少數民族之旅。
D1,從旅游小鎮金卡出發,坐班車經肯亞發到吐米;下午從吐米參觀奧莫河邊的斑馬族,豐田越野;
D2,從吐米參觀奧莫 拉特 ,豐田麵包;
D3,從吐米經路邊哈默族小鎮趕場,回到金卡;
D4,再從金卡進入森林保護區參觀傳說中的莫西(唇盤)族。然後坐班車經 阿爾巴門奇 回到埃塞首都 亞的斯亞貝巴 ,結束埃塞一個月的旅行。
包車價格:
豐田越野:110美元,1天;豐田麵包:90美元,2天;2趟班車:大約60和50元人民幣/人。
從 阿爾巴門奇 長途汽車站搭乘班車,經過一天的顛簸,大巴車半下午到達本次小環線的中轉站金卡鎮。在車站對面500m的地方找到一家還算可以的旅館住了下來。這個旅館的大門、門衛、寬敞的院子裡面兩排對稱的平房房間,十分整潔。最裡面的接待室有一位斯文的小姐領我們看了房間,標準間300 比爾 (約86元人民幣),兩張單人床,帶衛生間,熱水,WIFI,感覺還滿意。於是上街,準備看看金卡這個城鎮有哪些旅行社、旅行線路等等。
其實,當時我們對這個小環線如何旅游並沒有固定的線路和日程安排。我們兩個外國人一齣現在街上,立即就引起了一群“持證嚮導”的關註。接下來真是應接不暇了。我們先後談了三輪。最後幾乎談好了:包車,每人300美元共600美元游玩3天;路線是:從金卡到吐米到奧莫 拉特 的所有少數民族景點,然後回到金卡。先交50%定金計300美元。可當我們要求看看其公司、看看我們明天要坐的越野車時,他們慌亂了,支唔嘡塞。我們才恍然 大悟 ,原來是一群“行商”!即自己並沒有固定場所和車子,找到了業務再去找車子。害怕這群“行商”是玩“空手道”的混混,我們緊急剎車,好不容易才擺脫了這群小青年,回到旅館!
平心而論,這群小年青“行商”也不是壞人,自己沒有店鋪沒有車,見到游人又急於做業務。自己多一個心眼儘量避免上當受騙,躲過一個坑算一個坑。人在旅途,學著點就好!也不可以把他們想得很壞,畢竟埃塞是一個宗教沉積很厚重的國度,他們都是有信仰的教徒(包括原始宗教在內的各種教派),而“十誡”之類的普 世宗 教法則是他們的座右銘,他們是要面對心中的神明經常請示彙報、洗滌心靈的。於是,我們決定採取班車-包車的自由行方式來完成這個小環線的旅行。 第二天一早6點鐘我們到車站購票,班車大約7點鐘發車,經過2次公安檢查站,2次早餐、午餐休息,於下午1點多鐘完成了約120公里旅程,到達吐米鎮。 金卡的早晨清晨在車站候車,看到了昨天晚上沒有看到的鎮上的一些人和事,用相機記錄下來。 一個小孩趕著驢車,經過一個正在建設的綜合診所,到鎮上賣柴火。
博勒中級診所(Bole Medium Clinic)正在建設中,說明醫療條件改善已經普及到埃塞的邊遠山區。 倆夫婦趕著驢車到鎮上賣柴火 一個小伙子趕著驢車經過診所,陽光照亮了毛驢車和他的輪廓。
班車開了大約一個小時停了下來買東西。大家都下來買這種草,這種草似乎應該有奇特功效吧? 大家爭先恐後唯恐不及,陽光打在草葉上呈現半透明的色彩。 不知道這種草有什麼功效,當地人都喜歡。 或者是一種清熱的草藥吧? 我們的駕駛員也買到了,正在付錢。 場面熱烈,秩序井然。 清晨的陽光下,坡上的黃牛、驢車和取水的小孩,自然而生動的生活畫面。 回眸一望,飽含了生活的艱辛和無奈。 只有路邊的仙人掌和合歡樹不理世態炎涼,仍然頑強生長。 牛群在晨光下享受自由放牧的樂趣。 全國 大興 土木,每年6個多點子的GDP增速,邊遠地區的小河邊也成了採砂場。不過,畫面倒還是很養眼。 肯阿發Ke Afer鎮上的趕場天途中,班車路過肯亞發(Ke Afer)鎮休息。下麵隨拍的街景讓我們管窺了一下當地人的日常生活: 這對青年夫婦邁著正步,攜手前行,陽光燦爛的笑容展示出他們內心的快樂! 這位青年婦女斜眼看著我們走來,背後是趕場休息的鄉親們。 好象想起了點什麼.... 由於班車中途休息不能離開,對著這一片牆,看著各式各樣的本地人前來趕場,來來往往,其裝束、表情、趕場的目的各異,還能真實記載本地風情,豈不美哉! 不管婦女們上身如何裝扮,裙子上都要有一塊有皮毛作做座墊兼作裝飾。 顯然,這位健碩的婦女提著的葫蘆水壺是自己的飲用水,背上的物品才是交易用的。觀察發現,無論男女,嘴裡都喜歡含一根潔齒棍,而潔齒棍這種材料是專用的,可以買到。小孩向游客兜售要2 比爾 一根。 手上提著水壺,肩上挎著陶罐,背上背著包袱,打著赤腳,走了很遠路。埃塞婦女是勤勞的! 埃塞男子則打空手,帶一個隨處就座的輕巧的小櫈子。 這也是一個標準配置的男人,還佩戴了一把小刀。男人閑適女人負重形成鮮明反差! 脖子和手臂只佩戴了簡單的飾品,頭頂半個葫蘆瓜,衣服比較臟,這位婦女的家庭應該是比較貧窮了。 行色匆匆,一行男女路過這片牆壁,旁邊還有一個穿著大人T恤的小孩正在躊躇獨行。埃塞不計劃生育醫療條件差小孩死亡率高可見一斑。 拿著2個水壺,牽著一隻山羊,夫婦二人來到集市賣羊。男人手裡還拿著捆羊腳的繩索呢。 出賣自家糧食的夫婦倆,沒有走進場上,只是在街邊做自己的買賣。 車上下來的二個 歐洲 人,來到 非洲 本地人中間看熱鬧。 散養的驢。驢可是這裡的人們居家過日子不可或缺的重要家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