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開元寺觀瞻
該寺位於 泉州 市內西街,火車站可乘K502/13到 中山 北路下即可;汽車西站可乘601路或14路公交,豐澤客運站可乘2路式6路公交到開元寺下。
開元寺歷代住持皈宗不一,各宗派在此都曾弘傳一時,有律宗、法相宗、凈土宗、密宗、禪宗等。現任住持是釋道元法師,1935年生人。他熱心公益,行善四方,還兼任省政協委員、市人大常委、中佛協常務理事、省佛協副會長、市佛協會長等職。
開元寺始創於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初為桑園,相傳園主黃守恭夢見桑園開白蓮,則舍園建寺,初名蓮花寺。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改稱開元寺。後遭大火,明末鄭芝龍(鄭 成功 之父)參與增建。後道風日重,香火日盛,成為泉南佛國叢林之冠。現存建築有:天王殿、拜亭、大雄寶殿、甘露戒壇、藏經閣、東西二塔,以及兩翼的檀樾祠、博物館、準提院、安養院、功德堂、水陸寺等。該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瞻仰並記錄的有:
1.天王殿。殿鎮山門,具有唐代風格的石梭柱上掛著木製對聯:“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出自南宋朱熹撰稿,近代弘一法師手書。殿門兩旁站立哼哈二將(密跡金剛與梵王),他們怒目挺胸,形狀威嚴,守衛寺廟的安全。
2.大雄寶殿。據說在建造之初,常常有“ 紫雲 蓋地”之瑞,故稱 紫雲 大殿。又因殿內有近百根 石柱 (現有86根),俗稱百柱殿,可見規模宏巨。大殿重檐歇山頂,通高20米。橫匾“桑蓮法界”,含意桑園開白蓮的故事。殿內鬥拱間雕有“飛天樂伎”,刀工細膩,形象精美。殿中供奉御賜毗盧遮那佛,兩旁是東方香積世界阿閦佛、南方歡喜世界寶生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北方蓮花世界成就佛,是五方五佛的規制。他們的脅侍分別有文殊、普賢、阿難、迦葉、觀音、大勢至、韋馱、關羽、梵王、帝釋等。殿後供奉聖觀音(密宗六觀音之一),脅侍是善財 和龍 女;兩壁還塑有十八羅漢。 殿前 石台 砌有人面獅身青石浮雕七十二幅。庭中有 印度 窣堵坡的方形小石塔一對,塔上刻有薩埵太子捨身飼虎的故事,是 印度 教在南宋時留下的痕跡。殿後廊檐間有波羅門式浮雕青 石柱 二根,上刻古 印度 教大神克裡希那的故事。
3.甘露戒壇。該壇初建於北宋天禧二年(1018),現存重檐八角攢尖式建築,是清初修建;為壇五級,壇臺上層供奉明代木雕盧舍那佛、及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千手千眼觀音等;佛像周圍, 菩薩 侍立,金剛護衛;環繞壇座的束腰處有“護三皈”、“護五戒”諸神。其中有神主牌位64座,均效仿宋制。壇頂藻井結構複雜而精巧,採用如意鬥拱,交疊上收,如蜘蛛結網。鬥拱上附刻飛天樂伎,身系彩帶、手持琵琶、洞蕭、響板等,別具風格,是我國著名的三大戒壇之一。
4.藏經閣。閣有兩層,上層存經書,有數千捲。其中以金銀《大藏經》、《貝葉經》、血書《法華經》,尤為珍貴。下層存有歷代鑄鐘,其中道光十七年(1837), 泉州 “ 鹿港 郊公置”的一口鐵鐘,鐘文中鑄有 泉州 和 臺灣 經濟往來的重要史料。
5.雙塔。東西各一:①東塔稱鎮國塔,始建於唐咸通六年(865),初為五層木製,後改為磚砌,至宋(1238)又改為石塔;塔高48.24米,五層八面,四面有門,四面有龕,外繞檐廊,護以石欄;塔心為巨大實心 石柱 ,周圍環以空洞塔室,可逐層登梯;塔頂有銅鑄葫蘆塔剎,浪索系脊,古樸雄渾。②西塔稱仁壽塔,始建於五代(916),初名“無量壽塔”,至北宋(1114)易名“仁壽塔”。和東塔一樣,也是由木塔改磚塔再改石塔(1228);塔高44.06米,五層八面,仿樓閣式,式樣與東塔相同,只是較東塔低了4米多。雙塔是我國最高最大的石塔,雖歷經滄桑地震等,而今仍安然無恙。
6.殿西有古桑一株,傳說就是唐代曾經開過白蓮花的千年老桑樹,被稱為“桑蓮古跡”。
7.殿東有檀樾祠,祭祀黃守恭祿位,遵奉黃守恭及其子孫為檀樾主,成為閩台黃姓祖祠。
開元寺歷代住持皈宗不一,各宗派在此都曾弘傳一時,有律宗、法相宗、凈土宗、密宗、禪宗等。現任住持是釋道元法師,1935年生人。他熱心公益,行善四方,還兼任省政協委員、市人大常委、中佛協常務理事、省佛協副會長、市佛協會長等職。
開元寺始創於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初為桑園,相傳園主黃守恭夢見桑園開白蓮,則舍園建寺,初名蓮花寺。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改稱開元寺。後遭大火,明末鄭芝龍(鄭 成功 之父)參與增建。後道風日重,香火日盛,成為泉南佛國叢林之冠。現存建築有:天王殿、拜亭、大雄寶殿、甘露戒壇、藏經閣、東西二塔,以及兩翼的檀樾祠、博物館、準提院、安養院、功德堂、水陸寺等。該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瞻仰並記錄的有:
1.天王殿。殿鎮山門,具有唐代風格的石梭柱上掛著木製對聯:“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出自南宋朱熹撰稿,近代弘一法師手書。殿門兩旁站立哼哈二將(密跡金剛與梵王),他們怒目挺胸,形狀威嚴,守衛寺廟的安全。
2.大雄寶殿。據說在建造之初,常常有“ 紫雲 蓋地”之瑞,故稱 紫雲 大殿。又因殿內有近百根 石柱 (現有86根),俗稱百柱殿,可見規模宏巨。大殿重檐歇山頂,通高20米。橫匾“桑蓮法界”,含意桑園開白蓮的故事。殿內鬥拱間雕有“飛天樂伎”,刀工細膩,形象精美。殿中供奉御賜毗盧遮那佛,兩旁是東方香積世界阿閦佛、南方歡喜世界寶生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北方蓮花世界成就佛,是五方五佛的規制。他們的脅侍分別有文殊、普賢、阿難、迦葉、觀音、大勢至、韋馱、關羽、梵王、帝釋等。殿後供奉聖觀音(密宗六觀音之一),脅侍是善財 和龍 女;兩壁還塑有十八羅漢。 殿前 石台 砌有人面獅身青石浮雕七十二幅。庭中有 印度 窣堵坡的方形小石塔一對,塔上刻有薩埵太子捨身飼虎的故事,是 印度 教在南宋時留下的痕跡。殿後廊檐間有波羅門式浮雕青 石柱 二根,上刻古 印度 教大神克裡希那的故事。
3.甘露戒壇。該壇初建於北宋天禧二年(1018),現存重檐八角攢尖式建築,是清初修建;為壇五級,壇臺上層供奉明代木雕盧舍那佛、及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千手千眼觀音等;佛像周圍, 菩薩 侍立,金剛護衛;環繞壇座的束腰處有“護三皈”、“護五戒”諸神。其中有神主牌位64座,均效仿宋制。壇頂藻井結構複雜而精巧,採用如意鬥拱,交疊上收,如蜘蛛結網。鬥拱上附刻飛天樂伎,身系彩帶、手持琵琶、洞蕭、響板等,別具風格,是我國著名的三大戒壇之一。
4.藏經閣。閣有兩層,上層存經書,有數千捲。其中以金銀《大藏經》、《貝葉經》、血書《法華經》,尤為珍貴。下層存有歷代鑄鐘,其中道光十七年(1837), 泉州 “ 鹿港 郊公置”的一口鐵鐘,鐘文中鑄有 泉州 和 臺灣 經濟往來的重要史料。
5.雙塔。東西各一:①東塔稱鎮國塔,始建於唐咸通六年(865),初為五層木製,後改為磚砌,至宋(1238)又改為石塔;塔高48.24米,五層八面,四面有門,四面有龕,外繞檐廊,護以石欄;塔心為巨大實心 石柱 ,周圍環以空洞塔室,可逐層登梯;塔頂有銅鑄葫蘆塔剎,浪索系脊,古樸雄渾。②西塔稱仁壽塔,始建於五代(916),初名“無量壽塔”,至北宋(1114)易名“仁壽塔”。和東塔一樣,也是由木塔改磚塔再改石塔(1228);塔高44.06米,五層八面,仿樓閣式,式樣與東塔相同,只是較東塔低了4米多。雙塔是我國最高最大的石塔,雖歷經滄桑地震等,而今仍安然無恙。
6.殿西有古桑一株,傳說就是唐代曾經開過白蓮花的千年老桑樹,被稱為“桑蓮古跡”。
7.殿東有檀樾祠,祭祀黃守恭祿位,遵奉黃守恭及其子孫為檀樾主,成為閩台黃姓祖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