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烏蘇懷亞------世界大陸的盡頭









在這些火山島嶼和北部的大陸之間,由於海底火山活動創造了新的海床(seabed)。
大約5千萬年後,由於構造板塊的動態變化這個內陸的海洋開始變窄。板塊碰撞導致岩石變形,形成斷層,摺疊和葉理並觸發山脈的隆起。這就是 火地島 安第斯山脈的開始形成,一值延續到中新世。
隨後板塊的不斷壓縮,導致 火地島 安第斯山脈高度上升、寬度增長。與此同時,主要的斷層也出現了,主要分佈在該地區的山谷,Lago Fagnano,比格爾海峽和Carbajal-Tierra Mayor-Lashifasaj山谷。
隨著這些過程發生,內陸海洋也消失,在 2 百萬年前, 火地島 群島完全形成。
今天,南美板塊和斯科舍板塊之間的邊界就是一種轉換類型。MAGELLAN-FAGNANO(麥哲倫 - 法尼亞諾斷層)從太平洋經過 智利 火地島 一側,一直延伸到大西洋領域;
分佈在Fagnano湖泊的地質拗陷就是沿著這條巨大的斷層。沿著這條斷層移動的板塊,其移動的平均相對速度為每年4-6毫米。
據一些學者認為,沿著這個斷層的板塊運動導致了 巴塔哥尼亞 安第斯山脈的曲率的改變,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在 火地島 安第斯山脈呈現出西-東(W-E)趨勢,其餘南安第斯山脈擁有主導的北-南(N-S)方向。
根據Bujalesky學者的報道, 火地島 南部的基底由前侏羅紀高度變形的變質岩組成,上面覆蓋著晚侏羅紀 - 早白堊世火山碎屑岩和早白堊紀的輕微變質的海相沉積岩。
該北部由未變形的晚侏羅世 - 早白堊世岩石組成;最古老的出露的沉積物是陸地或海洋第三紀岩石,上新世 - 更新世冰川沉積覆蓋其上。
在第四紀期間,冰川深刻地影響著 火地島 。
第四紀期間, 智利 境內海拔2000米的 達爾文 山脈(DARWIN RANGE)冰蓋發育5個主要冰川的冰肩向四面八方蔓延,沿著構造帶和原先就存在的河谷發育;小的冰川主流占據了整個山谷,據RABASSA等學者認為“ 火地島 北部地區 已經繪製了五個主要冰川,但到目前為此 火地島 南部山區的冰川只確認了最後兩個。”
火地島 北部地區 ,已經確認了淹沒的冰嘖物、冰河沉積及冰川攜帶的巨大石塊等冰川地貌。
而在 火地島 南部地區,帶有冰壺的沖積平原、鼓丘、冰鬥和冰谷等冰川侵蝕和沉積地貌也已被確認。
最後一次大冰期發生在2萬4千年前。在1萬4千年前開始了冰川退縮。
這些地理特征導致了火地群島北部低山地形、高原和山脈和封閉窪地的形成;火地群島南部的多山地形以及中間地帶的寬闊山谷和湖泊盆地等中間過渡帶的產生。
加上 火地島 和 南極洲 非常近的地理位置和本身的高緯度位置,深深影響著本地區的氣候,使火地群島出現了三大生物群落:北部的草原,亞南極混交林和安第斯荒漠位於南部,而中間區域為 火地島 群落交錯區。
所有這些因素決定了火地群島具有五個景觀單元的分佈:草 原平 原、混合丘陵和山谷、林木山地(分佈在主島西南部,是安第斯山脈的延伸、群峰海拔在2,100米以上,如 薩米 恩托峰 (Monte Sarmiento;2,300米)、 達爾文 峰(2,438米)等,並有高山冰川的發育)。泥炭平原和湖泊窪地(低窪地區)和沿岸地區(地勢低平)。




圖 a包圍最南端安第斯山脈的主要構造板塊和構造( 南極洲 ANT, 三明 治夾層SAN,斯科舍SCO和南美SAM),SFZ表示 Shackleton斷層帶;SSR表示:南斯科舍邊緣。
b主要形態結構單元的位置。 輪廓表示前陸沉積以公里為單位的未變形的中心沉積物厚度,CD 達爾文 山脈;FL法尼亞諾湖; FTB褶皺沖斷帶; SOC Sarmiento Ophiolitic Complex(SARMIENTO蛇綠岩複合體); TOC Tortuga Ophiolitic COMPLEX(TORTUGA蛇綠岩複合體)。
c區域結構橫截面。 BTF基底沖斷層前沿。

圖中,縱坐標是時間,PALEOCENE 古新世,EOCENE 始新世,OLIGOCENE漸新世,MIOCENE中新世。圖中說明,南美板塊和南極板塊的分離經過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南北向的分離,第二階段是東南- 西北 向的分離,第三階段是東西向的水平分離。
與此同時,在火地群島,先是大陸的擴展,再是火地群島褶皺沖斷帶的主要擴張,然後是褶皺沖斷帶前沿的轉換擠壓變形,最後導致拉裂盆地和麥哲倫海峽的開張。
寫於2018年6月-7月上旬,圖/文:闕機龍
作者簡介:闕機龍,1987年畢業於 福建 師範大學地理系本科,1990年取得華東師範大學西歐北美地理研究所碩士學位,後在 上海 教育學院地理系任教。現旅居澳洲,是具有地理專業素養的遊記寫作愛好者。
主要參考資料1\. https://zh.wikipedia.org/
2\. http://www.trendelfindelmundo.com.ar/
3.Orogenic Growth of the Fuegian Andes (52–56°) and Their Relation to Tectonics of the Scotia Arc
Matías C. Ghiglione
www.andeangeology.cl/index.php/revista1/article/viewFile/3002/html/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