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與海超乎奇跡——我和老郭的11日埃及蜜月游記


1905年,一群醉酒的 法國 游客在 塞加拉 金字塔惹是生非,卡特驅趕了他們,卻因此造成了英法之間的外交事故,卡特被要求道歉,為了堅守自己的理念,卡特主動辭職,卻造成了 英國 當局的尷尬場面,但這也給卡特自身的聲譽造成了影響,沒有雇主願意繼續出資贊助他的考古事業。在這段卡特最落寞的時光,他通過繪製 埃及 的景點和風光畫謀生,就這樣在 埃及 流浪了4年。直到卡特遇見富有的卡那馮勛爵,此人贊助他重新開啟對帝王谷的挖掘,也有了後面的故事……
對考古界作出如此巨大貢獻的卡特,卻因為出身並非貴族,以及自己的孤僻和不愛交際,未得到 英國 王室的任何肯定,沒有榮譽,沒有雕像,黯然神傷地離開對他意義非凡的 埃及 ,最後也只是被埋葬在 英國 一個普通的陵園裡。
走在暴曬當頭的帝王谷,才兩分鐘已經讓人渾身不舒服。如果沒有對考古那份熱忱,又怎麼能夠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中堅持數年?卡特值得被尊敬,也不應該被忘記,這也是為什麼我沒有花時間去寫圖坦卡蒙,而在這裡記錄我所知道的,卡特的故事。
阿布辛貝神廟,尋找尼羅河畔的愛情日不落



埃及 的壁畫里最常出現的有幾個符號,像鑰匙一樣的永生符;象徵太陽神的聖甲蟲;祈求保護的鷹神之眼,還有就是象徵愛情的蓮花,如果女孩把蓮花送給男孩,而男孩俯身低頭吻花香,就代表接受女孩的表白。蓮花聖潔純真,表達愛的方式卻直白而熱烈,古代 埃及 人的愛情被刻到了巨大的石塊之上,成為永恆。
哈利利市場,買個法老給娃娃每次出去旅游,去發達國家必遭代購,去欠發達地區必帶冰箱貼。為了朋友們和自己的冰箱貼,我們在哈利利市場轉了半天(原路從A1走到A2,再從A2走回A1),先是路過一家大叔的店,猛砍了15分鐘,砍到自己都覺得如果再不買就會被大叔砍了的地步,買了兩個現在看來有點劣質的冰箱貼;又不知道怎麼就去了另外一家別有洞天的小店,老闆和他的兒子不推銷不貧嘴,只等著收錢,玻璃展柜上擺的全是讓我們5個走不動道兒的燙金小駱駝,和各式各樣的冰箱貼。
馬上就到了集合的時間,我和老郭看著左手的小駱駝和右手的大駱駝陷入兩難,最後一咬牙,和鵬總借了200,都買了!程總的父愛則與眾不同,給自己家閨女精挑細選了個小小木乃伊,是打開蓋兒裡面,真的有個木乃伊的那種,讓程總欣慰的是,在一片MADE IN CHINA的海洋里,他的選擇是唯一的MADE IN EGYPT!棒棒噠!
埃及的新命脈——毀譽參半的阿斯旺大壩在當時蘇聯的幫助下, 阿斯旺 大壩耗時10年修建而成,所有材料是胡夫金字塔的18倍,因修建大壩產生的塞納爾水庫是全世界最大的人工湖,創造了不少現代的奇跡。然而大壩的修建,也直接影響了周邊的生態,長期居住在水壩周圍的努比亞居民被迫離家出走,古 埃及 神廟也需要配 合水 壩的修 建平 移修建……
阿斯旺 和其他 埃及 景點一樣,都有端槍的大兵嚴防死守,聽穆義說,要想把 埃及 毀了,只要把大壩炸了, 開羅 就會被淹沒了……穆義又一次證明, 埃及 人實在起來,是不設上限的。


尼羅河的日落一半映在 水裡 ,一半照在沙漠,海裡的白色人造帆船也被蒙上了紫紅色漸變的蒙版。如果不是帆船上的船夫和我搭訕,真的就以為我們被施了時光停止的魔咒,眼前的一切都像是凝固在了最美的瞬間。
據爆料,回國以後李總用一張出自我拍攝(下圖),外加老郭後期過度PS的照片參加了單位的“美麗 中國 ”攝影大賽,希望獲得500元的特等獎金,至今前途未卜。











穆義和我們說,古 埃及 人害怕什麼就把什麼當神,喜歡什麼動物的特性覺得自己也想擁有就把那種動物當神。 比如 所有法老面具上都有的眼鏡蛇,就是因為這種劇毒的動物擁有瞬間置人於死地的本領,法老把他放在自己的面具上,是希望眼鏡蛇庇護自己。老鷹也是,作為天空中最凶狠的猛禽,擁有在10公里距離就能發現並瞬間追捕獵物的天賦, 埃及 人把老鷹供奉為神,也是為了可以瞬間KO敵人吧。
也許是淡季的緣故,這趟考古之旅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來的這些神廟遺跡,應該是來 埃及 必看的景點吧?和 北京 的故宮、長城一樣,但人呢?人呢?從擁擠的帝都穿越而來的我,直到走的時候,都還沒習慣享受這VIP貴賓的禮遇。


老郭先去探路,試試海水的深淺,然後帶著不會游泳的我到了一片魚最多的地方,探下腦袋就能看到超多魚,而且海水是透明的。我們幾個正開心地看魚,金髮大哥的屁股闖進了視野,原來全靠善良的大哥拿著麵包屑吸引了魚群過來,我們算不算是占便宜呀。
寫在結尾

只是當我再次想起 埃及 的時候,不再是 埃及 的金字塔,而是那天晚上看到的沙漠里的星星,那麼亮,哪怕是透過黑漆漆的車窗,也像無數顆碎鑽一樣閃閃發光的星星。
埃及 ,我不知道會不會再去。
感謝我的團友,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們一起留下了無法復刻的回憶。

註:
文中關於 埃及 資料的部分來自互聯網及其他書籍,有不正確處還請指正。
古 埃及 的歷史和文明太過厚重,走馬觀花的我並不想全部去搜索、粘貼和複製網上那些百科,也粘貼不過來。網上有很多BBC關於 埃及 的紀錄片,踏下心來看上兩部,相信你會對古 埃及 有更全面的瞭解。所以這篇游記里,更多是淺談一些自己親歷 埃及 的所想所得吧。
如果你還能看到這裡,感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