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長安【西安故事】:詠一首長恨歌兮,請君為我傾耳聽
西安 鐘樓的門扇槁窗雕樓精美繁複,表現出明代盛行的裝飾藝術。每一層的門扇上均有8幅浮雕,每一幅浮雕均蘊含了一個古代典故。 和太奶奶一起品讀中華文化,相差80年的兩個人站在一起,多麼暖心的一幕 下了鐘樓便直奔鼓樓,累了渴了,來一根馬迭爾冰棍,清爽一下 西安 鼓樓位於古都 西安 市中心,明城牆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處的 西安 鐘樓 西北 方約200米處。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 鼓樓上的二十四節氣鼓 這個是用來報時的更鼓
更鼓在每天夜間擊打三次,第一次是日落後19時--21時,名為起更,是關閉城門信號;
第二次是夜半時刻約22時--24時,是警戒行人;
第三次是在日出之前,約早晨5時--7時,名為亮更,亦稱五更,是開啟城門和宮門信號。
更鼓的敲擊節奏和擊打點數,在不同時期不同場合都不同
近代 西安 鼓樓更鼓的敲擊方法流傳至今的,俗稱“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 進入鼓樓中央正室,一覽 中國 鼓文化 ,陳設著有自古以來各式各樣的鼓,有陶鼓、鼉鼓、石鼓、盾鼓、虎座鳥架鼓、跨鼓、戰鼓、都曇鼓、答臘鼓、象腳鼓、 銅鼓 等幾十種。 神鼓,就是跳大神用的,哈哈 這裡一會將上演民族鼓樂表演,具體時間我忘拍了,大家自行網上查找吧,當天挺幸運,逛到這也差不多開演了,一次十多分鐘,宮廷樂器音調雖簡單,但還是很悅耳的 在鼓樓第三檐下,南北各懸匾額一塊,南面為“文武盛地”,北匾為“聲聞於天”。“文革”時期,大量文物古建築遭到人為毀壞,兩牌匾也未能幸免。從此人們相傳中的 中國 兩匾, 山海關 的“天下第一關”和 西安 鼓樓的“文武盛地”就只有一匾了。 站在鼓樓的外廊道上,與之遙遙相對的就是鐘樓,兩樓交相輝映,互相守護,凝望了千年。
晨鐘暮鼓,互訴衷腸啊 晚上去了大雁塔,在噴泉廣場稍做休息,它是目前全國乃至 亞洲 最大的音樂噴泉廣場,觀看了音樂噴泉,噴泉不噴泉不知道,反正那天夜裡是人山人海,我與大雁塔只能是相忘於江湖了 大雁塔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 陝西 省 西安 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法師自 印度 歸來帶回大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為了供奉和儲藏這些寶物,親自設計並指導施工建造了慈恩寺塔,因仿 印度 雁塔樣式,故稱雁塔。後來薦福寺內又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為了區別,人們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薦福寺塔叫作小雁塔。
其中關於大雁塔最有名的詩句出自唐代章八元的《題慈恩寺塔》
題慈恩寺塔
【作者】章八元 【朝代】唐
十層突兀在虛空,四十門開面面風。
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天中。
回梯暗踏如穿洞,絕頂初攀似出籠。
落日 鳳城 佳氣合, 滿城 春樹雨濛濛。
另一首,想必大家耳熟能詳的詩是唐代孟郊的《登科後》
更鼓在每天夜間擊打三次,第一次是日落後19時--21時,名為起更,是關閉城門信號;
第二次是夜半時刻約22時--24時,是警戒行人;
第三次是在日出之前,約早晨5時--7時,名為亮更,亦稱五更,是開啟城門和宮門信號。
更鼓的敲擊節奏和擊打點數,在不同時期不同場合都不同
近代 西安 鼓樓更鼓的敲擊方法流傳至今的,俗稱“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 進入鼓樓中央正室,一覽 中國 鼓文化 ,陳設著有自古以來各式各樣的鼓,有陶鼓、鼉鼓、石鼓、盾鼓、虎座鳥架鼓、跨鼓、戰鼓、都曇鼓、答臘鼓、象腳鼓、 銅鼓 等幾十種。 神鼓,就是跳大神用的,哈哈 這裡一會將上演民族鼓樂表演,具體時間我忘拍了,大家自行網上查找吧,當天挺幸運,逛到這也差不多開演了,一次十多分鐘,宮廷樂器音調雖簡單,但還是很悅耳的 在鼓樓第三檐下,南北各懸匾額一塊,南面為“文武盛地”,北匾為“聲聞於天”。“文革”時期,大量文物古建築遭到人為毀壞,兩牌匾也未能幸免。從此人們相傳中的 中國 兩匾, 山海關 的“天下第一關”和 西安 鼓樓的“文武盛地”就只有一匾了。 站在鼓樓的外廊道上,與之遙遙相對的就是鐘樓,兩樓交相輝映,互相守護,凝望了千年。
晨鐘暮鼓,互訴衷腸啊 晚上去了大雁塔,在噴泉廣場稍做休息,它是目前全國乃至 亞洲 最大的音樂噴泉廣場,觀看了音樂噴泉,噴泉不噴泉不知道,反正那天夜裡是人山人海,我與大雁塔只能是相忘於江湖了 大雁塔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 陝西 省 西安 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法師自 印度 歸來帶回大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為了供奉和儲藏這些寶物,親自設計並指導施工建造了慈恩寺塔,因仿 印度 雁塔樣式,故稱雁塔。後來薦福寺內又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為了區別,人們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薦福寺塔叫作小雁塔。
其中關於大雁塔最有名的詩句出自唐代章八元的《題慈恩寺塔》
題慈恩寺塔
【作者】章八元 【朝代】唐
十層突兀在虛空,四十門開面面風。
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天中。
回梯暗踏如穿洞,絕頂初攀似出籠。
落日 鳳城 佳氣合, 滿城 春樹雨濛濛。
另一首,想必大家耳熟能詳的詩是唐代孟郊的《登科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