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北之旅——漠河
2016年1月24日至1月26日,畢業前最後一個寒假,北上 漠河 ,尋訪最北的風景。 行程規劃篇樓主在 北京 念書,男生,獨自出行,時間安排上比較自由。出行的計劃是 漠河 和 哈爾濱 ,具體的行程是:
1月23日 Z157 北京 —— 哈爾濱 6:18——16:52
1月23日 K7039 哈爾濱 —— 漠河 18:36——11:35(次日)
1月26日 K7042 漠河 —— 哈爾濱 16:05——11:42(次日)
1月29日返回 北京 。
樓主因為很遲才確定出行的時間,所以買票比較遲。不過,從 哈爾濱 往返 漠河 的車票一直都比較充足,從 漠河 返回 哈爾濱 的車票我是出發的前一天才買的。要是之後出行的小伙伴提前訂從 漠河 返回 哈爾濱 的票沒有看到卧鋪,不妨等等看,等到要坐車的前一兩天再看看,說不定就有卧鋪了(樓主親身經歷。包車的範師傅提前告訴我返回的車票非常多,甚至可以到了 漠河 車站現買現走,所以我在沒有卧鋪的情況下一直沒有買回程的票,直到出發的前一天看到有卧鋪才買票)。
之前看各種攻略, 漠河 的旅程基本上是4天的行程才會玩得比較足夠,不過樓主事實上只用兩天半的時間就逛完了北紅村、 北極 村、 漠河 縣城的所有想玩的景點,並且還有一些意外的驚喜,感覺非常盡興,時間上很足夠,這要很大歸功於包車的範師傅對整個旅程和景點的豐富經驗。不急不急,後文還有更詳細的對景點的介紹(偷笑臉)。
出行裝備篇樓主是南方人,出行前詢問 東北 同學關於 東北 尤其是 黑龍江 的天氣狀況和出行建議,一致的口徑是:多穿點!(帝都妖風已經這麼冷了你們是認真的嗎……)所以花了很多的心思考慮出行的裝備的問題,現在寫下來,希望對以後來這裡玩的小伙伴有幫助啦~
1\. 45L背包一個
2\. 衝鋒衣和衝鋒褲
3\. 抓絨衣和抓絨褲
4\. 非常厚的一件羽絨服
5\. 保暖衣褲
6\. 高幫徒步鞋
7\. 絨帽
8\. 圍巾
9\. 登山杖
10\. 手套(兩副,一副厚手套一副薄手套)
11\. 雪套
12\. 口罩
關於出行裝備的反思:
樓主在 漠河 的三天里,前兩天天氣還不錯,比較溫暖,第三天直降到接近零下40度,超級冷……不過整體感覺自己的這些東西足夠了。
漠河 的天屬於“蔫兒冷”,不起風的那種乾冷,所以衝鋒衣褲的防風作用基本上可以無視了。不過樓主喜歡在雪地里蹦躂甚至打滾什麼的,所以衝鋒衣褲防水防雪防水對於樓主還是很棒的。如果來玩的小伙伴不喜歡那麼鬧騰地玩,不至於在雪地里打滾的話,事實上可以不用衝鋒衣褲,羽絨服就好。
鑒於樓主歡脫玩雪的屬性,雪套和登山杖也是為此而生的……一些沒有人踩的雪基本上都沒過膝蓋,沒有雪套的話雪進到鞋子里會很難受。(我不會告訴你為了坐在雪地里好好看日出日落我還帶了防潮墊……)
不過有些東西大家還是一定要帶的啦,厚厚的羽絨服,絨帽(保護頭部和耳朵),圍巾,手套都必不可少。樓主戴眼鏡,戴上口罩常常會因為水汽迷住眼鏡阻擋自己看風景,所以帶了口罩基本上沒用過,一般都還好,特別冷的時候都是用圍巾擋擋。
在 漠河 的游玩事實上沒有那麼得冷(除了龍江第一灣,隨後再說),因為游玩都是靠車,在車上有空調,進屋也有暖氣,只有下車的時候可能會冷。而下車以後都會動起來,所以其實還好。樓主其實大多數時候都沒有穿那件厚厚的羽絨服,只有要出去室外待超過半個小時以上才會把羽絨服加上。其餘的時候,都是衝鋒衣加上抓絨就覺得還好了。
關於背包,其實換成拉桿箱也很好,因為去景點玩都可以把東西放在車上或者旅社。不過如果在 漠河 縣城游玩的話背包會稍微方便一點。考慮每個人的偏好,還可以有選擇的帶防曬霜、唇膏、墨鏡以及一些臉部保濕的產品。 漠河景點篇終於到了激動人心的景點篇啦!
談到景點,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關於包車師傅的事情。 漠河 景點是一條環線,路上交通不便,尤其是冬天,不包車基本上不能出行玩耍。所以,找一個靠譜的師傅非常重要。樓主比較lucky啦,找到的範師傅特別棒,經驗豐富,安排很周到,會根據顧客的需求提供各種建議和安排線路,路上各種幫顧客省錢,而且自己收的錢還超級實惠,簡直不能更贊(範師傅拼車的錢是150元/人,其餘住宿、門票等可以自行安排也可以拜托範師傅安排,還有套餐價)!而且範師傅對 大興安嶺 、 漠河 一帶的風土人情、歷史沿革都非 常熟 悉,又風趣幽默,所以一路上聽到了非常多有趣的故事。
第一天行程1月24日中午抵達 漠河 縣火車站,之前在車上已經吃過午飯,範師傅在車站接到我以後就開始了第一天的行程。
漠河 縣城火車站——九曲十八彎——白樺林——63橋(銘心橋)——28站(清朝年間去胭脂溝淘金 的驛站)——北紅村(入住北紅村)
↑漠河火車站 發往最北的火車
↑九曲十八彎 九曲十八彎的冬日景色。明明是大中午,太陽卻像南方下午三四點鐘一樣掛在西陲。
↑白樺林 靜謐的白樺林,空曠無人,一個人走進樹林深處,只有鞋子踩在雪上吱嘎吱嘎的聲音。
↑白樺林 白樺林旁的公路,特別適合拍公路照。
↑63大橋 63大橋。大家看到那一個個石墩子了嗎?可是有神奇作用的哦。範師傅告訴我們說,這個石墩子有兩個作用,一是開春的時候,冰雪融化,冰塊巨大,向下游漂去,這個石墩子能擋住冰塊兒,保護大橋;二是春末和夏季的時候,江水湍急,石墩子能減緩水流的速度,並使之分流兩邊,保護大橋。當然也因為這兩個原因,石墩子只在上游才有。知道了這個小知識,這座大橋在我眼裡忽然就變得不一樣起來了呢。
↑北紅村 下午3點半左右,來到了北紅村,入住村口人家。北紅村是事實上地理最北的村莊,而不是 北極 村。這是一個還沒有被開發出來的小鎮,基本上完整地保留了這裡人們的生活方式。靜謐而祥和,太喜歡這個地方了。
↑北紅村 第一次睡火炕!簡直不要太舒服(偷笑臉)
↑北紅村 看到快日落了,放下行李,趕緊跑出去看日落了。出了院子20米就到村口了,這裡就是一個絕佳的觀看日落的地點。後來我還深一腳淺一腳跑到了 黑龍江 上,霸占了整個江面,躺下來看日落,簡直不要太開心。(不過手機凍沒電了,只好把美景藏在腦海裡了)
↑北紅村 晚上吃飯,遇到了從 湖北 一個人來玩的“最美王阿姨”,超級熱情活潑可愛(其實一開始我是叫她姐姐的,後來她讓我改叫阿姨,哈哈,這裡也可以看出王阿姨有多可愛了),她為了找北費勁心思來到了這裡,特別特別興奮!還請我吃了晚飯!超級好吃!
↑北紅村 吃過晚飯以後,範師傅又帶我和王阿姨去北紅村裡逛了逛。1月24日和1月25日正好是陰曆十五和十六,沒有看到浩瀚的銀河,卻見到了清美的明月。村子里瀰漫著那種燒柴火的淡香,充滿了農家的氣息,一路上又聽來了好多有趣的故事。
↑北紅村 第二天一早,我又自己跑出來在村子里逛,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景色, 比如 前面兩隻早起“晨練”的小狗(偷笑)
↑北紅村 一大早出行的老伯就坐著馬拉雪橇。
↑北紅村 一大早起來喂牛和馬的村民。草垛子堆得好高。聽範師傅說村民們也只在冬天里喂喂,入春草綠了以後,這些馬和牛就自己跑出去吃草了,跑去了老遠的地方,入秋了以後他們又都自己回來了。哈哈,好忠誠又聰明的動物們。
↑北紅村 這種建築當地語言叫“木合楞”。 漠河 盛產木材,卻不能造磚,所以當地的最初居民的房屋大都是這種形式的。大塊的粗木頭相互咬合,在縫隙處塞上泥土甚至糊上紙,就成了房屋。可是對於一個南方孩紙,你敢相信這一套如此厚實的大好實木建造的房屋是用來住牛和馬的嗎……看得我只覺得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可是在北紅村能住得起磚瓦房的才是大戶人家呢。 第二天行程逛完回來不久就開始了第二天的行程啦。
北紅村——北紅哨所—— 烏蘇 里淺灘——龍江第一灣——聖誕滑雪場——聖誕村—— 北極 村(入住 北極 村)
↑北紅哨所 北紅哨所。旁邊是 黑龍江 ,對面就是 俄羅斯 。
↑烏蘇里淺灘 烏蘇 里淺灘。
從北紅村開往 烏蘇 里淺灘的路上,有一段路車子是開在冰凍的 黑龍江 江面上的哈哈,超級有趣。聽說車子能開這段路是因為邊防部隊要巡邏,用軍用車在江面上推出了一條路來,後來的車也就可以在江面上走了。中俄邊界線的這一段是按照 黑龍江 主航道的中心線為界,江面上一路插著這種小旗子,在北紅哨所的那一段還立起了柵欄。何謂主航道中心線,看這些旗子的走向有非常深刻的體現。我是獨自出行,一起拼範師傅車的是來自 上海 的徐大哥一家,小朋友才8歲,超級可愛。我倆橫跨中俄兩國的合照。
↑烏蘇里淺灘 烏蘇 里淺灘有幾個找北的標誌。這是和徐大哥一家合影,徐大哥一家人都超好,這幾天都一直蹭他們的飯~和他們有緣在這裡相聚真的是我的福份。
↑烏蘇里淺灘 和靠譜的範師傅合影一張。
↑黑龍江第一灣 龍江第一灣。上這裡可是要爬山的,據說有888個臺階。臺階很滑,要小心爬,關鍵是有大風……山頂和山腳都是蔫兒冷沒風,爬山過程卻是一陣陣寒風,“風刮子”刮在臉上冷得人簡直要“涕泗橫流”。為了看風景還一直不帶口罩,所以……做好心理準備吧……
下了龍江第一灣吃在這裡過午飯,就直奔 北極 村而去啦。入村要買門票,聖誕村也在 北極 村裡面,據說 北極 村擴張到快要和 漠河 縣城一樣大了哈哈。
↑北極聖誕村 聖誕滑雪場。
↑北極聖誕村 聖誕村裡的聖誕郵局,和最北郵局是一家。聖誕村裡還有些雪雕,還有冰屋。
離開聖誕村就直接進了 北極 村居住區了,哈哈,晚上住在了 北極 村的村長家呢!
第三天行程這一天下午的火車,上午在 北極 村玩耍各種找北,下午就去了 漠河 縣城。
金雞之冠——138界碑—— 中國 北極 點——最北郵局—— 漠河 縣城—— 北極 星廣場——松苑公園—— 大興安嶺 五六火災紀念館
↑北極村 第二天早上起來,我又獨自出門溜達去了,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景色。 比如 ,晨起村民們生火做飯從煙囪里升起的青煙。走在村子里聽到了邊防部隊早訓嘹亮的口號聲。
↑北極村 還有不能忘記的壯美的最北日出。
回來吃過早飯以後就去沙洲找各種最北景點啦。
↑金雞之冠 金雞之冠。祖國地圖裡的那隻雄雞的雞冠。
↑138號界碑 傳說中的138界碑。
↑神州北極石碑 中國 北極 點。
↑最北郵局 在最北郵局寫一張明信片,然後就回 漠河 縣城啦。
漠河 縣城內景點之間相隔都非常得近,主要景點之間步行即可到達。景點也都不大,逛的時間不用很多。我是大約11點半到達 漠河 縣城,懶懶地找一家當地館子吃了一個午飯,把景點都逛完還能睡一個午覺再去搭4點的火車哈哈。
↑松苑原始森林公園 松苑公園。很小的松樹林,關於松苑公園的傳說和來歷很有趣。
↑北極星廣場 北極 星廣場。上面有一些冰雕,還有一個冰滑梯!(偷笑)
1月23日 Z157 北京 —— 哈爾濱 6:18——16:52
1月23日 K7039 哈爾濱 —— 漠河 18:36——11:35(次日)
1月26日 K7042 漠河 —— 哈爾濱 16:05——11:42(次日)
1月29日返回 北京 。
樓主因為很遲才確定出行的時間,所以買票比較遲。不過,從 哈爾濱 往返 漠河 的車票一直都比較充足,從 漠河 返回 哈爾濱 的車票我是出發的前一天才買的。要是之後出行的小伙伴提前訂從 漠河 返回 哈爾濱 的票沒有看到卧鋪,不妨等等看,等到要坐車的前一兩天再看看,說不定就有卧鋪了(樓主親身經歷。包車的範師傅提前告訴我返回的車票非常多,甚至可以到了 漠河 車站現買現走,所以我在沒有卧鋪的情況下一直沒有買回程的票,直到出發的前一天看到有卧鋪才買票)。
之前看各種攻略, 漠河 的旅程基本上是4天的行程才會玩得比較足夠,不過樓主事實上只用兩天半的時間就逛完了北紅村、 北極 村、 漠河 縣城的所有想玩的景點,並且還有一些意外的驚喜,感覺非常盡興,時間上很足夠,這要很大歸功於包車的範師傅對整個旅程和景點的豐富經驗。不急不急,後文還有更詳細的對景點的介紹(偷笑臉)。
出行裝備篇樓主是南方人,出行前詢問 東北 同學關於 東北 尤其是 黑龍江 的天氣狀況和出行建議,一致的口徑是:多穿點!(帝都妖風已經這麼冷了你們是認真的嗎……)所以花了很多的心思考慮出行的裝備的問題,現在寫下來,希望對以後來這裡玩的小伙伴有幫助啦~
1\. 45L背包一個
2\. 衝鋒衣和衝鋒褲
3\. 抓絨衣和抓絨褲
4\. 非常厚的一件羽絨服
5\. 保暖衣褲
6\. 高幫徒步鞋
7\. 絨帽
8\. 圍巾
9\. 登山杖
10\. 手套(兩副,一副厚手套一副薄手套)
11\. 雪套
12\. 口罩
關於出行裝備的反思:
樓主在 漠河 的三天里,前兩天天氣還不錯,比較溫暖,第三天直降到接近零下40度,超級冷……不過整體感覺自己的這些東西足夠了。
漠河 的天屬於“蔫兒冷”,不起風的那種乾冷,所以衝鋒衣褲的防風作用基本上可以無視了。不過樓主喜歡在雪地里蹦躂甚至打滾什麼的,所以衝鋒衣褲防水防雪防水對於樓主還是很棒的。如果來玩的小伙伴不喜歡那麼鬧騰地玩,不至於在雪地里打滾的話,事實上可以不用衝鋒衣褲,羽絨服就好。
鑒於樓主歡脫玩雪的屬性,雪套和登山杖也是為此而生的……一些沒有人踩的雪基本上都沒過膝蓋,沒有雪套的話雪進到鞋子里會很難受。(我不會告訴你為了坐在雪地里好好看日出日落我還帶了防潮墊……)
不過有些東西大家還是一定要帶的啦,厚厚的羽絨服,絨帽(保護頭部和耳朵),圍巾,手套都必不可少。樓主戴眼鏡,戴上口罩常常會因為水汽迷住眼鏡阻擋自己看風景,所以帶了口罩基本上沒用過,一般都還好,特別冷的時候都是用圍巾擋擋。
在 漠河 的游玩事實上沒有那麼得冷(除了龍江第一灣,隨後再說),因為游玩都是靠車,在車上有空調,進屋也有暖氣,只有下車的時候可能會冷。而下車以後都會動起來,所以其實還好。樓主其實大多數時候都沒有穿那件厚厚的羽絨服,只有要出去室外待超過半個小時以上才會把羽絨服加上。其餘的時候,都是衝鋒衣加上抓絨就覺得還好了。
關於背包,其實換成拉桿箱也很好,因為去景點玩都可以把東西放在車上或者旅社。不過如果在 漠河 縣城游玩的話背包會稍微方便一點。考慮每個人的偏好,還可以有選擇的帶防曬霜、唇膏、墨鏡以及一些臉部保濕的產品。 漠河景點篇終於到了激動人心的景點篇啦!
談到景點,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關於包車師傅的事情。 漠河 景點是一條環線,路上交通不便,尤其是冬天,不包車基本上不能出行玩耍。所以,找一個靠譜的師傅非常重要。樓主比較lucky啦,找到的範師傅特別棒,經驗豐富,安排很周到,會根據顧客的需求提供各種建議和安排線路,路上各種幫顧客省錢,而且自己收的錢還超級實惠,簡直不能更贊(範師傅拼車的錢是150元/人,其餘住宿、門票等可以自行安排也可以拜托範師傅安排,還有套餐價)!而且範師傅對 大興安嶺 、 漠河 一帶的風土人情、歷史沿革都非 常熟 悉,又風趣幽默,所以一路上聽到了非常多有趣的故事。
第一天行程1月24日中午抵達 漠河 縣火車站,之前在車上已經吃過午飯,範師傅在車站接到我以後就開始了第一天的行程。
漠河 縣城火車站——九曲十八彎——白樺林——63橋(銘心橋)——28站(清朝年間去胭脂溝淘金 的驛站)——北紅村(入住北紅村)














北紅村——北紅哨所—— 烏蘇 里淺灘——龍江第一灣——聖誕滑雪場——聖誕村—— 北極 村(入住 北極 村)


從北紅村開往 烏蘇 里淺灘的路上,有一段路車子是開在冰凍的 黑龍江 江面上的哈哈,超級有趣。聽說車子能開這段路是因為邊防部隊要巡邏,用軍用車在江面上推出了一條路來,後來的車也就可以在江面上走了。中俄邊界線的這一段是按照 黑龍江 主航道的中心線為界,江面上一路插著這種小旗子,在北紅哨所的那一段還立起了柵欄。何謂主航道中心線,看這些旗子的走向有非常深刻的體現。我是獨自出行,一起拼範師傅車的是來自 上海 的徐大哥一家,小朋友才8歲,超級可愛。我倆橫跨中俄兩國的合照。



下了龍江第一灣吃在這裡過午飯,就直奔 北極 村而去啦。入村要買門票,聖誕村也在 北極 村裡面,據說 北極 村擴張到快要和 漠河 縣城一樣大了哈哈。


離開聖誕村就直接進了 北極 村居住區了,哈哈,晚上住在了 北極 村的村長家呢!
第三天行程這一天下午的火車,上午在 北極 村玩耍各種找北,下午就去了 漠河 縣城。
金雞之冠——138界碑—— 中國 北極 點——最北郵局—— 漠河 縣城—— 北極 星廣場——松苑公園—— 大興安嶺 五六火災紀念館


回來吃過早飯以後就去沙洲找各種最北景點啦。




漠河 縣城內景點之間相隔都非常得近,主要景點之間步行即可到達。景點也都不大,逛的時間不用很多。我是大約11點半到達 漠河 縣城,懶懶地找一家當地館子吃了一個午飯,把景點都逛完還能睡一個午覺再去搭4點的火車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