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 | 一塊八毛買一杯咖啡
有時候我想,是不是某個城市所呈現出的狀態就是跟它的經濟狀況有關,像我們常說 朝鮮 就像七八十年代的 中國 ,是因為當下的經濟能力決定了城市和人們的生活狀態。
雖然文化背景下的城市風貌,人類種族,語言都有所不同,然而身處其中去生活的時候,就會發現有些東西異樣地熟悉。
突尼斯 經濟不發達,很多地方都還很朴素,漫步在 突尼斯 的幾日,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個時間旅行,很多場景和經歷,都讓我回憶起十幾年前的家鄉。
1
因為我天生的懶惰+男友對休閑度假的狂熱喜愛,行程安排之初,就確定了這將是一個每天只做一件事情,只去一個地方,或者什麼也不做,哪兒也不去的懶散之旅。 入住Lilia的房子之後,更加確信了這一點,甚至於最重要的事情,是首先詢問了一下家附近的菜市場在哪裡。
旅行中做飯這件事情,是下廚愛好者,我本人,每每在旅行中最喜歡的部分。
特別是在Lilia的廚房裡看到長得歪歪扭扭的深綠色辣椒,純正鮮紅的番茄,和個子小小,紅到發紫的草莓,我幾乎就能確認,這裡的食材,一定是有機無公害無催熟的美味。不像 德國 超市裡長的整整齊齊的胡蘿蔔,一模一樣的番茄和甜椒,美則美已,吃起來總感覺像是註過水,滋味都打了20%的折扣。 靠近我們民宿的地方,就有個很大的露天市場,傍晚的黃昏里,正是市場最鮮活忙碌的時候,人們你擠著我我擠著你,熙熙攘攘,腳下生煙。
攤在地上大把的洋薊,大蒜葉,和辣椒,一卡車一卡車的洋蔥和土豆,帶著乾泥土的氣息,放開車鬥隨你挑,紅的綠的黃的香料,看一眼都嘗得到的辛辣味。 串了成百上千隻的乾辣椒串兒和乾大蒜氣勢磅礴,肉鋪里 大方 地擺出來的羊頭,羊蹄,塑料盆里泡著的羊腸子。
青紫色的銀魚躺在塑料布上,在紅色的黃色的燈光下閃著奇怪的色澤,熟的過了頭的草莓在夕陽下軟趴趴,每一個都聲嘶力竭:“快買我回家吧!”
深褐色的,掛在枝條上的沙棗,一個個流出糖蜜來,吸引了飛蟲圍著嗡嗡轉。
也有賣各種日用品的攤位,破舊的二手鞋子堆成一個小山,找了左腳,根本沒有頭緒去哪兒找右腳。
賣鬧鐘的攤子,一隻鬧鐘永不疲倦地發出“滴滴滴滴,滴滴滴滴”的響聲,好像我初中時代的噩夢。
塑料梳,一小包一小包的黑色頭繩,印著艷麗老花的梳妝鏡,飄在菜場入口處的紅紅綠綠的絲巾。
有卡車的,堆在卡車上,有商鋪的,大門敞開著,滿滿噹噹的家把式毫無遮攔對你敞開,沒有卡車和鋪子的,隨意地上放個筐,放個小桌,甚至鋪一塊塑料布,就此開張。
這裡真像十幾年前的我的家鄉,像那種每逢三六九一次的大集,人聲鼎沸,雞鴨魚肉,內衣毛巾,蟑螂老鼠藥,現做炸麵食,無所不有,異常熱鬧。
也很像再小一點兒的時候,我家附近的菜場一條街,每逢下午下班時刻,阿姨們騎著自行車路過這裡為晚飯準備食材,有早已熟識的攤販連連招呼。
也有鄉下阿婆自己擔著兩個筐,靦腆地坐在路邊,一看就是很偶爾才來一次,被問到的時候,總是講:“我自己種的,吃不完,就來賣一下。”筐子里的可能是一把小蔥,十幾個長的歪歪扭扭的辣椒,三四個茄子。
我媽媽總會買那個阿婆的東西,因為她講,她的菜是旱地里長出來的,最有滋味。 突尼斯 這裡的蔬菜何嘗不是一樣,土撲撲的樣子,歪歪扭扭各具特色的長相,因為沒有膨大劑而顯得發育不良的個頭,因為沒有催熟劑而格外深沉的顏色,在夏日傍晚里熱烈的夕陽里閃著光。
唯一不同尋常的是,這裡的人幾乎不怎麼叫賣,大家也不太高聲說話,文文靜靜的,所有攤主都似那個媽媽口中文靜害羞的阿婆,蹲坐在自己的蔬菜瓜果背後,來了客人也只是點頭示意,只有那個鬧鐘停不下的嘈雜仿佛可以傳千里。 每當要結賬的時候,我得跟攤主手舞足蹈地比劃才搞得懂是多少錢,翻出書包口袋里一大把硬幣。低著頭挨個翻看到底是幾文,大叔看著我這個手忙腳亂的樣子,一邊笑一邊耐心地等。
後來乾脆不管啦,手掌向上攤開一把錢:你自己取好了!
他們取好了,也會攤在手心裡指著告訴我,這個是一塊錢,這個是三毛錢。等我點點頭說好,才會把錢拿走。
想到Lilia跟我們說,你隨便去買好啦,這附近的鄰居不要太誠實,他們對游客很善良。
選了些辣椒番茄洋蔥,還有手掌大的無籽茭瓜,割了一塊牛肉,還挑了一盒鮮艷的草莓。手裡沉甸甸的重量提醒著我今天可以吃個豐盛的晚餐。
一邊走一邊算計,蔬菜花了一塊三,草莓花了六塊錢。
離開市場之前駐足在沙棗攤子前面考慮良久,那一大把一大把被扎起來的沙棗掛在半空中好像門帘,猶豫著可不可以買一小根,不會講英文的攤主站起來用手比划著跟我們說,你嘗一嘗吧。
剝開一顆放進嘴裡,瞬間嘴裡溢滿了成熟瓜果經過晾曬之後,時間沉澱的甜。
選了一根帶走,一路走一路把沙棗核吐到旁邊泥地上,像個吃著糖葫蘆走在放學路上的小學生。
2
在這個不允許喝酒的國家裡,作為替代,街上會有很多咖啡吧,老城麥地那裡的咖啡館都是比較洋氣的,有很多年輕人。男孩女孩兒都坐在 突尼斯 花毯裝飾的露臺上,小飲一杯咖啡或茶。 走到麥地那的邊緣,老城區里最道地的老式住宅區,這裡的咖啡吧是另外一種光景。
我戲稱之為“男人咖啡館”,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經我觀察,只有男人才會坐在那邊喝咖啡,大白天的任意什麼時刻,路過的時候觀望一下,從未見有女性出入。
這裡應該是男人們交友和休閑的場所,端一杯粗糙的本地咖啡,跟鄰居們攀談一番近況,而這樣的社交,在本地文化里,應該是不會有女性參加的。 一杯意式濃縮只要2塊錢人民幣不到,裝在小小的瓷杯里,在煙熏火燎黑洞洞的房間,作為這裡的唯一一個正在點單的,穿著“暴露”的年輕女性,接受著小白帽大鬍子的叔叔們,對我投來隱蔽安靜的目光。
在 上海 ,去過很多很好的咖啡館,那些精美的,散髮著鏡面 光澤 的咖啡機保養得當,每做一杯咖啡,主人都要細心地拿軟布擦拭滴落的水漬。空氣中溫柔的咖啡香讓人精神舒緩,柔和的貴氣。
上圖為 上海 的Arabica,精緻咖啡的代表,45一杯
這裡不是,這裡的咖啡是粗糙的,工業風的。碩大的咖啡機像個怪物盤踞在櫃臺裡面,咖啡機邊緣磕出來的咖啡碎片粉末散落一地,廢棄的咖啡渣冒著蒸汽被隨便甩在一個大桶里,並無烘豆機的這裡,空氣中也瀰漫著火燒咖啡豆一樣的刷啦啦的煙。
突尼斯 叔伯們也隱藏在這煙里,分不清是烘烤咖啡豆煙塵還是他們嘴裡吐出的水煙,他們坐在那背後,默不作聲,你若是望過去,他們也不會避開望著你的眼神。
我聯想到很多欠發達地區會從發達地區進口報廢汽車的事情,說不定這裡的咖啡機也是這樣進口而來。可能是 法國 哪個老咖啡館淘汰了的機器,輾轉賣到這裡,又兢兢業業工作十幾個春秋。
突尼斯 飲料店里賣草莓奶昔的小哥,給我多加了糖,遞給我的時候說,給你的,是雙倍甜。他應該是很得意這一舉動,卻根本想不到地球這一端的時髦女孩們,點飲料都要三分或無糖。 “最甜的女孩要喝最甜的果汁”,也不忍心拒絕,擺出笑臉接過來,畢竟這一杯糖,其實是小哥的美意。
卻意外地好喝,它讓我想起小學的時候門口小賣部賣的一種叫“草莓醬”的自製雪糕,旱地小草莓打碎之後的鮮,加很多白砂糖的甜,咬一口,帶著草莓籽沙粒般的口感,很朴素,細微的味道要細細地用牙齒和舌頭抿開慢慢品嘗。 雖然甜的過分,卻讓人忍不住覺得喜歡,幸福感應該就是夏日炎炎里喝一杯滿糖的飲料,唇齒黏膩。
在這裡閑逛,我常常都會覺得自己回到了零幾年那個時候的我的老家。樓下賣涼皮的,賣發麵餅,蔥油餅,燜子和炸雞架的,跟賣菜的攤子們擠在一起,路上隨處可見的大蔥葉子和洋蔥皮,未經打掃的樣子,濃濃的煙火氣。
買上一個大蔥捲餅,刷一層厚厚的甜咸醬,再拎一兜塑料袋散啤,一路吃吃喝喝回家去。 最後兩天從 哈馬馬特 回 突尼斯城 ,換了一間靠近機場的民宿,出門在附近市場探索的時候,也發現了像樣的當地小吃攤。同樣煙熏火燎的爐子,做餅的女人雙手翻飛,旋出一片一片大餅,熱氣騰騰的餅皮子攤上Mechouia,碾碎的白煮蛋和辣椒醬,再根據個人喜好加入其它配料,就是 突尼斯 版本的大蔥捲餅了。
機場里有點貴的Mechouia醬
一手拎著法棍雞蛋西紅柿,一手握著捲餅一口一口地吃。走到半路吃完了,猶豫再三,折返回去再買一份。
“今晚不吃飯啦!”
這樣的話,我曾也常對我媽說,一放學,學校門口賣的小吃吃一路,到家已經飽了肚子。 這裡的一切都很像回憶中的家鄉,半面膠東小城和半面濱海漁村的結合,雖然這裡的人長的不一樣,語言也不一樣,然而那感覺和氣氛是一樣的。
突尼斯 叔伯們坐在咖啡廳里望著我的目光,跟當年坐在村頭放下扁擔在休息,看著我的阿伯是一樣的。 小賣部里的玻璃展示櫃,隱藏在山一樣高且豐富貨品背後的店主,插滿了花花綠綠棒棒糖,和奇怪的幾毛錢一包的小零食,跟我小學時最喜歡去的學校商店是一樣的。
湛藍的天,炙熱的陽光,每逢傍晚就吹起的涼風和稀稀拉拉收掉攤子的作息,跟我那八點公交就停運的家鄉也是一樣的。
不由自主地調整了自己的作息,晚上八點鐘吃好飯收拾好便躺進被子里舒展腳底板的樣子,跟那個寫完作業就乖乖去睡覺的小學生我,也是一樣的。
這裡就是國內十幾年前的小縣城,這一趟行程,不僅僅是空間地點的變化,也仿佛真是時間旅行,像一種魔幻的力量在作用,總覺得自己在這裡,變得又天真了一些。
夏日午睡起來,而我依然是小孩。
拿著爺爺給我的兩塊錢去小賣部買糖。
(未完待續)
下期預告:在 突尼斯 逛街
落地 突尼斯 ,接待我的女房東
個人微信公眾號:一場未知的膠片攝影之旅
雖然文化背景下的城市風貌,人類種族,語言都有所不同,然而身處其中去生活的時候,就會發現有些東西異樣地熟悉。
突尼斯 經濟不發達,很多地方都還很朴素,漫步在 突尼斯 的幾日,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個時間旅行,很多場景和經歷,都讓我回憶起十幾年前的家鄉。
1
因為我天生的懶惰+男友對休閑度假的狂熱喜愛,行程安排之初,就確定了這將是一個每天只做一件事情,只去一個地方,或者什麼也不做,哪兒也不去的懶散之旅。 入住Lilia的房子之後,更加確信了這一點,甚至於最重要的事情,是首先詢問了一下家附近的菜市場在哪裡。
旅行中做飯這件事情,是下廚愛好者,我本人,每每在旅行中最喜歡的部分。
特別是在Lilia的廚房裡看到長得歪歪扭扭的深綠色辣椒,純正鮮紅的番茄,和個子小小,紅到發紫的草莓,我幾乎就能確認,這裡的食材,一定是有機無公害無催熟的美味。不像 德國 超市裡長的整整齊齊的胡蘿蔔,一模一樣的番茄和甜椒,美則美已,吃起來總感覺像是註過水,滋味都打了20%的折扣。 靠近我們民宿的地方,就有個很大的露天市場,傍晚的黃昏里,正是市場最鮮活忙碌的時候,人們你擠著我我擠著你,熙熙攘攘,腳下生煙。
攤在地上大把的洋薊,大蒜葉,和辣椒,一卡車一卡車的洋蔥和土豆,帶著乾泥土的氣息,放開車鬥隨你挑,紅的綠的黃的香料,看一眼都嘗得到的辛辣味。 串了成百上千隻的乾辣椒串兒和乾大蒜氣勢磅礴,肉鋪里 大方 地擺出來的羊頭,羊蹄,塑料盆里泡著的羊腸子。
青紫色的銀魚躺在塑料布上,在紅色的黃色的燈光下閃著奇怪的色澤,熟的過了頭的草莓在夕陽下軟趴趴,每一個都聲嘶力竭:“快買我回家吧!”
深褐色的,掛在枝條上的沙棗,一個個流出糖蜜來,吸引了飛蟲圍著嗡嗡轉。
也有賣各種日用品的攤位,破舊的二手鞋子堆成一個小山,找了左腳,根本沒有頭緒去哪兒找右腳。
賣鬧鐘的攤子,一隻鬧鐘永不疲倦地發出“滴滴滴滴,滴滴滴滴”的響聲,好像我初中時代的噩夢。
塑料梳,一小包一小包的黑色頭繩,印著艷麗老花的梳妝鏡,飄在菜場入口處的紅紅綠綠的絲巾。
有卡車的,堆在卡車上,有商鋪的,大門敞開著,滿滿噹噹的家把式毫無遮攔對你敞開,沒有卡車和鋪子的,隨意地上放個筐,放個小桌,甚至鋪一塊塑料布,就此開張。
這裡真像十幾年前的我的家鄉,像那種每逢三六九一次的大集,人聲鼎沸,雞鴨魚肉,內衣毛巾,蟑螂老鼠藥,現做炸麵食,無所不有,異常熱鬧。
也很像再小一點兒的時候,我家附近的菜場一條街,每逢下午下班時刻,阿姨們騎著自行車路過這裡為晚飯準備食材,有早已熟識的攤販連連招呼。
也有鄉下阿婆自己擔著兩個筐,靦腆地坐在路邊,一看就是很偶爾才來一次,被問到的時候,總是講:“我自己種的,吃不完,就來賣一下。”筐子里的可能是一把小蔥,十幾個長的歪歪扭扭的辣椒,三四個茄子。
我媽媽總會買那個阿婆的東西,因為她講,她的菜是旱地里長出來的,最有滋味。 突尼斯 這裡的蔬菜何嘗不是一樣,土撲撲的樣子,歪歪扭扭各具特色的長相,因為沒有膨大劑而顯得發育不良的個頭,因為沒有催熟劑而格外深沉的顏色,在夏日傍晚里熱烈的夕陽里閃著光。
唯一不同尋常的是,這裡的人幾乎不怎麼叫賣,大家也不太高聲說話,文文靜靜的,所有攤主都似那個媽媽口中文靜害羞的阿婆,蹲坐在自己的蔬菜瓜果背後,來了客人也只是點頭示意,只有那個鬧鐘停不下的嘈雜仿佛可以傳千里。 每當要結賬的時候,我得跟攤主手舞足蹈地比劃才搞得懂是多少錢,翻出書包口袋里一大把硬幣。低著頭挨個翻看到底是幾文,大叔看著我這個手忙腳亂的樣子,一邊笑一邊耐心地等。
後來乾脆不管啦,手掌向上攤開一把錢:你自己取好了!
他們取好了,也會攤在手心裡指著告訴我,這個是一塊錢,這個是三毛錢。等我點點頭說好,才會把錢拿走。
想到Lilia跟我們說,你隨便去買好啦,這附近的鄰居不要太誠實,他們對游客很善良。
選了些辣椒番茄洋蔥,還有手掌大的無籽茭瓜,割了一塊牛肉,還挑了一盒鮮艷的草莓。手裡沉甸甸的重量提醒著我今天可以吃個豐盛的晚餐。
一邊走一邊算計,蔬菜花了一塊三,草莓花了六塊錢。
離開市場之前駐足在沙棗攤子前面考慮良久,那一大把一大把被扎起來的沙棗掛在半空中好像門帘,猶豫著可不可以買一小根,不會講英文的攤主站起來用手比划著跟我們說,你嘗一嘗吧。
剝開一顆放進嘴裡,瞬間嘴裡溢滿了成熟瓜果經過晾曬之後,時間沉澱的甜。
選了一根帶走,一路走一路把沙棗核吐到旁邊泥地上,像個吃著糖葫蘆走在放學路上的小學生。
2
在這個不允許喝酒的國家裡,作為替代,街上會有很多咖啡吧,老城麥地那裡的咖啡館都是比較洋氣的,有很多年輕人。男孩女孩兒都坐在 突尼斯 花毯裝飾的露臺上,小飲一杯咖啡或茶。 走到麥地那的邊緣,老城區里最道地的老式住宅區,這裡的咖啡吧是另外一種光景。
我戲稱之為“男人咖啡館”,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經我觀察,只有男人才會坐在那邊喝咖啡,大白天的任意什麼時刻,路過的時候觀望一下,從未見有女性出入。
這裡應該是男人們交友和休閑的場所,端一杯粗糙的本地咖啡,跟鄰居們攀談一番近況,而這樣的社交,在本地文化里,應該是不會有女性參加的。 一杯意式濃縮只要2塊錢人民幣不到,裝在小小的瓷杯里,在煙熏火燎黑洞洞的房間,作為這裡的唯一一個正在點單的,穿著“暴露”的年輕女性,接受著小白帽大鬍子的叔叔們,對我投來隱蔽安靜的目光。
在 上海 ,去過很多很好的咖啡館,那些精美的,散髮著鏡面 光澤 的咖啡機保養得當,每做一杯咖啡,主人都要細心地拿軟布擦拭滴落的水漬。空氣中溫柔的咖啡香讓人精神舒緩,柔和的貴氣。
上圖為 上海 的Arabica,精緻咖啡的代表,45一杯
這裡不是,這裡的咖啡是粗糙的,工業風的。碩大的咖啡機像個怪物盤踞在櫃臺裡面,咖啡機邊緣磕出來的咖啡碎片粉末散落一地,廢棄的咖啡渣冒著蒸汽被隨便甩在一個大桶里,並無烘豆機的這裡,空氣中也瀰漫著火燒咖啡豆一樣的刷啦啦的煙。
突尼斯 叔伯們也隱藏在這煙里,分不清是烘烤咖啡豆煙塵還是他們嘴裡吐出的水煙,他們坐在那背後,默不作聲,你若是望過去,他們也不會避開望著你的眼神。
我聯想到很多欠發達地區會從發達地區進口報廢汽車的事情,說不定這裡的咖啡機也是這樣進口而來。可能是 法國 哪個老咖啡館淘汰了的機器,輾轉賣到這裡,又兢兢業業工作十幾個春秋。
突尼斯 飲料店里賣草莓奶昔的小哥,給我多加了糖,遞給我的時候說,給你的,是雙倍甜。他應該是很得意這一舉動,卻根本想不到地球這一端的時髦女孩們,點飲料都要三分或無糖。 “最甜的女孩要喝最甜的果汁”,也不忍心拒絕,擺出笑臉接過來,畢竟這一杯糖,其實是小哥的美意。
卻意外地好喝,它讓我想起小學的時候門口小賣部賣的一種叫“草莓醬”的自製雪糕,旱地小草莓打碎之後的鮮,加很多白砂糖的甜,咬一口,帶著草莓籽沙粒般的口感,很朴素,細微的味道要細細地用牙齒和舌頭抿開慢慢品嘗。 雖然甜的過分,卻讓人忍不住覺得喜歡,幸福感應該就是夏日炎炎里喝一杯滿糖的飲料,唇齒黏膩。
在這裡閑逛,我常常都會覺得自己回到了零幾年那個時候的我的老家。樓下賣涼皮的,賣發麵餅,蔥油餅,燜子和炸雞架的,跟賣菜的攤子們擠在一起,路上隨處可見的大蔥葉子和洋蔥皮,未經打掃的樣子,濃濃的煙火氣。
買上一個大蔥捲餅,刷一層厚厚的甜咸醬,再拎一兜塑料袋散啤,一路吃吃喝喝回家去。 最後兩天從 哈馬馬特 回 突尼斯城 ,換了一間靠近機場的民宿,出門在附近市場探索的時候,也發現了像樣的當地小吃攤。同樣煙熏火燎的爐子,做餅的女人雙手翻飛,旋出一片一片大餅,熱氣騰騰的餅皮子攤上Mechouia,碾碎的白煮蛋和辣椒醬,再根據個人喜好加入其它配料,就是 突尼斯 版本的大蔥捲餅了。
機場里有點貴的Mechouia醬
一手拎著法棍雞蛋西紅柿,一手握著捲餅一口一口地吃。走到半路吃完了,猶豫再三,折返回去再買一份。
“今晚不吃飯啦!”
這樣的話,我曾也常對我媽說,一放學,學校門口賣的小吃吃一路,到家已經飽了肚子。 這裡的一切都很像回憶中的家鄉,半面膠東小城和半面濱海漁村的結合,雖然這裡的人長的不一樣,語言也不一樣,然而那感覺和氣氛是一樣的。
突尼斯 叔伯們坐在咖啡廳里望著我的目光,跟當年坐在村頭放下扁擔在休息,看著我的阿伯是一樣的。 小賣部里的玻璃展示櫃,隱藏在山一樣高且豐富貨品背後的店主,插滿了花花綠綠棒棒糖,和奇怪的幾毛錢一包的小零食,跟我小學時最喜歡去的學校商店是一樣的。
湛藍的天,炙熱的陽光,每逢傍晚就吹起的涼風和稀稀拉拉收掉攤子的作息,跟我那八點公交就停運的家鄉也是一樣的。
不由自主地調整了自己的作息,晚上八點鐘吃好飯收拾好便躺進被子里舒展腳底板的樣子,跟那個寫完作業就乖乖去睡覺的小學生我,也是一樣的。
這裡就是國內十幾年前的小縣城,這一趟行程,不僅僅是空間地點的變化,也仿佛真是時間旅行,像一種魔幻的力量在作用,總覺得自己在這裡,變得又天真了一些。
夏日午睡起來,而我依然是小孩。
拿著爺爺給我的兩塊錢去小賣部買糖。
(未完待續)
下期預告:在 突尼斯 逛街
落地 突尼斯 ,接待我的女房東
個人微信公眾號:一場未知的膠片攝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