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萬代 都江堰游記
都江堰 古稱灌縣,現是 成都 市的一個縣級市,距 成都 100多公里。
到 都江堰 旅游,除了自駕車以外最好的是乘坐城際列車, 成都 北站每天有10幾趟車,發往 青城山 ,在 都江堰 有一站,車費15元,歷時 50分。站前有開往景區的交通車,車費2元。
都江堰 背靠岷山,面對 成都 大平原,岷江是長江上游水量最大的支流,帶著大量的雪山 融水 從 都江堰 流過。在蠶叢和魚鳧的時代,岷江就是一條助紂為孽的害江,水患、旱災交替進行,有“蠶叢和魚鳧,開國何茫然”。的哀嘆。
戰國時期,秦昭王收取巴蜀,李冰任蜀郡太守,經過多年調查於公元前256年開始治理岷江水患,251年, 都江堰 水利工程基本完工。 都江堰 是世界上修建最早的,發揮效益最大的,利用時間最長的水利工程。是世界水利工程的鼻祖。
都江堰 的“二八分沙、四六分水”解決了現在也是世界性難題的分水、排沙問題。
經過歷年完善,到目前 都江堰 已形成灌溉1000萬畝土地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 門票90元,有半票優惠,網上購票88元。從飛沙堰到安瀾索橋有旅游電瓶車接送,要收費的。我總覺得在景區坐電瓶車,有點走馬觀花的意味。 伏龍觀 李冰治水時,岷江有孽龍做怪,李冰的兒子二郎帶著“梅山七兄弟”把孽龍攆到 青城山 ,予以活捉,鎖到了離堆深潭中,並建觀伏龍。 李冰雕像 都江堰 管理局自1974年以來挖出4石像,證明歷代都有雕像,紀念李冰父子。 文字介紹說,這是民工的雕像 ,身穿長袍,手柱木鍬。在後面導游也說;二郎神是眾民工的化身。你信嗎? 明朝鑄“飛龍鐵鼎”。 現在李冰和二郎治水的銅像 各種石碑 都江堰 由魚嘴、飛沙、寶瓶口三部分組成。魚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把洶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 內江 ,外江排洪, 內江 灌溉。飛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作用。寶瓶口控制進水流量,因口的形狀如瓶頸故稱寶瓶口。 內江 水經過寶瓶口流入 川西 平原灌溉農田。從玉壘山截斷的山丘部稱為離堆。 飛沙堰到人字堤的索橋。 由於是枯水期,岷江水道無水。 中間寶瓶口,右邊是離堆。 寶瓶口底寬17米,上寬19米,洪水期寬23米。和飛沙堰以一起起了“節制閘”的作用,“豐旱由人”能自動控制 內江 的進水量。 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李冰父子率領民眾,用火燒紅岩石,再用岷江的雪山之水潑澆,用“熱脹泠縮”之法,使堅硬的岩石乍裂。開拓寶瓶口,用了8年時間。現在仍然讓我們驚嘆,佩服他們的堅強毅力和高度智慧。
在寶瓶口右側,過去有一個末鑿去的形如大象鼻子的岩柱,保護寶瓶口免受直接衝撞。象鼻子已於1947年被洪水沖毀。寶瓶口岩基也因乾百年為飛流衝擊,出現了極大的懸空洞穴。毛澤東1958年視察 都江堰 時說;一千年,一萬年後,將如何?為了加固岩基,1970年冬,灌區堵口截流,抽乾深潭,從兩岸基礎起,共澆註8000多立混凝土,在離堆、寶瓶口築起了銅牆鐵壁,使這個自動控制 內江 水的寶瓶口,更加堅固可靠。 飛沙堰 飛沙堰看似平常,但功用非常之大,是 都江堰 確保 成都 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要害。它的主要作用是當 內江 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餘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流入岷江。另一作用是將上游帶來的泥沙和卵石,從這裡按圓弧拋入外江,確保 內江 通暢,有鬼斧神工之妙。
“深淘灘,低作堰”,淘灘是指飛沙堰一段、 內江 一段河道要深淘,深淘的標準是淘到古人在河底預埋的“卧鐵”為止,才恰到好處,才能保證灌區用水。低作堰就是說飛沙堰有一定高度,高了進水多,低了進水少,都不合適。 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士澆鑄。沒有座標碑文說明,外人是看不出來的。 遠眺飛沙堰 從江 對面看秦堰樓和二王廟。 魚嘴把岷江分為 內江 和外江,外江排洪, 內江 灌溉。 岷江直通 九寨溝 。 魚嘴分水堤,可以隨時隨意的分水。
到 都江堰 旅游,除了自駕車以外最好的是乘坐城際列車, 成都 北站每天有10幾趟車,發往 青城山 ,在 都江堰 有一站,車費15元,歷時 50分。站前有開往景區的交通車,車費2元。
都江堰 背靠岷山,面對 成都 大平原,岷江是長江上游水量最大的支流,帶著大量的雪山 融水 從 都江堰 流過。在蠶叢和魚鳧的時代,岷江就是一條助紂為孽的害江,水患、旱災交替進行,有“蠶叢和魚鳧,開國何茫然”。的哀嘆。
戰國時期,秦昭王收取巴蜀,李冰任蜀郡太守,經過多年調查於公元前256年開始治理岷江水患,251年, 都江堰 水利工程基本完工。 都江堰 是世界上修建最早的,發揮效益最大的,利用時間最長的水利工程。是世界水利工程的鼻祖。
都江堰 的“二八分沙、四六分水”解決了現在也是世界性難題的分水、排沙問題。
經過歷年完善,到目前 都江堰 已形成灌溉1000萬畝土地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 門票90元,有半票優惠,網上購票88元。從飛沙堰到安瀾索橋有旅游電瓶車接送,要收費的。我總覺得在景區坐電瓶車,有點走馬觀花的意味。 伏龍觀 李冰治水時,岷江有孽龍做怪,李冰的兒子二郎帶著“梅山七兄弟”把孽龍攆到 青城山 ,予以活捉,鎖到了離堆深潭中,並建觀伏龍。 李冰雕像 都江堰 管理局自1974年以來挖出4石像,證明歷代都有雕像,紀念李冰父子。 文字介紹說,這是民工的雕像 ,身穿長袍,手柱木鍬。在後面導游也說;二郎神是眾民工的化身。你信嗎? 明朝鑄“飛龍鐵鼎”。 現在李冰和二郎治水的銅像 各種石碑 都江堰 由魚嘴、飛沙、寶瓶口三部分組成。魚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把洶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 內江 ,外江排洪, 內江 灌溉。飛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作用。寶瓶口控制進水流量,因口的形狀如瓶頸故稱寶瓶口。 內江 水經過寶瓶口流入 川西 平原灌溉農田。從玉壘山截斷的山丘部稱為離堆。 飛沙堰到人字堤的索橋。 由於是枯水期,岷江水道無水。 中間寶瓶口,右邊是離堆。 寶瓶口底寬17米,上寬19米,洪水期寬23米。和飛沙堰以一起起了“節制閘”的作用,“豐旱由人”能自動控制 內江 的進水量。 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李冰父子率領民眾,用火燒紅岩石,再用岷江的雪山之水潑澆,用“熱脹泠縮”之法,使堅硬的岩石乍裂。開拓寶瓶口,用了8年時間。現在仍然讓我們驚嘆,佩服他們的堅強毅力和高度智慧。
在寶瓶口右側,過去有一個末鑿去的形如大象鼻子的岩柱,保護寶瓶口免受直接衝撞。象鼻子已於1947年被洪水沖毀。寶瓶口岩基也因乾百年為飛流衝擊,出現了極大的懸空洞穴。毛澤東1958年視察 都江堰 時說;一千年,一萬年後,將如何?為了加固岩基,1970年冬,灌區堵口截流,抽乾深潭,從兩岸基礎起,共澆註8000多立混凝土,在離堆、寶瓶口築起了銅牆鐵壁,使這個自動控制 內江 水的寶瓶口,更加堅固可靠。 飛沙堰 飛沙堰看似平常,但功用非常之大,是 都江堰 確保 成都 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要害。它的主要作用是當 內江 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餘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流入岷江。另一作用是將上游帶來的泥沙和卵石,從這裡按圓弧拋入外江,確保 內江 通暢,有鬼斧神工之妙。
“深淘灘,低作堰”,淘灘是指飛沙堰一段、 內江 一段河道要深淘,深淘的標準是淘到古人在河底預埋的“卧鐵”為止,才恰到好處,才能保證灌區用水。低作堰就是說飛沙堰有一定高度,高了進水多,低了進水少,都不合適。 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士澆鑄。沒有座標碑文說明,外人是看不出來的。 遠眺飛沙堰 從江 對面看秦堰樓和二王廟。 魚嘴把岷江分為 內江 和外江,外江排洪, 內江 灌溉。 岷江直通 九寨溝 。 魚嘴分水堤,可以隨時隨意的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