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都江堰之十八——經典橋梁薈萃
民政府在原址重建新橋, 青城大橋青城大橋是 都江堰 市城西一座橫跨岷江的公路大橋,它不僅是 都江堰 境內五座跨岷江公路大橋的第一座,也是 川西 平原與 汶川 少數民族地區物資交易的重要 通道 ,它的前身是1944年修建的一座木橋“中正橋”。中正橋前身是分別修建於1914年和1922年的兩座木架式廊橋, 永康 橋和 永寧 橋。1933年暴發疊溪海子洪水, 永康 、 永寧 兩座木橋被沖毀。抗日戰爭暴發後,為了支持抗戰,也為了國民政府達官貴人上 青城山 游覽避暑方便,1942年,國民政府在原址重建新橋,仍為木橋 。通橋那天,舉行了盛大的剪彩儀式,世任 成都 行轅主任、 四川 省主席張群、前清朝水利同知官 興文 、國民政府特派官員及灌縣地方大小官員前來祝賀。剪彩當天人山人海,鞭炮如雷,張群故弄玄虛講話到:“為造福兩岸人民,支援抗戰,在蔣總統中正先生的親切關懷下,今天建成此橋,但 永康 、 永寧 二橋名稱已不合時宜,我們應該重新取個響亮而偉大的名字!”說到此,張群讓大家提議,眾說紛紜。 張群虛張聲勢一會,揮手大聲說:“領袖統領抗日,功勛卓著,眾望所歸,我看叫‘中正橋’正合適!”張群話落,國民政府大小官員迫不及待鼓掌附和!”其實橋名早就取好了,禮儀小姐隨即揭去橋頭石碑上的紅綢,“中正橋”三字立刻奪人眼目。建成大橋,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很高興,興緻勃勃踏上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大橋,到 青城山 “視察”。可惜大橋由於偷工減料,是個豆腐渣工程,一年不到,大橋轟然倒塌 。
1949年後,政府為方便兩岸人民來往, 撥款在原中正橋基礎上重修一座木橋,因為灌縣青山綠水,橋西有幽翠聞名於世的 青城山 ,於是重新取名“青城橋”。
1963年3月, 四川 省人民委員會決定重新修橋,經近兩年的 奮戰 ,1965年2月,在中正橋原址基礎上,建成全鋼筋混凝土大橋,取名“青城大橋”。橋長473.8米,寬71.2米,兩邊人行道各1.2米,成了 川西 第一橋“ 都江堰 南橋”後的第二道亮麗風景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