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南潯,探尋江南富豪奢華前衛的私家別院
提起 江南 古鎮,總是有說不完的話語,小橋流水、粉牆黛瓦、飛檐翹角、曲徑通幽、長街曲巷也成為了我們對古鎮的第一印象,也大抵是這幅模樣。如果深入古鎮,每個古鎮又因其人文歷史都有其各自的特點, 比如 周莊 的石橋、 烏鎮 的明清建築群、 紹興 的文化底蘊、 南潯 的水鄉婚禮等,這些需要靜下心來細細體味,方可發現其與眾不同的特色。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古鎮是最難描述的,它有看不完的景,寫不完的故事……這次去的是 南潯 古鎮,也是我第一次到這裡。因 南潯 處於大運河延伸和擴展的河段,所以這裡的河看起來要比其他古鎮要寬很多,民居沿河而建,隨河而走,河道之寬也算是 南潯 的一大特色,這次也有幸遇到了當地一場盛大的水上婚禮,在 南潯 ,新娘子都是坐車搖櫓船慢慢搖到新郎家去的。
另外這裡的私家名宅大多為中西合璧式建築風格,也是 南潯 建築的一大亮點,不僅見證了 南潯 人的 富裕 ,也見證了 南潯 人的思想之前衛。 比如 小蓮莊,即 南潯 “四象”之一劉墉的私家園林;張氏舊宅,即張靜江堂兄張石銘的私家住宅;劉氏梯號,即紅房子,是劉鏞三子劉安泩的私家別林,等等。
剛纔也提到過,對於寫古鎮這點不知如何下筆才好,於是索性按照以下“四步”簡單記錄下此次 南潯 之行的所看所想,當然這其中有些描述並不全面,大家可自行查閱相關文獻以更深入瞭解 南潯 ,瞭解這裡的人文歷史。 第一步:漫游南潯一提起古鎮,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應該是 江南 水鄉古鎮,腦海中的畫面也應該是這樣子的,白牆墨頂的民居沿河而建,船夫搖著烏篷船慢悠悠的行駛在小河中,手撐油紙傘的妙齡少女走在古拱橋上…猶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畫,總是讓人充滿無限的遐思,沒錯,這就是 江南 水鄉所特有的景象。
在 江南 的眾多古鎮中,有知名的也有冷門的,如果要明確其排名是沒有的,每座保存下來的 江南 古鎮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特色,其深邃的歷史文化底蘊及保存下來的古建築群對於考研古時文化都有著舉足輕重的貢獻,只是有些古鎮去的人多了,被大眾所熟知而已, 比如 大家經常提到的 周莊 、 烏鎮 、 西塘 。 去的人多了,自然商業化氣息會更濃郁一些,這樣子也帶來一些不好的體驗,每逢節假日人群擁擠不堪、吃飯住宿等物價也相應提升不少,最主要的是其本質被破壞了,去古鎮本身就是為了尋覓這裡的安靜古樸以放空心靈。而這次就發現了一個古鎮,相對於其它古鎮,這裡更安靜,更古樸,這裡保存有完整的明清建築群,至今還有居民入住其中,商業化氣息並不明顯,這裡便是 南潯 古鎮。 我是第一次來 南潯 ,而且是在周末,從步入古鎮到沿著大街小巷游玩古鎮,並未看到太多的游客,很是安靜。要知道,如果是 烏鎮 或 周莊 的話,也只有早晨可能會有享受如此安靜的時刻,臨河而建一字排開的明清建築群叫做百間樓,倒映在水面甚是好看,當地居民也依然生活在這裡,這才是 江南 水鄉該有的景象。
百間樓是 南潯 的最大亮點,整個建築群沿河蜿蜒而建,長度近400米,建築風格既有明代風格又有清代建築風格,屬於典型的民居樓群建築。兩岸傍河建樓百間,系明代萬曆中禮部尚書 南潯 人董份所建。整個建築群設計精巧,高低錯落,有三疊式馬頭牆,也有琵琶式山牆,房屋前有屋檐,夏季可遮陽,雨季可避雨。 可以看出這裡的商業化氣息並不明顯,頂多有一些居民為了生計做一些小生意,也僅僅是一些綠豆湯、混沌、麵條、茶水這樣的便飯,在河岸邊擺兩張小桌凳,坐在岸邊吃著這裡的當地特色美食,看著美景吹著河風,也是十分的愜意。 沿著岸邊閑逛,石板路兩側擺放著民居家裡用的一些工具及晾曬的衣服,幾乎不怎麼看到游客的蹤影,如果在商業化嚴重的地方,這條石板道也許早已被攤位和游客所占領,走累了可以坐在人家的板凳上,這時他們會過來找你閑聊,只是 南潯 當地的方言真的很難能聽得明白。 在這裡也可以租一條烏篷船泛舟河面,這也是 江南 水鄉的一大特色,就連當地的婚娶都是要依靠這個頭不是很大的烏篷船,烏篷船是水鄉的精靈,更是水鄉的一道靚麗風景線。遇到會唱歌的船家,還可以聽到地道的 南潯 民謠,雖然聽不懂詞義,聽其調調即可。 古鎮內文物建築眾多,其中有嘉業堂藏書樓、“西泠印社”發起人之一張石銘舊宅、劉氏梯號、民國奇人張靜江的故居等保留完整的私家園林,每座宅子都有著自己的故事,粉牆黛瓦,小橋流水,青石小弄,木柵花窗,值得我們去探索,去感受。 由於大運河頔塘運河延伸段流經此處,作為古時絲綢經商要道,這裡的河道顯得比其他古鎮要寬不少,而且石橋也不是那種嬌小型的,個個都是大型拱橋,整體看起來比較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