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觀萬山湖,山環水抱,煙波浩渺;北望王屋山,層巒疊嶂,聳入雲表。”﹌黃麓山周末露營
峰哥特意去買的蚯蚓,玉米粒是為了掉大魚的! 峰哥給我大概講了一下水庫河流等地方野釣的時候調漂的方法和步驟!
一、野釣調漂的目的
調漂的目的除了多上魚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能更好的控制兩餌在水中的狀態,餌料在水中的狀態無非是兩餌卧底、一觸一卧、一懸一觸、兩餌懸浮這四種。可是在實際的釣魚活動中,餌團在水中的狀態不是直觀可見的,它只能通過浮標釣目的多少來間接的反映出來,而要完整地實現餌團在水中的那四個狀態,又與浮標的調目和餌料的比重有關。 二、野釣調漂的關鍵是調目
不論用何種調漂方法,確定調目是前提條件。每位釣友都有自己對調目的認識和習慣,調幾目依據魚情和自己的習慣即可。用一個例子來說明比較直觀、快捷、易懂。只要掌握、理解了這種方法的實質,再融合到自己的調釣法中就可以了。 三、野釣空鉤調漂方法與步驟
設定好調目後接下來進行下一步驟——找底調漂。習慣用空鉤調漂法。採用8目的軟尾標,初步設定調目為4目。
步驟1、初步找底
找好釣位後,根據對象魚先開餌,利用發餌的時間進行調漂。先在下鉤掛大點的鉛皮找底,水底可能有漿層,掛下鉤找底有利於後面的精確找底,讓浮漂視目露出1目,併在以釣點為圓心,半徑15釐米的圈內,前後左右多試幾次,充分掌握釣點的水底情況。
步驟2、初步設定調目
粗調找到底後,將浮標下移15釐米,一定要超過預定調目的長度,修剪鉛皮直到調目為4。 步驟3、精準找底
這一步在調漂過程 中非 常重要。切記先不要上拉浮漂,下鉤搓上單餌拋竿,看看這個餌球是否能讓浮漂剛好沒入水中,最好是平水。此餌就是找底後搓餌團大小的“基餌”,記住這時餌團的大小。
找好“基餌”後再將浮標上移15釐米,下鉤掛基餌進行找底。我讓浮標露出4目。找好後,再於上鉤掛“基餌”拋出,看看此時浮標露幾目。
假設此時標露2目,這時我們可以知道上下兩鉤的間距在浮標的示目上大約是差2目,而這2目就是我們判斷上鉤是否離底的依據。若此時我開始垂釣,所上釣餌一定要小於等於基餌重量,還必須進行一定的微調。因為如果水底的漿層厚的話,釣目肯定要發生變化。若浮漂穩定後,釣目大於4目表示水底有漿層,則需要我們下移浮標將釣目調整為4目。
這時下鉤肯定是觸底、上鉤懸浮,我們可以通過調整上鉤釣餌的大小來控制上鉤離底的程度。若釣目小於4目表示底部漿層薄,只要釣目在2~4目之間,上鉤餌一定是離底、下鉤餌是觸底狀態。而釣目小於2目的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產生的。釣友們應該註意到了小編上面所說的是以“始終有一餌觸底”為出發點的。因為小編堅信釣魚一定要先從底釣起這一原則,再根據魚情,上下改變釣目來適應魚口的變化。 步驟4、精準調整釣目找口
如果魚口不確定,我們可以通過一定的調整來進行應變。首先要說明的是手食是固定不變的!若你改變了手食,就要重新校標。如有口無魚,我個人認為是釣的靈了,上餌方式和大小不變,我們只需通過上移浮標來找魚的實口就行了,找到實口後,再在上鉤掛上“基餌”拋竿看看與剛纔上魚時的釣目有何區別,若釣目變小了,就說明上鉤是懸浮的,並記住這個目數,它在接下來的釣魚過程中,上鉤是浮是觸,你就有了一個很好的依據。若釣目不變,則說明雙鉤均是觸底狀態。
峰哥說了很多,我都沒有記住,更多的是回來請教了度娘,為了下次學習的更快! 峰哥再試釣調整過程,百度了一下,大概如下:
1 有口無魚:釣太靈,上拉浮漂2CM(可以連續上拉5次以內),以上唇連續中魚2次以上為找到正口。
2 中魚為嘴邊上或下顎:此為釣太鈍,每次下拉浮漂1公分,至上唇中魚兩次以上為找到正口。
3 釣底無口:每次下拉浮漂15公分,找到魚所在的水層,此已屬釣離底--釣浮--釣一標深的範疇,需要重新剪鉛調漂,以掛雙餌後,浮漂到位後露出2目左右,另述之。 在峰哥的指導下,麻利地抽出魚竿,拴好魚線、魚鉤,利索地掛上魚餌,然後雙手用力將魚線拉成弓形,左手趁勢一放,魚線就帶著魚餌在魚塘上空划出一道優美的拋物線落進 水裡 ,隨即激起一圈圈微微的水暈,慢慢向四周擴散開去。我滿懷欣喜、目不轉睛地盯著水面上漂浮的魚漂,不敢有絲毫懈怠。只見魚漂在微風吹拂下忽左忽右,忽前忽後,動蕩不安。突然,魚漂時而潛入 水裡 ,時而又浮出水面,仿佛故意在和我捉迷藏,又似乎是魚兒在 水裡 嬉戲、打鬧、挑逗。 河邊佈滿了濃濃的綠意,踏著風兒的節拍,隨風扭動著身姿,風姿綽約,風情萬種,儀態萬端,將周身綴滿的翠綠心甘情願地灑滿池塘。我置身翠綠中,嗅著初秋的味道,春心蕩漾,全然忘卻了此行的使命。朋友大吼聲:“魚兒上鉤了!”我這才如夢初醒,慌亂地提起魚竿,哪兒還有魚兒的影子?我似乎無心在意魚兒的去留,依然躺進秋色里不願醒來。 我伸手觸摸著近在咫尺的翠綠,那綠,嫩嫩的,翠翠的,嬌艷欲滴,仿佛一伸手就會滴下綠汁來,染綠一汪江水,染綠一池的魚兒。我就這樣不小心跌進翠綠里,醉在無邊的春色里,醉倒在池塘邊,渾然忘我!機靈的魚兒見我被眼前的秋色撩撥得心猿意馬,趁機肆無忌憚,小心而大膽地吞掉我手中的魚餌,爾後逃之夭夭,溜之大吉。幾次撲空的我,雖心有不甘,但依然執迷不悟,迷醉在無邊的春色里拔不出來。 陽光灑滿池塘,披在身上,讓人心裡暖暖的。我一手握著魚竿,一邊痴痴地想著:這 水裡 的魚兒被陽光如此撫弄,也一定暖暖的吧?微風吹皺了一池湖水,先前還平靜的水面波光粼粼,碧波蕩漾。我微微閉上雙眼,輕輕揚起頭,貪婪地深吸了一口陽光,合著那滿池的綠意,用心嗅著陽光的味道,嗅著初秋的氣息。突然,朋友大叫了一聲:“你的魚兒上鉤了”我趕緊睜開雙眼,這才發現先前還漂浮在水面上的魚漂早已不見蹤跡。我趕緊提起魚竿,沒想到此時手中的魚竿變得沉甸甸的,不聽使喚。魚線的一端似乎有一股強烈的力量死死地與我對抗著,有一種想拖我下水之嫌。朋友見狀,趕緊跑過來幫忙。 水裡 的魚兒拖著魚線,一會兒朝前,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拼命掙扎著往外逃。和煦的陽光依然灑滿池塘,偶爾有幾隻魚兒迎著暖陽瀟灑自在地躍出水面,一廂情願地與陽光來一個零距離擁抱。很l峰哥默無作聲,都在期盼著那些愚蠢的魚兒會悄然上鉤,然後被撲撲剌剌地釣進魚簍……小的魚兒放生,大的最後也放了。。。 李森同學一下兩條,還沒來得及拍照錄視頻,結果都跑掉了!
快到十一點了,天開始炎熱起來,我們收工,看看這山路,就知道什麼是載重穿越! 在人少的地方,如果運氣好的話,還能碰到野兔、松鼠、小黃鼠狼,從你前方不遠的路面上一竄而過,迅速消失在周邊的草叢裡,悄無蹤跡,你會有一個愣神,然後心裡就莫名生出一個久違的驚喜,在鋼筋水泥澆築的城市叢林里,沒有這些小東西,它們是繁忙勞碌的泄壓閥,它們是辛苦疲憊的釋放劑。 美食水上餐廳地處湖面且四面通透,所以這裡涼風習習,前來就餐的游客非常多。
就餐前,店員會根據人數選擇大小合適的魚,這裡全部是來自園區自己喂養的小浪底 黃河 魚,多為花鰱魚,肉質肥厚,一般個頭都比較大,少則7、8斤重,大則20多斤,庫區內的 黃河 鯉魚, 黃河 大蝦,那味道比魚塘中人工喂養的要鮮美得多。要知道, 黃河 鯉魚乃是國宴上的極品。 這裡所有的菜品都是根據魚來做文章,將一條大魚搭配時令蔬菜,做出甜咸麻辣不同口味十餘種創意菜,開創了 洛陽 黃河 全魚宴的先例。這裡還有一池供游人觀賞的錦鯉,色彩艷麗、泳姿雄然,格外喜人。這次因為時間問題,暫存錯過,錦鯉在此,快許願吧~~ 最後我們選擇了橫水滷肉,它是 河南 省 洛陽 市 孟津 縣橫水鎮的特色美食。 孟津 橫水滷肉名揚一時,享有“豫西名吃”的美名。橫水滷肉肥而不膩,爛而不化,唇齒留香。
相傳當年唐太宗李世民為 平定 叛亂,御駕親征至橫水附近與部分叛軍遭遇,雙方隨即展開廝殺。當地老百姓為犒勞三軍將士殺豬數十頭,煮到肉快半熟時,前方突然傳來了大批士兵受傷急需草藥救治的消息,此時若是再重新燒水熬藥,必定會耽誤大軍行程。情急之下,開藥的老中醫提出把自己開出的數十種草藥投入肉鍋中的主意,如此一來,將士們既能吃肉,又能喝藥,還不耽誤時間,眾人在無奈之下只好照辦。誰知,肉熟後,揭開鍋蓋,竟覺奇香撲鼻,將士們吃後贊不絕口,精神大振,隨後一路勢如破竹、屢戰屢勝。將士報捷時,將滷肉獻給聖上,聖上龍顏大悅,特封橫水滷肉為國宴御菜。經過幾代人的傳承, 孟津 橫水滷肉名揚千古,享有“豫西名吃”的美名! 現在的滷肉店使用祖上傳下滷豬肉秘方,以百年的鹵汁加文火煨肉,並不斷改進,其所滷豬肉,肉爛味美,香氣四溢,百年不衰,食客趨之若騖。這滷肉,小可一人就餐,用“火燒夾滷肉”吃法;大可用滷肉做成全豬宴,從豬頭到豬尾,豬拱嘴、豬耳朵、豬腸、豬肚、豬蹄……等,共有幾十種不同的菜品,豬的上上下下、裡裡外外皆成美味,配以黃瓜、青菜、豆芽利口,最後再來一碗酸辣清湯麵,甚是爽口!
一、野釣調漂的目的
調漂的目的除了多上魚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能更好的控制兩餌在水中的狀態,餌料在水中的狀態無非是兩餌卧底、一觸一卧、一懸一觸、兩餌懸浮這四種。可是在實際的釣魚活動中,餌團在水中的狀態不是直觀可見的,它只能通過浮標釣目的多少來間接的反映出來,而要完整地實現餌團在水中的那四個狀態,又與浮標的調目和餌料的比重有關。 二、野釣調漂的關鍵是調目
不論用何種調漂方法,確定調目是前提條件。每位釣友都有自己對調目的認識和習慣,調幾目依據魚情和自己的習慣即可。用一個例子來說明比較直觀、快捷、易懂。只要掌握、理解了這種方法的實質,再融合到自己的調釣法中就可以了。 三、野釣空鉤調漂方法與步驟
設定好調目後接下來進行下一步驟——找底調漂。習慣用空鉤調漂法。採用8目的軟尾標,初步設定調目為4目。
步驟1、初步找底
找好釣位後,根據對象魚先開餌,利用發餌的時間進行調漂。先在下鉤掛大點的鉛皮找底,水底可能有漿層,掛下鉤找底有利於後面的精確找底,讓浮漂視目露出1目,併在以釣點為圓心,半徑15釐米的圈內,前後左右多試幾次,充分掌握釣點的水底情況。
步驟2、初步設定調目
粗調找到底後,將浮標下移15釐米,一定要超過預定調目的長度,修剪鉛皮直到調目為4。 步驟3、精準找底
這一步在調漂過程 中非 常重要。切記先不要上拉浮漂,下鉤搓上單餌拋竿,看看這個餌球是否能讓浮漂剛好沒入水中,最好是平水。此餌就是找底後搓餌團大小的“基餌”,記住這時餌團的大小。
找好“基餌”後再將浮標上移15釐米,下鉤掛基餌進行找底。我讓浮標露出4目。找好後,再於上鉤掛“基餌”拋出,看看此時浮標露幾目。
假設此時標露2目,這時我們可以知道上下兩鉤的間距在浮標的示目上大約是差2目,而這2目就是我們判斷上鉤是否離底的依據。若此時我開始垂釣,所上釣餌一定要小於等於基餌重量,還必須進行一定的微調。因為如果水底的漿層厚的話,釣目肯定要發生變化。若浮漂穩定後,釣目大於4目表示水底有漿層,則需要我們下移浮標將釣目調整為4目。
這時下鉤肯定是觸底、上鉤懸浮,我們可以通過調整上鉤釣餌的大小來控制上鉤離底的程度。若釣目小於4目表示底部漿層薄,只要釣目在2~4目之間,上鉤餌一定是離底、下鉤餌是觸底狀態。而釣目小於2目的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產生的。釣友們應該註意到了小編上面所說的是以“始終有一餌觸底”為出發點的。因為小編堅信釣魚一定要先從底釣起這一原則,再根據魚情,上下改變釣目來適應魚口的變化。 步驟4、精準調整釣目找口
如果魚口不確定,我們可以通過一定的調整來進行應變。首先要說明的是手食是固定不變的!若你改變了手食,就要重新校標。如有口無魚,我個人認為是釣的靈了,上餌方式和大小不變,我們只需通過上移浮標來找魚的實口就行了,找到實口後,再在上鉤掛上“基餌”拋竿看看與剛纔上魚時的釣目有何區別,若釣目變小了,就說明上鉤是懸浮的,並記住這個目數,它在接下來的釣魚過程中,上鉤是浮是觸,你就有了一個很好的依據。若釣目不變,則說明雙鉤均是觸底狀態。
峰哥說了很多,我都沒有記住,更多的是回來請教了度娘,為了下次學習的更快! 峰哥再試釣調整過程,百度了一下,大概如下:
1 有口無魚:釣太靈,上拉浮漂2CM(可以連續上拉5次以內),以上唇連續中魚2次以上為找到正口。
2 中魚為嘴邊上或下顎:此為釣太鈍,每次下拉浮漂1公分,至上唇中魚兩次以上為找到正口。
3 釣底無口:每次下拉浮漂15公分,找到魚所在的水層,此已屬釣離底--釣浮--釣一標深的範疇,需要重新剪鉛調漂,以掛雙餌後,浮漂到位後露出2目左右,另述之。 在峰哥的指導下,麻利地抽出魚竿,拴好魚線、魚鉤,利索地掛上魚餌,然後雙手用力將魚線拉成弓形,左手趁勢一放,魚線就帶著魚餌在魚塘上空划出一道優美的拋物線落進 水裡 ,隨即激起一圈圈微微的水暈,慢慢向四周擴散開去。我滿懷欣喜、目不轉睛地盯著水面上漂浮的魚漂,不敢有絲毫懈怠。只見魚漂在微風吹拂下忽左忽右,忽前忽後,動蕩不安。突然,魚漂時而潛入 水裡 ,時而又浮出水面,仿佛故意在和我捉迷藏,又似乎是魚兒在 水裡 嬉戲、打鬧、挑逗。 河邊佈滿了濃濃的綠意,踏著風兒的節拍,隨風扭動著身姿,風姿綽約,風情萬種,儀態萬端,將周身綴滿的翠綠心甘情願地灑滿池塘。我置身翠綠中,嗅著初秋的味道,春心蕩漾,全然忘卻了此行的使命。朋友大吼聲:“魚兒上鉤了!”我這才如夢初醒,慌亂地提起魚竿,哪兒還有魚兒的影子?我似乎無心在意魚兒的去留,依然躺進秋色里不願醒來。 我伸手觸摸著近在咫尺的翠綠,那綠,嫩嫩的,翠翠的,嬌艷欲滴,仿佛一伸手就會滴下綠汁來,染綠一汪江水,染綠一池的魚兒。我就這樣不小心跌進翠綠里,醉在無邊的春色里,醉倒在池塘邊,渾然忘我!機靈的魚兒見我被眼前的秋色撩撥得心猿意馬,趁機肆無忌憚,小心而大膽地吞掉我手中的魚餌,爾後逃之夭夭,溜之大吉。幾次撲空的我,雖心有不甘,但依然執迷不悟,迷醉在無邊的春色里拔不出來。 陽光灑滿池塘,披在身上,讓人心裡暖暖的。我一手握著魚竿,一邊痴痴地想著:這 水裡 的魚兒被陽光如此撫弄,也一定暖暖的吧?微風吹皺了一池湖水,先前還平靜的水面波光粼粼,碧波蕩漾。我微微閉上雙眼,輕輕揚起頭,貪婪地深吸了一口陽光,合著那滿池的綠意,用心嗅著陽光的味道,嗅著初秋的氣息。突然,朋友大叫了一聲:“你的魚兒上鉤了”我趕緊睜開雙眼,這才發現先前還漂浮在水面上的魚漂早已不見蹤跡。我趕緊提起魚竿,沒想到此時手中的魚竿變得沉甸甸的,不聽使喚。魚線的一端似乎有一股強烈的力量死死地與我對抗著,有一種想拖我下水之嫌。朋友見狀,趕緊跑過來幫忙。 水裡 的魚兒拖著魚線,一會兒朝前,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拼命掙扎著往外逃。和煦的陽光依然灑滿池塘,偶爾有幾隻魚兒迎著暖陽瀟灑自在地躍出水面,一廂情願地與陽光來一個零距離擁抱。很l峰哥默無作聲,都在期盼著那些愚蠢的魚兒會悄然上鉤,然後被撲撲剌剌地釣進魚簍……小的魚兒放生,大的最後也放了。。。 李森同學一下兩條,還沒來得及拍照錄視頻,結果都跑掉了!
快到十一點了,天開始炎熱起來,我們收工,看看這山路,就知道什麼是載重穿越! 在人少的地方,如果運氣好的話,還能碰到野兔、松鼠、小黃鼠狼,從你前方不遠的路面上一竄而過,迅速消失在周邊的草叢裡,悄無蹤跡,你會有一個愣神,然後心裡就莫名生出一個久違的驚喜,在鋼筋水泥澆築的城市叢林里,沒有這些小東西,它們是繁忙勞碌的泄壓閥,它們是辛苦疲憊的釋放劑。 美食水上餐廳地處湖面且四面通透,所以這裡涼風習習,前來就餐的游客非常多。
就餐前,店員會根據人數選擇大小合適的魚,這裡全部是來自園區自己喂養的小浪底 黃河 魚,多為花鰱魚,肉質肥厚,一般個頭都比較大,少則7、8斤重,大則20多斤,庫區內的 黃河 鯉魚, 黃河 大蝦,那味道比魚塘中人工喂養的要鮮美得多。要知道, 黃河 鯉魚乃是國宴上的極品。 這裡所有的菜品都是根據魚來做文章,將一條大魚搭配時令蔬菜,做出甜咸麻辣不同口味十餘種創意菜,開創了 洛陽 黃河 全魚宴的先例。這裡還有一池供游人觀賞的錦鯉,色彩艷麗、泳姿雄然,格外喜人。這次因為時間問題,暫存錯過,錦鯉在此,快許願吧~~ 最後我們選擇了橫水滷肉,它是 河南 省 洛陽 市 孟津 縣橫水鎮的特色美食。 孟津 橫水滷肉名揚一時,享有“豫西名吃”的美名。橫水滷肉肥而不膩,爛而不化,唇齒留香。
相傳當年唐太宗李世民為 平定 叛亂,御駕親征至橫水附近與部分叛軍遭遇,雙方隨即展開廝殺。當地老百姓為犒勞三軍將士殺豬數十頭,煮到肉快半熟時,前方突然傳來了大批士兵受傷急需草藥救治的消息,此時若是再重新燒水熬藥,必定會耽誤大軍行程。情急之下,開藥的老中醫提出把自己開出的數十種草藥投入肉鍋中的主意,如此一來,將士們既能吃肉,又能喝藥,還不耽誤時間,眾人在無奈之下只好照辦。誰知,肉熟後,揭開鍋蓋,竟覺奇香撲鼻,將士們吃後贊不絕口,精神大振,隨後一路勢如破竹、屢戰屢勝。將士報捷時,將滷肉獻給聖上,聖上龍顏大悅,特封橫水滷肉為國宴御菜。經過幾代人的傳承, 孟津 橫水滷肉名揚千古,享有“豫西名吃”的美名! 現在的滷肉店使用祖上傳下滷豬肉秘方,以百年的鹵汁加文火煨肉,並不斷改進,其所滷豬肉,肉爛味美,香氣四溢,百年不衰,食客趨之若騖。這滷肉,小可一人就餐,用“火燒夾滷肉”吃法;大可用滷肉做成全豬宴,從豬頭到豬尾,豬拱嘴、豬耳朵、豬腸、豬肚、豬蹄……等,共有幾十種不同的菜品,豬的上上下下、裡裡外外皆成美味,配以黃瓜、青菜、豆芽利口,最後再來一碗酸辣清湯麵,甚是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