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個葉壓枝俏,四季假山領風騷——游揚州個園、東關街
叢書樓是主人藏書、讀書之所。兩層樓結構,進入二樓的樓梯被主人刻意地設置在後花園的秋山中:其一是防外人上樓打擾讀書人。其二走後花園石梯不會發出聲音干擾讀書人。
黃至筠十分重視子孫教育,每年都要花重金聘請名師家教,每晚親自檢查孩子的學習情況,發現還有不精之處,立刻重新請老師講解,直至完全領悟方可就寢。二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
次子黃奭受父親影響,喜愛讀書學習幾乎到了痴迷的狀態,由於他的聰慧“勤博”,治學態度嚴謹,最終成為“輯佚兩大家”之一。主要著作有《近思錄集說》、《臚雲集》、《清頌堂叢書》、《漢學堂叢書》、《漢學堂知足齋叢書》等等共計數百餘捲。
冬山:選擇顏色潔白的宣石也叫雪石,突出冬日里積雪未化的寒冷感覺,並用一塊塊形似小 獅子 的象形宣石疊峰,遠遠望去,好像有無數的小 獅子 在雪中嬉戲,所以冬山也稱“群獅戲雪圖”。
冬 山南 牆上有圓孔二十四個。稱為“風音洞”,風擦牆而過時,會形成負壓,加快流速。牆上孔洞會發出北風呼嘯的聲音,給人以寒風凜冽之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冬山分植臘梅,天竺和一棵老 榆樹 ,冬至到立春,整整一個冬季都是暗香浮動,梅雪相映。冬天到了,離過年也就不遠了,老 榆樹 意喻“年年有餘(榆)”。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冬山的西牆有兩個圓形的漏窗,透過漏窗,春山的枝枝翆竹過牆可見。大地回春,周而複始的奇思妙想設計,令人忍不住為它喝彩!
月亮圓門是住宅走向園林的 通道 ,門上石額書寫“個園”二字。園門後即是春山。
春山由筍石、 太湖 石和修竹、桂花共同組成,月亮門外的竹叢中插植有石筍,竹石圖象徵著雨後春筍,意指春天來了。
月洞門內,春意盎然。形態別緻、酷似各種姿態動物的 太湖 石,構成了一幅“十二生肖鬧春圖”,以渲染春的氣息。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在叢林中四處張望的猴子活靈活現。
神龍見首不見尾。
負重向前的春耕牛。
氣定神閑的駿馬
假山園中的清漪亭是一個六角小亭,挺拔端莊,可攬全園風光。
導游介紹,“宜雨軒”四周的玻璃是當年從 法國 進口的藍玻璃,價格昂貴,有“一寸玻璃一兩黃金”的說法,但大部分在文革時被破壞了。現僅存兩塊玻璃原物。
從潤碧門進入便是迎賓道。
由桂花樹枝葉交錯形成的林蔭小徑稱迎賓道。這裡種植的是銀桂,取諧音“迎貴”——迎接貴賓的意思。桂花意喻“貴、華”——富貴榮華,桂花向來和舊時人們仕途得意、飛黃騰達密切相連。黃至筠在園中植桂花也是希望子孫後輩才華出眾,仕途通達。
“竹西佳處”出自晚唐詩人杜牧吟詠 揚州 的詩句,“誰知竹西路,歌吹是 揚州 ”。後來人們便用“竹西佳處”來指稱 揚州 。
站在竹西佳處放眼看去有一條數十米長的小路穿越竹林,幽靜深邃,竹林茂密,竹影橫斜,竹香清幽。正是“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庭院深深深幾許
黃宅的住宅三縱三進,呈九宮格的形狀,代表 九州 方圓。
深宅大院里的門窗雕工細膩精美。
清美堂是黃家接待一般性來客和處理日常事務的地方。“清美”是以清為美,為官清正廉明,做人清清白白。楹聯上寫的是:“傳家無別法非耕即讀:裕後有良圖惟勤與儉”。富甲一方的黃至筠深知耕讀傳家,勤儉持家才能延續和傳承。
桌上擺放也很有講究,東瓶西鏡,中間為石,意指時來運轉。
船巷又叫“棺材巷”,升官發財的意思。一頭寬一頭窄,漸行漸窄,延伸了視覺空間。
大宅內的狹長 通道 叫火巷,兼作防火防盜之用。
黃氏防火巷的牆面有二個特點:一是牆下半段是青磚扁砌。上半段是用板磚空鬥豎砌。稱之鴛鴦牆。二是牆面上釘有鐵巴鋦間隔有序,排列整齊,有圈梁加固作用。
西火巷的南首置一口井,便於平時和發生火災取水。旁邊牆上砌成拱形,防止長期取水導致牆體下沉。可見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
漢學堂是大宅門中堂,黃家正式禮儀接待場所。漢學堂也是 揚州 最大柏木廳,千年松萬年柏,房梁使用的就是整塊柏木。門前的水缸既是生活器具,也有聚水生財的說法。
中堂盈聯;“咬定幾句有用書可忘飲食,養成數桿新生竹直似兒孫。”此聯為板橋所撰。從中不僅感受到主人對竹的崇尚和摯愛,同時也感受到了他對子女的殷切期望,希望他們向竹一樣“正直,虛心,有氣節”。
清頌堂是黃氏家族聚會祭祀場所,也是排戲唱“堂會”的地方。黃至筠曾畜養二、三百人的家庭戲班子,大概比紅樓夢賈家的戲班還大。
正廳抱柱上的楹聯是:“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
無論是清美堂、漢學堂及清頌堂的楹聯內容都是與讀書有關。“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可見黃至筠對教育崇尚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