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煙花三月時 尋花問柳下揚州(2017年4月 附揚州、鎮江、興化自由行攻略)
這是 金山 寺的山門,"江天禪寺"是 清康 熙帝親筆題寫。寺院內年代久遠的歷史遺跡眾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及膾炙人口的歷史傳說比比皆是;周鼎,相傳為2700多年前的西周青銅器;東漢 銅鼓 ,是一個鼓狀銅器,傳為諸葛亮創製,正面可用作戰鼓,反之能做炊具;東坡玉帶,相傳是宋朝蘇東坡與佛印和尚打賭輸在 金山 的; 金山 圖,系“明四家”之一文徵明所繪等等。。。。 大雄寶殿。1985年大雄寶殿動工重建,1990年建成。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歇山重檐,飛椽鬥拱,雕梁畫棟,堅固莊嚴。 沿此 石台 拾階而上便可到達山頂的慈壽 塔下 。隨著石階的不斷上升,著名的歷史典故就會在不經意的地方產生。我國著名的四大民間故事之一白蛇傳中“白娘子水漫 金山 ”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南宋名將韓世忠,駐防 鎮江 ,率八千水師,阻擊金兵,夫人梁紅玉在 金山 妙 高臺 上,為將士們擊鼓助威,這一仗韓世忠大破金兵,至此“梁紅玉擊鼓戰 金山 ”的故事家喻戶曉,千古流芳。 迴環曲折的石階將鱗次櫛比的殿堂連在一起,沒有一絲 金山 山體的痕跡,寺包山之說實至名歸。 登上一個平臺,滿目都是參差不齊的屋頂;試想每一個大殿,每一所房屋,甚至某一處牆壁,某一個角落,某一方碑碣都可能有一段迷人的神話,動人的傳說和有聲有色的歷史故事,;只可惜我們沒有導游的講解,不能對 金山 寺有一個更深的瞭解,這也是自由行的缺陷吧。 這金碧輝煌的大殿雄渾偉岸,頗有皇家風範。 隨著臺階的不斷升高,視線也豁然開朗,剛纔還要仰視的樓宇現在已經在我的腳下。整個天空都是灰濛蒙的,視野中的城市模糊不清;雨更密了,春雨貴如油,在我的家鄉春雨是極珍貴的,它滋潤著禾苗的茁壯,它預示著豐收的希望。 我來到了慈壽 塔下 ,這是寶塔的第一層。慈壽塔矗立於 金山 的 西北 峰,塔高30米,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齊梁,在清光緒年間重建。 法海禪師是唐代名相裴休之子,因裴休篤信佛教,便送子出家,取名法海。法海尊重父意,立志嚮往佛學,在此洞中苦苦修煉,同時他還開山種田、艱苦振寺,為創建 金山 寺歷經了千辛萬苦,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西游記”中的唐增出家之地就是 金山 寺。唐增是遺腹子,由於父母凄慘、離奇的經歷,自幼在寺廟中長大,在 金山 寺出家。“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曾多次游覽 金山 寺,並留下詩文。 金山 湖景區,在 金山 的 西北 面,與 金山 風景區相連,不要門票。 這裡湖光山色,風景秀麗,少有游客,幽謐秀雅;是一處修身養性的絕佳場所。 金山 名冠 鎮江 三山之首,真可謂實至名歸;且不說那些膾炙人口、孺婦皆知、耳熟能詳的歷史典故,單說那依山而建的寺院,通過廊、檐、石級的巧妙串聯,形成樓上有樓、樓外有閣、閣中有亭的佈局就令人稱奇贊嘆;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在這裡得到了完美的詮釋;絕不負四 大名 寺之美譽。
千年慈壽立山巔,
香煙繚繞古今傳。
法師竭力助名寺,
更有帝王題牌匾;
水漫 金山 續姻緣,
東坡玉帶世人贊;
大江東逝浪花盡,
三江 之冠展新顏。
走出 金山 風景區,我們打車回賓館,在路上看見了好幾處火鍋店的街頭廣告牌,隨即決定去這家火鍋店晚餐。這也是一家大型連鎖的火鍋店,店名忘記了。門面、店堂裝飾的還不錯,牛、羊肉片,蝦、肚、蔬菜、粉絲一樣不少,二百多元,口味還行,但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D5 西津渡口古韻濃 富庶興化任君游今天我們上午去西津渡,中午退房,下午離開 鎮江 去 興化 ,看油菜花。 西津渡古街全長約 1000 米 ,始創於六朝時期,歷經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建設,留下瞭如今的規模,是 鎮江 文物古跡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街區。 鎮江 自唐代以來便是漕運重鎮,交通咽喉。西津渡則是當時 鎮江 通往江北的惟一渡口,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這裡參觀不收門票。
大約九點我們來到這裡,還是霧氣矇矇的天氣,旅游團還沒到達,游客稀少,街區內顯得空空蕩盪。 沿著這條石階上山就是著名的西津渡古街區。 緊鄰西津古街的南側是一座小山,名曰蒜山。這裡也曾經發生過眾多的歷史故事。1700多年前三國時期的一場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赤壁 之戰,就是在這裡謀劃成型,兩位傳奇人物諸葛亮和周瑜家喻戶曉。
千年慈壽立山巔,
香煙繚繞古今傳。
法師竭力助名寺,
更有帝王題牌匾;
水漫 金山 續姻緣,
東坡玉帶世人贊;
大江東逝浪花盡,
三江 之冠展新顏。
走出 金山 風景區,我們打車回賓館,在路上看見了好幾處火鍋店的街頭廣告牌,隨即決定去這家火鍋店晚餐。這也是一家大型連鎖的火鍋店,店名忘記了。門面、店堂裝飾的還不錯,牛、羊肉片,蝦、肚、蔬菜、粉絲一樣不少,二百多元,口味還行,但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D5 西津渡口古韻濃 富庶興化任君游今天我們上午去西津渡,中午退房,下午離開 鎮江 去 興化 ,看油菜花。 西津渡古街全長約 1000 米 ,始創於六朝時期,歷經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建設,留下瞭如今的規模,是 鎮江 文物古跡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街區。 鎮江 自唐代以來便是漕運重鎮,交通咽喉。西津渡則是當時 鎮江 通往江北的惟一渡口,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這裡參觀不收門票。
大約九點我們來到這裡,還是霧氣矇矇的天氣,旅游團還沒到達,游客稀少,街區內顯得空空蕩盪。 沿著這條石階上山就是著名的西津渡古街區。 緊鄰西津古街的南側是一座小山,名曰蒜山。這裡也曾經發生過眾多的歷史故事。1700多年前三國時期的一場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赤壁 之戰,就是在這裡謀劃成型,兩位傳奇人物諸葛亮和周瑜家喻戶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