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你的美麗與不凡——黎巴嫩



最後依然是GOOGLE地圖給解決的,把自己要去的目的地搜索地圖,把目的地的方向搞對,然後去大街上,去大街上幹嘛呢?就是在大街上看來往的車輛,有無上下客的車輛,同時是什麼類型的車,在那上/下的客
實際上提到的也就是當地的公交設施了,有類似國內麵包車的,比較好的點的就是那類小巴士了,不講的士,是因為絕大部分都是類似國內的黑車,而且漫天要價,毫無標準可談,當然,要去的地方,距離太遠,不現實,自己就一窮屌絲,也沒money 包車
最後大致方向及前往路線: 貝魯特 —— 的黎波里 (轉車)—— 卜舍里
實際上這樣的路線,會發費一些在路上的時間,因為本身過去的車程就很久,當然這也是在回來時才知道自己去程是有多傻B,以致最後的結果是:來迴路上6個多小時,實際在目的地待的時間不到2小時,也就造就了第一次 卜舍里 的遺憾,沒有去雪鬆林,雪松,是 黎巴嫩 的國樹,其印在她的國旗上,足可以看出它的分量
早上7點出發,走路到早已踩好點的公路旁等車,事實上,不用你等,只要你看上去相似在等的狀態,路過的所謂公交車都會按下喇叭,車速慢下來,就這樣我搭上了一輛麵包車,開始並不知道車是要去那,但是方向是對的,所以我就先上了車,在車上,司機是外來工,不會英語,比較幸運的是車上有一黑妹英語很好,我告訴她我要去的目的地,然後她跟司機說,當然,即使司機不會說,即使沒有黑妹也沒關係,你把目的地用英語說出來,司機還是能聽懂的,只是你想問更詳細的情況,就比較困難了,還有就是,車上如果有會講英語的,都會主動幫助你,這一點在 黎巴嫩 的時間里,感受到了很多次,包括後面去的地方,最後需要提醒的是:去的時候是12月,雖然在 貝魯特 穿兩件衣服就完全OK,但是 卜舍里 海拔比較高,溫差還是會有的,最好是帶件禦寒的外套
看下地圖,整個 黎巴嫩 從南到北,其實就是一條長長的海岸線,所以從 貝魯特 到 的黎波里 ,車一直沿著海岸線行駛,一路上只有欣賞,沒有留下一張相片,不免也有些小小的遺憾,應該說遺憾最大的就是在 的黎波里 去 卜舍里 以及 卜舍里 回 貝魯特 途中那些讓人震撼的風景,沒能攝入自己的鏡頭,同時, 黎巴嫩 沒有所謂的長途車,有的都是類似國內中巴
坐的第一輛車,實際終點站還是在 貝魯特 ,後面司機到了車站後找了外面一哥們告訴我要去 的黎波里 ,然後那哥們就帶我上了另外一 臺中 巴車,就這樣才真正踏上了去往 卜舍里 方向的車
卜舍里 ,下了車第一個就直奔紀伯倫博物館,博物館內不允許拍照,照片是在去博物館路上拍的,這樣的景觀還是第一次見到:教堂、雪山、蔚藍的天空、山谷...所有的物體融合在這一幅畫里,我整個人都已陶醉...













照片是出來去買水的時候,無意中發現的直達 貝魯特 的班車,其實看到這個後,自己糾結了一會,還要不要繼續往前走,去雪鬆林,最後,坐在車站裡面的老奶奶,撐著拐杖出來,問我是不是去 貝魯特 ,我說是,就拉我進去了,讓我坐到烤爐旁,我問她末班車是幾點,不知道是我英語太爛還是她老人家確實沒有聽懂,就一直說是到 貝魯特 的車,無奈,又沒有發車時間表,沒過多久,就來車了,她讓我坐上車,就這樣結束了 卜舍里 一行
實際上坐車回 貝魯特 後,並不是我住的地方,看Google地圖以為很近,就選擇了走路,實際走下來呢?那可不是一點點路程,可既然選擇了就堅持到底,結果是,回到住宿的地方,已經累得不行,也因此決定第二天修整一天再選擇出發
@後記
關於本次 黎巴嫩 之行,在游記寫完後,計劃再寫寫交通及費用的事兒



A Tear and A Smile 眼淚和微笑
Khalil Gibran 紀伯倫
I would not exchange the sorrows of my heart
For the joys of the multitude.
And I would not have the tears that sadness makes
To flow from my every part turn into laughter.
I would that my life remain a tear and a smile.
我不願用世俗的歡娛來換取內心的悲戚;
也不願讓我憂傷的眼淚變成淺薄的嬉笑。
我寧願生活里有眼淚也有微笑。
A tear to purify my heart and give me understanding.
Of life's secrets and hidden things.
A smile to draw me nigh to the sons of my kind and
To be a symbol of my glorification of the gods.
眼淚純凈內心,讓我明白
生活的奧秘;
微笑帶來良友,是我榮耀
上帝的印記。
A tear to unite me with those of broken heart;
A smile to be a sign of my joy in existence.
眼淚使我體會心碎之人的憂傷;
微笑是我快樂生活的模樣。
I would rather that I died in yearning and longing than that I live Weary and despairing.
與其在絕望和掙扎中苟活,
不如在希翼和盼望中死亡。
I want the hunger for love and beauty to be in the
Depths of my spirit,for I have seen those who are
Satisfied the most wretched of people.
I have heard the sigh of those in yearning and Longing, and it is sweeter than the sweetest melody.
我渴慕愛情,崇尚完美,
因為邪惡使人骯髒污穢。
我聽過充滿渴望的輕唱,
它勝過世上最美的樂章。
With evening's coming the flower folds her petals
And sleeps, embracing her longing.
At morning's approach she opens her lips to meet
The sun's kiss.
The life of a flower is longing and fulfillment.
A tear and a smile.
夜幕降臨,花兒緊鎖心房,
擁抱著盼望進入夢鄉。
晨曦初露,花兒輕啟香唇,
接受太陽的親吻。
在花兒渴望和滿足的生命里,
有眼淚和微笑的哲理。
The waters of the sea become vapor and rise and come
Together and area cloud.
And the cloud floats above the hills and valleys
Until it meets the gentle breeze, then falls weeping
To the fields and joins with brooks and rivers to Return to the sea, its home.
The life of clouds is a parting and a meeting.
A tear and a smile.
大海的水汽蒸發,
彙集成雲彩。
它飄過丘陵和山谷,
在和風吹拂下滋生雨露,
雨露飄落大地,匯成小溪和河流,奔回大海,它自己的家鄉。
雲彩離別和重逢的經歷,
有眼淚和微笑的哲理。
And so does the spirit become separated from
The greater spirit to move in the world of matter
And pass as a cloud over the mountain of sorrow
And the plains of joy to meet the breeze of death
And return whence it came.
To the ocean of Love and Beauty----to God.
人的靈魂如同雲彩,
他告別自己的居所來到大千世界,
飄過憂傷的高山,
和喜樂的平原。面對死亡的微風,
他坦然回鄉,
那是充滿愛 和美 的海洋,
那是上帝的胸膛
的黎波里(Tripoli)篇的黎波里 , 黎巴嫩 第二 大城 市,屬於老城,在這次行走的路程中, 的黎波里 來過兩次,第一次只是作為中轉站,第二次才算是真正踏上這座城市,首次踏入這裡,感覺並不好,感覺市容還不如家裡鎮上來的有內容,也因為是中轉,也就沒有多轉悠,只是停留了一個初步印象,第二次來,其實也沒好好的去走走轉轉,因為這一天還計划去比布魯斯,所以感覺時間上不夠充裕,在後面的認識里, 的黎波里 至少待個大半天,慢悠悠的走,轉轉還是不錯的
的黎波里 ,去看的唯一一個景點: 的黎波里 要塞 還是在第一來的地方下的車,下車後,打開Google 地圖,按照指針方向,往 的黎波里 要塞方向走,走到一個居民區,開始還有些膽怯一個人闖進去,而且去的路在地圖上顯示是不通的,但是景點就在附近,徘徊了一下,還是走著試試
照片中臺階,是靠馬路旁邊的一小則臺階路,順臺階一路而上,越走越感覺要走到人家家裡去了,或許真的是很少見到東方臉在這裡,所以從身邊走過的路人總是會投以目光到我的身上,讓自己感覺很不習慣這樣,小臺階上去後,前面是一個很寬還算比較陡的坡,也全部是臺階路,在這裡終於有個當地人主動找我打招呼,正好我把地圖給他看,說我要去的地方,遺憾的是他竟然不知道,難道是因為地圖顯示是英文的,他沒看懂?閑聊幾句後,我順著臺階而上,因為這是眼前唯一的一條路,過程中,有一群小孩,經過的時候很友好的笑,等我稍微走得有點距離了,他們就使勁的說:Hello...當時是有多麼的想過去跟她們合過影哇...無奈一個人還是謹慎點好!


往前走,在這座我稱它為城堡的進入處,好多的士兵,我停留了片刻,沒敢上去,這下就真白來了,頓時感覺,沒折,那就趁時間去比布魯斯吧,繼續往前走,走一步往回看,走一步往回看,偶然也拍張照....
幸運的是,路旁做生意的一大姐,肯定也是看出來我的內心是多麼的想進去看看,她不會英語,用手比划著,我看出她的意思了,意思我可以上去,在肢体語言的確認下,我往入口走去...
走到入口,坐在上邊的士兵,開始大聲的喊:China,同時手勢表示讓我上去,就這樣踏入了 的黎波里 要塞
要塞前面的平地旁邊,很多墓碑,應該都是烈士吧,只是看了看,沒有拍照

進去需要門票,其實裡邊也沒有多大的觀賞性,但是要塞頂上有個觀景台,可以俯瞰這座老的城市,但是我還挺感嘆它的設計的...







在觀景台,遇上一幫學生,從外表看,應該是在校大學生,我一個人,想跟她們打招呼又怯於打招呼,好悲催的說...最後也就停留在say hello,僅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