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張家界、天門山、鳳凰五天四晚詳細行程游記攻略




我平時對什麼 中國 未解之謎啊、世界未解之謎啊特別感興趣,這裡就給大家普及另外六個關於 天門 山洞的未解之謎。
【 天門 翻水】有三個離奇之處:一是 天門 翻水的瀑布找不到源頭,每次翻水都是憑空從地下冒出一股水來;二是洪水發生在雨季,但是 天門 翻水每每發生在大旱季節;第三點,也是最難解釋的地方,就是每次 天門 翻水後都要發生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這給 天門 山又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成為當地人的難解之謎。
【鬼谷顯影】
鬼穀子是我國曆史上的著名人物,“諸子百家”之一,是縱橫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我們大家熟知的蘇秦、張儀、孫臏、龐涓都是他的門生。鬼穀子既有政治家的六韜三略,又擅長於外交家的縱橫之術,更兼有陰陽家的祖宗衣缽,預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稱鬼穀子是一位奇才、全才。他著有《鬼穀子》一書,又叫做《捭闔策》。
這位了不起的鬼谷先師,曾經在 天門 山鬼谷洞內隱居修煉。《 永定 縣誌》、《 永定 縣鄉土志》等,都對此有著詳細而又神奇的描述。
天門 山有探洞勇士自1991年至2004年,先後7次從懸崖的上方垂繩索下絕壁,與鬼谷洞進行了“親密接觸”。在這幾次探洞的過程中,探洞勇士們遇到了種種難以解釋的神奇現象。特別是第四次,有人在偶然間用相機拍下了洞內石壁上一個酷似古代老人的頭像,面容清癯,頭輓高鬢,下巴微翹,五官清晰,與世間廣為流傳的鬼穀子頭像有異曲同工之妙。以後探洞,再特意在此處拍攝照片,沖洗出來卻是一片空白。這一次“鬼谷顯影”,是偶然還是巧合,或者上天有意的安排,成為了 天門 山的六謎之一。
【野拂藏寶】
野拂,是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手下的大將李過,出家後法號“野拂”。他曾經追隨李自成南征北討,戰功顯赫。據說,抗清失敗後,李自成與野拂一同隱居在 湖南 石門 的夾山寺。李自成圓寂以後,野拂帶領100多人,雇了九艘大木船,逆澧水秘密潛入大庸(也就是我們今天的 張家界 市),悄悄登上了 天門 山。上山之後,野拂就在 天門 山寺出了家。但是他的出家並非是“立地成佛”,而是枕戈待旦,時刻準備著伺機而起,恢復中原。他在 天門 山寺做和尚期間,清朝政府多次令當地官府派出暗探緝捕。為了提高自己的武藝,野拂夜探鬼谷洞,他從洞內石壁上刻畫的痕跡、以及鬼穀子對縱橫捭闔的闡述上,領悟出一套硬氣功,憑著這身功夫,他多次擊敗了朝廷派來追殺他的武功高手。
隨著時間的推移,野拂發現形勢江河日下,終於憂患成疾,一病不起。大家都知道,李自成敗退出京城的時候,曾經將國庫中的金銀財寶掠奪一空,意圖日後東山再起。野拂始終追隨著李自成,直到他圓寂才轉投到 天門 山寺,而且用了九艘大船來轉移家當,可想而知,被他秘密運到 天門 山的,必定是國庫里被掠空的大量金銀財寶。眼看著東山再起的計劃落空,野拂乾脆在臨死前,將這些寶藏分散埋藏在了 天門 山上幾個隱秘的地點。數百年來,在巨大利益的誘惑下,不知有多少人進山尋寶,但都空手而歸。這些財寶究竟被藏在哪裡,成了 天門 山的難解之謎。
【 天門 瑞獸】
據記載,曾有人偶然在 天門 山的原始森林看到獨角獸出沒,這種動物長得非常接近 中國 古代流傳下來的瑞獸圖形,身形與老虎類似,帶著紅彤彤的顏色,頭頂的正中間有一隻彎彎的獨角。這頭獨角獸警覺的很,發現有人看到它,立刻掉轉身體鑽入樹林深處去了。發現它的人沒帶相機,也不敢追進森林搜尋蹤跡,於是這次沒有結果的奇遇就變成了 天門 山的難解之謎。據傳, 天門 瑞獸是瑞獸的其中一種,它剛健有力,威猛無比,昂首挺胸,似乎目空一切,威儀天下,福賜四方,而它尤以頭腦上長有一隻彎彎獨角為主要體貌特征。它流傳於武陵 永定 一帶,是武陵邑人心中的守護祥物。
【 天門 洞開】
天門 山古稱嵩梁山,三國吳 永安 六年(公元263年),山體忽然峭壁洞開,玄朗如門,形成迄今罕見的世界奇觀—— 天門 洞。吳帝孫休認為這是吉祥的徵兆,於是易嵩梁山為 天門 山。
天門 洞門高131.5米,寬57米,深60米,南北對開於千尋素壁之上,扶搖而通天,氣象變化萬千,似明鏡似 天門 鑲嵌於蔚蔚天幕之上,終年吞白雲吐紫霧,渲染著神秘莫測的氣氛而更顯出塵脫俗,正所謂奪盡天地之造化,藏盡天地之神機。至於它的形成,地質學家從它的地理位置、氣候變化等方面去判斷、推理,但至今還沒有令人信服的結論,“ 天門 洞開”也因此成為了 天門 山千古難解之迷,也因此,1700多年來,這一道奇絕天下的勝景吸引著無數的探訪者趨之若鶩。
【 天門 轉向】
跟“ 天門 洞開”有關聯的六大古迷之一是“ 天門 轉向”。
據當地老人說,七八十年前,站在 張家界 市區河邊的南碼頭可以清晰地看見雄奇壯觀的 天門 洞,而今天,在原地觀瞻竟然只能舉目見山而不見洞了,欲觀望這一勝景則要到舉步四公里之外的大庸橋。難道 天門 洞悄悄地轉動角度是在暗藏天地玄機嗎?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 天門 洞所對的方位總能風水相宜,興旺發達,七八十年前的南碼頭好比是 上海 的 南京 路,曾是 張家界 最繁榮的地段,而今天 天門 洞所對的大庸橋也正是一塊商家必爭的黃金寶地。難怪有人說“ 天門 洞開”也詮釋著風水輪流轉的大自然之迷。
第四天:鳳凰古城當下車後鳳凰古城呈現在我面前的時候,我承認我真的被震撼到了。頓時就好像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拽住我,讓我語不成言,手足無措。城裡一片燈火輝煌,流光溢彩,將我們的旅途疲憊一掃而光。
第四天美麗的鳳凰古城我們來了,由於我們是第三天晚上到達鳳凰古城的,但是為了方便整理所以鳳凰古城夜景圖片就放在今天發表咯!




浴火重生煉姿色,古城鳳凰不夜天——這是鳳凰古城之夜給我的印象。


清晨的沱江,遠山清影,流水清澈,由於久旱,不見了薄霧輕紗;江岸上的弔腳樓在晨曦中,紅黃青顏色別具特色。身背竹簍的鳳凰人、游人在街巷在江橋來往交錯,禮貌想讓。攝影人捕捉著鳳凰的一個個瞬間,山城,沱江,鳳凰的一切……



鳳凰古城之所以叫鳳凰,是鳳凰人的願望——讓這裡吉祥永遠,經久不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