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半島游---羅馬尼亞篇
羅馬尼亞 位於東 南歐 巴爾幹半島 東北 部,國土面積238391平方公里,人口1994萬(2014年12月)。 北部和 東北 部分別與 烏克蘭 和 摩爾多瓦 交界; 西北 部和西南部分別同 匈牙利 和 塞爾維亞 接壤;南部同 保加利亞 以多瑙河為界;東臨黑海。海岸線長245公里。首都 布加勒斯特 。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約,2007年1月1日加入歐盟。
中國 與 羅馬尼亞 自1949年10月5日建交以來,一直保持著友好合作關係。羅歷屆政府均奉行對華友好政策,堅持一個 中國 的原則立場,不與 臺灣 進行官方接觸。兩國高層交往頻繁,相互瞭解與信任不斷增強,在聯合國及其它國際組織中合作良好,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富有成果。
6月11日早餐後,我們參觀了首都 布加勒斯特 的革命廣場。
我們住宿的酒店就在革命廣場附近。 首都 布加勒斯特 是全國的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位於 羅馬尼亞 東南部瓦拉幾亞平原中部,多瑙河支流流經市區。面積605平方公里,人口168萬。 布加勒斯特 是全國最大工業中心。工業以機械製造、化學、電子和紡織工業為主,食品工業種類繁多,電力、冶金、服裝、製鞋、玻璃、造紙和印刷等工業有較大發展。 布加勒斯特 號稱小 巴黎 ,很多地名以及建築都有 巴黎 的影子,市裡最大的火車站就跟 巴黎 的一樣。 這個城市的主要景點和漂亮的建築物分佈在七八個廣場上,如憲法廣場、聯合廣場、大學廣場、革命廣場、 羅馬 廣場、勝利廣場等。 由於游覽的時間短,我們只參觀了革命廣場。
這是位於革命廣場南側的一座古老的東正教教教堂。 2013年11月25日,中廣核和 羅馬尼亞 國家核電公司簽訂了《關於合作開發羅核項目的意向書》。下圖是 中國 的辦事處。 革命廣場位於中心城區的中心。齊奧塞斯庫最後失敗的那場事件就是在這裡發生。 這是 羅馬尼亞 共產黨總部大樓。 據說,齊奧塞斯庫頭腦發昏,起源於1971年的那次 中國 和 朝鮮 之行。那時 中國 在“文革”中,毛澤東個人崇拜達到巔峰;他隨後又去了 朝鮮 ,受到了極大地感染,他們夫婦為金日成“太陽節”舉國慶祝和萬眾歡呼的狂熱場面折服。據說回國時,其夫人痛斥本國人民“不配齊奧塞斯庫領導”,因為齊給國家做了這麼大的貢獻,而人民沒有像中朝百姓那樣愛戴、崇拜、歌頌他們的領袖。於是齊氏的個人崇拜也隨著升溫了。後期,齊奧塞斯庫不僅個人大權獨攬,唯我獨尊,還把夫人、子女及其他親屬安排在重要崗位上,齊奧塞斯庫家族成員有30多人在黨政軍經等重要部門任職,從而形成了家族統治。齊奧塞斯庫居功自傲、閉目塞聽,在偏執的道路上漸行漸遠,最終在渾然不覺中滑向毀滅的深淵,也葬送了羅 共和 羅馬尼亞 的社會主義事業。 這就是齊奧塞斯庫最後發表演講的陽臺。 這是中央圖書館。 下圖是位於革命廣場上的中央圖書館前的國王 卡洛 爾一世( Caro l I)塑像。 羅馬尼亞 雅典 娜神廟。 據說這個塑像的意思是“破除社會主義牢籠",是1989年 羅馬尼亞 政變之後,由社會主義變成資本主義、民主社會的紀念塑像。 下圖是 布加勒斯特 大學。
羅馬尼亞 國家軍事博物館,本館建於1923年,介紹了自古代開始的 羅馬尼亞 軍事史,包括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等。 羅馬尼亞 最好的劇場之一,建於1911年。 為了全方位觀看議會宮,下載了網上的一張圖。
議會宮位於 布加勒斯特 市西南部的一座山坡上,原稱人民宮, 共和 宮,齊奧塞斯庫統治期間興建,今為 羅馬尼亞 議會參,眾兩院,憲法法院和一些重要機關所在地。1984年奠基動工,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地面主體建築高84米,大樓共分為16層,地上12層,地下4層,內有1000多個房間。外觀採用 大理 石與優質木構造,極其雄偉壯觀。這座號稱世界上第二大單體建築僅次於 美國 五角大樓的宮殿,是齊奧塞斯庫當年的最大的形象工程,耗資巨大的建築一直到其下臺還未全部完工。是齊奧塞斯庫晚年乾的最不得人心的一項工程。 議會宮是世界上最重的建築物:建築時用了70噸鋼和銅,100萬立方米的 大理 石,3500噸水晶玻璃和90萬立方米木材。它是世界最貴的行政樓,據2006年估計的成本為40億美元。議會宮是 羅馬尼亞 人 民勤 勞和智慧的結晶,被老百姓認為是這個國家二十世紀中最偉大的建築。宏偉宮殿的建築設計和施工均由 羅馬尼亞 人自行完成,所用建材和傢具多為羅本國生產。白色 大理 石,巨大的木門,晶瑩剔透的水晶吊燈,鮮艷的手織地毯,構成了一幅富麗堂皇的精美畫面。
現在議會宮對外開放供參觀游覽。該建築的一部分向觀光客開放,原則上內部禁止攝影,但若在支付門票費用時也支付攝影費的話,可在參觀當日拍照。我們的行程沒有安排參觀,只是在外圍拍了些照片,很可惜! 位於勝利廣場的 羅馬尼亞 “凱旋門”。這是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 羅馬尼亞 國家統一,費爾南 德國 王和 瑪利亞 王后加冕而修建的。它由著名建築師彼特 安東 尼斯 庫仿照 法國 的凱旋門設計,起初只是一座木製小拱門,三十年代將之改為石頭結構。我們看到的正在維修中的凱旋門。 由於我國曾與 羅馬尼亞 同屬社會主義陣營, 羅馬尼亞 對於年齡大一些 中國 人來說,總有些揮之不去的親切感。齊奧塞斯庫曾經六次訪問 中國 ,“中羅友誼萬古長青”的口號,至今記憶猶深。當年的印象是羅共領導有方,羅國泰民安。這次到 布加勒斯特 旅游,時間雖然短暫,這個城市的規劃所具有的現代化氣息,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這要歸功於羅共齊奧塞斯庫領導的大規模建設時期的超前意識。
我們匆匆游覽了革命廣場後,從 布加勒斯特 出發直奔喀爾巴阡山麓的 錫納亞 小鎮。乘車3個小時 進入 錫納亞 小鎮就看到一些明顯 德國 風格的建築。 錫納亞 ,這是一座隱藏在山坡密林中美麗小鎮。
中國 與 羅馬尼亞 自1949年10月5日建交以來,一直保持著友好合作關係。羅歷屆政府均奉行對華友好政策,堅持一個 中國 的原則立場,不與 臺灣 進行官方接觸。兩國高層交往頻繁,相互瞭解與信任不斷增強,在聯合國及其它國際組織中合作良好,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富有成果。
6月11日早餐後,我們參觀了首都 布加勒斯特 的革命廣場。
我們住宿的酒店就在革命廣場附近。 首都 布加勒斯特 是全國的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位於 羅馬尼亞 東南部瓦拉幾亞平原中部,多瑙河支流流經市區。面積605平方公里,人口168萬。 布加勒斯特 是全國最大工業中心。工業以機械製造、化學、電子和紡織工業為主,食品工業種類繁多,電力、冶金、服裝、製鞋、玻璃、造紙和印刷等工業有較大發展。 布加勒斯特 號稱小 巴黎 ,很多地名以及建築都有 巴黎 的影子,市裡最大的火車站就跟 巴黎 的一樣。 這個城市的主要景點和漂亮的建築物分佈在七八個廣場上,如憲法廣場、聯合廣場、大學廣場、革命廣場、 羅馬 廣場、勝利廣場等。 由於游覽的時間短,我們只參觀了革命廣場。
這是位於革命廣場南側的一座古老的東正教教教堂。 2013年11月25日,中廣核和 羅馬尼亞 國家核電公司簽訂了《關於合作開發羅核項目的意向書》。下圖是 中國 的辦事處。 革命廣場位於中心城區的中心。齊奧塞斯庫最後失敗的那場事件就是在這裡發生。 這是 羅馬尼亞 共產黨總部大樓。 據說,齊奧塞斯庫頭腦發昏,起源於1971年的那次 中國 和 朝鮮 之行。那時 中國 在“文革”中,毛澤東個人崇拜達到巔峰;他隨後又去了 朝鮮 ,受到了極大地感染,他們夫婦為金日成“太陽節”舉國慶祝和萬眾歡呼的狂熱場面折服。據說回國時,其夫人痛斥本國人民“不配齊奧塞斯庫領導”,因為齊給國家做了這麼大的貢獻,而人民沒有像中朝百姓那樣愛戴、崇拜、歌頌他們的領袖。於是齊氏的個人崇拜也隨著升溫了。後期,齊奧塞斯庫不僅個人大權獨攬,唯我獨尊,還把夫人、子女及其他親屬安排在重要崗位上,齊奧塞斯庫家族成員有30多人在黨政軍經等重要部門任職,從而形成了家族統治。齊奧塞斯庫居功自傲、閉目塞聽,在偏執的道路上漸行漸遠,最終在渾然不覺中滑向毀滅的深淵,也葬送了羅 共和 羅馬尼亞 的社會主義事業。 這就是齊奧塞斯庫最後發表演講的陽臺。 這是中央圖書館。 下圖是位於革命廣場上的中央圖書館前的國王 卡洛 爾一世( Caro l I)塑像。 羅馬尼亞 雅典 娜神廟。 據說這個塑像的意思是“破除社會主義牢籠",是1989年 羅馬尼亞 政變之後,由社會主義變成資本主義、民主社會的紀念塑像。 下圖是 布加勒斯特 大學。
羅馬尼亞 國家軍事博物館,本館建於1923年,介紹了自古代開始的 羅馬尼亞 軍事史,包括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等。 羅馬尼亞 最好的劇場之一,建於1911年。 為了全方位觀看議會宮,下載了網上的一張圖。
議會宮位於 布加勒斯特 市西南部的一座山坡上,原稱人民宮, 共和 宮,齊奧塞斯庫統治期間興建,今為 羅馬尼亞 議會參,眾兩院,憲法法院和一些重要機關所在地。1984年奠基動工,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地面主體建築高84米,大樓共分為16層,地上12層,地下4層,內有1000多個房間。外觀採用 大理 石與優質木構造,極其雄偉壯觀。這座號稱世界上第二大單體建築僅次於 美國 五角大樓的宮殿,是齊奧塞斯庫當年的最大的形象工程,耗資巨大的建築一直到其下臺還未全部完工。是齊奧塞斯庫晚年乾的最不得人心的一項工程。 議會宮是世界上最重的建築物:建築時用了70噸鋼和銅,100萬立方米的 大理 石,3500噸水晶玻璃和90萬立方米木材。它是世界最貴的行政樓,據2006年估計的成本為40億美元。議會宮是 羅馬尼亞 人 民勤 勞和智慧的結晶,被老百姓認為是這個國家二十世紀中最偉大的建築。宏偉宮殿的建築設計和施工均由 羅馬尼亞 人自行完成,所用建材和傢具多為羅本國生產。白色 大理 石,巨大的木門,晶瑩剔透的水晶吊燈,鮮艷的手織地毯,構成了一幅富麗堂皇的精美畫面。
現在議會宮對外開放供參觀游覽。該建築的一部分向觀光客開放,原則上內部禁止攝影,但若在支付門票費用時也支付攝影費的話,可在參觀當日拍照。我們的行程沒有安排參觀,只是在外圍拍了些照片,很可惜! 位於勝利廣場的 羅馬尼亞 “凱旋門”。這是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 羅馬尼亞 國家統一,費爾南 德國 王和 瑪利亞 王后加冕而修建的。它由著名建築師彼特 安東 尼斯 庫仿照 法國 的凱旋門設計,起初只是一座木製小拱門,三十年代將之改為石頭結構。我們看到的正在維修中的凱旋門。 由於我國曾與 羅馬尼亞 同屬社會主義陣營, 羅馬尼亞 對於年齡大一些 中國 人來說,總有些揮之不去的親切感。齊奧塞斯庫曾經六次訪問 中國 ,“中羅友誼萬古長青”的口號,至今記憶猶深。當年的印象是羅共領導有方,羅國泰民安。這次到 布加勒斯特 旅游,時間雖然短暫,這個城市的規劃所具有的現代化氣息,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這要歸功於羅共齊奧塞斯庫領導的大規模建設時期的超前意識。
我們匆匆游覽了革命廣場後,從 布加勒斯特 出發直奔喀爾巴阡山麓的 錫納亞 小鎮。乘車3個小時 進入 錫納亞 小鎮就看到一些明顯 德國 風格的建築。 錫納亞 ,這是一座隱藏在山坡密林中美麗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