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到馬來西亞避寒咯~馬六甲、吉隆坡、檳城、蘭卡威
離開加密清真寺,走到河對岸就是 蘇丹 亞都沙末大廈跟獨立廣場了。當天,獨立廣場在圍蔽整修,反正之前看攻略時也瞭解到這是一大片草地,所以也沒覺得可惜。 蘇丹
亞都沙末大廈倒是挺讓人驚艷,雖然名字好長好難記,不過顏值真的頗高。退休工人說,這棟建築物裡邊所有的樓梯都是螺旋向上的。但作為政府辦公部門,建築內部並不對外開放,只能圍繞著它欣賞一下外觀。大廈的正面,是讓人肅然起敬的厚重歷史,而背後,也就是臨近
巴生 河畔的這邊,則是清新歡快的噴泉花園。這一點反差,還挺人驚喜的。回到地鐵站,搭乘LRT KJL前往KLCC雙子塔。這是 吉隆坡
的地標性建築物,當年在《偷天陷阱》里看到它出現時,覺得驚(nian)為(shao)天(wu)人(zhi)。可這幾年在魔都、帝都看過很多新近建起的摩天大樓,這灰色色系的雙子塔在今天這陰天多雲的日子里,就略顯低調,透著一股“英雄遲暮”的滄桑感。或許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後,才是它最美的一面吧。留一份遺憾,卻為下一次旅游存一份期待。午餐在麥當勞匆匆解決後,退休工人提出到 馬裡 安曼 印度
廟看看。不收門票,但入內必須脫鞋,寄存鞋子的收費大概是2毛錢。不同於國內寺廟的香客如雲,少了人來人往的喧鬧干擾,視線從門口直通透到殿堂內部,卻突現了廟宇的細小,只好抬頭細細欣賞那絢麗的浮雕。從 印度 廟出來, 茨廠街
就在不遠處了。當中售賣的小商品無法刺激購買欲,但退休工人認真地尋尋覓覓、不肯離去,終究是找到他們的最愛——水果!看中了一種以前從未見過的水果:蘭撒果(也稱作龍貢果),還得向店主請教吃法。手指一捏,果皮便炸裂,乍眼看起來有點像大尺寸的龍眼,但沒有那麼多的汁液,果肉呈瓣狀,酸甜度適中,味道蠻不錯。我們購買的價格是6馬幣一公斤,值得一試噢!
走過幾個行人天橋,便從 茨廠街 來到了 國家清真寺 門口,剛好趕上15:00-16:00的開放時間。稱得上 國家清真寺
,果然就是恢宏大氣。雖然部分區域正在修繕,但那豎有許多立柱的外殿,幾何紋路的窗格,還是相當漂亮。祈禱的內殿,游客不能進入的,但在門口可以圍觀一下,感受其中的燈火輝煌,神聖肅穆。清真寺對面就是舊火車站,上百年的歷史了,是殖民時期留下來的古典建築。自從中央車站落成使用後,這裡就日漸冷清。由於得趕回去中央車站搭火車,我們並未入內參觀。偏偏卻找不到回程的地鐵站,在外圍繞了好幾圈,卻又無暇欣賞它的美。回到中央車站後,就乖乖地等待17:29開往 檳城 北海 的動車。 馬來西亞
的動車,票價會按列車設備分為幾個等級,多數是GOLD和PLATINUM,時間上差別不大,之前看了一些攻略,PLATINUM列車會提供一些小吃和飲品。我們搭乘的是GOLD列車,就沒有提供了,不過座位還是相當寬敞。車上會有餐車,提供一些雞肉意麵、三文治之類的食品,價格也挺接地氣的。相比較之下,國內高鐵、動車上售賣的餐食,真的是貴貴噠。
這趟火車票我們是提前在網上購買的,必須安利一下easybook這個網站,有中文頁面,挺方便的。除了火車票,還可以購買大巴票、船票,查詢時刻表、票價的操作都很簡便。購買車票後,打印出來就可以了,不用什麼換票之類的。車上會有工作人員檢票,並蓋上一個可愛的小戳。
車程要4個多小時,駛離中央車站後,幾分鐘後就停靠在舊火車站。由於停留的時間有好幾分鐘,所以我們就特意下車,瞄了一眼舊火車站的內觀與月臺。抵達 檳城 北海 ,已經是22:03分。我們要搭輪渡從 北海 去 喬治 市,成人票價是1.2馬幣,運營時間為05:20—00:10( 北海
碼頭),10到20分鐘一班,行程約15分鐘。不過,22:00之後班次就大大減少,1小時才有一班。我們一路根據指示牌,穿過 北海
客運站來到碼頭,已經錯過了22:10的那班了,只能等23:10的。候船室的告示牌蠻有特色的,特意標明不能吃榴蓮,哈哈。運營中的輪渡是頗有年代感的雙層輪渡,上層是載人,下層則是載車。海風習習,我們朝著 喬治
市的璀璨燈光徐徐靠近。雖然這一天一直在路上奔波,但隨著目的地漸近,心情還是相當興奮,小清新的 檳城 ,我們來啦! 12.11,檳城:喬治市、僑生博物館、升旗山一大早就被退休工人抓起來,要去大東茶室吃早餐了。擇一靠牆的小桌坐下,耳邊傳來的是熟悉的粵語或普通話。服務員多是上了年紀的阿姨,推著餐車在略顯狹窄的過道中穿梭,伴隨著蒸籠里的各色乾蒸燒賣的騰騰熱氣。想吃哪款,直接告訴阿姨即可,然後再遞上點餐單,阿姨會在上邊對應價格蓋上印章。這種運營、服務模式,令人錯覺時光倒流到童年時代,當時跟隨父母到茶樓,也是類似的情景,最叫人期待的就是喧鬧中在餐車裡搶到的那籠蝦餃。時移境遷,雖然
廣東 人仍舊喜歡一盅兩件,但現在 廣州
的茶樓絕大部分都是新派作風:菜單點菜,即點即蒸;若有一兩家老字號食肆仍堅持排隊自選,窗口取餐,便讓人大呼“傳統”。若要找跟大東這般的“老式茶樓”,只能跑去外地了。從 馬六甲 ,到 吉隆坡 ,再到 檳城 ,能感受到 馬來西亞 的多元文化:熟悉的中華傳統,馬來的清真習俗, 印度 的濃烈風格。。。各路文化在此交匯融合。在
喬治
市,穿過一條南洋風格的騎樓街,遇見殖民時期的英式教堂;吃著雲吞面、雞肉飯,對面馬路飄來濃郁的咖喱味;清真寺的鐘聲響起,夾雜著行人的粵語、閩南語、馬來語、普通話、英語、
印度 語。。。 檳城 的景色不一定是最棒的,但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最有趣的!上午在 喬治 市閑逛了一圈後,下午的行程是 僑生博物館
。這棟建築的前身是19世紀富商鄭景貴的豪宅,現在作為私人收藏家的展覽館向大眾開放,門票是20馬幣,會有嚮導講解。我們跟的是15:30中文導賞,嚮導給我們介紹了當年峇峇娘惹族人的習俗,結合映入眼帘的璀璨金飾刺繡、貴重的酸枝紅木、精巧的西式器具。。。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當年的生活是何等的華麗與精緻!若生為土豪人家的娘惹,從小就要學習各種女紅,織繡嫁衣、鞋履,如果技術不佳,是得不到夫家的尊重與喜愛的。婚嫁之時,更是各色金器加身,滿目的金光閃閃。所以,在展示金器的那間屋子裡,還特意安排了一位持槍重械的保安。傍晚在輪渡車站搭乘204前往 升旗山 ,2馬幣,從起點站一直坐到終點站,大概花了1個小時。 升旗山 是 檳城
島的最高點,門票30馬幣,包含往返纜車。說到這個纜車,還挺了不起的,是全 亞洲 最早的 瑞士
製造的纜索鐵道系統,1923年起就開始使用。軌道坡度挺大,傾斜大概五十度,如果上山時坐車頭,下山時坐車尾,視覺上還挺刺激的。上山全程大概10分鐘,站山頂的觀景台可以看到
喬治 市的全貌、遠眺 馬六甲 海峽與對岸的 北海 。不過山頂的景區並不大,我們閑逛一圈後,就找了個位置等著看夜景了。看著 喬治
市的街景漸漸隱沒在暮色之中,而萬家燈火逐一亮起。雖然天氣一般,使得景色不夠明晰透亮,但還是相當漂亮的!大家幾乎都集中選擇在華燈初上的時間點下山,纜車入口處大排長龍。我們等了足足1個小時才搭上下山的纜車,累得我腰酸背痛。如果大家不想等待太久,可以選擇購買包含快速
通道 的門票,每人80馬幣。
亞都沙末大廈倒是挺讓人驚艷,雖然名字好長好難記,不過顏值真的頗高。退休工人說,這棟建築物裡邊所有的樓梯都是螺旋向上的。但作為政府辦公部門,建築內部並不對外開放,只能圍繞著它欣賞一下外觀。大廈的正面,是讓人肅然起敬的厚重歷史,而背後,也就是臨近
巴生 河畔的這邊,則是清新歡快的噴泉花園。這一點反差,還挺人驚喜的。回到地鐵站,搭乘LRT KJL前往KLCC雙子塔。這是 吉隆坡
的地標性建築物,當年在《偷天陷阱》里看到它出現時,覺得驚(nian)為(shao)天(wu)人(zhi)。可這幾年在魔都、帝都看過很多新近建起的摩天大樓,這灰色色系的雙子塔在今天這陰天多雲的日子里,就略顯低調,透著一股“英雄遲暮”的滄桑感。或許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後,才是它最美的一面吧。留一份遺憾,卻為下一次旅游存一份期待。午餐在麥當勞匆匆解決後,退休工人提出到 馬裡 安曼 印度
廟看看。不收門票,但入內必須脫鞋,寄存鞋子的收費大概是2毛錢。不同於國內寺廟的香客如雲,少了人來人往的喧鬧干擾,視線從門口直通透到殿堂內部,卻突現了廟宇的細小,只好抬頭細細欣賞那絢麗的浮雕。從 印度 廟出來, 茨廠街
就在不遠處了。當中售賣的小商品無法刺激購買欲,但退休工人認真地尋尋覓覓、不肯離去,終究是找到他們的最愛——水果!看中了一種以前從未見過的水果:蘭撒果(也稱作龍貢果),還得向店主請教吃法。手指一捏,果皮便炸裂,乍眼看起來有點像大尺寸的龍眼,但沒有那麼多的汁液,果肉呈瓣狀,酸甜度適中,味道蠻不錯。我們購買的價格是6馬幣一公斤,值得一試噢!
走過幾個行人天橋,便從 茨廠街 來到了 國家清真寺 門口,剛好趕上15:00-16:00的開放時間。稱得上 國家清真寺
,果然就是恢宏大氣。雖然部分區域正在修繕,但那豎有許多立柱的外殿,幾何紋路的窗格,還是相當漂亮。祈禱的內殿,游客不能進入的,但在門口可以圍觀一下,感受其中的燈火輝煌,神聖肅穆。清真寺對面就是舊火車站,上百年的歷史了,是殖民時期留下來的古典建築。自從中央車站落成使用後,這裡就日漸冷清。由於得趕回去中央車站搭火車,我們並未入內參觀。偏偏卻找不到回程的地鐵站,在外圍繞了好幾圈,卻又無暇欣賞它的美。回到中央車站後,就乖乖地等待17:29開往 檳城 北海 的動車。 馬來西亞
的動車,票價會按列車設備分為幾個等級,多數是GOLD和PLATINUM,時間上差別不大,之前看了一些攻略,PLATINUM列車會提供一些小吃和飲品。我們搭乘的是GOLD列車,就沒有提供了,不過座位還是相當寬敞。車上會有餐車,提供一些雞肉意麵、三文治之類的食品,價格也挺接地氣的。相比較之下,國內高鐵、動車上售賣的餐食,真的是貴貴噠。
這趟火車票我們是提前在網上購買的,必須安利一下easybook這個網站,有中文頁面,挺方便的。除了火車票,還可以購買大巴票、船票,查詢時刻表、票價的操作都很簡便。購買車票後,打印出來就可以了,不用什麼換票之類的。車上會有工作人員檢票,並蓋上一個可愛的小戳。
車程要4個多小時,駛離中央車站後,幾分鐘後就停靠在舊火車站。由於停留的時間有好幾分鐘,所以我們就特意下車,瞄了一眼舊火車站的內觀與月臺。抵達 檳城 北海 ,已經是22:03分。我們要搭輪渡從 北海 去 喬治 市,成人票價是1.2馬幣,運營時間為05:20—00:10( 北海
碼頭),10到20分鐘一班,行程約15分鐘。不過,22:00之後班次就大大減少,1小時才有一班。我們一路根據指示牌,穿過 北海
客運站來到碼頭,已經錯過了22:10的那班了,只能等23:10的。候船室的告示牌蠻有特色的,特意標明不能吃榴蓮,哈哈。運營中的輪渡是頗有年代感的雙層輪渡,上層是載人,下層則是載車。海風習習,我們朝著 喬治
市的璀璨燈光徐徐靠近。雖然這一天一直在路上奔波,但隨著目的地漸近,心情還是相當興奮,小清新的 檳城 ,我們來啦! 12.11,檳城:喬治市、僑生博物館、升旗山一大早就被退休工人抓起來,要去大東茶室吃早餐了。擇一靠牆的小桌坐下,耳邊傳來的是熟悉的粵語或普通話。服務員多是上了年紀的阿姨,推著餐車在略顯狹窄的過道中穿梭,伴隨著蒸籠里的各色乾蒸燒賣的騰騰熱氣。想吃哪款,直接告訴阿姨即可,然後再遞上點餐單,阿姨會在上邊對應價格蓋上印章。這種運營、服務模式,令人錯覺時光倒流到童年時代,當時跟隨父母到茶樓,也是類似的情景,最叫人期待的就是喧鬧中在餐車裡搶到的那籠蝦餃。時移境遷,雖然
廣東 人仍舊喜歡一盅兩件,但現在 廣州
的茶樓絕大部分都是新派作風:菜單點菜,即點即蒸;若有一兩家老字號食肆仍堅持排隊自選,窗口取餐,便讓人大呼“傳統”。若要找跟大東這般的“老式茶樓”,只能跑去外地了。從 馬六甲 ,到 吉隆坡 ,再到 檳城 ,能感受到 馬來西亞 的多元文化:熟悉的中華傳統,馬來的清真習俗, 印度 的濃烈風格。。。各路文化在此交匯融合。在
喬治
市,穿過一條南洋風格的騎樓街,遇見殖民時期的英式教堂;吃著雲吞面、雞肉飯,對面馬路飄來濃郁的咖喱味;清真寺的鐘聲響起,夾雜著行人的粵語、閩南語、馬來語、普通話、英語、
印度 語。。。 檳城 的景色不一定是最棒的,但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最有趣的!上午在 喬治 市閑逛了一圈後,下午的行程是 僑生博物館
。這棟建築的前身是19世紀富商鄭景貴的豪宅,現在作為私人收藏家的展覽館向大眾開放,門票是20馬幣,會有嚮導講解。我們跟的是15:30中文導賞,嚮導給我們介紹了當年峇峇娘惹族人的習俗,結合映入眼帘的璀璨金飾刺繡、貴重的酸枝紅木、精巧的西式器具。。。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當年的生活是何等的華麗與精緻!若生為土豪人家的娘惹,從小就要學習各種女紅,織繡嫁衣、鞋履,如果技術不佳,是得不到夫家的尊重與喜愛的。婚嫁之時,更是各色金器加身,滿目的金光閃閃。所以,在展示金器的那間屋子裡,還特意安排了一位持槍重械的保安。傍晚在輪渡車站搭乘204前往 升旗山 ,2馬幣,從起點站一直坐到終點站,大概花了1個小時。 升旗山 是 檳城
島的最高點,門票30馬幣,包含往返纜車。說到這個纜車,還挺了不起的,是全 亞洲 最早的 瑞士
製造的纜索鐵道系統,1923年起就開始使用。軌道坡度挺大,傾斜大概五十度,如果上山時坐車頭,下山時坐車尾,視覺上還挺刺激的。上山全程大概10分鐘,站山頂的觀景台可以看到
喬治 市的全貌、遠眺 馬六甲 海峽與對岸的 北海 。不過山頂的景區並不大,我們閑逛一圈後,就找了個位置等著看夜景了。看著 喬治
市的街景漸漸隱沒在暮色之中,而萬家燈火逐一亮起。雖然天氣一般,使得景色不夠明晰透亮,但還是相當漂亮的!大家幾乎都集中選擇在華燈初上的時間點下山,纜車入口處大排長龍。我們等了足足1個小時才搭上下山的纜車,累得我腰酸背痛。如果大家不想等待太久,可以選擇購買包含快速
通道 的門票,每人80馬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