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總督宮——一個多數人不去的地方
在我看來,總督宮並不適合所有人來,如果對 威尼斯
歷史並不瞭解,那麼我建議沒必要來這裡,否則我估計這裡只有三處能讓人提起興趣:①華麗的金色階梯;②宏大的大議會廳;③灰暗的監獄。事實上,我身邊有許多人去過
威尼斯 ,但他們中沒有人進過總督宮,畢竟大多數人喜歡的是 威尼斯
的風光;若是來一個地方之前還要惡補當地歷史知識的話,多數人沒這個閑心和興趣。同樣的,如果對於 威尼斯
風光背後的歷史沒興趣的話,看看這篇游記里的照片就可以,沒必要完整讀下去。
如果是對歷史有興趣的人,那麼需要知道,總督宮雖然叫做“宮”(Palazzo,等於英語的palace),但它本質上並不是 楓丹白露 宮、 凡爾賽
宮那種帝王宮殿,這裡是民主選舉(貴族們民選)出來的 共和 國元首的居所,也是 共和 國政府機構所在地。所以這裡裝飾並不華麗,尤其是缺少洛可可風格的裝飾,巴
洛克 風格的裝飾也相對較少(也是因為這兩種風格興起時 威尼斯 已衰落)。這裡也看不到 歐洲
宮殿內常見的眾多公主、太后們的寢宮,沒有華麗的傢具、掛毯、器皿、布藝,也沒有劇場、皇家禮拜堂等設施。這裡倒是掛滿了繪畫,但題材都是和 威尼斯
歷史中重大事件息息相關的,很多宗教繪畫里也都有昔日的總督們亂入,其本質不是宣傳宗教而是借宗教來描繪和提升總督們的形象,所以不熟悉 威尼斯
的歷史往往搞不清這些繪畫在表述什麼。
來 威尼斯 總督宮之前,建議先瞭解一下 威尼斯 的歷史和 威尼斯 經歷的重大戰役,以便看懂繪畫和地圖等;需要熟悉 威尼斯 共和
國的政體,以便把各個政府機構和總督宮內的各個廳對上;還應該瞭解一些知名的總督,這樣才會對他們的肖像感興趣。我之前就對 威尼斯
的歷史有一些瞭解,出行之前又讀了鹽野七生的《海都物語》,她長期居於 意大利 並研究從古 羅馬 到中世紀 意大利
的史料,對這裡的歷史很熟悉,而且她寫的東西深入淺出,很適合普通人閱讀。如果誰有興趣來總督宮但又不是非 常熟 悉 威尼斯
歷史的話,我建議也讀一下這本書,讀完後再來這裡,很多東西就可以得到相互驗證,很能提高游覽興趣。 一、總督宮的歷史威尼斯 總督叫做doge,這個詞彙其實並無總督的意思,它等於拉丁語的dux或者標準 意大利 語的duca,是“公爵”的意思。而對於 威尼斯
人來說,由於長期用這個詞指代 共和 國的元首,導致它在 威尼斯 方言里等於“領導人”,因此我看鹽野七生寫的《海都物語》里都是把這個頭銜叫做 威尼斯
元首。不過 威尼斯 雖然位置在 意大利 ,當初東西 羅馬 分立的時候也屬於西 羅馬 ,但後世一直是東 羅馬 帝國的領地。 威尼斯
doge儘管一直都是貴族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但從名義上是由東 羅馬 皇帝授權代表皇帝管理這片位於亞平寧半島的“帝國領土”,所以翻譯為“總督”也並不錯。公元810年, 威尼斯 總督將政府駐地從麗都島的馬拉莫科(Malamocco)遷到了里亞爾托島(游客們常說的主島其實是由里亞爾托島和其他多個島嶼共同組成的
威尼斯 歷史中心區,不存在一個完整的主島),併在島上修建總督府,但最初的這座總督府在公元10世紀被部分焚毀。而1172-1178年在位的Sebastiano
Ziani總督下令重建(聖馬可廣場也是他下令修建,他還用個人資金買下那片位置上的建築物捐獻給國家,以便拆除建造廣場),新的總督宮是一個堡壘的形制,一個立面朝向聖馬可小廣場(Piazzetta
di San Marco),另一個立面俯瞰當時的聖馬可盆地,不過後世的改建已經讓當時的痕跡基本消失,只在總督宮一樓還能看到一些舊時的元素。總督宮在1340年開始擴建,以容納因政治改革而增加的議員,主要是擴建臨潟湖那一側,1424年又擴建朝向聖馬可小廣場那一翼用作法院。一樓在外部修建了拱廊,二樓是開放式涼廊,並修建了內部中庭,到1442年整個總督宮已基本是今天的輪廓。總督宮在1483年、1547年和1577年三次遭遇大火,大火讓貝利尼、提香等眾多大師的美術作品毀於一旦。之後的重修又讓總督宮增加了一些新古典主義元素。(上圖是 威尼斯 16世紀的領土、主航路、大型商業據點和貿易殖民地)
威尼斯 的巔峰時期是13到14世紀,也就是總督宮開始擴建的時代,但從15世紀開始 威尼斯 開始逐漸走向衰落。其他幾個海洋 共和
國的衰落都是因盲目擴張和內部爭權奪利等內因導致,但 威尼斯
的衰落卻不是自身的錯誤,而是由於軍事和宗教狂熱的奧斯曼帝國不斷侵略,大西洋航路的開闢導致貿易重心西移,還有導致重大人口損失的3次大瘟疫。儘管 威尼斯
運行良好的 共和 政體讓其行事從未出過大錯,但前述三大因素的合力仍讓 威尼斯 無法招架。在其不斷衰落之後,1797年拿破侖兵 臨城
下,末任總督退位,總督宮內從此不再有總督。那之後,總督宮繼續作為政府機構駐地使用,直到1923年,這裡成為博物館。 二、總督宮中庭總督宮的門票稍有點貴,2023年夏是30歐元,比 凡爾賽 宮還貴。買票進入總督宮後,游覽路線會引導游客先走到中庭(Cortile
centrale),這裡三面是被總督宮的樓房環繞,最後一面則是眾多雕塑點綴的福斯卡裡拱門(Arco
Foscari)以及它背後的聖馬可大教堂。下麵兩張照片是從不同角度拍攝的福斯卡裡拱門。著名的巨人階梯也在福斯卡裡拱門旁邊,階梯上方是戰神瑪爾斯和海神尼普頓的雕塑,代表著 威尼斯 在陸上和海上的武力與統治。Vittorio Bressanin在
威尼斯 海洋 共和 國滅亡90周年之際所作的紀念繪畫就是以這裡作為背景,畫中頭戴假髮的元老院議員黯然走下巨人階梯。中庭涼廊里可以見到一個熟悉的雕像,就是聖馬可小廣場臨大運河入口處一根立柱上的屠龍者聖西奧多(Saint
Theodore,天主教把他的名字譯為聖戴多祿)。在聖馬可遺骸來到 威尼斯 之前,他是 威尼斯
的守護聖人,但聖馬可成為新守護聖人後,他也沒退位,在聖馬可小廣場入口的兩根立柱上,一個是肋生雙翼的聖馬可飛獅,另一個就是腳踩鱷魚手持盾矛的他。只不過聖馬可小廣場柱頂上的雕塑已經是複製品,真品被作為文物收藏到了中庭涼廊這裡。其實這個原版雕塑也是14世紀用多個雕塑拼湊成的,根據考證,頭部可能來自君士坦丁大帝的雕塑,胸部可能來自五賢帝之一的哈德良,其他部分則是添加的,腳下所踩的那個很像鱷魚的動物是被他殺死的龍。中庭涼廊的某一段牆上還能見到面目凶惡的人像浮雕,嘴部是一個洞,可以口中投入舉報信,對官員的犯罪和貪污行為進行舉報。不過由於其所在位置是中庭,不是普通平民可以進來的,所以這種舉報其實是對貴族和議員們開放,不是對平民開放。 三、博物館部分總督宮內部可以拍照但不允許拍攝視頻,大概是門票貴收入好所以經費充足,值守的工作人員很多,拍攝視頻肯定會被工作人員發現。部分房間連拍照也不可以, 比如
那個擺著海親節黃金船模型的房間;不過我當時沒註意提示牌,拿起手機就對準黃金船模型,找好角度,確認模型在畫框內且大小合適,然後拍了照,工作人員等我拍完之後,才友好地提示我這個房間不可以拍照。
進入總督宮樓內,很快就會通過赫拉克勒斯和阿特拉斯兩尊雕塑把守的大門進入金色階梯,這道樓梯因頂棚大量描金並與白色浮雕的和穿插的彩色壁畫輝映,故得其名。沿著金色階梯來到二樓,就可以看到眾多講述
威尼斯 海洋 共和
國以及總督宮歷史的文物,例如地圖、總督肖像、總督印章。總督戴的稱為“角”的冠帽也有文物展示,我覺得和明朝皇帝的帽子樣子很像。這裡還展示了總督的就職誓詞,以及總督在聖馬可大教堂露面、在大議會寶座上主持大議會會議的插畫。 這裡還有按年代展示歷任 威尼斯 共和
國總督的大幅圖示,大多數總督都有頭像,不過由於總督宮曾經遭遇過幾次大火,早期總督的畫像大多被毀,所以早期頭像其實是後世畫家憑想象畫的,就如同 中國
教科書里的秦始皇、漢武帝等畫像其實都是後世畫家憑想象創作的一樣。這其中1354-1355年的那位總督因謀反而被處死(他身為總督卻密謀推翻 共和
國),所以頭像被用一個卷軸遮擋(雖然卷軸是 中國 的東西,但用於遮擋的那個物件很像卷軸),這個圖示一直到1797年,拿破侖終結了 威尼斯 共和
國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這裡還能看到用於最後一任總督選舉所用的骰子和指向之手。 威尼斯
總督的選舉比較複雜,是通過使用骰子的一系列的反覆抽簽和選舉來推出選舉人,由這些選舉人來選總督。
總督宮這裡的宗教繪畫經常喜歡把總督畫在畫像內,可以看到歷任總督參加了各種重大宗教事件,例如三王來朝、基督聖殤、基督複活等都有總督在畫中敬拜或參與活動,很有趣。但是二樓的這部分博物館里的繪畫不是《聖經》里的宗教事件,而是總督真實參與的歷史事件,例如1177年當時的總督斡旋教皇
亞歷山大 三世和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紅鬍子腓特烈之間的矛盾,當時教皇和皇帝都被請到了 威尼斯
,畫中可以看到三人並坐在一起。這種歷史繪畫在總督宮內有很多,一直到末任總督在大議會廳內退位的歷史繪畫。這裡還有沒有總督參與的 威尼斯 歷史事件,例如1469年 威尼斯 派駐內格羅蓬特的最高長官被奧斯曼 土耳其 蘇丹
穆罕默德二世處死的場面,圍城的穆罕默德二世之前承諾如果投降就不會斬首 威尼斯
人,結果走投無路的守軍投降之後,穆罕默德二世下令不對俘虜斬首但是要用鋸子攔腰活活鋸成兩段。還有1571年著名的勒班陀海戰, 威尼斯 \- 西班牙 \- 羅馬
教廷聯合艦隊對艦船數量占優的奧斯曼海軍取得大勝,這種真實的歷史也不好把不在現場的總督畫進去。倒是後面要參觀的內閣大廳(Sala del
Collegio)里有韋尼耶在勒班陀海戰後感謝救世主的繪畫,將總督打扮的他和天國中的耶穌畫在了一起。其實海戰時他是率領 威尼斯
艦隊的將領,後來才擔任了總督。
在勒班陀海戰等 威尼斯
畫派的畫作中可以看到總督宮內繪畫的一個特點,就是經常會把畫面畫的很滿,所有的人、艦船等會把畫面擠得滿滿噹噹沒有空地。天空上雖然沒法畫上軍人和艦船,但是也要畫上大量的雲以及從天堂內露面的聖者。總督宮內著名的《天國》、《最後的審判》這些宗教繪畫以及各種描述戰爭、重要歷史人物會面畫作也都是這個特點。總督宮這裡還有幾個中世紀兵器展廳,大量的劍、弩、鎧甲、盾牌、關刀(沒錯,就是關羽青龍偃月刀那種形狀的關刀)、鉤鐮槍(這種兵器也不是 中國
獨有),還有中世紀晚期的小口徑火炮。不過這幾個展廳不在這一層的博物館這裡,而是繼續往樓上走才能到,也就是說歸屬於下麵的“總督宮的各個廳”那部分,但由於內容關聯性原因,我在博物館部分先提一下。 四、總督宮的各個廳參觀完博物館部分繼續沿著金色階梯往樓上走,會來到四門廳(Sala delle Quattro Porte),這裡要註意一下位於窗戶上方的《海神尼普頓向
威尼斯 贈送禮物》,這是提埃坡羅的作品, 威尼斯
是以一個貴婦人的形象作為代表。由於窗戶明亮,所以我當時的目光沒註意到這個上面的這個作品,回去後看手機照片才發現。不過要是錯過了也不要緊,這幅畫在總督宮後面游覽中還會在某個展廳見到(下麵的照片),只不過我不知道哪一幅才是原作。四門廳這裡還有一幅提香的畫作《總督
安東 尼奧•格裡馬尼跪拜在信仰面前》,是提香在總督宮僅存的幾幅畫作之一。從四門廳沿著游覽路線走,會經過一系列的房間,裡面有丁托列托、委羅內塞以及其他名家的許多作品。提香、丁托列托和委羅內塞並稱 威尼斯
畫派三傑,但是提香所在時期早,所以他的作品多毀於總督宮的大火,所剩寥寥。火災後,丁托列托和委羅內塞等人為總督宮補充了許多作品,因此他們的作品得以凸顯。具體的房間名和裡面各位名家的作品我不一一細說,只提幾個需要特別關註的:
①內閣大廳的幾幅畫作,裡面都是總督和耶穌或者聖母在一起,內閣大廳還有逆時針旋轉的時鐘;
②元老院大廳(Sala del Senato)里兩位總督敬拜基督聖殤的畫作,還有天花板 上丁 托列托和其子多梅尼科共同創作的《凱旋 威尼斯
接受海洋的禮物》( 威尼斯 又是以一幅盛裝打扮的貴婦人形象出現),這個大廳的十二宮時鐘又是逆向旋轉,不過我一直沒明白這倆逆向旋轉的時鐘的意義;
③舊民事法庭廳(Sala della Quarantia Civil Vecchia)里《摩西銷毀金牛犢》,還有1797年 共和
國終結時元老院議員走下巨人階梯的畫像(這個不是在牆上,而是在展板上,我不知道是否是臨時展出);
④大議會廳(Sala del Maggior
Consiglio)丁托列托和其子多梅尼科所作的巨幅繪畫《天國》,還有牆上其他眾多描繪戰爭的繪畫,外面福斯卡裡拱門上的幾個雕塑原件也被搬到了這裡以便更好保護文物,另外從大議會廳的窗戶俯瞰大運河對面的聖喬治馬焦雷島上的修道院和教堂是極好的角度,千萬不要錯過;⑤審查廳(Sala dello Scrutinio,此處負責對大議會廳的選舉和投票進行審查)這裡有關於 威尼斯
和奧斯曼帝國在達達尼爾海峽的戰役、維琴蒂諾版本的《勒班陀海戰》(我前面博物館部分給的照片就是這幅畫作,博物館里的《勒班陀海戰》其實是另一幅)、還有 威尼斯
戰勝 匈牙利 征服扎拉(Zara)的繪畫,此外還有這裡的重點——也是巨幅繪畫的《最後的審判》。 五、嘆息橋和監獄從總督宮的刑事法庭廳(Sala della Quarantia Criminale)前行會經過 威尼斯
的著名網紅景點嘆息橋,這是連接總督宮內法院和總督宮運河(Rio di
Palazzo)對岸監獄的封閉式橋梁,由於犯人在被送入監獄之前,能夠在這個橋上通過小窗口最後看一眼美麗的 威尼斯 ,併為之嘆息,因此得名嘆息橋。來 威尼斯
的游客,肯定都曾經在大運河邊的麥桿橋(Ponte della
Paglia)上拍過這座橋;而在總督宮內部走的時候,所有的游客經過時都會如同昔日的囚犯一樣往外看一下,其中回來的時候正好可以看到麥桿橋上拍照的游客們。嘆息橋內有一道從橋面到橋頂的完整的牆,將嘆息橋分割成兩條 通道
,在橋內時無法從一側走到另一側,但游覽線路會引導游客走完對面的監獄和各個廳再從嘆息橋的另外一側走回總督宮,正好可以把嘆息橋兩側的景色都看一遍(以及都拍攝一遍)。
過了嘆息橋會來到監獄,以及這一側的監察官廳(Sala dei
Censori,這個廳里有許多監察官們和聖父子、聖母子、聖靈等“合影”的繪畫)、海軍民兵廳(Sala della Milizia da
Mar)等處,但各個廳參觀起來感受一般,還是形式多樣的監牢看起來有意思。多數監牢都是空的,個別的會擺上床板,或者放置一個馬桶,讓游客觀看一下當年監牢內部的陳設。還有少量的監牢可以走進去,監牢門很矮,對於正常身高成年人來說即使是女性也需要低頭才能進入。
這邊游覽完畢,游覽路線會引導游客重回嘆息橋,這次路線上的嘆息橋窗口是朝向大運河,視野比去監獄時走的那一側要開闊。重走回總督宮一側時,游覽路線會讓游客再次返回中庭,此時就可以決定是繼續停留在中庭,還是從福斯卡裡拱門走出結束這次游覽。
歷史並不瞭解,那麼我建議沒必要來這裡,否則我估計這裡只有三處能讓人提起興趣:①華麗的金色階梯;②宏大的大議會廳;③灰暗的監獄。事實上,我身邊有許多人去過
威尼斯 ,但他們中沒有人進過總督宮,畢竟大多數人喜歡的是 威尼斯
的風光;若是來一個地方之前還要惡補當地歷史知識的話,多數人沒這個閑心和興趣。同樣的,如果對於 威尼斯
風光背後的歷史沒興趣的話,看看這篇游記里的照片就可以,沒必要完整讀下去。
如果是對歷史有興趣的人,那麼需要知道,總督宮雖然叫做“宮”(Palazzo,等於英語的palace),但它本質上並不是 楓丹白露 宮、 凡爾賽
宮那種帝王宮殿,這裡是民主選舉(貴族們民選)出來的 共和 國元首的居所,也是 共和 國政府機構所在地。所以這裡裝飾並不華麗,尤其是缺少洛可可風格的裝飾,巴
洛克 風格的裝飾也相對較少(也是因為這兩種風格興起時 威尼斯 已衰落)。這裡也看不到 歐洲
宮殿內常見的眾多公主、太后們的寢宮,沒有華麗的傢具、掛毯、器皿、布藝,也沒有劇場、皇家禮拜堂等設施。這裡倒是掛滿了繪畫,但題材都是和 威尼斯
歷史中重大事件息息相關的,很多宗教繪畫里也都有昔日的總督們亂入,其本質不是宣傳宗教而是借宗教來描繪和提升總督們的形象,所以不熟悉 威尼斯
的歷史往往搞不清這些繪畫在表述什麼。
來 威尼斯 總督宮之前,建議先瞭解一下 威尼斯 的歷史和 威尼斯 經歷的重大戰役,以便看懂繪畫和地圖等;需要熟悉 威尼斯 共和
國的政體,以便把各個政府機構和總督宮內的各個廳對上;還應該瞭解一些知名的總督,這樣才會對他們的肖像感興趣。我之前就對 威尼斯
的歷史有一些瞭解,出行之前又讀了鹽野七生的《海都物語》,她長期居於 意大利 並研究從古 羅馬 到中世紀 意大利
的史料,對這裡的歷史很熟悉,而且她寫的東西深入淺出,很適合普通人閱讀。如果誰有興趣來總督宮但又不是非 常熟 悉 威尼斯
歷史的話,我建議也讀一下這本書,讀完後再來這裡,很多東西就可以得到相互驗證,很能提高游覽興趣。 一、總督宮的歷史威尼斯 總督叫做doge,這個詞彙其實並無總督的意思,它等於拉丁語的dux或者標準 意大利 語的duca,是“公爵”的意思。而對於 威尼斯
人來說,由於長期用這個詞指代 共和 國的元首,導致它在 威尼斯 方言里等於“領導人”,因此我看鹽野七生寫的《海都物語》里都是把這個頭銜叫做 威尼斯
元首。不過 威尼斯 雖然位置在 意大利 ,當初東西 羅馬 分立的時候也屬於西 羅馬 ,但後世一直是東 羅馬 帝國的領地。 威尼斯
doge儘管一直都是貴族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但從名義上是由東 羅馬 皇帝授權代表皇帝管理這片位於亞平寧半島的“帝國領土”,所以翻譯為“總督”也並不錯。公元810年, 威尼斯 總督將政府駐地從麗都島的馬拉莫科(Malamocco)遷到了里亞爾托島(游客們常說的主島其實是由里亞爾托島和其他多個島嶼共同組成的
威尼斯 歷史中心區,不存在一個完整的主島),併在島上修建總督府,但最初的這座總督府在公元10世紀被部分焚毀。而1172-1178年在位的Sebastiano
Ziani總督下令重建(聖馬可廣場也是他下令修建,他還用個人資金買下那片位置上的建築物捐獻給國家,以便拆除建造廣場),新的總督宮是一個堡壘的形制,一個立面朝向聖馬可小廣場(Piazzetta
di San Marco),另一個立面俯瞰當時的聖馬可盆地,不過後世的改建已經讓當時的痕跡基本消失,只在總督宮一樓還能看到一些舊時的元素。總督宮在1340年開始擴建,以容納因政治改革而增加的議員,主要是擴建臨潟湖那一側,1424年又擴建朝向聖馬可小廣場那一翼用作法院。一樓在外部修建了拱廊,二樓是開放式涼廊,並修建了內部中庭,到1442年整個總督宮已基本是今天的輪廓。總督宮在1483年、1547年和1577年三次遭遇大火,大火讓貝利尼、提香等眾多大師的美術作品毀於一旦。之後的重修又讓總督宮增加了一些新古典主義元素。(上圖是 威尼斯 16世紀的領土、主航路、大型商業據點和貿易殖民地)
威尼斯 的巔峰時期是13到14世紀,也就是總督宮開始擴建的時代,但從15世紀開始 威尼斯 開始逐漸走向衰落。其他幾個海洋 共和
國的衰落都是因盲目擴張和內部爭權奪利等內因導致,但 威尼斯
的衰落卻不是自身的錯誤,而是由於軍事和宗教狂熱的奧斯曼帝國不斷侵略,大西洋航路的開闢導致貿易重心西移,還有導致重大人口損失的3次大瘟疫。儘管 威尼斯
運行良好的 共和 政體讓其行事從未出過大錯,但前述三大因素的合力仍讓 威尼斯 無法招架。在其不斷衰落之後,1797年拿破侖兵 臨城
下,末任總督退位,總督宮內從此不再有總督。那之後,總督宮繼續作為政府機構駐地使用,直到1923年,這裡成為博物館。 二、總督宮中庭總督宮的門票稍有點貴,2023年夏是30歐元,比 凡爾賽 宮還貴。買票進入總督宮後,游覽路線會引導游客先走到中庭(Cortile
centrale),這裡三面是被總督宮的樓房環繞,最後一面則是眾多雕塑點綴的福斯卡裡拱門(Arco
Foscari)以及它背後的聖馬可大教堂。下麵兩張照片是從不同角度拍攝的福斯卡裡拱門。著名的巨人階梯也在福斯卡裡拱門旁邊,階梯上方是戰神瑪爾斯和海神尼普頓的雕塑,代表著 威尼斯 在陸上和海上的武力與統治。Vittorio Bressanin在
威尼斯 海洋 共和 國滅亡90周年之際所作的紀念繪畫就是以這裡作為背景,畫中頭戴假髮的元老院議員黯然走下巨人階梯。中庭涼廊里可以見到一個熟悉的雕像,就是聖馬可小廣場臨大運河入口處一根立柱上的屠龍者聖西奧多(Saint
Theodore,天主教把他的名字譯為聖戴多祿)。在聖馬可遺骸來到 威尼斯 之前,他是 威尼斯
的守護聖人,但聖馬可成為新守護聖人後,他也沒退位,在聖馬可小廣場入口的兩根立柱上,一個是肋生雙翼的聖馬可飛獅,另一個就是腳踩鱷魚手持盾矛的他。只不過聖馬可小廣場柱頂上的雕塑已經是複製品,真品被作為文物收藏到了中庭涼廊這裡。其實這個原版雕塑也是14世紀用多個雕塑拼湊成的,根據考證,頭部可能來自君士坦丁大帝的雕塑,胸部可能來自五賢帝之一的哈德良,其他部分則是添加的,腳下所踩的那個很像鱷魚的動物是被他殺死的龍。中庭涼廊的某一段牆上還能見到面目凶惡的人像浮雕,嘴部是一個洞,可以口中投入舉報信,對官員的犯罪和貪污行為進行舉報。不過由於其所在位置是中庭,不是普通平民可以進來的,所以這種舉報其實是對貴族和議員們開放,不是對平民開放。 三、博物館部分總督宮內部可以拍照但不允許拍攝視頻,大概是門票貴收入好所以經費充足,值守的工作人員很多,拍攝視頻肯定會被工作人員發現。部分房間連拍照也不可以, 比如
那個擺著海親節黃金船模型的房間;不過我當時沒註意提示牌,拿起手機就對準黃金船模型,找好角度,確認模型在畫框內且大小合適,然後拍了照,工作人員等我拍完之後,才友好地提示我這個房間不可以拍照。
進入總督宮樓內,很快就會通過赫拉克勒斯和阿特拉斯兩尊雕塑把守的大門進入金色階梯,這道樓梯因頂棚大量描金並與白色浮雕的和穿插的彩色壁畫輝映,故得其名。沿著金色階梯來到二樓,就可以看到眾多講述
威尼斯 海洋 共和
國以及總督宮歷史的文物,例如地圖、總督肖像、總督印章。總督戴的稱為“角”的冠帽也有文物展示,我覺得和明朝皇帝的帽子樣子很像。這裡還展示了總督的就職誓詞,以及總督在聖馬可大教堂露面、在大議會寶座上主持大議會會議的插畫。 這裡還有按年代展示歷任 威尼斯 共和
國總督的大幅圖示,大多數總督都有頭像,不過由於總督宮曾經遭遇過幾次大火,早期總督的畫像大多被毀,所以早期頭像其實是後世畫家憑想象畫的,就如同 中國
教科書里的秦始皇、漢武帝等畫像其實都是後世畫家憑想象創作的一樣。這其中1354-1355年的那位總督因謀反而被處死(他身為總督卻密謀推翻 共和
國),所以頭像被用一個卷軸遮擋(雖然卷軸是 中國 的東西,但用於遮擋的那個物件很像卷軸),這個圖示一直到1797年,拿破侖終結了 威尼斯 共和
國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這裡還能看到用於最後一任總督選舉所用的骰子和指向之手。 威尼斯
總督的選舉比較複雜,是通過使用骰子的一系列的反覆抽簽和選舉來推出選舉人,由這些選舉人來選總督。
總督宮這裡的宗教繪畫經常喜歡把總督畫在畫像內,可以看到歷任總督參加了各種重大宗教事件,例如三王來朝、基督聖殤、基督複活等都有總督在畫中敬拜或參與活動,很有趣。但是二樓的這部分博物館里的繪畫不是《聖經》里的宗教事件,而是總督真實參與的歷史事件,例如1177年當時的總督斡旋教皇
亞歷山大 三世和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紅鬍子腓特烈之間的矛盾,當時教皇和皇帝都被請到了 威尼斯
,畫中可以看到三人並坐在一起。這種歷史繪畫在總督宮內有很多,一直到末任總督在大議會廳內退位的歷史繪畫。這裡還有沒有總督參與的 威尼斯 歷史事件,例如1469年 威尼斯 派駐內格羅蓬特的最高長官被奧斯曼 土耳其 蘇丹
穆罕默德二世處死的場面,圍城的穆罕默德二世之前承諾如果投降就不會斬首 威尼斯
人,結果走投無路的守軍投降之後,穆罕默德二世下令不對俘虜斬首但是要用鋸子攔腰活活鋸成兩段。還有1571年著名的勒班陀海戰, 威尼斯 \- 西班牙 \- 羅馬
教廷聯合艦隊對艦船數量占優的奧斯曼海軍取得大勝,這種真實的歷史也不好把不在現場的總督畫進去。倒是後面要參觀的內閣大廳(Sala del
Collegio)里有韋尼耶在勒班陀海戰後感謝救世主的繪畫,將總督打扮的他和天國中的耶穌畫在了一起。其實海戰時他是率領 威尼斯
艦隊的將領,後來才擔任了總督。
在勒班陀海戰等 威尼斯
畫派的畫作中可以看到總督宮內繪畫的一個特點,就是經常會把畫面畫的很滿,所有的人、艦船等會把畫面擠得滿滿噹噹沒有空地。天空上雖然沒法畫上軍人和艦船,但是也要畫上大量的雲以及從天堂內露面的聖者。總督宮內著名的《天國》、《最後的審判》這些宗教繪畫以及各種描述戰爭、重要歷史人物會面畫作也都是這個特點。總督宮這裡還有幾個中世紀兵器展廳,大量的劍、弩、鎧甲、盾牌、關刀(沒錯,就是關羽青龍偃月刀那種形狀的關刀)、鉤鐮槍(這種兵器也不是 中國
獨有),還有中世紀晚期的小口徑火炮。不過這幾個展廳不在這一層的博物館這裡,而是繼續往樓上走才能到,也就是說歸屬於下麵的“總督宮的各個廳”那部分,但由於內容關聯性原因,我在博物館部分先提一下。 四、總督宮的各個廳參觀完博物館部分繼續沿著金色階梯往樓上走,會來到四門廳(Sala delle Quattro Porte),這裡要註意一下位於窗戶上方的《海神尼普頓向
威尼斯 贈送禮物》,這是提埃坡羅的作品, 威尼斯
是以一個貴婦人的形象作為代表。由於窗戶明亮,所以我當時的目光沒註意到這個上面的這個作品,回去後看手機照片才發現。不過要是錯過了也不要緊,這幅畫在總督宮後面游覽中還會在某個展廳見到(下麵的照片),只不過我不知道哪一幅才是原作。四門廳這裡還有一幅提香的畫作《總督
安東 尼奧•格裡馬尼跪拜在信仰面前》,是提香在總督宮僅存的幾幅畫作之一。從四門廳沿著游覽路線走,會經過一系列的房間,裡面有丁托列托、委羅內塞以及其他名家的許多作品。提香、丁托列托和委羅內塞並稱 威尼斯
畫派三傑,但是提香所在時期早,所以他的作品多毀於總督宮的大火,所剩寥寥。火災後,丁托列托和委羅內塞等人為總督宮補充了許多作品,因此他們的作品得以凸顯。具體的房間名和裡面各位名家的作品我不一一細說,只提幾個需要特別關註的:
①內閣大廳的幾幅畫作,裡面都是總督和耶穌或者聖母在一起,內閣大廳還有逆時針旋轉的時鐘;
②元老院大廳(Sala del Senato)里兩位總督敬拜基督聖殤的畫作,還有天花板 上丁 托列托和其子多梅尼科共同創作的《凱旋 威尼斯
接受海洋的禮物》( 威尼斯 又是以一幅盛裝打扮的貴婦人形象出現),這個大廳的十二宮時鐘又是逆向旋轉,不過我一直沒明白這倆逆向旋轉的時鐘的意義;
③舊民事法庭廳(Sala della Quarantia Civil Vecchia)里《摩西銷毀金牛犢》,還有1797年 共和
國終結時元老院議員走下巨人階梯的畫像(這個不是在牆上,而是在展板上,我不知道是否是臨時展出);
④大議會廳(Sala del Maggior
Consiglio)丁托列托和其子多梅尼科所作的巨幅繪畫《天國》,還有牆上其他眾多描繪戰爭的繪畫,外面福斯卡裡拱門上的幾個雕塑原件也被搬到了這裡以便更好保護文物,另外從大議會廳的窗戶俯瞰大運河對面的聖喬治馬焦雷島上的修道院和教堂是極好的角度,千萬不要錯過;⑤審查廳(Sala dello Scrutinio,此處負責對大議會廳的選舉和投票進行審查)這裡有關於 威尼斯
和奧斯曼帝國在達達尼爾海峽的戰役、維琴蒂諾版本的《勒班陀海戰》(我前面博物館部分給的照片就是這幅畫作,博物館里的《勒班陀海戰》其實是另一幅)、還有 威尼斯
戰勝 匈牙利 征服扎拉(Zara)的繪畫,此外還有這裡的重點——也是巨幅繪畫的《最後的審判》。 五、嘆息橋和監獄從總督宮的刑事法庭廳(Sala della Quarantia Criminale)前行會經過 威尼斯
的著名網紅景點嘆息橋,這是連接總督宮內法院和總督宮運河(Rio di
Palazzo)對岸監獄的封閉式橋梁,由於犯人在被送入監獄之前,能夠在這個橋上通過小窗口最後看一眼美麗的 威尼斯 ,併為之嘆息,因此得名嘆息橋。來 威尼斯
的游客,肯定都曾經在大運河邊的麥桿橋(Ponte della
Paglia)上拍過這座橋;而在總督宮內部走的時候,所有的游客經過時都會如同昔日的囚犯一樣往外看一下,其中回來的時候正好可以看到麥桿橋上拍照的游客們。嘆息橋內有一道從橋面到橋頂的完整的牆,將嘆息橋分割成兩條 通道
,在橋內時無法從一側走到另一側,但游覽線路會引導游客走完對面的監獄和各個廳再從嘆息橋的另外一側走回總督宮,正好可以把嘆息橋兩側的景色都看一遍(以及都拍攝一遍)。
過了嘆息橋會來到監獄,以及這一側的監察官廳(Sala dei
Censori,這個廳里有許多監察官們和聖父子、聖母子、聖靈等“合影”的繪畫)、海軍民兵廳(Sala della Milizia da
Mar)等處,但各個廳參觀起來感受一般,還是形式多樣的監牢看起來有意思。多數監牢都是空的,個別的會擺上床板,或者放置一個馬桶,讓游客觀看一下當年監牢內部的陳設。還有少量的監牢可以走進去,監牢門很矮,對於正常身高成年人來說即使是女性也需要低頭才能進入。
這邊游覽完畢,游覽路線會引導游客重回嘆息橋,這次路線上的嘆息橋窗口是朝向大運河,視野比去監獄時走的那一側要開闊。重走回總督宮一側時,游覽路線會讓游客再次返回中庭,此時就可以決定是繼續停留在中庭,還是從福斯卡裡拱門走出結束這次游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