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為之浮躁,追尋寧靜孤獨自己。隨而安之
俗稱孔雀寺,西元1857年由敏東王興建,曾經是 曼德勒
最美麗的建築,但是在1890年代被火燒毀,於1995年重新採用水泥興建,由於水泥建築沒有柚木來的自然美,因此也就漸漸失寵了。因瓦古城位於 曼德勒 市區以南35公里,曾經作為都城存在了4個世紀之久。古城四面環水,猶如小島般被水隔開。北面是 伊洛 瓦底江,江對面是 實皆
山,東面是其支流米坦格河,南面和西面為運河,銜接上述兩條河流。與其他的古城 方正 佈局不同,因瓦古城的整體形狀像是一個蹲坐著的 獅子 。
古城還有一段歷史是和我國古代歷史有交集的:在明朝末期,李自成攻入 北京 以後,當時的崇禎皇帝自縊後,永曆皇帝在 廣東 稱帝,一路逃從城內逃到了 緬甸 的
曼德勒 ,後來被當時的 緬甸 王所抓,囚禁在因瓦古城內,之後將其遣送回 雲南
,最後被吳三桂所殺。古城經歷了1838年的地震和二戰,現在所能看到的大多只剩一些斷壁殘垣,零星散落在樹林和農田間,說不出的滄桑。
這個古城非常值得推薦去的,因為我們時間不太充裕,逛時間不多,但是當時1個半小時的馬車路程 很直接嘗試,夕 陽西 下很美,馬車是8千一個人
還是很划算。需要達到碼頭自己買船票過去來回3千緬幣非常划算。馬車我們原本以為是不需要的,想走路,走下來才發現這個小鎮馬車都要1個半小時,如果走路估計要一天才能完成。瞭望塔所在位置是曾經的因瓦皇宮舊址,但是經過戰亂遷徙地震,除了殘破的斜塔,這裡已經看不到其他建築。南明瞭望塔瞭望塔高27m,曾經站在上面,可以鳥瞰整個古城,不過現在的瞭望塔因為地震的原因,已經嚴重傾斜,出於安全考慮已經靜止攀登。只能在外圍看看這座用木頭建造的瞭望塔。塔影被高高的野草所包圍,遠遠看去,有一種說不出的寂寥。馬哈昂美寺是1822年貢由榜王朝國王孟既(Bagyidaw,1819-1837在位)的王后Nanmadaw Me Nu為國師Nyaung Gan
Sayadaw高僧所建造的住所。在1838年的大地震中馬哈昂美寺遭到了破壞,之後被Me
Nu王后的女兒、敏東王的王后Sinphyumashin在1873年修複。整個寺院建築的構造是模仿柚木僧院、有七層結構的特點(金色宮殿僧院Shwenandaw
Kyaung也是這樣的造型),用石頭和磚塊建造,形制應該算經堂。這座寺院是19世紀貢榜王朝的建築代表作。烏本橋(U Bein's
Bridge),建於1851年,長達1200米,由1086根實心柚木建造而成,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最重要的是,當初建橋的木材全部來自拆遷的阿瓦王宮。橋頭、橋中和橋尾分別有6
座亭子,這體現了佛教的“六和精神”。烏本橋也被 緬甸 人稱為“愛情橋”, 緬甸 人戀愛時,會不遠千里來此登橋,祈求永保這6
種和睦互敬的精神。到烏本橋參觀游覽的最佳時間是黃昏時分,這裡是觀賞落日的最佳地點。靜靜地坐在湖邊,看遠方的天空由淡淡的粉色逐漸變為深紅,最後一縷夕陽慢慢消失在天際間,感受這裡寧靜祥和的氣氛。
我們錯過了烏本橋日落本來想在出境前在看一次,後來沒去成,人生留有遺憾或許日後好相逢,橋上人太多了,如果要拍好照片建議早上日出來回更好,旁邊沒有圍欄建議走在上面註意避讓。敏貢古城位於 伊洛 瓦底江上游, 曼德勒
市以北11公里處,相對其他三座古城,它離市區最遠。古城是由當年貢榜王朝第六任皇帝波道帕耶,為了宣揚自己的豐功偉績(與大清修好關係、擁有佛祖真身佛像和迎回曾經屬於自己國家數尊的高棉銅佛像)而選址修建。
到達方式:
敏貢在距離 曼德勒 11公里的 伊洛
瓦底江對面。從26街最西面的碼頭,每天早上9:00有班船發往明根,船票在碼頭入口處買,每人5000Kyat,或者10000Kyat坐二樓。下午13:00回程。
門票:
實皆 古城與敏貢古城通票5000K
這個小鎮的景色沒有因瓦古鎮好,小鎮比因瓦小。路程也遠,基本小鎮可以半個小時就結束了。來回是有時間固定的一般去的路上要一個小時,玩時間一個小時,回來的時間要一個小時。門票也不含
需要5千緬幣性價比不高波道帕耶曾經想把佛塔修建成為高過 曼德勒
山的佛塔,希望塔高過一百五十米,這樣以便人們在百公裡外的敏貢王朝發源地瑞波鎮就能看見。整個佛塔都由磚瓦建造,在當時這裡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磚瓦建造基地,但是由於地震和民間流傳的“佛塔成,王朝滅”的留言,導致工程一度停滯不前,直到後來的大地震,工程乾脆被遺棄。所以我們現在只能看見佛塔五十米高的塔基,即使這樣,還是可以想象倘若真建成的話會是多麼的壯觀。佛塔前面有兩尊巨大的雕像,看起來像是大象屁股,實際上是兩尊
石獅 ,只是因為地震頭部損壞,只剩這些了。登上佛塔觀望整個 伊洛 瓦底江,視野開闊,這裡也是觀看日出日落的好地方。
最美麗的建築,但是在1890年代被火燒毀,於1995年重新採用水泥興建,由於水泥建築沒有柚木來的自然美,因此也就漸漸失寵了。因瓦古城位於 曼德勒 市區以南35公里,曾經作為都城存在了4個世紀之久。古城四面環水,猶如小島般被水隔開。北面是 伊洛 瓦底江,江對面是 實皆
山,東面是其支流米坦格河,南面和西面為運河,銜接上述兩條河流。與其他的古城 方正 佈局不同,因瓦古城的整體形狀像是一個蹲坐著的 獅子 。
古城還有一段歷史是和我國古代歷史有交集的:在明朝末期,李自成攻入 北京 以後,當時的崇禎皇帝自縊後,永曆皇帝在 廣東 稱帝,一路逃從城內逃到了 緬甸 的
曼德勒 ,後來被當時的 緬甸 王所抓,囚禁在因瓦古城內,之後將其遣送回 雲南
,最後被吳三桂所殺。古城經歷了1838年的地震和二戰,現在所能看到的大多只剩一些斷壁殘垣,零星散落在樹林和農田間,說不出的滄桑。
這個古城非常值得推薦去的,因為我們時間不太充裕,逛時間不多,但是當時1個半小時的馬車路程 很直接嘗試,夕 陽西 下很美,馬車是8千一個人
還是很划算。需要達到碼頭自己買船票過去來回3千緬幣非常划算。馬車我們原本以為是不需要的,想走路,走下來才發現這個小鎮馬車都要1個半小時,如果走路估計要一天才能完成。瞭望塔所在位置是曾經的因瓦皇宮舊址,但是經過戰亂遷徙地震,除了殘破的斜塔,這裡已經看不到其他建築。南明瞭望塔瞭望塔高27m,曾經站在上面,可以鳥瞰整個古城,不過現在的瞭望塔因為地震的原因,已經嚴重傾斜,出於安全考慮已經靜止攀登。只能在外圍看看這座用木頭建造的瞭望塔。塔影被高高的野草所包圍,遠遠看去,有一種說不出的寂寥。馬哈昂美寺是1822年貢由榜王朝國王孟既(Bagyidaw,1819-1837在位)的王后Nanmadaw Me Nu為國師Nyaung Gan
Sayadaw高僧所建造的住所。在1838年的大地震中馬哈昂美寺遭到了破壞,之後被Me
Nu王后的女兒、敏東王的王后Sinphyumashin在1873年修複。整個寺院建築的構造是模仿柚木僧院、有七層結構的特點(金色宮殿僧院Shwenandaw
Kyaung也是這樣的造型),用石頭和磚塊建造,形制應該算經堂。這座寺院是19世紀貢榜王朝的建築代表作。烏本橋(U Bein's
Bridge),建於1851年,長達1200米,由1086根實心柚木建造而成,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最重要的是,當初建橋的木材全部來自拆遷的阿瓦王宮。橋頭、橋中和橋尾分別有6
座亭子,這體現了佛教的“六和精神”。烏本橋也被 緬甸 人稱為“愛情橋”, 緬甸 人戀愛時,會不遠千里來此登橋,祈求永保這6
種和睦互敬的精神。到烏本橋參觀游覽的最佳時間是黃昏時分,這裡是觀賞落日的最佳地點。靜靜地坐在湖邊,看遠方的天空由淡淡的粉色逐漸變為深紅,最後一縷夕陽慢慢消失在天際間,感受這裡寧靜祥和的氣氛。
我們錯過了烏本橋日落本來想在出境前在看一次,後來沒去成,人生留有遺憾或許日後好相逢,橋上人太多了,如果要拍好照片建議早上日出來回更好,旁邊沒有圍欄建議走在上面註意避讓。敏貢古城位於 伊洛 瓦底江上游, 曼德勒
市以北11公里處,相對其他三座古城,它離市區最遠。古城是由當年貢榜王朝第六任皇帝波道帕耶,為了宣揚自己的豐功偉績(與大清修好關係、擁有佛祖真身佛像和迎回曾經屬於自己國家數尊的高棉銅佛像)而選址修建。
到達方式:
敏貢在距離 曼德勒 11公里的 伊洛
瓦底江對面。從26街最西面的碼頭,每天早上9:00有班船發往明根,船票在碼頭入口處買,每人5000Kyat,或者10000Kyat坐二樓。下午13:00回程。
門票:
實皆 古城與敏貢古城通票5000K
這個小鎮的景色沒有因瓦古鎮好,小鎮比因瓦小。路程也遠,基本小鎮可以半個小時就結束了。來回是有時間固定的一般去的路上要一個小時,玩時間一個小時,回來的時間要一個小時。門票也不含
需要5千緬幣性價比不高波道帕耶曾經想把佛塔修建成為高過 曼德勒
山的佛塔,希望塔高過一百五十米,這樣以便人們在百公裡外的敏貢王朝發源地瑞波鎮就能看見。整個佛塔都由磚瓦建造,在當時這裡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磚瓦建造基地,但是由於地震和民間流傳的“佛塔成,王朝滅”的留言,導致工程一度停滯不前,直到後來的大地震,工程乾脆被遺棄。所以我們現在只能看見佛塔五十米高的塔基,即使這樣,還是可以想象倘若真建成的話會是多麼的壯觀。佛塔前面有兩尊巨大的雕像,看起來像是大象屁股,實際上是兩尊
石獅 ,只是因為地震頭部損壞,只剩這些了。登上佛塔觀望整個 伊洛 瓦底江,視野開闊,這裡也是觀看日出日落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