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聖殿!遇見“愛的淚珠”——泰姬陵
↑陵墓主體站在恢宏龐大的泰姬陵面前,人像火柴似的顯得渺小無比,情不自禁地生長出對這座巨型陵寢的敬畏之心。
↑陵墓主體抬頭仰望它嚴格對稱、精準銜接的幾何結構,感覺全身每個毛孔都能呼吸到莫卧兒頂尖建築藝術散髮出的那種氣魄雄渾、莊嚴肅穆的超凡魅力。
↑陵墓主體在那一刻,我完全能夠理解泰姬陵為何能成為 印度 的國家象徵,它雖然建成於17世紀中葉,但放在今天來看,仍然是世界範圍內絕無僅有的結構完美的建築典範。
↑陵墓主體以寢宮為中心,向兩邊眺望,會看到東西面各建有兩座式樣相同的清真寺建築,西面是禮拜殿(Mosque),東面是集會廳(Mihman
Khana),均以紅砂岩為主體,頂部是經典的白色穹頂。
↑泰姬陵從空間審美的角度來看,建造這兩座清真寺的目的,顯然是為了進一步展現泰姬陵建築群的整體性平衡,從而達到近乎完美無缺的對稱之美。
↑泰姬陵這種對於中正、方圓、對稱有著狂熱追求的建築設計,我只能直呼強迫症患者見之狂喜。
↑陵墓主體面對泰姬陵撲面而來的、宏闊且典雅的美感,想必所有的心煩意亂都會被治愈,沒有人不被它異乎尋常的工整和潔白所折服。
即使我每個角度都拍上一張照片,也無法還原當時身臨其境所感觸到的強烈震撼。
↑陵墓主體
↑陵墓主體 3\. 豪雨突襲與愛的哭泣就在我拍攝的過程中突遇一場暴雨,頃刻間天空烏雲密佈,雨珠傾盆而下,打得所有游客措手不及,紛紛躲到就近的建築屋檐下避雨。
剛纔還人頭攢動的泰姬陵花園,一下子就自動清場了。真沒想到 印度
的旱季也會下這麼大的雨,同伴打趣道,也許是泰姬在天之靈看到我們不遠萬里從東土過來朝聖而感動哭了吧。
↑陵墓主體說到哭泣,我忽然想起 印度 詩人泰戈爾曾為泰姬陵寫下的詩篇:
“沙賈汗,你知道,
生命和青春,財富和榮耀,
都會隨光陰流逝,
只有這一顆淚珠——泰姬陵,
在歲月長河的流淌里,光彩奪目,
永遠,永遠。”
↑泰姬陵誠如大詩人所言,泰姬陵這顆永恆的“愛的淚珠”之所以會享譽全球,不僅僅因為它是數百年來無與倫比的人造奇觀,更重要的是藏在它身後那段難以磨滅的凄美愛情故事。
↑泰姬陵泰姬陵全稱為“泰姬·瑪哈爾陵”,這個名字並不是沙賈汗皇后的本名,而是對她的尊稱。
據史料記載,泰姬原名阿姬曼·芭奴(Arjumand Banu),有著波斯血統的她不僅才貌出眾,還有勇有謀,是沙賈汗治理國家的賢內助。
她21歲時與尚未登基的皇子庫拉姆(Kurram)結婚,婚後陪伴庫拉姆轉戰朝堂與沙場,勠力同心,不離不棄。當庫拉姆在一場血戰後繼承皇位,給自己取名“沙賈汗”(意為“世界之王”)時,她也隨之得到了帝國至高榮銜——“泰姬·瑪哈爾”(意為“皇宮之冠”)。
↑印度▲ 孟買 威爾士 王子博物館展出的莫卧兒皇室生活陳列
只可惜好景不長,泰姬在跟隨沙賈汗南征時,因難產而死,年僅39歲。
這讓沙賈汗悲痛欲絕,他決心為亡妻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麗的陵墓,哪怕傾盡舉國之力。
↑陵墓主體於是,痴情皇帝沙賈汗將餘生都傾註在修建泰姬陵這件事情上,每天動用2萬名勞役,累計消耗數十萬噸 大理
石,前前後後花費22年(公元1631~1653年),終於在自己有生之年修好了這座驚世駭俗的伊斯蘭建築傑作。
↑陵墓主體有人說,沙賈汗把對泰姬的全部思念都築進了陵墓里,銘刻在了 大理 石之上;也有人說,泰姬陵美輪美奐的背後,不知堆砌著多少工匠的血汗乃至生命。
但人們似乎更願意相信這世上真的有如此情深意重的君王,有跨越時空的牽絆,有死生契闊的愛情。
↑陵墓主體無論如何,泰姬陵已然超越了單純的建築美學意義,它的白色不僅代表著沙賈汗希望自己與泰姬的愛情像堅硬的 大理
石一樣永垂不朽,也寄托了世人心中那一縷對聖潔愛情的嚮往。
↑陵墓主體懷著對建造者(包括參與設計、施工的每一位普通人)的敬意,脫下鞋子,步入主殿。
↑陵墓主體雖然室內幽暗,但仍能看到牆壁高處鑲嵌玻璃、瑪瑙的浮雕閃爍著微光,以及門柱上用阿拉伯花體字刻寫的優美經文。
出於對已故傳奇人物的尊重,殿內不允許拍照。誠然,用肉眼瞻仰逝者之墓是最合時宜的方式。
↑陵墓主體寢宮主殿的八角形大廳便是泰姬和沙賈汗的墓室了,它的中央設有一圈雕花鏤空的 大理 石屏 風,可以透過縫隙瞥見 石屏 後的兩尊華麗的棺槨。▲泰姬陵墓室內景(圖片來源:Smithsonian Magazine官網)
為了保持殿內的肅靜與秩序,魚貫而入的游客們必須結成一條長隊,一個挨一個地快速通過,順時針轉一圈就出去了,基本上沒有多餘的停留端詳的時間,跟參觀毛主席紀念堂差不多。
↑陵墓主體中央墓室是游覽陵園的最後一站,走出寢宮再原路返回大門,我們暫且告別了泰姬陵。
像我們這樣不趕時間,慢慢地走走看看,拍拍照片,即使花掉三四個小時也覺得轉瞬即逝。
↑陵墓主體但旅程到此還沒有結束,泰姬陵值得我們再花點時間為她留連。
↑陵墓主體 4\. 月亮公園的凄美傳說傍晚時分,突突車師傅拉我們去往泰姬陵北面隔河相望的月亮公園(Mehtab Bagh),在那裡可以觀賞白色寢宮和紅色清真寺的水中倒影。
關於這座月亮公園的身世我看到一種說法是,它原本屬於亞穆納 河北
岸的一片灘塗荒地,隨著過來拍攝泰姬陵倒影的游客越來越多,當地政府就開始圈地收門票了,300盧比一個人。
↑月亮公園票價倒是勉強可以接受,但問題的關鍵在於當天陰雨連連,我們擔心雨霧會嚴重影響觀看和拍攝的效果,於是就在門口躊躇了一會兒,直到碰到一個從公園剛剛出來的攝影師大叔打聽了一下裡面的視線情況,才最終決定買票進去。
不過講道理,公園本身的體驗感並不好,草叢和林木由於打理不善而顯得紛亂,通往河岸的土路因為下雨而變得泥濘濕滑,還有一群渡鴉在路旁恣意地上下翻飛。
↑月亮公園
↑月亮公園等我們終於耐著性子走到亞穆納河畔的時候,老遠就看到了泰姬陵隔著一層雨霧屹立在對岸,那一剎那所有的不悅又都釋懷了。
↑月亮公園緣於泰姬陵是極致對稱的建築結構,所以它的背影和正面看上去一樣美麗。
儘管此時細雨婆娑打碎了河面的平靜,我們看不到水中倒影,但岸上寢宮潔白雍容的輪廓依舊楚楚動人。
↑月亮公園雨天傍晚的月亮公園,四下無人,只有幾聲渡鴉的沉鳴在空中迴蕩。
我站在一處屋檐下遠眺雨簾中朦朧而夢幻的泰姬陵,不由得陷入一陣古今回眸的幽思。
↑月亮公園有關腳下這片土地的來頭,其實還有另一種說法:
相傳沙賈汗當初計劃修建泰姬陵時,原本設想的是建造兩座陵墓,其中一座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由白色 大理 石築造的泰姬陵,也叫“白色泰姬陵”。
而另一座是想用黑色 大理 石為自己修建與泰姬陵一模一樣的黑色陵墓,即傳言中的“黑色泰姬陵”,選址就在今天的月亮公園。
↑月亮公園在沙賈汗的願望里,他的黑色陵墓與泰姬的白色陵墓隔著亞穆納河成雙而立,中間再建一座石橋相連,寓意兩人至死不渝的愛情,千秋萬世形影相隨。
但天不遂人願,第二座泰姬陵還沒來得及破土動工,沙賈汗的皇位就被兒子篡奪了,這個宏大的建設計劃便只得遙遙無期地擱置下去,成為謎一樣的歷史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