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城初相識,脈脈不得語(記芝加哥七日行)
↑海軍碼頭公園找館子吃飯。女兒提議去 芝加哥
當地比較有名氣的粵式港點,名軒。無異議,叫專車,停在湖邊的司機直接接單,未等分秒。飯店掩蓋在高樓之間,很簡單的門面,接地氣。若不是店招寫著諾大的字,很可能忽略而過。翻閱菜單,都是傳統菜式,也偶有改變版。服務員或講粵語,或講英語,只能讓女兒點單。要最常見的蝦餃、春捲、腸粉,蒸鳳爪和牛百葉,艇仔粥。菜品清淡,不油膩,落入胃里,覺得舒適。因為簡單,於是無負擔。生活原本也是如此,平凡、質朴,足夠滋養內心。霧色漸起,窗玻璃外的天空呈現灰白。點一壺白茶,彼此淺淺酌飲,說一些無關緊要的話。只是陪伴著,尋常聊天。再親密的關係,也需要合適的邊界感。
飯店附近,有家規模較大的CVS藥妝店,想著要給親戚帶保健品,正好散步過去。導航顯示一百多米的距離,硬生生走成好幾百米,高德實在是不精準,越是離得近越是含糊不清,走錯變成常態。轉過一圈,才發現,原來就在不遠處。谷歌地圖好用,手機開境外流量也是沒法使用的,但可以租境外流量器。進店,有目標,直奔主題。價格偏高的貨品,都鎖在玻璃櫥窗里,按動門邊按鈕,不多時,來了位年長的白髮大爺。指出需要的物品,大爺從櫥窗里拿出來,再鎖好。去收銀台結賬,滿滿噹噹,凱旋而歸。 6、聖誕集市路口等紅綠燈,竟是這個時辰,措不及防的飄了雪。也不過是持續半個鐘,如一段華麗愛戀的來去,無聲息。或許緣分足夠,可以邂逅一場雪,在去聖誕集市Christkindlmarket的路上。“漠漠復雰雰,東風散玉塵”,玉塵是雪花的另一個名字,白居易詠雪是一絕。每一首相關,都輕輕巧巧、不著痕跡的落進最心底。十二月,也合該著有雪,如此,才有冬天的氣質。此刻,撞入眼幕的,是乾乾凈凈的瓊芳旋舞。洋洋灑灑著,悄無聲息的融入土裡。集市偏
德國 風格,聚集很多禮品 和美 食攤位。每年的十二月,在市中心(50 W Washington
St),都有舉辦。市場里,循環播放聖誕歌曲,人頭攢動的擁擠,空氣中瀰漫混合食物的香氣,醇厚馥郁,有 德國 烤腸、 匈牙利
牛肉湯、可麗餅等。中間留白的場地上放著高圓桌,許多人買完食物,就站在桌邊,一邊享用美食,一 邊和
人聊天,可以是一起來的朋友,也可以是陌生人。煙火氣,熱熱鬧鬧,看著歡喜。我們隨著人流,一步一步移動,看玩具,看飾品,看器皿,最後排長長的隊伍,一同買熱巧克力,裝在聖誕限定的馬克杯里,熱乎乎喝下去,竟是如此如意。從來沒有過的體驗,保持著一定的好奇心,也願意不斷的嘗試,成就旅途里的另一番留憶。 7、芝加哥劇院冬天的樹,褪盡繁華,枝幹舒展不羈。風吹,有些不合時宜的蕭索,與外界保持著疏離感。矗立著的 芝加哥
劇院的巨大招牌,光彩奪目,喜氣洋洋,吸引越來越多游客拍照打卡。劇院建於1921年,巴 洛克
風格,是“城市的非正式象徵”,經常出現在影視和攝影作品中。打開手機,拍一張距離分明的照片,乾乾凈凈的,在熙熙攘攘的街頭。
↑芝加哥劇院風帶著戰慄的寒意,令人畏手畏腳。時間尚早,已無處可去,乘車回家。家裡很暖,凍僵的身體逐漸複蘇。清洗乾凈杯盞,喝熱茶。窩在沙發里,看書,用手機播放老歌,劉若英輕聲吟唱《後來》。未明的歲月里,後來的後來,落在今天的回憶的琴弦。先生靜坐桌前,慢慢的吃一包鹹味花生,隔著手機批閱工作流程。女兒回房間,去忙她自己的事。分處在不同房間,都有事做,自覺不干擾。留存足夠空間,有合適的距離感。越是好的關係,越需要彼此尊重。不以對方的態度來評判自我價值實現。窗外,天色漸暗。換衣服出門,孩子提前預約的itoko,是Momotaro桃太郎和Boka合作的日料 新店
,頗有名氣。正值飯點,人很多,生意十分火爆。面對整版的英文菜單,我和先生很有壓力,各自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逐條翻譯,小聲交流著想吃的食物。看不懂的地方,女兒也會解釋給我們聽,最後由她統籌安排。手卷和壽司比較多,也是特色。最為驚艷的是金槍魚和魚子醬的搭配,提供的海苔可以自己做手卷。每道菜都充滿巧思,擺盤和味道讓人驚喜。先生要了啤酒,我和女兒喝不同款的雞尾酒。興緻勃勃,吃飯,喝酒,閑話。聊一些拍照心得,近期看過的電影,剛讀過的書,以及未來幾天計劃要完成的事。不經意輕聲碰杯,幾不可聞的笑意,推杯換盞間,又加了一輪菜。漸次微醺,恰到好處。無論居於哪裡,都要讓生活變得有趣。付賬,一起離開。到家,席地而坐,後背倚靠暖氣,有熱度傳遞。翻看朋友圈,一條一條仔細讀過,大多在發雪景。這場應約而至,倒是沒有被白白辜負。全球變暖,南方已經很少見雪,稍有一場像樣的,都驚喜的不行。沒想到,相隔半個地球的家鄉倒是下了場正經雪,然而有著凜冬氣質的
芝加哥
只是略微牽強的飄了些。很有趣。深夜裡,熱牛奶,緩慢倒在玻璃杯里,握在手裡溫度適宜,慢慢小口喝完。一夜北風緊,窗欞間歇震鳴。睡的不甚安穩,反覆的夢境,反覆醒來。再次醒來,是清晨的五點。天未明。輕手輕腳,下床,摸索著去廳里。 8、千禧公園先生在客廳打地鋪。也是這個年紀的人了,眠覺不多,躺著在刷手機。開燈,燒水泡茶,茶香氤氳。天色不定變換,不經意撇過窗外,遠處主幹道,燈光醒目,不及蘇醒的城市,猶如沉浸在另一個夢境。早餐清淡。蔬菜色拉,煮雞蛋,冷凍室里有剩餘的菜包,取出解凍,放進微波爐加熱。與往常一般,先生外出跑步。等他回來,分泡一小包紅茶,緩緩徐徐聊天。以清醒的狀態開啟一天,是很好的事,覺得生活鮮明,也不混沌和敷衍。女兒起的晚,將近正午時分,直接帶著我們去吃brunch。
晴好日,風拂雲散,又見到了凈藍的天空。氣溫開始回升,不似昨日的寒冷。 司機循著導航停在門口,入眼是一棟 維多利亞 式風格的小樓。門廳, 大理
石雕刻和瓷磚畫完全不留白,透過茶色玻璃的窗戶,只覺香氣馥郁。遲疑不過三秒,手已經搭上了有些古舊的黃銅把手,推進去,別有洞天。樓上是美式現代風格的傢具店(RH),樓下是玻璃陽光房的餐廳(3
Arts club
cafe)。時間沉澱的中古傢具,流離暖洋的水晶吊燈,鬱郁蔥蔥的綠色植物,靜水流深的噴泉。時光,倒退,定格。回過神,與店員禮貌點頭,他回以和煦的微笑,詢問是否用餐,隨後帶領我們入座。龍蝦捲,烤至錶面焦酥散髮著濃郁黃油味麵包,一切二,堆疊著小山似的龍蝦肉。輕輕咬下去,口齒間有沙沙的酥癢感,混合龍蝦的鮮美,實在是好吃。黑鬆露薯條,又酥又脆,不油膩。煎三文魚,油脂和煎的程度都剛剛好,佐以蘸料,也是一道美味。培根雞蛋吐司,嫩滑的雞蛋,煎烤的勁道十足的培根,搭配牛油果,層次豐富。咖啡捲挾著食物香氣,鑽心戳胃的顯示著說一不二霸道,算是全了那份心心念念對美食的期待。飯後,參觀,拍一些照片,總有記錄不盡的確幸美好。女兒通過手機軟件叫車,先生門口閑閑抽煙,我眯著眼看街景,風一吹,落葉悄然。一根煙的功夫,車子到了。是位 希腊
裔的白人,有些年紀,喜歡聊天。說是很小就跟著父母來 美國 ,在這片土地上成家立業,有可愛的女兒。言辭間有對這座城市深沉的感情。說很喜歡 中國
,只可惜一直都沒機會去。我們互相聊著美食和趣事,最後在歡迎他游玩 中國 的美好祝願中,到達千禧公園Millennium Park。
很大的園子,臨近湖邊。冬天,雖是顯得蕭條寂寥,卻是各色植物具備。最知名的,莫過於銀色雲門Cloud
Gate,可惜在維修,四周都被圍起來。站在花壇邊上舉高手機,拍一張。這是由 英國 藝術家安尼什·卡普爾Anish
Kapoor創作,巨大的銀色水滴,反射城市天際線。陽光照在光滑的不鏽鋼錶面,自帶暗角微晞的濾鏡。眾多高樓屹立的朝野喧囂中,唯獨它,素了一雙看破塵世熱鬧的眼。一副的事不關己,清清淡淡。
位於下方廣場上的皇冠噴泉Crown Fountain,由概念藝術家詹米· 皮蘭 薩Jaume Plensa設計,互動式的視頻雕塑,LED顯示屏上播放一千多位
芝加哥 市民的笑臉,噴泉從嘴裡灑出,僅在每年的五月到十月。從多個角度拍,覺得意猶未盡。鏡頭的呈現,與內心深切相關。誠實,不存分別心,一切皆可拍,萬物皆可愛。
傑·普利策克露天音樂廳Jay Pritzker Pavilion,由解構主義大師弗蘭克·蓋里Frank
Gehry設計,線條弧形交織而出的鋼筋建築,無障礙和綠色設計,別出心裁,帶著我們欣賞不來的美,杳然靜和。
↑雲門
↑皇冠噴泉對面,是風格迥異的樓房,錯落有致,好似澎湃的樂曲,被用建築語言有力的、高低波動的演奏到眼前。陽光打在玻璃幕牆上,明晃晃,又加上頹敗的黃色樹枝做了前景,更顯得寫意。無聲息的,浸潤在自然的調色板里。很暖的陽光,閑閑照射在後背上。沒有具體計劃,只是順其自然經歷。想到什麼,做什麼。走到哪兒,是哪兒。該發生的,不會遲到。該遇見的,也不會錯過。 9、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芝加哥 藝術博物館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建於1879年),緊鄰千禧公園,館藏量約30萬件,僅次 紐約 大都會博物館。是除 法國
外世界珍藏印象派作品最多的地方,擁有莫奈、 雷諾
阿、梵高、高更、馬奈、塞尚等知名畫家的畫作,最近還在舉辦畢加索特展。博物館自12月起,每周三天對市民免費開放。女兒網上購票,只需支付畢加索特展費用,每人五美金。幫我們驗票後,孩子獨自離開,雖剛畢業,但也進入了申研季,開始新一輪的繁忙。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從博物館走過, 維多利亞
風格的建築,星羅棋佈的展廳,海納百川的藏品,仿佛停滯在忘卻時間的朝朝暮暮里。雖不可及,旁觀也是驚喜的收穫。擎著手機一幀又一幀的留存,似乎成了逛博物館某種約定俗成的慣例。也知道最美的,往往無法記錄。人生最好的擁有,是在欣賞的當下。
⬇️Tiffany 窗戶,1917年出品。一樓 亞洲 藝術區,鋪排很多 中國
藏品,從青銅器到瓷器,應接不暇。粗粗閑逛,青瓷的素麗在眼前飛舞,不可企及。帶著所有美好事物共有的、稍縱即逝的決絕美麗。青銅器里的酒仍在沉降,醉了神仙也醉了時間。不思歸去,像雲層中隱隱的星群,閃亮一次,又一次。
⬇️左圖,青銅器犧樽,一種動物造型的盛酒器,多見於春秋戰國和商周時期。右圖,東周時期龍行玉佩,重要館藏,由貴族佩戴,身份的象徵。⬇️唐三彩。相對於漢代的彩陶,唐三彩開創了上釉技法,所謂三彩,多指黃白綠,也有藍色,其中人臉少有顏色,多為燒制完成後繪畫上,因此多已脫落。⬇️越窯。東漢時, 中國 最早的瓷器在越窯的龍窯里燒制 成功 ,因此,越窯青瓷被稱為“母親瓷”,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窯系。⬇️龍泉窯。宋代六大窯系之一,是 中國 歷史上的名窯。釉色蒼翠,北宋時多粉青色,南宋時呈青蔥色,裝飾上很少刻花。⬇️左圖,定窯。以產白瓷著稱,宋代六大窯系之一,創燒於唐,極盛於北宋及金,終於元。右圖,耀州窯。北方青瓷代表,宋代六大窯系之一,北宋是其鼎盛時期,為朝廷燒制“貢瓷”。⬇️明永樂青花瓷抱月瓶。永樂青花以胎釉精細、青色濃郁、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開創了 中國 青花瓷的黃金時代。⬇️明清鬥彩瓷器。創於明宣德,盛於明成化,是釉下彩和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工藝。⬇️宋代彩繪木雕觀音坐像, 菩薩 神態安詳,姿態優雅。一腿懸空,右臂擱於腿上,專註而輕鬆,又稱“閑王座”。這種形象的神靈被稱為“ 南海 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