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公交游法國21天 聖米歇爾山 圖爾看城堡 南法追逐梵高 巴黎視覺盛宴



風格,而桐頂則是19世紀60年代的產物。
📌 這座大教堂展現了典型的哥特式建築風格,具有高大的拱頂、尖頂和華麗的花窗玻璃。它是 法國 西南地區最重要的哥特式教堂之一。



所幸在游客中心附近有一家店出租有電池的自行車,這樣至少省力些。
但是店主居然要了我500歐元👛的訂金,我退還自行車以後店主過了二個星期才退給我500歐,讓我之後的行程十分窘迫。 這個店家態度也不太好,不推薦了。
✨ 如果想跟團游 推薦OVERLORDTOURS 有很多時間長短的TOUR可以選擇,而且網站上也有挺多介紹的,感覺比較專業。
收費大概全天的團130歐元左右。

✨
本來跟團的話可以到達這些景點,但是腳車還是很累的,而且第一天游玩就高強度運動!我就騎到美軍墓地,屁股已經很酸疼了。而且冬天的天氣不是很好,時不時飄雨,所以也間接影響行程。
但是必須贊一下 法國 的自行車車道,還是做的很齊全的。


Wall)的典型防禦設施,共有四座炮台,每座混凝土工事里安置一門152mm口徑的海軍炮,陣地位於英軍登陸的“金灘” 和美
軍登陸的“奧馬哈灘”之間的位置,在D-Day當天曾向海面上的盟軍艦隊射擊,但最終被盟軍登陸部隊占領。
✨ 看著這些炮台,心情還是很沉重的。那時候看“拯救大兵 雷恩 ”,第一次感到登岸的槍林彈雨,那個時候真的震撼到我了。那麼多年輕的生命就此隕滅了。
想到現在的巴以衝突和俄烏戰爭,歷史一直在重蹈覆轍啊。
放幾張網圖大家感受一下:












但是軍力受到了重創。在這裡可以看到很多懸崖峭壁,可以想象當時地勢並不有利於進攻。
📌 值得一提的是一個叫做奧克角(Point du
Hoc)的地方,這個海岸是一個突出的三角形,這裡還有當年戰役留下的防禦堡壘。當年美軍敢死隊就是繞過這裡發現了德軍的破綻,進而為盟軍解決了後顧之憂,以至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沒有騎到這裡,太遠了,看看網圖)


📌 在奧馬哈海灘不遠就是二戰時的美軍墓地,這裡安葬著二戰時美軍登陸時犧牲的士兵,墓地肅穆莊嚴,時刻提醒著 和平
年代的人們不要忘記戰爭的殘酷和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交通:在火車站轉乘70路公交車從 巴約 火車站(Bayeux Sncf)至Colleville-sur-mer
Cimetièreaméricain下車便是美軍墓地了,之後向西步行可到達奧馬哈海灘。

另外入口處其實有個博物館之類的參觀處,可是需要免疫證明,我雖然已經打了三針而且有證明,但是不被接受,所以沒有參觀 成功 ,就在墓區逛逛。
📌 奧馬哈美軍墓地安葬著超過9,000名 美國 軍人,他們在 諾曼底 登陸戰役中喪生。這個墓地包括一座巨大的十字架,以及 大理
石墓碑,上面刻有士兵的名字、排名、部隊和死亡日期。自然有很多士兵是無名氏。 這塊墓地也屬於 美國 領地,維持的很好。但其實周邊還有很多其他國家的墓地, 英國
, 加拿大 等,但是規模和知名度都沒有這個 美國 墓地高。




日常的生活和宗教寓言等,以紀念1077年被建造的 巴約 。 巴約
掛毯實際上不是一塊掛毯,而是一幅長約70米(230英尺)的繡制畫捲,被認為製作於11世紀,用羊毛線在麻布上繡制而成。它詳細描繪了1066年威廉征服 英格蘭
的歷史,包括哈羅 德國 王的統治和威廉的入侵。這個壯麗的繡製品被認為是中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品之一,因為它提供了有關那個時代的珍貴歷史信息。
🎫門票: 成人€12,學生€5
📌博物館的二樓放映一部短小的歷史紀錄片,樓下放著掛毯的真品。
🤩 這個博物館真的很小,掛毯很長,也有語音講解,整個看廊好像就我一個人。二樓因為疫情沒有開放,所以可看的真的挺少的。不推薦大家來了,這個門票可以省下來。
個人對掛毯沒有研究,也許真的很不容易保存下來。但是不能拍照,所以買了幾張明信片,放點網照給大家看看。


in England on December 25, 1066, he wa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monarchs of
Western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