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時針環臺灣】臺北晚9朝5(臺北——高雄)


西門町,西門二字取自西門紅樓,如果你在西門町附近逛,一定會註意到這個顯得有年代感的老舊建築,紅白色磚瓦的二層小樓,與林立在它周圍的現代高層建築形成鮮明的對比,過去是個小市場,現在好像已經改成了小劇場用,不知道會不會有表演看。
時間臨近中午,街上的人開始多了起來,尤其是機車,這個 臺北 招牌式的景象,真的是來了才更有感觸,不管是多大多小的路口,只有你等個紅綠燈,就會發現在紅燈下等待的機車幾乎密密麻麻占據了整條車道,綠燈一亮,轟隆隆的發動聲此起彼伏,又迅速的消失在遠方,夜晚帶上車燈,更是相當有感覺的畫面,讓我手中的鏡頭禁不住多次向他們拍來。









從西門町坐上地鐵,來到 永康 路,準備來吃午飯。目的地早就選好,也是我來之前就計劃好一定要吃的《 永康 牛肉麵》,無須太多介紹,想必很多對 臺灣 美食瞭解的人都知道這裡,中午臨近飯點的時間,二層樓的店面里坐滿了人,我是一個人還比較容易拼桌,坐定,點了半肉半筋面和大腸粉蒸肉。面碗不算太大,面也不是很多,不過牛肉和牛筋的量著實不少,有7 8大塊,光是這牛肉吃完估計都能半飽了,先來口湯,紅褐色的濃郁湯底的味道與它的形色完全一致,醇厚的牛肉香味混合點帶著中草藥香的湯,喝著很是舒服,面口感勁道,牛肉軟爛可口,牛筋幾乎不用咀嚼就能下肚,這碗面要是開在我家門口,估計我一年能吃100回;大腸粉蒸肉,微辣,口感和我們的粉蒸肉很像,不過主要味道是大腸,像小碗一樣的蒸籠量正合適。









下午,去了士林街區,這裡同樣是老街區,不過不到晚上,夜市沒開,街上人煙稀少,狹窄的巷子里,兩旁堆滿了機車和自行車,偶爾經過的一輛送外賣的小哥機車,成了我鏡頭下唯一的焦點。士林街區有個老市場,裡面賣些農副產品、生活用品,看著跟大陸沒什麼區別,從市場出來,拐到另一處小街上,這裡卻比較熱鬧,原來是一處寺廟,廟外掛滿了密密麻麻的紅色燈籠,門口是成排的 石獅 子,善男信女接踵而至,香火著實很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