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浪漫的夏天—左手巴薩,右手巴黎


個人覺得,值得觀賞的反而是免費的部分,即外觀部分,有很多鬼馬精靈的設計。

Blue,Blue,Blue....毫無違和感,仿佛置身於童話之中。



飢腸轆轆之際,偶遇一家餐館,滿眼驚喜。這家餐館就在音樂宮附近的小巷裡 ,名字是Casalolea.
聽從美女老闆娘的建議,松露pasta之外加了一杯甜酒,絕配。

如今的音樂宮因為擴建分成了新舊兩部分,舊建築部分各類浮雕和 馬賽 克拼貼裝飾令人眼花繚亂,而 新建 築則以一大片透明玻璃牆與舊建築毫無過渡與鋪墊地銜接起來,比起牽強做作地模仿複製,其果斷大膽承認不同的率性更令人欣賞。

在那個令人目眩神迷的穹頂中央,金黃色的玻璃仿若太陽向四周發散著光芒,金光逐漸轉淡,慢慢幻化成藍色,而在藍色的光線中又浮現出一個個女性的面龐,這樣的光芒似乎在屋頂緩緩流動,傾瀉一地的流光溢彩。

轉角的哥特式大教堂,安靜狹長的小巷,還有色彩鮮艷的“親吻牆”生動無比,引得路人爭相合照。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屋頂的設計,色彩繽紛的 馬賽 克以波浪形狀覆蓋木質結構支撐的市場內部,堪稱“陽光浪花下的奇珍美味”,如此浪漫的喻意,誰還會懷疑 西班牙 人的熱情、浪漫和吃貨的本質呢?


時間有限,不舍離開,雖念未來可期,但亦心存當下。


數百座博物館散佈於這座城市,無論是喜歡古典主義,還是印象派,在 巴黎 你總能有新的發現。
第一站,當然是盧浮宮。




◆盧浮宮的門票全天有效,也就是說你可以跑出去吃午飯。
◆盧浮宮和奧賽博物館在每天閉館前的1-2小時,都是不需要門票的,如果你和我一樣,也是下午才到 巴黎 ,去提前溜一圈也挺有意思的。


宏偉的奧賽博物館是繼盧浮宮之後又一個欣賞印象派、後印象派和新藝術派藝術家創作的世界最著名畫作的一站式去處。
博物館洞穴般幽深的內部空間、古色古香的巨大時鐘和當代風格的展館都像藝術品一樣耀眼。一定會花掉你不少時間。

也許這就是藝術的魅力,說他們如鑽石一般,絕不是虛言。因為他們不僅放著光,還折射著所有投影在他們身上的所有靈感。

也許是他火車站獨特的空間格局,也許是他依然不計其數的珍品佈置的近在咫尺。

你可以偶遇藝術家,正在臨摹自己喜歡的作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專註而沉醉。
你可以偶遇大學課堂,老師正在跟學生們仔細的分享他對這部作品的認知和感受,帶著他們一起cosplay這幅作品背後的故事。
你可以偶遇激情飛揚的講解員,儘管她已經講解過無數遍,但是那磁性的語感好像每次的講解里,她又發現了新的閃光點,又或者她僅僅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更加熱愛自己現在做的事情。

我個人非常喜歡羅丹博物館,因為不僅僅可以看到人文作品,還能看到大自然的作品,花園真的是太美了。

1880年,羅丹受托創作《地獄之門》,作為一座從未修建的博物館的大門。可是直到去世之前的1917年,他才開始創作這件雕塑傑作。
大理 石愛情紀念碑《吻》最初是《地獄之門》的一部分。由於羅丹以大膽的手法,將激情之中的女性刻畫為地位平等的伴侶,因此作品完成的時候,雕塑中交纏的情侶引發了爭議。

這安靜的綠洲讓人流連忘返。

他靠近埃菲爾鐵塔,從埃菲爾鐵塔望下去,就像停泊在塞納河畔的巨 大方 舟。這座方舟上承載著 非洲 、美洲、 大洋洲 和 亞洲 原始風格的藝術品,也承載著對世界上所有文化的包容和敬意。
正因為我們有個容納的胸懷,我們才有機會看到這個世界的多彩和無窮的可能。

這是 巴黎 第一座金屬橋梁,橋面則由木板連接而成,走在上面有一種走木樓梯的嘎吱感。
每個在橋上駐足的人,都有自己的愛情故事。
至死不渝的愛情,吸引著每一個人。
尋尋覓覓的人,慌張而可愛。
會分開,會迴首,會留戀,會忘卻,愛不止有美好,還有很多不美好。
我們在其中來回折返,不是為了要安全的到達終點,而是要在其中找到自己,然後找到愛自己的方法,然後通過愛自己,讓自己成長,最終成為愛的全部。
我認為,這才是愛情的終極意義。

凱旋門正如其名,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戰的軍隊凱旋的大門。
以前只是遠觀,現有機會近距離,機會不可錯過,正好登頂看看這夜 巴黎 。
內設電梯,然後沿著273級的螺旋形石梯拾級而上。
在上面設有一座小型的歷史博物館。館內陳列著關於凱旋門建築史的圖片和歷史文件,以及拿破侖生平事跡的圖片。

很多戀人會選擇在埃菲爾鐵 塔下 親吻留戀,記錄兩人美好的愛情,祝福他們愛情 天長 地久。
而此刻站在凱旋門上抓拍埃菲爾鐵塔的我,希望也能抓到這樣的美好。
願世間的美好,都能凝結如光,一直照亮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