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山聽海訪海女,濟州島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
↑城山日出峰 ↑城山日出峰 ↑城山日出峰 遼闊的天際線,海岸線與草原上的田園風光同時出現,美的讓人合不攏嘴。
盆口邊豎立著99塊 尖石 ,傳說這是99個守護著這裡的天神的兒子。 ↑城山日出峰 ↑城山日出峰 遇見海女|藍色大海的傳說日出峰的東南面及北面是懸崖,可以遠遠眺望崖下麵是有名的“海女之家”。 ↑海女之家 你可能沒有聽過“海女”,但很有可能看過她們的紀錄片。海女並不是童話故事里說的海的女兒,而是一個很具有時代特征卻在漸漸消失的群體。在海面能看到漂浮的黃色圓點,那就是她們的身影。
她們是一群吃苦耐勞的勞動婦女,身穿黑色潛水衣背著網兜和泡沫囊。不帶氧氣瓶從7歲起至70歲一直以徒手潛水為生,每次在水中屏住呼氣1分鐘,從淺海的岩石上手工捕撈海螺,鮑魚,海膽等海產品。大海養育著她們,她們養育著家庭。 ↑海女博物館 在 濟州島 的海女博物館可以更深刻的瞭解她們。足足三層的海女博物館很好地保護和傳承了海女文化,存放著職業歷史及海女一生縮影的重要資料。 ↑海女博物館 進入館內,首先會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進入放映廳觀看講解短片,隨後可根據地上的指引進行參觀,不但展區劃分清晰有序而且每個展品都有中文的介紹,觀覽體驗滿分,最關鍵的是門票居然只要6元! ↑海女博物館 博物館里可以看到模型及影像全面復現的海女房屋,濟州漁村生活,便於瞭解當時人們的飲食起居及歲時風俗。海女不光負責捕撈水產,在家庭中還需承擔農活、背水缸、烹飪等職責。 ↑海女博物館 ↑海女博物館 二樓是濟州海女工作和休息的場景,可以近距離觀看她們作業用的網兜、水鏡等潛水用具。因捕撈的對象不同所選工具也大不相同,這些小知識極具趣味性。 ↑海女博物館 ↑海女博物館 ↑海女博物館 海女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在捕撈的時候對海裡的情況要看的很仔細,一不小心就會有喪命的危險。
看過海女的紀錄片,瞭解到目前大部分海女的年齡都超過了60歲,我更不尤的心生敬畏。
“我和我的母親,祖母一樣當初潛水是為了生計,為了生活,我們必須入海。而現在潛水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在視頻中,一位91歲的海女說道。 ↑海女博物館 在城山日出峰下的海女餐廳你可以品嘗到剛剛打撈上的海參、鮑魚、角螺等水產,能夠根據喜好自行組合海鮮拼盤。
在這一站可以稱之為我表達能力的巔峰,因為海女之家的奶奶們是基本聽不懂英文的,溝通起來需要下一些功夫。詢價時可以打開手機計算器讓她們輸入金額。韓語里的數字聽起來有點同中文數字的諧音,“man”就是萬的意思。 ↑海女之家 海女海鮮每盤價格在3-5萬韓元左右,比海鮮市場的價格確實貴了很多,但更多品嘗的是一種文化體驗。 ↑海女之家 只見海女奶奶快速揮動手中的刀,咔咔咔剁幾下再用清水一衝就將一盤海鮮分割處理的乾乾凈凈。 ↑海女之家 室外的位子是搶手的景觀位,可以一邊品嘗海鮮一邊遠眺日出峰及海岸。
如果看到已經坐滿也不要輕易放棄,這裡翻台很快,不一會兒就走了好幾桌。
相信我,這個位置絕對是值得等待的。 ↑海女之家 ↑海女之家 ↑海女之家 各種水產品嘗了一遍,最愛的還是角螺,無論做成刺身或是煮熟,蘸上醬料那叫一個鮮且脆!咯吱咯吱,好吃到根本停不下來。 ↑海女之家 ↑海女之家 還新認識了一種海鮮叫海菠蘿(海鞘)外形酷似菠蘿、也很像多肉植物,頭上還有一個小孔,海女奶奶用手戳它的時候,還會噴水。
橘黃色的外形非常耀眼,看起來就很有食欲。但是一定要小口慢嚼越嚼越香。
海鞘的口感很硬,直接使勁咬下去沒有一口好牙怕是受不了。 ↑海女之家 飯後在海邊散步,遇到剛剛出海歸來的海女。
因為歲月的洗禮,她皺紋很深,略微佝僂著腰從海裡向岸上走去。在海裡可以依靠泡沫囊移動收穫的水產,在出水後網兜則變得格外沉重。需要他人的幫忙才能將網兜背上,吃力的起身。她沖幫忙的人揮揮手,笑了笑,向海女之家走去。 ↑海女之家 ↑海女之家 晚些會有海女表演,年長的海女們跟著音樂舞動網兜進行祈福。《海女之歌》是早時海女們在艱苦勞作時彼此鼓勵傳唱下來的民歌,雖然語言不通,但是看著她們被曬黑了皮膚,壓彎了脊背仍然笑容輕鬆,無不令人動容。 ↑海女之家 ↑海女之家 ↑海女之家 海女們腰上背上鉛塊,穿上了潛水服,步履蹣跚,帶著工具向海走去。鑽入海裡時,卻像魚一樣的靈活。無論什麼季節她們都會一如既往的勞作,更多的是一份堅守,一份信念。 ↑海女之家
盆口邊豎立著99塊 尖石 ,傳說這是99個守護著這裡的天神的兒子。 ↑城山日出峰 ↑城山日出峰 遇見海女|藍色大海的傳說日出峰的東南面及北面是懸崖,可以遠遠眺望崖下麵是有名的“海女之家”。 ↑海女之家 你可能沒有聽過“海女”,但很有可能看過她們的紀錄片。海女並不是童話故事里說的海的女兒,而是一個很具有時代特征卻在漸漸消失的群體。在海面能看到漂浮的黃色圓點,那就是她們的身影。
她們是一群吃苦耐勞的勞動婦女,身穿黑色潛水衣背著網兜和泡沫囊。不帶氧氣瓶從7歲起至70歲一直以徒手潛水為生,每次在水中屏住呼氣1分鐘,從淺海的岩石上手工捕撈海螺,鮑魚,海膽等海產品。大海養育著她們,她們養育著家庭。 ↑海女博物館 在 濟州島 的海女博物館可以更深刻的瞭解她們。足足三層的海女博物館很好地保護和傳承了海女文化,存放著職業歷史及海女一生縮影的重要資料。 ↑海女博物館 進入館內,首先會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進入放映廳觀看講解短片,隨後可根據地上的指引進行參觀,不但展區劃分清晰有序而且每個展品都有中文的介紹,觀覽體驗滿分,最關鍵的是門票居然只要6元! ↑海女博物館 博物館里可以看到模型及影像全面復現的海女房屋,濟州漁村生活,便於瞭解當時人們的飲食起居及歲時風俗。海女不光負責捕撈水產,在家庭中還需承擔農活、背水缸、烹飪等職責。 ↑海女博物館 ↑海女博物館 二樓是濟州海女工作和休息的場景,可以近距離觀看她們作業用的網兜、水鏡等潛水用具。因捕撈的對象不同所選工具也大不相同,這些小知識極具趣味性。 ↑海女博物館 ↑海女博物館 ↑海女博物館 海女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在捕撈的時候對海裡的情況要看的很仔細,一不小心就會有喪命的危險。
看過海女的紀錄片,瞭解到目前大部分海女的年齡都超過了60歲,我更不尤的心生敬畏。
“我和我的母親,祖母一樣當初潛水是為了生計,為了生活,我們必須入海。而現在潛水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在視頻中,一位91歲的海女說道。 ↑海女博物館 在城山日出峰下的海女餐廳你可以品嘗到剛剛打撈上的海參、鮑魚、角螺等水產,能夠根據喜好自行組合海鮮拼盤。
在這一站可以稱之為我表達能力的巔峰,因為海女之家的奶奶們是基本聽不懂英文的,溝通起來需要下一些功夫。詢價時可以打開手機計算器讓她們輸入金額。韓語里的數字聽起來有點同中文數字的諧音,“man”就是萬的意思。 ↑海女之家 海女海鮮每盤價格在3-5萬韓元左右,比海鮮市場的價格確實貴了很多,但更多品嘗的是一種文化體驗。 ↑海女之家 只見海女奶奶快速揮動手中的刀,咔咔咔剁幾下再用清水一衝就將一盤海鮮分割處理的乾乾凈凈。 ↑海女之家 室外的位子是搶手的景觀位,可以一邊品嘗海鮮一邊遠眺日出峰及海岸。
如果看到已經坐滿也不要輕易放棄,這裡翻台很快,不一會兒就走了好幾桌。
相信我,這個位置絕對是值得等待的。 ↑海女之家 ↑海女之家 ↑海女之家 各種水產品嘗了一遍,最愛的還是角螺,無論做成刺身或是煮熟,蘸上醬料那叫一個鮮且脆!咯吱咯吱,好吃到根本停不下來。 ↑海女之家 ↑海女之家 還新認識了一種海鮮叫海菠蘿(海鞘)外形酷似菠蘿、也很像多肉植物,頭上還有一個小孔,海女奶奶用手戳它的時候,還會噴水。
橘黃色的外形非常耀眼,看起來就很有食欲。但是一定要小口慢嚼越嚼越香。
海鞘的口感很硬,直接使勁咬下去沒有一口好牙怕是受不了。 ↑海女之家 飯後在海邊散步,遇到剛剛出海歸來的海女。
因為歲月的洗禮,她皺紋很深,略微佝僂著腰從海裡向岸上走去。在海裡可以依靠泡沫囊移動收穫的水產,在出水後網兜則變得格外沉重。需要他人的幫忙才能將網兜背上,吃力的起身。她沖幫忙的人揮揮手,笑了笑,向海女之家走去。 ↑海女之家 ↑海女之家 晚些會有海女表演,年長的海女們跟著音樂舞動網兜進行祈福。《海女之歌》是早時海女們在艱苦勞作時彼此鼓勵傳唱下來的民歌,雖然語言不通,但是看著她們被曬黑了皮膚,壓彎了脊背仍然笑容輕鬆,無不令人動容。 ↑海女之家 ↑海女之家 ↑海女之家 海女們腰上背上鉛塊,穿上了潛水服,步履蹣跚,帶著工具向海走去。鑽入海裡時,卻像魚一樣的靈活。無論什麼季節她們都會一如既往的勞作,更多的是一份堅守,一份信念。 ↑海女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