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丘比丘----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 南美,南極游之三十二
馬丘比丘 (Machu Picchu ),又譯麻丘比丘,位於現今的 秘魯 (Peru)境內 庫斯科 (Cusco) 西北 75公里,整個遺址高聳在海拔約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為熱帶叢林所包圍,是 秘魯 著名的前 哥倫布 時期印加帝國建於約公元1500年的遺跡,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
馬丘比丘 在克丘亞語(Quechua)中為“古老的山”之義,也被稱作“失落的印加城市”,是保存完好的前 哥倫布 時期的印加遺跡。 馬丘比丘 是 南美洲 最重要的考古發掘中心,也因此是 秘魯 最受歡迎的旅游景點。
由於獨特的位置、地理特點和發現時間較晚, 馬丘比丘 成了印加帝國最為人所熟悉的標誌。在1983年, 馬丘比丘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之一。
人們認為 馬丘比丘 是印加統治者帕查庫蒂(Pachacuti)於1440年左右建立的,直到1532年 西班牙 征服 秘魯 時都有人居住。
考古發現(加上對早期殖民文件的解讀)顯示 馬丘比丘 並非普 通城 市,而是印加貴族的鄉間休養場所(類似 羅馬 莊園)。圍繞著庭院建有一座龐大的宮殿和供奉印加神祇的廟宇,以及其他供維護人員居住的房子。據估算,在 馬丘比丘 居住的人數,在高峰時也不超過750人,而在沒有貴族來訪的雨季就更少了。
印加王國選擇在此建立城市,可能是由於其獨特的地理和地質特點。據說 馬丘比丘 背後的山的輪廓,代表著印加人仰望天空的臉,而山的最高峰“瓦納比丘”代表他的鼻子。印加人認為不該從大地上切削石料,因此從周圍尋找分散的石塊來建造城市。一些石頭建築連灰泥都沒有使用,完全靠精確的切割堆砌來完成,修成的牆上石塊間的縫隙還不到1毫米寬。
1913年, 美國 國家地理雜誌曾用了整個4月刊來介紹 馬丘比丘 ,這處遺址也因此受到了廣泛的關註。
2003年有大約400000人參觀 馬丘比丘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大規模旅游對遺址帶來的損害表示關註。 秘魯 當局堅稱這不是問題,遺址的偏僻會對旅游業形成天然的限制。不斷有建議要在遺址修建纜車,但至今一直未獲批准。以上來自百度。
馬丘比丘 門票採分時段,限額預售制,每天從早上6點開始每兩個小時一段,每段幾百人,主要通過網上預售,在 庫斯科 市也有預售點,至於熱水鎮上的文化中心能否預售忘了問了,只是到了熱水鎮還沒有買到票預售額滿了就要不知要等多久了。
頭天一晚大雨,天亮後居然放晴了,天公真是作美。
早上8點多我們來到鎮上去景區的大巴站,許多人在排隊。我們是10點的入園票,心想這時到景區大門,把票打印出來,再等一等就可入園了,時間正好。當我拿出手機顯示出門票預定單去乘車時,工作人員要我去文化中心把票打印出來,沒票不能上車!
官網預定單
好在文化中心離車站不遠,熱心的當地人把我們領到門口。8點多一點已有人上班,拿出手機預定單和護照,打印出進園的門票,順利解決問題。
馬丘比丘 文化中心 
熱水鎮 馬丘比丘 文化中心距一個小廣場不遠
入園的門票
回到車站拿出門票想上車,不料被告之現在是8點進園的上車,10點要等到9點鐘以後。
車站 
街頭休息所照
街頭找了條椅子休息,等到過了9點再過去又被要求要到售票處買巴士票!真是一波三折,這個售票處與乘車站還不在一個地方!在車站上頭不遠的一個胡 同里 找到了巴士售票處,買這巴士票不但要出示門票還要出示護照,而且這些信息都要錄入車票。半小時車程的景區巴士往返竟然要24美金,合人民幣170多元!


大巴售票處
大巴車票
最寬的地方,大巴車調頭,要倒兩次
登車時不僅要車票,門票還要核對護照,必須是同一個人。
大巴沿著河床行走十來分鐘就開始了懸崖攀登,盤旋的之字路,上下落差近600米,沿途看有徒步去景區的年青人,在如此徒峭的山路上攀爬不但要有好的體力,尤其要有堅強的毅力。





已經看得到遺址了 
景區大門到了 
註意右邊兩位白衣者,他們在蓋景區印章,我們出來時排長隊,沒蓋成。
景區入口,反方向拍的
終於來到了景區大門,大門區域不大,沒有註意有沒有取票窗口,大巴售票窗口是有的,返程票12美元一張。進入景區需要護照門票信息一致,併在電腦上進行核對。
入口處有許多導游攬生意,雇佣導游的游客還真不少,可惜沒有中文導游。
入園後我們即從左側向上攀登,這邊的高處是觀看 馬丘比丘 全景的最佳位置。

景區四周山景,山下有火車站
馬丘比丘 在克丘亞語(Quechua)中為“古老的山”之義,也被稱作“失落的印加城市”,是保存完好的前 哥倫布 時期的印加遺跡。 馬丘比丘 是 南美洲 最重要的考古發掘中心,也因此是 秘魯 最受歡迎的旅游景點。
由於獨特的位置、地理特點和發現時間較晚, 馬丘比丘 成了印加帝國最為人所熟悉的標誌。在1983年, 馬丘比丘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之一。
人們認為 馬丘比丘 是印加統治者帕查庫蒂(Pachacuti)於1440年左右建立的,直到1532年 西班牙 征服 秘魯 時都有人居住。
考古發現(加上對早期殖民文件的解讀)顯示 馬丘比丘 並非普 通城 市,而是印加貴族的鄉間休養場所(類似 羅馬 莊園)。圍繞著庭院建有一座龐大的宮殿和供奉印加神祇的廟宇,以及其他供維護人員居住的房子。據估算,在 馬丘比丘 居住的人數,在高峰時也不超過750人,而在沒有貴族來訪的雨季就更少了。
印加王國選擇在此建立城市,可能是由於其獨特的地理和地質特點。據說 馬丘比丘 背後的山的輪廓,代表著印加人仰望天空的臉,而山的最高峰“瓦納比丘”代表他的鼻子。印加人認為不該從大地上切削石料,因此從周圍尋找分散的石塊來建造城市。一些石頭建築連灰泥都沒有使用,完全靠精確的切割堆砌來完成,修成的牆上石塊間的縫隙還不到1毫米寬。
1913年, 美國 國家地理雜誌曾用了整個4月刊來介紹 馬丘比丘 ,這處遺址也因此受到了廣泛的關註。
2003年有大約400000人參觀 馬丘比丘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大規模旅游對遺址帶來的損害表示關註。 秘魯 當局堅稱這不是問題,遺址的偏僻會對旅游業形成天然的限制。不斷有建議要在遺址修建纜車,但至今一直未獲批准。以上來自百度。
馬丘比丘 門票採分時段,限額預售制,每天從早上6點開始每兩個小時一段,每段幾百人,主要通過網上預售,在 庫斯科 市也有預售點,至於熱水鎮上的文化中心能否預售忘了問了,只是到了熱水鎮還沒有買到票預售額滿了就要不知要等多久了。
頭天一晚大雨,天亮後居然放晴了,天公真是作美。
早上8點多我們來到鎮上去景區的大巴站,許多人在排隊。我們是10點的入園票,心想這時到景區大門,把票打印出來,再等一等就可入園了,時間正好。當我拿出手機顯示出門票預定單去乘車時,工作人員要我去文化中心把票打印出來,沒票不能上車!

好在文化中心離車站不遠,熱心的當地人把我們領到門口。8點多一點已有人上班,拿出手機預定單和護照,打印出進園的門票,順利解決問題。

回到車站拿出門票想上車,不料被告之現在是8點進園的上車,10點要等到9點鐘以後。
街頭找了條椅子休息,等到過了9點再過去又被要求要到售票處買巴士票!真是一波三折,這個售票處與乘車站還不在一個地方!在車站上頭不遠的一個胡 同里 找到了巴士售票處,買這巴士票不但要出示門票還要出示護照,而且這些信息都要錄入車票。半小時車程的景區巴士往返竟然要24美金,合人民幣170多元!

登車時不僅要車票,門票還要核對護照,必須是同一個人。
大巴沿著河床行走十來分鐘就開始了懸崖攀登,盤旋的之字路,上下落差近600米,沿途看有徒步去景區的年青人,在如此徒峭的山路上攀爬不但要有好的體力,尤其要有堅強的毅力。
終於來到了景區大門,大門區域不大,沒有註意有沒有取票窗口,大巴售票窗口是有的,返程票12美元一張。進入景區需要護照門票信息一致,併在電腦上進行核對。
入口處有許多導游攬生意,雇佣導游的游客還真不少,可惜沒有中文導游。
入園後我們即從左側向上攀登,這邊的高處是觀看 馬丘比丘 全景的最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