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紀念】用暴走的方式感受芝加哥和紐約(仁川機場轉機、中央公園攻略、BRUNCH攻略

由於GO CARD是只能當天有效的,不是按24小時計算,今天我們9點就出發了,我可是昨晚一晚沒睡呀~




第二站: 白金漢 噴泉於1927年8月26日落戶 芝加哥 ,位於 芝加哥 市格蘭特公園(Grant Park)內 哥倫布 大道(Columbus Drive)和議會公園路(Congress Parkway)交匯處,是 芝加哥 的地標性建築。 白金漢 噴泉(Buckingham Fountain)是世界第一大照明噴泉,比 法國 凡爾賽 宮大噴泉足足大一倍。它的基座用粉紅色的 大理 石築成。四周幾百道水花射向中央,中央的一支水柱噴高四五十米。

從 白金漢 宮噴泉走過去,大概20分鐘左右,其實都在一片上。

雲門,該雕塑由 英國 藝術家安易斯(Anish)設計,整個雕塑由不鏽鋼拼貼而成,雖體積龐大,外型卻非常別緻, 宛如一顆巨大的豆子,因此也有很多當地人昵稱它為“銀豆”。由於錶面材質為高度拋光的不鏽鋼板,整個雕塑又像一面球形的鏡子,在映照出芝市摩天大樓和天空朵朵白雲的同時,也如一個巨大哈哈鏡,吸引游人駐足欣賞雕塑映出的別樣的自己。

↑ 皇冠噴泉,就在雲門的後方,也是靠近馬路邊上的,由於沒認真做攻略,當時還找了一下~
皇冠噴泉由 西班牙 藝術家詹米. 皮蘭 薩(Jaume Plensa)設計,是兩座相對而建的、由計算機控制15米高的顯示屏幕,交替播放著代表 芝加哥 的1000個市民的不同笑臉,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隔一段時間,屏幕中的市民口中會噴出水柱,為游客帶來突然驚喜。每逢盛夏,皇冠噴泉變成了孩子們戲水的樂園。至此,讓人們不得不敬重藝術家的超凡想象設計,他們拋卻傳統的公共雕塑功能,而讓原本靜止的物體與游人一起互動起來,賦予了雕塑新的意義。

感覺, 芝加哥 白天和晚上的感覺太不一樣了,走在一樣的的街口,我也是過了一會兒才認得出來自己昨晚來過。

其實這類游船,在 芝加哥 有好幾家游船公司在做的,在箭牌大廈下麵好像也有兩家,我們這家SHORELINE,也屬於當地挺大的船公司,在海軍碼頭上船,每30分鐘一班,我們雖然是周日去的,但人不多。如果時間允許的話,也可以選擇夕陽游或者夜游。不過我們在 芝加哥 這幾天天氣都很一般……確實令人鬱悶……雖然照片,也就隨便拍了幾張。

會觀賞到:海軍碼頭、湖景大廈、怡安中心、約翰·漢考克中心、 伊利 諾伊中心、NBC電視塔、 芝加哥 論壇報大廈、箭牌大廈、IBM大廈、李奧貝納大廈、IBM大樓、濱 海城 等40多座知名建築。





海軍碼頭是 芝加哥 很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它始建於1914年,從1916年開始向公眾開放,當時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碼頭。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作為海軍訓練基地和使用基地。現在,它已成為 芝加哥 人消遣的最好的地方。它有20.23萬平方米的公園、花園、商店、餐館。你可享受費裡斯轉輪和旋轉木馬的樂趣,參觀 芝加哥 兒童博物館、地平線舞臺和喬比博普小餐館及爵士樂廳,還可以乘坐油輪或快艇暢游 天水 一色的密歇根湖。這裡的歷史 和美 麗的景觀,深深地吸引著外來游客。它是 芝加哥 的娛樂和會議首選地之一。年觀光人數高達700萬人次。

室內有一個植物園,樓下有商店、餐廳,外面有迴旋木馬、摩天輪等,摩天輪還是比較小的。
但我們的GO CARD是免費暢玩的,所以我們坐了摩天輪,票需要排隊在售票處兌換。 第六站:360 Chicago (約翰·漢考克觀景台)
這一站,可是有故事的,但有說明瞭,只要不放棄,還是會等到你想要的。
我們吃完紫豬,大概4點半左右走到樓下,但看到樓上烏雲密佈,在琢磨著要不別上去了,晚點再去威利斯觀景台。去前面,逛了一下迪士尼專賣店回來,還是覺得上去吧,反正GO CARD也包含了,以免留下遺憾。
我們走到樓下,工作人員也跟我們說,樓上的能見度是0,不過我們是要上去的話,也是可以上的,沒問題的。我們就這樣乘坐電梯登上了97樓,估計是天氣不好的原因,今天的人也很少。
剛上來的時候,真的是大樓完全被烏雲圍繞,什麼也看不到,我就這樣繞著窗邊慢慢走著,結果發覺烏雲慢慢散開了。





不過室內拍,始終有點反光。我沒有帶三腳架,都是找個合適的位置,放在地上拍的,因為位置不完全合適,難免會手抖。

入夜後的景比白天更沒。
由於拍完下來已經快8點了,所以威利斯大廈就沒有去了~ 打道回府~




經過這裡,繼續往湖邊,博物館區走。

在這裡真的很舒服,跑步的人很多,由於當天天氣不怎麼樣,天也不夠藍,所以圖片加上了濾鏡,又是另一番感覺。


這一區有很多的博物館。
我們今天晚了出來,沒想到這裡應該可以逛更久,但我們也約好了3點半的車從酒店出發去機場了,所以只能SAY BYEBYE,下次再來吧。 紐約攻略(合共停留6天)紐約 部分,要整理的資料太多,不知道該從何開始。
還是先來幾張我喜歡的照片作為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