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森,秋田,岩手縣七日暢游







先不論音樂的好壞,樂隊的熱情點燃了空氣,綿綿陰雨帶來的濕冷似乎一點點消失不見了。剛剛還覺得粘稠的雨也似乎變得輕盈,仿佛一位位靈動的舞者在翩翩起舞。樂符旋轉著鑽進耳朵,身體不禁隨之搖擺著。音樂隨著血液流淌至心底,就如同雨滴落在水面,伴隨著水泡破裂的聲音,平靜的心潮盪起陣陣漣漪。眼前迷濛的世界頓時變得色彩斑斕,充滿詩情畫意。 青函聯絡船紀念館八甲田丸
昨天還陰沉的天,今天被洗的一塵不染,純凈的想要縱身一躍,跳進去游一番。
早早的就出了賓館,沿著昨天的足跡,看一看藍天下,陽光中,它們又是一番怎樣的模樣。
初陽下,青森灣大橋披上了一層金燦燦的外衣,昨天還是有些抑鬱的它,現在仿佛高傲地昂起頭顱,在和太陽比美。它本是提供青森港貨物運輸的交通樞紐,如今演變成青森市著名的地標景點,也難怪它愈發的“氣質不凡”了。
沿著臺階爬上大橋,橋上視野開闊,沿岸風景盡收眼底。一個個美麗的個體,被金色的陽光串聯在一起,編織進同一段記憶的碎片里。




船是可以登上去參觀的,營業時間是9點到19點,門票510日元。在船內可以參觀當年的操舵室、無線通信室和引擎操控室等房間,可以通過立體模型和影像瞭解青函渡輪的歷史,還可以在甲板上看到展出的 日本 國鐵時代的車輛。當然這個時間,我也只能在外面欣賞它獨特的檸檬黃色的身影了。










發現一位大叔釣魚超厲害,基本每甩一勾立刻就能有收穫,爽到我忍不住盯著看了半天。不要說是他所在的位置魚多哦,離他不遠處的人們可都沒有他這麼有“魚”緣,大多只能望著自己空空的籃筐一聲嘆息。 回去的路上才發現昨天錯過了這個可愛的郵筒,具有代表性的睡魔張牙舞爪地站在上面揮舞著大刀,仿佛在說:“還不把信留下!”




在三內丸山遺址內,發現了500餘棟半地穴建築遺跡,其中15棟被覆原。修複的地穴是可以進入的,由於大多很低矮,需要躬下身體一點點挪動進去,雖然裡面可以站直身體,但空間都不是很大,而且四周木梁、柱子縱橫交錯,待時間長了會有一種壓迫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