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葬哥倫布遺骸的世界第三大教堂——塞維利亞主教座堂
高聳入頂的管風琴,藝術價值遠遠大於實際使用效果。 各個時代或改建或 新建 ,為這個宏偉壯觀的教堂做出突出貢獻的君主王者,在此地鑄碑鐫刻圖案文字,記載了輝煌的一筆。 工作人員在修補地面。 欄桿一圍,既不影響參觀,也不妨礙施工。 塞維利亞 的聖器室中有各種不同的聖物和法器,都是金煌煌銀燦燦的。
上面還鑲嵌著珠寶玉石。 希爾達塔是原清真寺僅存的一部分,原為清真寺的宣禮塔,於1184~1196年為阿拉伯人所建,1568年將清真寺的圓頂改建為教堂式的尖塔鐘樓。原來宣理塔上的4個象徵著法蒂瑪之手的圓球,被換成了青銅女神風向標,左手握一盾牌,右手持棕櫚樹葉。這個重達450kg的風向標,在風中是可以轉動的。塔身牆面上有阿拉伯藝術特色的花紋圖案,還有伊斯蘭拱形門窗特色標誌。 登塔示意圖,提示老幼孕病者慎上。 希爾達塔的登塔步道為斜坡,以前清真寺宣禮塔的宣禮員可以騎馬快速登頂宣禮。(穆斯林五番拜、聚禮和會禮前,由穆安津即宣禮員在清真寺宣禮塔上用阿拉伯文誦念宣禮詞,召喚穆斯林速來禮拜)。希爾達塔的典型的清真寺拱形門洞結構。
每一層都是。 我們去過的塔樓基本上都是又窄又陡的臺階,登高至頂很吃力,唯有這座塔樓的坡道寬而緩。 上到第34層,就快到觀景台了。 到達塔頂觀景台觀看四周景色。
在觀景台看到的城市風貌。 遠觀鬥牛場。 塔頂鐘樓,以前是人工敲鐘,現在都是電動的。 教堂的構造,混合了 西班牙 哥特式與穆斯林的特色。 教堂建築是融合了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兩種宗教藝術的產物。
上面還鑲嵌著珠寶玉石。 希爾達塔是原清真寺僅存的一部分,原為清真寺的宣禮塔,於1184~1196年為阿拉伯人所建,1568年將清真寺的圓頂改建為教堂式的尖塔鐘樓。原來宣理塔上的4個象徵著法蒂瑪之手的圓球,被換成了青銅女神風向標,左手握一盾牌,右手持棕櫚樹葉。這個重達450kg的風向標,在風中是可以轉動的。塔身牆面上有阿拉伯藝術特色的花紋圖案,還有伊斯蘭拱形門窗特色標誌。 登塔示意圖,提示老幼孕病者慎上。 希爾達塔的登塔步道為斜坡,以前清真寺宣禮塔的宣禮員可以騎馬快速登頂宣禮。(穆斯林五番拜、聚禮和會禮前,由穆安津即宣禮員在清真寺宣禮塔上用阿拉伯文誦念宣禮詞,召喚穆斯林速來禮拜)。希爾達塔的典型的清真寺拱形門洞結構。
每一層都是。 我們去過的塔樓基本上都是又窄又陡的臺階,登高至頂很吃力,唯有這座塔樓的坡道寬而緩。 上到第34層,就快到觀景台了。 到達塔頂觀景台觀看四周景色。
在觀景台看到的城市風貌。 遠觀鬥牛場。 塔頂鐘樓,以前是人工敲鐘,現在都是電動的。 教堂的構造,混合了 西班牙 哥特式與穆斯林的特色。 教堂建築是融合了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兩種宗教藝術的產物。